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富利钙的主要成分指标为:水溶性钙(氧化钙)≥15%、全钙≥10.72%、吸附性钙≥8.58%,其主要用于农作物叶面喷施,具有见效快、利用率高、增加产量等特点,并有预防和治疗番茄脐腐病等多种作物病害的作用。为验证该肥的特点和效果,我们于2005年6~9月,在番茄上进行了该项肥效的示范试验。一、材料与方法⒈供试材料供试作物:番茄(上海合作908)。叶面肥:富利钙(意大利拉塔瑞罗化学股份公司北京办事处提供)。⒉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山东省鄄城县凤凰乡陈庄村,露地栽培,前茬作物为南瓜。试验地土壤质地为轻壤土,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水浇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2.
高温胁迫是影响番茄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钙具有提高番茄抗高温逆境能力的作用。以辽园多丽番茄6叶幼苗叶片为试材,在高温胁迫下叶片分别浸施Ca2+浓度为30mg·L-1的氯化钙(Ca Cl2)、纳米钙(Nano-Ca)及螯合糖醇钙(Manntiol-Ca)处理,研究不同形态钙处理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光合及钙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 Cl2、Nano-Ca和Manntiol-Ca处理7d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高温对照的123.01%、149.74%和146.02%;MDA含量分别为对照的73.80%、64.41%和63.76%;SOD、POD与CAT酶活性显著升高;总钙含量分别为高温对照的121.45%、135.53%和140.06%,且水溶性钙、果胶酸钙、草酸钙含量增加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外源钙显著提高了高温逆境下番茄的光合作用,增加了叶片中功能性钙含量,对于提高其抗高温性具有重要意义,而Manntiol-Ca和Nano-Ca较Ca Cl2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钙对β-氨基丁酸(BABA)诱导番茄抗病性的调控与防御酶活性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外源增钙和缺钙处理,系统探索β-氨基丁酸诱导的番茄抗病性和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用β-氨基丁酸处理番茄叶片后,处理叶片及其上位非处理叶片对灰霉病的抗性均显著增强,二者病情指数比对照分别降低35.4%和23.9%;外源Ca2+可以显著促进BABA诱导的番茄抗病程度,用BABA诱导同时外源喷施Ca2+,番茄诱导叶和非诱导叶的病情指数分别低于对照53.6%和34.4%;而EGTA(Ca2+螯合剂)和La Cl3(质膜钙通道抑制剂)则不同程度地抑制了BABA诱导的抗病性。外源BABA同样提高番茄处理叶片和非处理叶片中的PAL,PPO,POD和CAT等防御酶的活性;Ca2+可以进一步增强BABA诱导的上述防御酶活性,而不同的缺钙处理则抑制了BABA诱导的上述防御酶活性。外源增施Ca2+及不同方式的缺钙处理,对BABA诱导番茄叶片中SOD活性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推测,钙对BABA诱导番茄叶片抗病性的调控,可能与其对BABA诱导的PAL,PPO,POD和CAT等重要防御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钙对水杨酸调控番茄生长及光合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钙对水杨酸(SA)调控番茄(Lesculentum Mill)生长及光合的效应,采用Ca2 (CaCl2)及Ca2 抑制剂(EGTA和LaCl3)叶面喷雾处理,研究其在SA诱导番茄生长及光合效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SA具有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提高番茄植株的光合速率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SA处理后再增施Ca2 ,可进一步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提高光合速率,Pn最高可达14.37CO2μmol.m-2·s-1,并使番茄叶绿素含量也进一步提高,最高值为2.22mg·g-1,比CK提高15%.在SA处理后再增施Ca2 抑制剂,则使番茄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同时也明显降低了植株的光合作用.Ca2 和SA在对番茄生长及光合反应中具有相互关联的作用,Ca2 是SA诱导番茄植株生长增加以及光合作用提高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有关二者问的作用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培尔钙镁是螯合中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经多年的示范研究和推广应用,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方面表现卓越。营养成分钙(Ca)≥160克/升,氧化钙(CaO)≥225克/升,氧化镁(MgO)≥60克/升,有机酸≥100克/升。产品特点(1)纯进口原料,钙加镁配方更科学。(2)科学利用钙、镁吸收协同作用,喷施3天后,叶片明显肥厚、浓绿,果面光洁。(3)稀释倍数1500~2000  相似文献   

6.
