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印楝素和苦楝素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A.juss)系楝科楝属乔木,被美国农业部誉为“可解决全球问题之树”。从印楝植株中发现了以印楝素(Azadirachtin)为主的80余种活性物质,可防治10目400余种农林、仓库和卫生害虫,是理想的生物杀虫剂。其杀真菌活性的研究在国内未见报道。本文选用4种植物病原菌,测定了其抑菌活性;并与另一种  相似文献   

2.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是适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长绿乔木树种,它的果实、种子、种核、枝条、树叶、树皮及树液中都含有活性物质,可防治8目200余种农业、林业、仓储和卫生害虫。文章介绍了印楝素的作用机理,同时在抑制病原菌方面也有相关报道,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现有5种主要印楝(Azadirachta indica)林农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对5种主要印楝农林复合模式的印楝生长情况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探讨印楝与其它物种搭配种植对印楝生长结实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结果显示:与印楝纯林相比,印楝与其它物种搭配种植不会显著抑制印楝生长结实,同时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以净现值进行比较,5种林农复合模式经济效益从高到低排序为印楝-辣木间作印楝-咖啡间作印楝-甘蔗间作印楝-玉米间作印楝-木薯间作。  相似文献   

4.
影响印楝素稳定性及其含量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印楝素的稳定性及其含量的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印楝素对光敏感,暴露在光下会逐渐失去活性;室温及低于20℃的贮藏温度有利于印楝素的稳定,而高于室内温度会加速印楝素的降解;印楝素在中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室温条件下,在pH值为4~6的酸性水溶液中也稳定,但在碱性和强酸溶液中不稳定;中性有机溶剂对其稳定性有利。微生物的活动会加快印楝素的降解,不同的地理种源和种植土壤对印楝种实中印楝素的含量高低影响很大,在干季所结果实的种子中印楝素含量高于在雨季种植所结果实的种子。而不同组培条件对组培体的印楝素含量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微波辅助法提取印楝素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介绍了一种有效利用微波辅助从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种仁中提取印楝素的方法。通过考察辐射时间、溶剂、物料比以及辐射功率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出结论为:预处理过的印楝种仁粉末6.65g(相当于印楝种仁10g),以甲醇做溶剂、微波功率210w、物料比1:3(g/mL)、辐射时间为3min*3次,提取率最高。与传统的磁搅拌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工艺简单,而且可以提高产率,缩短提取时间。用高压液相法定量地测定了所提取印楝素的含量,其提取率可达0.519%.  相似文献   

6.
印楝素含量与种子形态及成熟期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印楝素含量与种子形态表征及成熟期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种子的长宽比与印楝素含量相关,并且认为它是能反映印楝素含量的主要表征,得出种子长宽比(X)与印楝素含量(Y)的关系为:Y=0.295 0.134X-0.028X2.种子长宽比接近2.39时,种仁的印楝素含量出现峰值,可将印楝种子的形态表征作为初步估测印楝素含量的指示参数,而种子的成熟期与印楝素含量无关.在印楝原料林良种优良母树筛选中应尽量选择各个种源中生长良好、结实量大、种子饱满且长宽比接近2.39的植株.  相似文献   

