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乐东拟单性木兰育苗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介了乐东拟单性木兰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结合实际经验,叙述了该树种的采种和育苗技术,为进一步扩大栽培和保护该植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乐东拟单性木兰引种栽培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2003年引进的乐东拟单性木兰实生苗,在浙江省湖州市进行小面积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在湖州地区生长表现正常,平均年高生长量123.8 cm,生长高峰期为5 ~ 9月,平均年粗生长量1.61 cm,生长高峰期为6 ~ 10月.  相似文献   

3.
乐东拟单性木兰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来舟林业试验场进行乐东拟单性木兰引种栽培试验10余年,结果表明:该树种育苗与造林技术容易掌握,在福建省海拔800m以下的Ⅰ、Ⅱ类地均可推广栽培;宜选择暖热湿润肥沃的阳坡中部或下部造林,造林密度以2500株·hm-2为佳。  相似文献   

4.
乐东拟单性木兰育苗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乐东拟单性木兰的生物学特性、采种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等,为乐东拟单性木兰人工造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乐东拟单性木兰 (Parakmerialo tungensisLawinFl.) ,为木兰科拟单性木兰属常绿乔木 ,适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喜光耐荫 ,在湿润环境和深厚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迅速。因其种子稀少 ,苗木繁育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法 ,即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组培繁殖等。通过两年的生产实践 ,摸索出了一些经验 ,使扦插成活率达 90 %以上 ,1年生苗高达 30cm。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1 选圃搭棚育苗地以地势高、排灌方便、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壤土为好 ,忌用重粘土和前作物是蔬菜、花生、瓜类、马铃薯的土壤。选好的苗圃于秋季或冬季进…  相似文献   

6.
乐东拟单性木兰母树林营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松溪、建瓯、沙县、邵武、永安等地的优良林分中母树种子苗,在福建省松溪国有林场建立了7 hm2乐东拟单性木兰母树林,以期解决短期乐东拟单性木兰种子供应不足问题。从母树林选址、营建材料、营建方法等方面探讨了乐东拟单性木兰母树林的营建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沙藏催芽,营养砖营养袋播种技术培育优质乐东拟单性木兰苗木,再选用超级苗造林可使保存率达到90%以上;3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专建型母树林树高平均值为2.24 m,变异系数为23.89%,表明母树林中存在较大的生长差异性,有必要对病虫害植株、生长不良植株进行疏伐,从而提高整体生长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乐东拟单性木兰种子进行贮藏和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种子通过干藏和砂藏均能发芽,干藏苗圃平均发芽率46.0%,砂藏优于干藏,达51.0%;1年苗高、地径交替出现4个生长高峰;苗木生长较快,1年苗平均地径0.46cm,平均高11.5cm,2年苗平均地径1.10cm,平均高85cm,2.5年平均苗地径1.70cm,平均高136cm,4年苗平均地径3.90cm,平均米径2.5cm,平均高252cm。  相似文献   

8.
乐东拟单性木兰培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乐东拟单性木兰的育苗实践,观察其生长规律,总结出一套乐东拟单性木兰芽苗的移栽技术及快速培育优质壮苗技术。  相似文献   

9.
乐东拟单性木兰全光扦插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乐东拟单性木兰扦插穗条选择、母树年龄、生根促进剂应用及扦插基质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穗条的木质化程度与扦插成活密切相关,半木质化春梢的扦插成苗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70%,而且生根时间也相对较早;采自不同年龄母树的穗条生根率差异显著,随母树年龄的增加,穗条生根率呈下降趋势,以2年生母树的穗条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为56.2%,乐东拟单性木兰扦插母树年龄应控制在5 a以内;扦插基质以黄心土扦插效果最好,考虑到黄心土过于黏稠,容易积水造成插穗基部腐烂,在生产上可采用黄心土与河砂混合基质(黄心土2∶河砂1);应用生根促进剂能有效促进穗条愈合生根和增加根的数量,其中ABT1号生根粉和吲哚丁酸对扦插生根效果都比较理想,低浓度(100 mg.L-1)、较短时间(0.5 h)浸泡穗条能达到比较好的生根效果。  相似文献   

10.
乐东拟单性木兰为福建省濒危珍贵树种,2002年开始在顺昌县进行采种和育苗试验。针对乐东拟单性木兰的生物学特性,提出种子的贮藏、催芽、播种和苗期管理等技术,其3年生的幼林,保存率高,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1.
厚朴萌条对植株地上部分总生物量、鲜叶重影响不明显,但萌芽条分散养分水分,严重影响主干胸径生长、树冠生长,对主干的树高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防止萌条发生,发生萌条后,要及时“除早、除小、除了”  相似文献   