钙对弱光胁迫下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钙对番茄耐弱光特性的调控作用,以栽培型番茄(L.esculentum.Mill)品系W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分别以自然光(CK,实测光通量密度为1160~1340mol·m-2·s-1)和50%遮光(CKz,实测光通量密度为556.8-656.6mol·m-2·s-1)为对照,研究了50%遮光条件下全株喷27 mmol·L-1CaCl3(Z+Ca2+)和27 mmol·L-1CaCl2+0.114 mmol·L-1IAA(Z+Ca2++I)处理对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50%遮光的弱光胁迫下全株喷施CaCl2处理促进了番茄植株生长,与CKz处理相比,番茄株高、茎粗及干物质积累均显著增加,单果重、单株产量、果实内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以及糖酸比等均显著和极显著提高,其中糖酸比和Vc含量比CKz处理提高了17.8%和18.58%;且Z+Ca2++I处理的效果比Z+Ca2+处理效果更明显.可见,Ca2+可增强番茄植株对弱光胁迫的耐受性,对减轻弱光胁迫有积极的正调控作用;而且IAA可增强Ca2+的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红蓝光和外源钙对番茄果实生长及品质形成的影响,为高品质番茄果实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樱粉1号’番茄品种为试材,采用1/2倍的霍格兰营养液,以椰糠为基质进行盆栽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是叶面喷施蒸馏水+自然光(CK)、叶面喷施10 g/L CaCl2溶液+自然光(Ca)、叶面喷施蒸馏水+补充红蓝光(LED)、叶面喷施10 g/L CaCl2溶液+补充红蓝光(Ca+LED),其中在番茄初花初果期叶面喷施蒸馏水或者10 g/L CaCl2,在果实转色期进行补充红蓝光或者自然光处理,取各处理第1穗和第2穗完全转色的番茄果实,测定不同处理番茄果实生长特性、氮代谢、糖代谢、品质以及不同组分钙含量,分析各个指标的相关性,并且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番茄果实综合评价。【结果】与CK相比,Ca处理番茄果实的单果质量、糖酸比、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升高了38.45%,37.83%,40.80%和23.08%;LED处理番茄果实的糖酸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升高了25.76%,11.30%,58.60%和22.84%,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11.58%;Ca+LED处理糖酸比、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3.80%,30.49%和61.60%,番茄果实硬度、纵径和果型指数均有升高趋势,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9.28%。Ca、LED和Ca+LED处理均能促进果实可溶性钙含量的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番茄果实的硝态氮与总酚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与类黄酮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呈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与类黄酮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钙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处理番茄果实综合评价排名为Ca+LED>LED>Ca>CK。【结论】叶面喷施CaCl2和补充红蓝光均能促进番茄果实生长和品质的改善,并以两者共同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外源钙施用时期对缓解盐胁迫番茄幼苗伤害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钙施用时期对提高番茄耐盐性的作用。【方法】以番茄辽园多丽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提前3d、同时、延后3d)营养液增施Ca2+(10mmol·L-1)对NaCl(100mmol·L-1)胁迫下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外渗电导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Ca2+-AT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Ca2+对盐胁迫伤害的缓解作用。