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耐热丝氨酸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提高其分散性。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以加酶量、底物浓度、pH值和酶解温度为实验因素,以分散度指标为响应值,建立数学模型,优化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的酶解条件为:加酶量为4 070 U·g-1、底物浓度6.0%、反应温度71℃、pH 9.0,该条件下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分散度为12.78,与未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分散度相比提高了2.09倍。  相似文献   

2.
响应曲面优化木瓜蛋白酶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响应曲面法对木瓜蛋白酶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取酶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3因素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建立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2次多项数学模型.在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最佳条件为:酶...  相似文献   

3.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提取7S球蛋白,研究了风味复合蛋白酶对大豆7S球蛋白的改性作用,并且评价了7S球蛋白改性前后的功能性质。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7S球蛋白的持水性、乳化能力和吸油性优于大豆分离蛋白。风味复合蛋白酶酶解最佳的条件为pH值8.5,温度55℃。7S球蛋白改性后功能性质优于改性前。改性后7S球蛋白持水性有明显改善,在水解度为18.43%效果最好。吸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也有明显改善,在16.07%的水解度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将Plackett-Burman因素水平设计应用于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以研究大豆分离蛋白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水解产物的亚铁还原能力来确定其抗氧化活性的强弱,以此确定最佳水解工艺条件 为:反应温度72℃,底物浓度9%,酶用量(E/S) 1%,pH 7.0,水解时间5h.采用最适水解工艺条件得到水解...  相似文献   

5.
孙素玲  吴昊  李贤  张干伟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460-5462
采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花生粕,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水解时间、花生粕质量分数、酶用量、温度、pH等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水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pH 8.5,反应体系中花生粕和酶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7%,酶解时间4h.在此条件下花生粕蛋白的水解度可达29.18%.  相似文献   

6.
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研究了以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大豆肽的工艺,分析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与底物浓度比和时间对酶水解的影响。通过均匀设计和统计分析建立了酶水解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得到了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水解工艺。工艺参数为温度60℃、pH8.0、底物浓度8.38%、酶与底物浓度比4.5%、水解时间150min,水解度0.220 221。  相似文献   

7.
以大豆蛋白为底物,加入复合蛋白酶进行水解,对反应温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pH值、酶用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分析了大豆肽含量及大豆蛋白水解度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5.5、最适底物浓度为4.5 mg/ml、最适加酶量为8%(W/V)、最适反应时间为5 h,在此条件下酶解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为3.05 mg/ml、水解度为73.11%。  相似文献   

8.
生姜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部分纯化的生姜蛋白酶为酶源,对该酶在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生姜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条件为:温度60℃、酶加量2.0%、pH值6.O、水解5h,此时其水解度可达7.5%。经酶解处理后的大豆分离蛋白饮料,其离心沉淀率降低,稳定性增大。  相似文献   