12.
"京玉兰"的育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北京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城市绿化中出现了冬季缺绿和夏季少花的状况。为丰富绿化树种,作者从1990年便开始了广玉兰的引种和杂交试验,并成功获得狭叶广玉兰×紫二乔玉兰的杂种F_1代——京玉兰,其外形酷似父本,唯花期继承了母本并有超显性现象,自3月底到9月初开花不断,花色暗紫,花蕾呈紫黑色,枝叶繁茂,这对改变北京夏季少花的现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5年试验表明,厚朴苗木地得8mm以上时,其苗高对幼林生长无显著影响,苗木过高(90Cm以上)特降低造林成活率;厚朴幼林施化学氮磷基肥,只对初期生长有促进作用,但与寸照相比差弄不显著,3年后差异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同的插穗选择试验和不同处理因素对生根影响的试验,对宝华玉兰扦插繁殖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年生实生苗的树根和干基当年生萌蘖条作插穗,扦插生根率高,可达71.3%;扦插繁殖最佳的处理组合为蛭石+IBA 200mg/L。  相似文献   

15.
木兰科主要观赏树种育苗特性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4属11种木兰科主要观赏树种在宁波的育苗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出苗率差异很大,在7.04%~77.78%,自播种到子叶出土时间为55~ 70d,从子叶出土到真叶形成需27~47d;深山含笑、乐昌含笑等7种含笑属树种苗期生长表现良好;红花木莲和单性木兰2个树种的苗期生长表现较差,当年平均苗高分别只有25.8cm和27.2cm.  相似文献   

16.
杉木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由粉砂员岩坡积母质发育而成的硅质黄红壤上,经不同施肥量及配比12个处理、不同施肥时间10个处理5年试验研究表明,杉木幼林施氮肥和钾肥无显著效应,施磷肥效应显著。造林当年及第3年各施钙镁磷肥50g/株,与对照比较,杉木幼林地径、胸径、树高、蓄积分别增加15%、18%、15%、53%,取得生长效应与经济效益的最佳水平。配比施肥效应以造林当年与第3年每株各施尿素30g、钙镁磷肥,100g最佳,但配比施肥效应仍以磷肥效应为主。施肥时间以造林当年与第3年隔年施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采集来自湖北、广西和浙江种源的厚朴半同胞家系成熟种子,湿沙保存后进行实生育苗试验,观测幼苗的出苗、生长等情况;落叶后统计幼苗株高、地径等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厚朴幼苗生长过程基本一致,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和落叶期;一年生幼苗平均株高、地径最高为广西种源(47.04 cm,0.90 cm),最低为湖北种源(29.07 cm,0.78cm);不同种源厚朴幼苗之间株高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地径差异不显著;湖北种源家系间地径差异极显著,株高差异显著。广西种源家系间株高差异极显著,地径差异不显著。浙江景宁种源家系间幼苗株高、地径均差异不显著;家系内单株间株高、地径均差异极显著。一年生厚朴幼苗株高生长最快为广西种源,浙江种源次之,湖北种源最慢,地径生长差别不大;半同胞家系内差异极显著,在厚朴良种选育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优良种源、优良家系与优良单株的配合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杉木人工采伐迹地更新厚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人工林伐迹地更新厚朴,不仅造林成活率高,生长也很好,5年生厚朴试验林年均胸径生长量1cm以上,年均树高生长量1.2m以上;10年生厚朴试验林年均胸径生长量0.83以上,年均树高生长量0.88m以上,完全达到速生丰产的要求。厚朴实生苗有很强的萌蘖能力,合理利用萌条,把一部分生物量从15-25a提早到7-8a收获,在生产实践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配方施肥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肥是促使林木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了解肥料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规律,进行了配方施肥试验,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安排了5因素(N、P、K、B、Zn)、4水平(不同的施肥量)共16个处理.结果表明:N、P、K、B、Zn肥对油茶中幼林的营养生长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按大小顺序为N>P>K>B>Zn,N250P1000K125B20Zn2组合(即每株施N肥250g,P肥1000g,K肥125g,B肥20g,Zn肥2g)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厚朴剥皮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特有树种,重要中材资源厚朴开展环剥与半环剥,以及林分郁闭度大小,剥皮季节,剥皮后用纸包扎与否对再生新皮的影响等内容的试验,并进行试验后观察与再生皮,原生皮成份的测定,结果表明,只要正确掌握厚朴剥皮技术,厚朴剥皮2-3年,再生皮即可达到原生皮厚度,3-5年后再生皮的药用成份含量基本达到厚生皮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