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时代任务出发,通过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电子政务的特点,论述了我国农村发展应用电子政务技术的必要性,阐述了农村电子政务网站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在我国农村实施电子政务的一些制约因素。最后通过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农业电子政务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为加快推进农业部门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实现履行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责并重,今后以“农业网站+手机(电话)+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为主要方式,增强农业部门、涉农人员、涉农企(事)业法人单位信息交流的能力,提高农业电子政务服务水平。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助推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准确、便捷的农业部门工作服务,已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统计学的雄县土壤属性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属性是科学制定配方施肥方案的基础,也是耕地质量评价、农业区划的必要参数。以位于黑龙港流域的雄县为研究区,基于130个典型样点进行土壤属性因素调查,并利用ArcGIS软件的地统计学方法和SPSS 13.0分析软件对雄县土壤属性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雄县土壤属性因素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总体呈中间乡镇较高、南北两侧乡镇较低,东部乡镇较高、西部乡镇较低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该区域制定科学的配方施肥方案和管理策略提供了数字地图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电子政务系统功能和结构,讨论了我国市县级电子政务建设思路,最后构建了“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平台逻辑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5.
鱼明 《计算机与农业》2007,(12):141-143
电子政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中推广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是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的主要方面。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入,本文通过认真分析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我区的电子政务现状,结合新疆实际,总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使我区的电子政务建设能够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对促进我区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部地区农村实际情况,论证了建设乡镇信息服务网络的重要性,并以玉林市城西镇为例,分析设计了城西镇信息服务网的基本功能。通过地方院校与乡镇政府的合作,探索出一条适合西部地区的乡镇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与实践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领先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兴旺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发展农业经济不仅能够推动我国社会整体经济体系的完善和革新,也是我国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前提之一。基于此,通过分析和研究乡镇农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针对乡镇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期望能为乡镇农业未来的经济发展渠道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推进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西部地区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绿色食品的有利条件和意义,并对促进西部地区绿色食品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乡镇淀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了乡镇淀粉工业发展带来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同时指出应建立适合我国乡镇淀粉工业的生产模式,并提出今后乡镇淀粉工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产业都得到了充足的发展机会,尤其是乡镇林业的培养工作。林业培养和管理需要很大的知识量和工作量,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基于此,根据我国林业发展形势,对乡镇林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可实行的方法,为乡镇林业森林工作人员在培养及经营管理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区城镇规划与泥石流灾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山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在山区城镇规划与建设中,泥石流灾害问题更加突出.在山区城镇规划中应进行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加强泥石流防灾减灾规划、辅以土木工程及生物工程措施以减轻泥石流灾害.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部地区农业信息网络的落后现状,通过玉林市城西镇信息网络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农务、政务和商务一站式处理,栏目信息动态管理并带有审核和积分机制的乡镇信息网站,实现了农村事务的网络管理和农业信息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结合的农村消费市场已经成为电子商务运营商关注的目标。通过分析"世纪之村"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展模式,以及农村电子政务与农村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方式,探讨了在农村培养电子商务消费习惯及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环境的措施,并提出了有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在物流、技术、信用体系等方面开展农村电子政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东北部河湟谷地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河湟谷地生态地位重要且生境脆弱的特性,以生态格局稳定为前提开展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能够统筹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农村人居空间的"精明收缩"。该研究以西宁市大通县为例,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从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安全保护3个方面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并采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构建农村居民点网络,运用网络节点中心性分析确定农村居民点在网络中的级别;根据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和农村居民点网络节点中心性的组合特征将研究区内农村居民点划分为重点发展、潜力优化、控制规模和迁移合并4种类型,并针对4种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类型提出布局优化调控建议。结果表明:大通县确定为重点发展型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1.00 km~2;潜力优化型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1.12 km~2;控制规模型农村居民点面积为10.27 km~2;迁移合并型农村居民点面积为4.02km~2。研究结果综合考虑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与农村居民点之间联系与影响,不仅有利于助推河湟谷地零散闲置居民点"精明退出",而且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部耕地有效灌溉发展及影响因素的省区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清红  岳云华    屈波  杨玲  谢德体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4):241-246,252
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西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运用曲线估计法研究西部省区1997—2010年有效灌溉面积和有效灌溉程度的发展变化过程、趋势特征和区域分异。结果表明:西部有效灌溉面积比重低、省区差异大、其年变化和增长趋势呈现出不同特点,有效灌溉程度和利用率的省区差异大,机井报废和建设占用对有效面积的影响在加强,生态退耕、工程老化、其他因素的影响力在弱化。增加西部有效灌溉面积绝对数量、消除灌区有效灌溉能力的制约因素是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刘斌 《计算机与农业》2011,(2):67-70,74
福建省农村基层电子政务建设是福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总结了福建省基层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乡镇规划调控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科学确定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类型,有效指导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及新农村建设实践。该文以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为例,在乡镇规划调控的前提下,按农村居民点不同演化方向,将位于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确定为城镇化型,位于扩展边界范围外的农村居民点确定为非城镇化型。针对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因其未来演化方向而将其空间布局优化类型确定为社区化管理型;针对非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从乡镇总规协调度、生产生活便利度、居民点活跃度3大方面构建农村居民点斑块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综合影响力,并据此将其空间布局优化类型划分为综合发展潜力型、原地整治保持型、迁村并点扶持型3类。结果表明,可可以力更镇确定为社区化管理型的农村居民点6个,面积15.29 hm2;综合发展潜力型46个,面积178.28 hm2;原地整治保持型53个,面积189.20 hm2;迁村并点扶持型40个,面积141.22 hm2,并针对4种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类型提出较为具体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符合可可以力更镇实际情况,能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与整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选取江苏省泗洪县为切入点,以实地问卷调查和走访为主,系统地研究了泗洪县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的发展策略和发展前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县级电子政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维评价模型的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与都市农业通过功能互补与促进机制形成统一系统,多功能是都市农业融入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与空间系统之中表现出的显著内涵。但我国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综合实力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区域差异,都市农业功能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形成了多样化的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评价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现状及合理性,探究适宜我国不同区域城市的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有助于协调城市功能与都市农业功能发展、因地制宜地制定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战略。如何协调城市功能与都市农业功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急需探索的问题。本文应用四维评价模型对我国22个城市的都市农业生产、经济、社会与生态功能进行定量评价,并根据四大功能间的不同组合类型,用系统聚类法把我国都市农业分为10类多功能发展模式。研究表明:受我国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东、中、西部地区空间差异影响,都市农业单项功能发展水平及多功能综合水平在各城市呈现明显的差异,总体上表现出东、中、西的区域分异现状;从我国西部城市至中东部城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逐渐从多功能弱协同模式转向基本协同、协同及强协同发展模式,从生态优先发展模式转变为社会生态主导发展模式以及以生态为基础的生产(或经济或社会)功能主导的发展模式。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属于生态优先发展模式的城市生态功能发展水平都达到了0.40以上,属于社会优先发展模式的城市社会功能发展水平都在0.55以上,属于经济优先发展模式的城市经济功能发展水平接近0.80,属于生产优先发展模式的城市生产功能发展水平达到了0.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