7.
印楝作为植物源木材防腐剂活性物提取的重要来源深受研究人员的重视,对其活性物的萃取工艺也多种多样。本文采用了超声波震荡法、微波萃取法及水浴搅拌法对印楝种子粉末进行提取,在不同物液比(1∶8、1∶10、1∶12)、不同温度(30、40、50℃)下,对比分析三种工艺的粗提率。结果表明,三种提取工艺的提取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物液比(印楝种子粉末与乙醇-水之比)的降低而增大;在对印楝种子活性成分粗提取时的三种方法比较,温度控制在50℃,物液比为1∶12时,微波萃取法的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为楝科印楝属常绿植物,原产印度、缅甸等国家,耐旱性极强,是干热地区造林的良好树种.种仁含印楝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可用于制备生物农药.印楝生物农药对温血动物无毒,使用安全,防治对象不易产生抗性,它是已知生产无公害农药的最佳植物种类.据专家预测:可望在不远的将来代替或部分代替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9.
印楝及其开发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楝属热带常绿乔木,其树形高大优美、生长迅速,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干旱地区树种。印楝全身是宝,且用途广泛,获得了“多用途树种”、“洁净的树”、“二十一世纪的树”、“天然药库”等美称,被认为可能是所有植物中最具希望的树种,并且最终有益于地球上每一个人的树。介绍印楝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叙述印楝在我国的引种现状,论述其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开发现状,提出展望发展印楝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构建及其合成前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印楝素是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A是印楝素的主要活性成分。本研究通过对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印楝素A合成前体的筛选,探讨印楝素A的离体生物合成途径,以为指导构建印楝素异源生物合成平台,实现印楝素的异源生物合成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缓冲液类型、浓度、起始pH、提取时间及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构建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从反应终止试剂及稳定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浓度以及辅助因子5个方面优化无细胞合成体系的反应条件。利用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分别以2,3-环氧鲨烯、羊毛甾醇、大戟二烯醇、丁酰鲸鱼醇、nimbin、茄碱苷和脱乙酰茄碱苷为底物,以印楝素A相对产量为评价标准,探讨印楝素A合成前体。【结果】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的构建:以pH7.0的200 mmol·L~(-1) Tris-HCl缓冲液,按1∶20(g·mL~(-1))料液比加入印楝叶片,提取1 h。优化的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条件为:反应总体积800μL,其中含印楝无细胞提取物300μL(相当于印楝叶0.015 g),100μL 250μmol·L~(-1)的底物(鲨烯)和400μL含有1 mmol·L~(-1) Mg~(2+)、1 mmol·L~(-1) Mn~(2+)、0.1 mmol·L~(-1) ATP、0.1 mmol·L~(-1) NADPH~+和5 mmol·L~(-1)抗坏血酸的缓冲液,在30℃下反应60 min,迅速加入200μL乙酸终止反应。分别以2,3-环氧鲨烯、丁酰鲸鱼醇、大戟二烯醇、nimbin、茄碱苷和脱乙酰茄碱苷为底物,反应完成后,印楝素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羊毛甾醇抑制体系中印楝素A的合成。【结论】羊毛甾醇不是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2,3-环氧鲨烯和丁酰鲸鱼醇是印楝素A的前体,nimbin、大戟二烯醇、脱乙酰茄碱苷和茄碱苷极可能是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且茄碱苷位于合成途径较下游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组织褐变法、膜脂脂肪酸含量分析和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引种的4个种源抗寒力进行研究评价。结果表明:(1)印楝是一种不耐寒的植物,0℃以下的短暂低温可对其嫩叶造成伤害,低于-1℃保持1h即可造成部分幼苗死亡;(2)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差异不显著;(3)叶膜脂脂肪酸组成含量与抗寒力大小无明显相关关系;(4)印楝4种源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 651、-1 675、-1 750、-1 682℃。根据上述试验研究和冷冻处理实验结果,4个印楝种源抗寒力大小排序为IND95003>IND95004>IND95001>IND95002,在我国有低温寒害的地区引种印楝应该慎重,在轻霜地区可选择抗寒力稍强的IND95003种源先行试验性引种。  相似文献   

12.
印楝原产于印-巴次大陆及南亚和东南亚的干旱地区,分布海拔范围一般为1000m以下,最高达1830m。印楝喜光照,幼苗不耐荫蔽;正常生长的年均温不低于20℃,常年极端低温大于0℃,对霜冻敏感;在年均降水量450~1200mm的地方生长最好,能耐受不足130mm的降水和较长的干季;对土壤类型要求不高,但在渗透性和排水性好的土壤中长势好;土壤肥力对印楝的生长比水分的供应更重要;不同地理种源的印楝生长差异很大;杂草对幼树影响很大,除草能促进其生长;印楝的活性成分提取物虽能防治多种病虫害,但仍有60多种害虫及某些病害为害它。  相似文献   