【结果】在各处理中,100mmol·L-1NaCl(T2)胁迫条件下,番茄幼苗的生长较对照(T1)显著受到抑制,上述相关生理代谢受到影响;提前3d(T5)营养液增施钙,在NaCl胁迫时停止增施钙,结果对缓解盐胁迫伤害无显著作用;在NaCl胁迫情况下同时增施10mmol·L-1CaCl2(T3),显著缓解了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的伤害,但提前3d增施钙处理(T4),未能进一步显著增强这种缓解作用。【结论】盐胁迫同时增施外源Ca2+具有显著缓解NaCl盐胁迫对番茄幼苗伤害的作用,但盐胁迫之前增施外源Ca2+不具备这种作用,可见外源钙提高番茄耐盐性不是诱导效应,而主要是与Na+共存的离子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栽培番茄镁缺乏与土壤阳离子平衡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北方石灰性土壤钙、镁含量丰富,镁素供应充足,缺镁主要发生在南方高度风化的酸性土壤,但近年来北方日光温室栽培番茄等作物缺镁现象频发。因此,解析导致石灰性土壤日光温室栽培番茄缺镁的主要因素,可为日光温室番茄镁素缺乏的矫正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大寨镇日光温室栽培基地,于秋冬茬栽培番茄普遍发生缺镁的盛果期(11月份),选择番茄定植时间和品种一致,叶片形态呈现不同程度缺镁症(不缺镁:外观未观察到番茄缺镁失绿症状;中度缺镁:上部1/2叶片未表现缺镁失绿症状;严重缺镁:上、下叶片均表现缺镁失绿症状)的日光温室,分别采集温室0—20 cm耕层土样和番茄第2穗与第3穗果间的叶片(下部叶片)以及上部完全展开的新生叶片(上部叶片)样品;测定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NO3--N、NH4+-N、有效磷、速效钾以及交换性钾、钙、镁离子含量,番茄叶片钾、钙、镁含量,计算土壤交换性钾、钙、镁离子饱和度和K/Mg、Ca/Mg、Ca/K离子比例,并调查番茄产量;分析番茄缺镁程度不同的日光温室土壤基本性质差异,交换性钾、钙、镁离子含量及平衡状况与番茄叶片养分含量和产量的关系。【结果】番茄缺镁程度不同的温室土壤性质存在差异,番茄缺镁严重的土壤电导率、NO3--N、速效钾显著增加。番茄缺镁和不缺镁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均高于缺镁临界值(0.5 cmol·kg-1);随番茄缺镁程度加剧,钾离子饱和度增加,钙、镁离子饱和度降低,Ca/Mg和K/Mg离子比例升高,Ca/K离子比例下降;与不缺镁相比,番茄中度缺镁的土壤交换性钾离子饱和度、K/Mg离子比例均增加了22%,严重缺镁的则分别显著增加了56%和88%;番茄严重缺镁的土壤Ca/Mg比例较未缺镁的升高了17%;番茄中度缺镁和严重缺镁的土壤Ca/K比未缺镁的分别降低了19%和37%。番茄中度缺镁的土壤Ca/Mg略高于适宜值上限(7.0),K/Mg则高于适宜上限(0.6)47%,番茄严重缺镁的土壤Ca/Mg和K/Mg分别高于适宜值上限28%和125%。番茄上、下部叶片镁含量和番茄产量分别与土壤速效钾含量、交换性钾含量、钾离子饱和度、K/Mg均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和Ca/K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镁离子饱和度及Ca/Mg比例间未达显著相关性;随番茄缺镁程度加剧,产量显著降低,中度和严重缺镁的番茄产量分别降低了38%和60%。【结论】番茄缺镁程度不同的温室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均在丰富水平,而镁离子饱和度偏低;番茄表现缺镁的土壤Ca/Mg和K/Mg均呈养分比例失调状态,特别是K/Mg严重失调。土壤中钾离子过高造成阳离子比例失调是诱导番茄缺镁症的主要因素,温室高集约栽培下过量施肥影响阳离子养分平衡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限根下不同施钙量对番茄品质、产量及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不同施钙量对番茄品质、产量及养分等的影响,探求有利于提高番茄品质、产量等的最适钙用量,为钙肥的高效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限根养液土耕的栽培方式,N、P、K、Mg元素以日本园试配方1/2剂量单位为基本单位,调整Ca和S的浓度,Ca元素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入任何肥料,T1:1 mmol/L,T2:2 mmol/L,T3:3 mmol/L,T4:4 mmol/L。【结果】钙肥的施入可以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钙肥的施入可降低脐腐果率和硝酸盐含量;同时钙肥可以提高单果重和番茄产量。盛果期,植株茎叶部及根部N、P、K的吸收量随钙肥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T3茎叶部全钙、全镁含量最大,分别比CK、T1、T2、T4提高了23.26%、8.32%、29.70%、5.90%和4.81%、5.33%、7.88%、4.17%。茎叶部Ca与Mg元素呈正相关关系,随着钙肥的增加相关系数增加。土壤Ca~(2+)、Mg~(2+)含量对茎叶部Ca、Mg元素的吸收表现增效作用。