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调查是了解和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煤矿生产建设必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应用遥感技术选用高分辨率影像,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结合野外调查验证对研究区进行LUCC现状调查,能够快速准确掌握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特征,为今后研究区煤矿生产建设进程中的土地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常规植被普查是一种静态的观测。在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常规植被普查无疑是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陆地卫星为我们快速了解植被的现状并对它进行动态监测,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和先进的手段。我们应用陆地卫星Landsat—5的T M资料,对浦城县植被分布情况进行了目视解译,现介绍如下。 一、自然概况 浦城地处我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地带,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要组成部分。解译区包括浦城莲塘乡以东、松溪城关以北以及政和、建阳的一小部分,解译面积约3000多平方公里。浦城是福建省林  相似文献   

3.
4.
应用陆地卫星TM图象编制双阳县土壤侵蚀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陆地卫星SPOT、TM数据复合影像在泥石流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志勇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1):116-118,121
将陆地卫星SPOT数据及TM数据进行复合,制成具有丰富色彩和较高分辨力的复合影象图,撮其光谱信息特征和地质体影纹特征。据此,对于沟泥石流进行判释和验证,查清了干沟泥石流运动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陆地卫星SPOT、TM数据复合影象在泥石流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陆地卫星 SPOT数据及 TM数据进行复合 ,制成具有丰富色彩和较高分辨力的复合影象图 ,提取其光谱信息特征和地质体影纹特征。据此 ,对干沟泥石流进行判释和验证 ,查清了干沟泥石流运动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RegionM anager软件的支持下,对尖山河小流域治理前后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用综合指数法对两期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土地质量等级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治理后疏幼林、坡耕地及荒山荒坡面积分别减少了25.88%、6.82%、8.74%;乔木林、灌木林、果木林及梯地面积分别增加了22.50%、15.93%、0.94%、1.70%;水田、水域、非生产用地及难利用地面积保持不变。评价结果显示:治理前主要为Ⅴ~Ⅳ等地,占总面积的62.45%;治理后主要为Ⅱ~Ⅲ等地,占总面积的72.82%。治理后与治理前相比,Ⅰ~Ⅲ等地有较大幅度增加;Ⅳ~Ⅴ等地明显减少;从总体上看,治理后的土地质量等级比治理前提高了一个等级。在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的过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是比较科学的,采取专家决策两两比较重要性得出的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满足一致性检验的要求。但在比较两因子之间重要性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主观因素,对评价因子的贡献值造成相应的偏差,这一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8.
<正> 水土保持作为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已经引起全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不少地方由于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的破坏,不仅抵消了水土保持治理效果,而且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开展水土流失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对加强水土流失的预防、保护、监督及管理,有效地减少和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借助ArcGIS软件对兰州新区2016年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和植被覆盖类型数据,计算了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绿化用地、水体的生态需水量。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区土地总面积80 645.29 hm2,其中耕地面积最大,为31 378.43 hm2;其次为荒地,面积为25 349.23 hm2。②研究区年生态需水总量为2 157.50万m3,其中上川镇86.50万m3、秦川镇332.79万m3、中川镇1 073.52万m3、树屏镇359.65万m3、西岔镇305.04万m3、水阜乡0。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植被年生态需水量最大,为1 332.81万m3,占总量的61.78%;绿化用地年生态需水量次之,为614.40万m3,占总量的28.48%;水体年生态需水量较小,为210.29万m3,占总量的9.75%。  相似文献   

10.
随着遥感技术和各种地学分析模型的发展和深入,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城市用地的快速分类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遥感图像的应用出发,深入研究了基于遥感影像下的城镇用地的分类方法,并对提出的分类方法进行了若干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有效探测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连喜  孙波  赵其国 《土壤学报》2004,41(5):815-818
土地利用 /地表覆盖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影响了土地利用的变化 ,特别是东部经济发达区农业用地被迅速侵占 ,这反过来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遥感(包括可见光谱、高光谱和微波 )可以提取  相似文献   

