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倍增效应,结合湛江市于2008年3月被国务院定为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市的实际情况,在阐释基本定义的基础上,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总结资源整合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实施三级联管、推进三网融合、组织三方联动、推动三头并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程有萍 《计算机与农业》2010,(10):110-111,115
从搭建服务平台、延伸服务通道、服务怀来农业三个方面,阐述了怀来县"8+1"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为解决农业农村信息传递"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探索,促进了全县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新生力量,是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推动我国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为例,提出了以物联网应用不断提升农业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江苏农业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4.
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一站通"是农业部自2002年以来在全国推广的农村信息化建设重大技术项目。简述了"一站通"的功能、特点与创新点,详述了"一站通"在宝鸡的应用推广情况,并提出网上交易和信息服务组织化将是今后供求信息服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注册域名,进行域名许可备案,申请虚拟主机,应用"Web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系统"三层分布计算体系结构,开发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推广网与在线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实现零距离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领域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和农业生产管理过程的信息化,是"十二五"农业信息化发展重要方向。分析了现阶段农业生产领域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系统总结了宝鸡市农民技术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最新进展,基本实现了卫星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和省市县乡村五级办学体系网络的有机结合,具有天网、地网和体系网"三网合一"的特征,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开放式的农民技术教育新模式。深刻分析了新教学模式的几条实现途径及其在农民技术教育中的优势和潜力,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规模、高性能地开展农民技术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烟草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烟草农业信息化发展也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如何更好地将信息化建设与我国烟草行业融合在一起,是目前我国烟草行业发展的重要研究工作。基于此,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现有的烟草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并针对性分析了解决对策,以期提升我国烟草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烟草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后,国务院又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意见,其中把"人畜饮水安全"、"能源建设"、"乡村公路"和"信息化"作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来强调,要求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为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农村信息服务"最初一公里"信息采集难题和"最后一公里"信息进村入户难题,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is case study assessed local food stakeholders' use of Facebook and Twitter to support interaction and build their networks of innovation in Ontario.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Netlytic ? an online data mining tool from the social media platforms ? and key informant interviews. Findings revealed that stakeholders could be more innovative in their use of social media, but they would be unlikely to do so, without tapping into beneficial interactions of weak ties, as well as fostering strong ties. They also need to utilize the high brokerage role of key facilitating organizations and develop a social media strategy by integrating both ‘online’ and ‘offline’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2.
谷物识别中对神经网络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主要讨论了在谷物纹理识别中对神经网络的优化。通过比较优化神经网络和非优化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之间的非线性联系,可知优化神经网络能够更迅速、准确地进行纹理识别。同时,该文还评价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Agricultural systems operate through the enrollment of local actors into social networks. These social networks share common idioms and expectations concerning appropriate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Interact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social network segments creates the potential for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sustainable production. In the past, global actors enrolled local actors into the networks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rough the success of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model. However, the innovation to re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local agroecologies requires a more reflexive approach. The adaptive management model facilitates the negotiation of boundaries between networks while addressing the most pressing issues of sustainable local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4.
破解农业信息服务“最初一公里”难题的关键是抓好涉农信息资源整合。近几年,江苏省农业部门在实施全省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期间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刘兵 《计算机与农业》2011,(10):109-111
结合民国初期颁布的"壬戌学制",探究几部典型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与特色,归纳出民国初期中学历史教科书特点,以期对今天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王祯《农书》是中国第一部全局性的农书,在农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文献学角度,对关于《农书》的著作和论文进行了归类;同时也从数字化方面,把包含《农书》的数字化成果列举出来,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探讨了在《3DS-MAX》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Web应用系统和即时通讯软件有了更深层次结合的需求。在本文描述的“浙江科技信箱”项目中,需要将基于B/S架构的Web邮件和基于C/S架构IM系统进行整合,以实现数据和功能的无缝集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XMPP协议和web Services技术的集成方法。该方法对XMPP协议进行扩展,设计出新的子协议,实现了诸如Web邮件的通讯录与IM好友列表自动同步等功能,极大地增强了用户操作的简便性。  相似文献   

19.
新安江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耦合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晓猛  孔凡哲 《水土保持通报》2010,30(6):135-138144
提出了一种集成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性水文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半分布式概念性水文模型,考虑了降雨的空间变异性,流域特征的不均匀性等因素对径流过程的影响。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概念性模型参数优选,同时考虑雨量站的空间分布,利用GIS和DEM数据进行流域单元划分;对于每个子流域,考虑模型输入参数和降雨资料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产流计算;在径流演算过程中,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方法代替传统概念模型中线性叠加方法计算整个流域的出口流量过程。以半湿润的淮河上游支流的大坡岭流域为例,对模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并与单一的新安江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集成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新安江模型的耦合模型有较好的模拟和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20.
α-生育酚在超临界 CO_2 中溶解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育酚有很高的生理活性 ,油脂生产中得到的脱臭馏出物含有丰富的天然生育酚。作为萃取生育酚的基础 ,该文对甲酯化油脂脱馏出物中 α-生育酚在超临界 CO2 中的溶解度进行了测试 ,并用 Chrastil分子缔合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对溶解数据进行了拟合。Chrastil分子缔合模型的相对误差为 2 5 .36 %。对于 RBF神经网络模型 ,经过网络学习和训练 ,训练集平均误差仅为 0 .32 % ,测试集误差为 6 .48% ,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