【结论】T2和T3处理产量较高、品质较好,考虑到肥料投入成本,建议使用T2处理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合适的外源钙硼肥,提高番茄果实的商品率。【方法】以京彩6号番茄为材料,在番茄坐果期叶面喷施氯化钙(5 g/L)、硼砂(1 g/L)、氯化钙(5 g/L)+硼砂(1 g/L)、安米达寡糖钙镁硼(1 000倍)、澳袋尔液体硼(1 000倍)、国光四高(1 000倍)、鱼力钙硼(500倍)、施保康海藻钙镁硼(1 000倍)、立美农,统计番茄裂果率,测定营养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喷施外源钙硼肥可降低番茄的裂果率,但对果实硬度影响不大,其中喷施施保康海藻钙镁硼(1 000倍)和澳袋尔液体硼(1 000倍)效果最好。外源喷施钙硼肥可以提高番茄果实中钙的含量,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番茄果实的品质,氯化钙(5 g/L)对番茄品质提升最明显,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含糖量、糖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高番茄口感。喷施钙硼肥后,果实中Ca、B元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所增加,这可能是降低裂果率的主要原因。【结论】外源喷施过磷酸钙(立美农)可以提高番茄果实中Na、Fe、Zn、Mn含量,但对番茄品质并无显著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氮、磷、钾、钙营养胁迫对加工番茄幼苗光合色素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在营养胁迫条件下加工番茄幼苗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征参数的变化.[方法]以加工番茄品种屯河8号为试材,通过室外Hoagland全营养液(CK)、Hoagland缺N(-N)、缺P(-P)、缺K(-K)和缺Ca(-Ca)营养液进行水培试验.[结果]与全素营养(CK)相比,缺素条件下加工番茄均出现了明显的发病症状,-N水培处理的加工番茄与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其次为-K、-p和-Ca.与此同时,与全素营养(CK)相比,-p处理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低,-K处理气孔导度最低,-N处理蒸腾速率最低.[结论]通过N、P、K、Ca缺素条件下加工番茄的生理差异性,可准确判断加工番茄营养状况,指出加工番茄生长期的缺素症.  相似文献   

13.
以沈阳草甸土为栽培基质,采用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进行番茄N、Ca配施盆栽试验。探讨氮、钙配施对番茄果实钾素含量及钾素总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N、Ca肥对番茄果实钾积累符合报酬递减律,N的效应远大于Cao N、Ca交互呈微弱负效应;N、Ca肥配施对番茄钾素总积累量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为:Y=1716.939 6437.14N 3041.66Ca-8024.12N2-4866.2lCa^2-2298.5NCa。理论上若使番茄K素总积累量达到最大,需采用高氮低钙配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钙对化学诱抗剂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β-氨基丁酸(BABA)和龙胆酸(GA)诱导番茄酚类物质积累的影响,在番茄6叶期用上述化学诱抗剂处理第3叶片,并分别喷施CaCl2、蒸馏水(H2O)、LaCl3和EGTA,然后测定各处理第3叶片(诱导叶)和第5叶片(非诱导叶)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化学诱抗剂处理后,番茄诱导叶及其上位非诱导叶中酚类物质含量均升高;其中,SA、MeJA和GA处理后第2天,酚类物质含量迅速升高并达到高峰,而BABA处理后第1天酚类物质含量即达到高峰。(2)外源Ca2+显著促进诱抗剂对番茄叶片中酚类物质积累的诱导,4种诱抗剂与Ca2+共同处理,番茄叶片中酚类物质含量比相应诱抗剂单独处理高10%以上;而Ca2+螯合剂EGTA和质膜钙通道抑制剂LaCl3,则不同程度抑制这些诱抗剂诱导番茄叶片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提高。由此认为,钙对上述诱抗剂诱导番茄叶片中酚类物质的合成具有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钙对SA诱导抗病的作用机制,阐明根际Ca2+对番茄幼苗灰霉菌抗性的响应机制,以期为生产上开发新的生物抗病试剂奠定理论基础.以L402番茄为试材,采用水培根际0,3(对照),8mmol·L-1 Ca2+处理,处理3d后接种灰霉菌,5d后调查植株发病情况并计算病情指数,并在接种灰霉菌6,12,24,48,72,96h测...  相似文献   

16.