12.
英格兰北部山区高地主要是由海拔600米以上的切割高原构成的(图1)。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人—机式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已势在必行,本文提出建立县—省—中央三个层次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主张,着重阐明在微型计算机上建立县级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和系统的组成,建议按地理座标划分信息单元,说明信息采集及编码方法,最后介绍适用于县级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DBMS。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白草沟小流域为例,应用系统工程原理进行系统诊断,建立了多目标数学规划模型,在满足目标函数,即经济纯收入最大、土壤流失量最小、投资最少、生物量最大的情况下,求出模型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5.
土壤颗粒的体积分形维数及其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具有自相似特征或尺度不变特征。许多研究表明,土壤质量(重量)分形维数是土壤内在属性之一。但是,在计算土壤质量分形维数的推导过程中需要做一些假设,而有些假设,如不同粒级的土壤颗粒具有相同的密度等假设,已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此外,用传统的比重法测量土壤颗粒分布不仅工作量大,且操作结果更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鉴此,本文提出了土壤体积分形维数的概念。通过对宜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78个土壤样品的体积分形维数的测定发现: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和土壤质量分形维数一样,都是土壤的固有属性;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体积百分含量具有显著的对数相关关系;对茶园、菜地和农田土壤剖面上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的变化分析表明,在茶园和菜地土壤剖面上,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土壤粘粒体积百分含量增加,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也随之增加;在农田土壤剖面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粘粒体积百分含量和土壤体积分形维数也表现出基本保持一致的变化规律。此外,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颗粒的组成会产生影响,使土壤粘粒体积百分含量发生变化,从而使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也随之变化,如菜地土壤体积分形维数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国内LUCC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刘新卫  陈百明  史学正 《土壤》2004,36(2):132-135,140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LUCC研究在动态信息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与制图、驱动力探讨与模型建立、LUCC环境效应及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等方面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针对当前国内LUCC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今后LUCC研究应加强RS信息与其他来源信息的结合、完善LUCC模型功能以及构建综合的LUCC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黄土高原薪炭林地土壤的对比分析表明:试区土壤为黄绵土土体构型,质地为轻壤土或中壤土质;随着林木生长年限的增加,薪炭林地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含量比农地对照提高了7.5%;土壤有机质也有明显地改善和提高;土壤水解氮的含量,以豆科柠条、刺槐、紫穗槐等树种林地含量高于山杏、沙柳等其它树种林地的含量;还对林地有效水的含量及利用状况、土壤的渗透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依据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六五”、“七五”期间)的研究积累,从黄河中游水系整治的完整性和区域经济开发的完整性出发,系统论述了本地区发展旱农的地理景观与人文历史经济背景;提出了农业土地资源分类系统及不同类型分片的土地类型构成数据;提出了若干土地合理利用的共性原则: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综合配置上的镶嵌性原则;增强第一性生产者原则;土地利用优化设计上的总体大于部分之和原则以及旱农用地的保护与培肥原则。  相似文献   

19.
于婧  聂艳  周勇  何佑勇 《土壤学报》2006,43(2):190-196
以江汉平原后湖地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方法引入到多宜性评价研究中,采用加权平均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4种作物的生态位适宜度值及限制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位适宜度值整体较高,最大值达0.958,生境条件基本能满足作物的需求;评价结果以1、2级为主,所占面积达75%;水稻的适宜性面积在该区最大,达65.54%,小麦次之;限制该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生态因子主要为:速效磷、CEC和道路通达度。该研究结果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促进耕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we used once-plowed lands that have returned to forest for over 50 years to study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meteorologically-deposited lead. These mineral soils were an essentially homogeneous 20 cm-thick layer when last plowed. As such, they were effectively a “clean slate” upon which pollutants deposited since the last plowing can be measured without the confounding aspects of well-developed natural soil horizons and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native forest soils. The concentration and amount of lead as well as copper and zinc, biologically active metals, were measured at five sites in New England. In the mineral soil, copper content ranged from 25 mg cm depth-1 m-2 at 0–2 cm depth to 37 mg cm depth-1 m-2 at 6–8 cm depth, but showed no consistent pattern with depth at all sites. Zinc concentrations and amounts increased with depth in the mineral soil to 14 μg g-1 and 167 mg cm depth-1 m-2,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lead showed a decrease with depth from 350 mg cm depth-1 m-2 at 0–2 cm depth to 102–108 mg cm depth-1 m-2 between 10 and 20 cm depth. At all five sites, decreases in lead concentration with depth were correlated with decreases in the amount of organic mater. Amounts of total lead deposited since the abandonment from plowing have been estimated at 1.4 g m-2 in rural sites. Thirty-five percent of this presumably anthropogenically-derived lead was in the forest floor; the remaining 65% was in the upper mineral so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