9.
三酶复合法提取大豆多肽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探讨并构建了三酶复合法提取大豆多肽的新工艺.即将大豆分离蛋白经三酶复合酶解、活性炭脱色、超滤、真空浓缩和离心喷雾干燥等提取工艺,最终获得大豆多肽.其制备的关键工艺条件为①最佳复合酶解条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比例为124,pH 7.0,底物浓度4.0%,酶解时间9 h;②最佳脱色处理条件粉末活性炭用量2.0%,温度50℃,pH 3.0,吸附时间3 h;③超滤分离条件NF-1纳滤膜,压力1.0 MPa,膜通量26.0 L/(m2·h).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Alcalase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作用及水解物的性质。[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pH值、温度、酶浓度、底物浓度等因素对Alcalase蛋白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Alcalase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结果]Alcalase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是pH值8.0、温度60℃、酶浓度1000U/g、底物浓度3%,水解时间2h,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为46.13%。[结论]酶解后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达到了制备大豆多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亚临界芝麻饼粕中糖类和蛋白质,以可溶性糖质量浓度和产率为考察指标,选择最佳工具酶酶解芝麻饼粕中的糖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制备可溶性糖,随后利用碱提酸沉法从酶解后的芝麻饼粕中提取芝麻蛋白质。结果表明,酶解制备可溶性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α-淀粉酶与纤维素酶(酶活力之比为1∶1)组成的复合酶、酶解温度37.0℃、酶解时间2.5 h、pH值5.0、料液比5%、加酶量69.4 U/g,芝麻中可溶性糖产率达86.8%。在pH值10.5、温度45℃、料液比5.6%、酶解时间20 min的工艺条件下,对酶解后得到的芝麻饼粕沉淀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蛋白质,蛋白质的提取率为41.2%,纯度为86.5%。以上研究证实,酶解结合碱提酸沉可以实现芝麻饼粕中糖类与蛋白质的综合利用,为亚临界芝麻饼粕的综合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制备大豆小分子肽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脱脂大豆粉为原料,通过多种微生物菌种固态发酵产蛋白酶水解制备小分子肽,并应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条件。[结果]试验得出,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大豆小分子肽的最优发酵条件为:料液比1∶1.0 g/ml、0.2%黑曲霉、0.2%米曲霉、1‰酿酒酵母、发酵温度32℃,湿度80%、发酵时间36 h时,蛋白酶活力为466.8 U/g;最优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55℃、水解时间10 h、pH 6.5、料液比为1∶2.5 g/ml时,水解度可达到90.61%。[结论]此工艺方法提高了脱脂大豆粉的食用价值和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13.
朱新鹏  张恒瑞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81-2084
研究了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双酶法水解蚕蛹蛋白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水解度为考察指标,研究温度、脱脂蚕蛹粉浓度、水解时间、加酶量、酶质量比(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对蚕蛹蛋白水解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水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脱脂蚕蛹粉浓度30 g/L,水解时间6h(其中碱性蛋白酶的水解时间为4.5 h,中性蛋白酶的为1.5 h),加酶量3%,温度55℃,酶质量比3:1,碱性蛋白酶处理时pH9.0、中性蛋白酶处理时pH7.5.在此工艺条件下蚕蛹蛋白水解度可达22.99%.  相似文献   

14.
大豆蛋白复合酶解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豆蛋白复合酶解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大豆粉为原料,采用复合酶解法研究了大豆蛋白水解度随酶解时间、加酶量、复合酶加酶间隔时间等的变化规律。[结果]大豆蛋白复合酶解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pH7.5,液固比7∶1,加酶量各0.2 g,反应时间8 h,间隔加酶时间3 h。[结论]此工艺对大豆蛋白的工业化生产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酒糟中蛋白质的水解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酶解法,用罗汉果蛋白酶提取酒糟中的蛋白质,测定酶解酒糟上清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计算单位体积蛋白质增量。在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酒糟中蛋白质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各因素对单位体积蛋白质增量的影响依次为:pH值>水解时间>加酶量>水解温度。酶解酒糟的最佳条件为:pH值8.0,水解时间10 min,加酶量0.75 ml/100 g湿酒糟,温度65℃。在最佳条件下,单位体积蛋白质增量可达98.78%。[结论]该研究确定了酶解法提取酒糟中蛋白质的最优条件,使酶解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了近1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中性蛋白酶将绿豆蛋白质水解成肽和氨基酸,通过优化酶解条件得到水解度较高的绿豆肽。[方法]选用中性蛋白酶对绿豆分离蛋白进行酶法水解以制备寡肽。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酶解条件。[结果]试验得出,最适的反应条件为温度50℃、pH值6.5、底物浓度7%、酶浓度6000 U/g、水解时间240 min。[结论]绿豆分离蛋白在此条件下酶解,水解度的平均值可达28.82%。  相似文献   

17.
对比研究几种蛋白酶水解微波解冻后鲢肌肉的效果,单酶水解选择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鲢肌肉的最适酶种,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的水解条件为温度50℃、酶用量0.5%、pH 7.0、水解3h、料比1:2,蛋白质回收率可达到90.60%;双酶水解采用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中性蛋白酶作用1h后,添加0.4%的复合风味蛋白酶,在50%、pH为7.0下水解4h,蛋白质回收率可达到94.50%,水解液采用活性炭脱腥后基本无腥苦味,经真空冷冻干燥可制得纯度91.0%的蛋白粉。  相似文献   

18.
酶法制备鲢蛋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比研究几种蛋白酶水解微波解冻后鲢肌肉的效果,单酶水解选择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鲢肌肉的最适酶种,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的水解条件为温度50℃、酶用量0.5%、pH 7.0、水解3h、料比1:2,蛋白质回收率可达到90.60%;双酶水解采用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中性蛋白酶作用1h后,添加0.4%的复合风味蛋白酶,在50%、pH为7.0下水解4h,蛋白质回收率可达到94.50%,水解液采用活性炭脱腥后基本无腥苦味,经真空冷冻干燥可制得纯度91.0%的蛋白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