不同补钙方式对葡萄黑痘病抗性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叶面喷施、土施、土施结合叶面喷施等补钙措施,研究不同补钙方法及钙含量对葡萄果实养分和黑痘病抗性的效应.结果表明,各补钙处理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葡萄果实的钙含量,其中单项叶面补钙措施以1.00%(W/V)Ca(NO3)2处理为好,叶面复合补钙以1.25%(W/V)Ca(NO3)2加1.00%(W/V)CaClz处理为好.相关性分析表明,葡萄果实中的钙含量与葡萄发病率、病情指数呈负相关,氮钙比与葡萄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正相关,即葡萄果实中钙含量的增加.能有效地增强对葡萄黑痘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芍药切花在栽培过程中易弯茎的问题,以黄金轮、银线绣红袍、紫凤朝阳3个芍药切花品种为试材,设置采收前喷施2%(CH3COO)2Ca、4%(CH3COO)2Ca、2%CaCl2、4%CaCl2共4个处理,通过株高、茎粗、蕾径3个指标的变化来比较不同钙素形态(有机态和无机态)和钙素浓度对植株茎杆增粗的效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机钙的效果优于无机钙;(CH3COO)2Ca的施用以4%较佳;喷钙对不同品种茎杆品质的影响不同,黄金轮和银线绣红袍在采前喷施4%(CH3COO)2Ca,可以明显提高茎杆品质,而紫凤朝阳不宜进行喷钙处理.  相似文献   

18.
配方指导篇     
张晶 《饲料博览》2005,(1):58-60
雏鹅饲料配方(一)原料配比(%)营养水平含量玉米56.0代谢能(MJ/kg)11.42啤酒糟8.1粗蛋白(%)≥19.5豆粕24.0钙(%)≥0.8菜籽饼8.0磷(%)≥0.6磷酸氢钙3.0食盐0.4添加剂0.5雏鹅饲料配方(二)原料配比(%)营养水平含量玉米45.0代谢能(MJ/kg)11.86高粱15.0粗蛋白(%)≥19.2豆粕29.5钙(%)≥0.7麦麸6.9磷(%)≥0.6磷酸氢钙2.4添加剂0.5石粉0.3食盐0.4雏鹅饲料配方三原料配比(%)营养水平含量玉米55代谢能(MJ/kg)11.56血粉2.3粗蛋白(%)17.8豆粕17.2钙(%)0.7麦麸7磷(%)0.5稻谷9.2添加剂0.5棉籽粕5.8磷酸氢钙2.6食盐0.4雏鹅饲料配方(四)原料配比(%)营养水…  相似文献   

19.
营养液浓度对基质栽培番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液水平下番茄果实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及营养品质的变化,以期找到最佳的营养液浓度,为基质栽培番茄的养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181’番茄品种为试材,分别设置CK(常规营养液浓度)、T_1(增加30%)、T_2(增加50%)、T_3(增加100%)4个营养液浓度水平,研究不同养分供应量对‘181’番茄果实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番茄果实中K、P、Fe和Zn元素含量随营养液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T_2处理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55.02%、18.75%、11.46%和10.19%.而Mg、Ca和Mn元素随营养液浓度的升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T_3处理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16.29%、40.28%和198.78%;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可溶性蛋白和抗坏血酸含量均在T_2处理达到最大值,而有机酸和硝酸盐含量在T_2处理下达到最小值;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u元素和Mn元素呈显著负相关,K元素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Ca和Mn元素与番茄果实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营养液浓度增加50%的处理(T_2)更有利于提高番茄果实营养品质和干物质累积,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且成本较低,适宜在番茄基质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1.番茄的需肥特点 番茄对养分的吸收量在定植前吸收较少,定植后随生育期的推进,吸收量逐渐增加,从第穗果膨大开始,养分吸收量迅速增加,第穗果以后,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70%~90%,其特点是:①番茄对氮和钙的吸收规律基本相同,氮和钙的累计吸收量呈直线上升,从第一穗果膨大期开始,吸收速率迅速加快,吸氮量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