13.
☆印楝素植物性杀虫剂制剂专利号 :0 0 1 1 4 2 2 7 5 公告号 :CN1 2 761 61A专利权人 :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市 )摘 要 :以印楝素和印楝油为主要杀虫活性成分 ,通过加入一定比例的多种配料配制成印楝素乳油 ,可湿性粉剂、悬浮剂三种剂型。是一类高效、低毒、无残毒 ,对人畜安全的印楝素植物性杀虫剂制剂。对小菜蛾、黄曲条跳甲、菜青虫等多种害虫具有优异的防效 ,使用该农药尤其适于防治已产生抗性的各类害虫。☆一种银杏茶专利号 :0 0 1 1 4 364 6 公告号 :CN1 2 761 64A专利权人 :石延中 (河南省鲁山县 )摘 要 :由银杏叶提取物干…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印楝药用优树无性系测定的分析评价方法,并进行农药型印楝优株评价。[方法]以印楝药用优树和平均木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完全谱系设计建立无性系品比试验,采用重复力估算法在表型水平上对无性系当代种子农药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提出"农药型印楝"的概念和标准,根据该标准进行农药型印楝优株评价。[结果]无性系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随优树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在无性系内和无性系间都存在不同程度变异:同一无性系各分株间的印楝素B变异(5.26%37.55%)较印楝素A变异(6.06%15.80%)和印楝素AB变异(2.95%16.14%)大,印楝素B和印楝素AB几乎呈退化和/或趋中遗传倾向,而印楝素A则既有退化和/或趋中遗传倾向又有超母遗传倾向;无性系间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性状具有异质性(P0.01)。无性系印楝素A重复力(0.78)、印楝素B重复力(0.81)和印楝素AB重复力(0.83)均较高,表明无性系间印楝素组分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遗传效应和一般环境效应造成的,受特殊环境效应影响较小。按农药型印楝标准,评定LD0505、WW0401、AT0515三个无性系为"农药型印楝品种",LD0505和WW0421是"农药型印楝亲本"。[结论]重复力估算法适用于印楝药用优树无性系测定的分析评价,优树种子农药品质性状的遗传传递力强,无性系能保持优树农药品质的优良特性;评定LD0505、WW0401、AT0515为农药型印楝品种,LD0505和WW0421还可作为农药型印楝亲本,其余优树无性系不宜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地区印楝种植及其产品开发(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以来,中国引进印楝属2个种24个种源。本文概述印楝种植及其产品开发的相关研究,分析引种印楝子代的形态特征、物候、生长规律、传花授粉和种子产量等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印楝大多数种源在云南省具热带气候特征的干热河谷地区能正常开花结实和生长。开展了引种印楝的区划,提出了优良种源和优良无性系选择的标准,探讨了印楝农药原料林建造的技术措施降低印楝杀虫剂生产成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印楝资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以实生株系的种子为研究对象,运用HPLC技术分析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系统聚类和重复力估计,定性、定量分析印楝实生株系种子品质的遗传多样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云南引种栽培印楝实生株系的种子品质存在广泛变异,种子印楝素A、B、AB含量和印楝素A与印楝素B含量比的变异幅度分别为0.28% 0.85%、0.04% 0.39%、0.37% 1.15%和1.698.25;种子印楝素A、B、AB含量分为3个类型:高含量型(azA ≥ 0.69%、azB ≥ 0.25%、azAB ≥ 0.92%)、低含量型(azA ≤ 0.44%、azB ≤ 0.10%、azAB ≤ 0.51%)和中等含量型(azA=0.68% 0.45%、azB=0.24% 0.11%、azAB=0.91% 0.52%);按此标准将高印楝素AB含量型分为"印楝素AB优异型(azAB ≥ 1.15%)"、"印楝素A优、B劣型"(azA ≥ 0.85%、azB ≤ 0.21%)、"印楝素A劣、B优型"(azA ≤ 0.67%、azB ≥ 0.39%)和"印楝素AB含量高型"(azAB=1.05% 0.92%);反映在重复力上,印楝实生株系种子印楝素A、AB的重复力分别为0.2063、0.3252,都属于"中"重复力性状。"印楝素AB优异型"即具有优异种子品质性状的植株是印楝药用原料林培育的繁殖材料;"印楝素A优、B劣型"和"印楝素A劣、B优型"即种子品质性状优缺点互补的植株是药用印楝品质育种的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17.
对印楝(Azadirachta indica)扦插的育苗分不同枝龄、采用不同基质、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季节扦插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印楝可通过扦插方法进行无性繁殖,插穗最好采用1年生(已木质化)枝条,基质用沙质壤土,应用1000mg/LIBA生长素处理,在4~9月扦插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印楝叶解剖结构与抗旱性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印楝叶解剖结构的观察和分析,研究发现印楝叶具旱生结构特征:a)较厚的角度层;b)有大量贮水细胞;c)栅栏组织发达,初步具有双栅叶特征;d)叶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栅栏组织细胞密度大;e)维管系统发达,具维管束鞘的伸展区;f)表皮层较厚,气孔密集;g)含晶细胞分布广,数量多。从解剖学的角度证实印楝是一种抗旱植物,适宜于我国干热河谷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19.
近日,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无公害生物农药――印楝素。制备印楝素的植物印度楝,是一种防治干热地区荒漠化的优良树种,同时也是制备无公害生物农药利用价值最高的植物。在我国,云南省是最适宜种植印度楝的地区,从1995年开始引种,已造林成活1 666.67 hm2。专家认为,这项成果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无公害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而且通过种植印度楝还将有助于生态环境恶劣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新型无公害生物农药印楝素开发成功  相似文献   

20.
"三元505"印楝(Azadirachta indica‘Sanyuan 505’)是从引种印楝的实生林分中,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经表型选择、无性系测定、区域性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等育种程序培育的农药型印楝优良无性系品种。优质丰产,嫁接亲和性好,适应性强。适于营建印楝优质农药原料林,生产印楝农药或印楝药肥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