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草鱼病发生及以往治疗情况草鱼细菌性赤皮、肠炎、烂鳃病俗称“老三病”是我县发生最普遍,危害最大的鱼病。据笔者三年调查,草鱼致死的70%是由“老三病”引起,每年产量损失5000~7000担(占1986年养殖产量的1/4以上)  相似文献   

2.
硫酸庆大霉素治疗草鱼“三病”有奇效草鱼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一直是困扰养鱼成败的关键问题,常因管理不善而导致金池覆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笔者用硫酸庆大霉素治疗草鱼“三病”收到很好的效果。现举例如下:1995年5月18日,一养鱼户的鱼塘发生鱼...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区域中,随着养鱼的日益发展,草鱼作为四大家鱼之一,因其生长迅速,饲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而越来越受到养鱼户的青睐,在目前推广的放养模式中,草鱼也越来越处于主要的地位。然而草鱼的“三病”(草鱼烂鳃病、草鱼赤皮病、草鱼肠炎)也日益困扰着养鱼户,是制约着养鱼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历年来,草鱼病一直是池塘养鱼中常见病害,渔民苦于购药困难,得不到及时治疗,造成了草鱼大量死亡,渔民利益受挫。为了帮助养鱼户更好地防治草鱼病,提高效益,笔者搜集整理了几种成本低、疗效好、药源广、各地都能就地取材,治疗鱼病的土办法,供养鱼户选用。 一、防治草鱼肠炎病 1.葎草(俗称大拉拉秧)。每100公斤鱼用鲜草3—5公斤,粉碎拌入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5  相似文献   

5.
草鱼烂鳃、肠炎、赤皮“三病”是养鱼生产中的常见病,是渔业生产中较为严重的病害,历来都严重影响着渔业生产。我县在1991年至1992年这两年间草鱼发病率高达90%。几乎每个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发生鱼病,死亡率有的高达95%以上。为了有效地防治草鱼三病流行,我站从1991年开始应用桂林市鱼药厂(地址:桂林市四会路40号,邮编:541001)生产的“灭菌灵”防治草鱼三病,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县为保障群众养鱼生产的发展,做好防治鱼病工作,办了个新洲鱼药厂。五年来,该厂共生产防治草鱼肠炎病中草药11075公斤,及时销售全县养鱼户,防治效果达80%以上,使全县草鱼平均成活率在原有  相似文献   

7.
经过对近百味中草药的筛选,优化组合配制了针对草鱼“三病”(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病)有明显疗效的4号复方组方——我们命名为鱼健宝;并对各组方剂、疗效、药理分别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草鱼“三病”的临床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4号复方“鱼健宝”对草鱼“三病”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草鱼“三病”的临床防治试验表明,4个组方的中草药对预防草鱼“三病”都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以方4“鱼健宝”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内陆水产》1980,(4):38-39
草鱼最大的弱点,是抗病力差,易患肠炎、烂鳃、赤皮等三病,而且发病率高。我县每年因发“三病”而死亡的草鱼,约占全县总养殖草鱼数量的30%以上,它主要危害当年鱼种。我县地处丘陵山区,广大群众素有养殖草鱼习惯。因此,开展草鱼“三大病”在我县流行情况的调查和防治试验,促进成鱼高产、稳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正飞 《齐鲁渔业》2002,19(2):20-20
草鱼的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的三大病害。其发病时间长,对草鱼危害极大,尤以2龄草鱼最易发病,而且常以2种或3种病并发。一些养鱼户采用土霉素加维生素C防治草鱼“三病”,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治愈率达到100%。 用药方法是:在草鱼“三病”始发期,  相似文献   

10.
陈洲 《齐鲁渔业》2003,20(11):25-25
每年冬季是向水库大量投放鲢、鳙、草鱼、青鱼等鱼种的黄金季节。但有不少养鱼户反映,鱼种投放后2-7天内,往往会在库面发现死鱼和游动的病鱼,这些鱼皮肤失去光泽,体表粘液增多,这是鱼患上了“水土不服症”。该病主要是由于水温剧变、鱼类皮肤神经末梢受到强烈刺激而引起内部器官功能失调造成的,其死亡率高达20%-60%,给养鱼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防治要点是:  相似文献   

11.
草鱼是目前池塘养殖中的主要混养对象之一,然而,草鱼又是发病率很高的鱼种。常见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三病,在危害草鱼中尤为严重。在此,向广大养鱼户们介绍利用“土法免疫”来预防草鱼“三病”的具体做法: (一)怎样制备类毒素(1)取具有典型症状的病鱼,先用碘酒消毒鱼腹表面,用剪刀剖开鱼腹,再用镊子取出肝、脾、肾等组织,并称其重量后放到研钵中磨成糊,再加5~10倍生理盐水(0.6%氯化纳),用二层纱布过滤,弃去滤渣,滤液即为原毒疫苗。  相似文献   

12.
本刊每年都登有鱼病防治方法,并曾于去年将过去防治鱼病的文章整理成册(常见鱼病防治实用技术),供读者参考应用。但本部还是不断地收到养鱼户来信反映:“草鱼‘老三病’没法治,甚至因而不敢养草鱼”。现将各地行之有效的十种防治草鱼“三病”的新方法介绍给读者,希各地根据情况试用。但由于水体生态复杂,以及人为的原因,也许治疗效果不尽相同。因此,请读者注意掌握好首先确诊是甚么病?并及时治疗。当一种方法收效不显著时,快用另一种方法。有中草药的地方,用中草药为宜,少用农药。保持饵料和水质的清新,经常捞除食场剩饵;用加换水的办法保持水体清新,pH 值为7.5—8,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相似文献   

13.
草鱼是我县池塘和其他水面养殖的主要品种,其产量占养殖鱼类的40—50%,养好草鱼还能带动其他鱼类的增产。但草鱼最大弱点是易发病,是当前影响群众养鱼积极性和池塘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掌握草鱼“四病”流行规律,以便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减轻危害,提高养殖产量和优质鱼比重。为此,我们于1987年鱼病流行季节,对县内12个乡、33个村、74个组的成鱼和鱼种池进行随机调查,采用现场肉眼珍断与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经调查,发现我县草鱼“四病”流行规律是:  相似文献   

14.
草鱼肠炎病是由肠道致病菌所引起的,流行广,危害较大,每年5—6月和8—9月为发病高峰。1988年5月,涟源市马头山乡木灵村吴秋成、吴建东两个养鱼户共放养水面2.5亩,因鱼塘大面积发生草鱼肠炎病,其主要症状:病鱼体色变黑,腹部膨大,显红斑,肛门外突红肿;剖开鱼腹有很多腹腔液,肠壁充血,呈红褐色,肠内无食物,含有许多淡黄色粘液,病鱼离群缓慢,不久死亡。吴秋成等  相似文献   

15.
农村很多成鱼养殖户,没有鱼种塘培育“斤两”鱼种。也有很多在养鲢鳙鱼为主的肥水塘,存在难养草鱼问题。我们调查了在这方面解决得好的养鱼户,现将成鱼塘分期套育鱼种、肥水塘养好草鱼,商品鱼均衡上市,亩产750公斤以上的经验介绍如下。一、早放养“斤两”鱼,分期套育鱼种。水深1.4米以上的池塘,1月上旬亩放养“斤两”鱼种(每尾0.15公斤以上)鲢鳙共90尾、17厘米至“斤两”草鱼250尾、4厘米以上鲤鱼100—150尾。2月上旬亩套养20厘米鲢鳙鱼种90尾;3月亩放养4厘米以上鲮鱼  相似文献   

16.
硫酸庆大霉素  治疗草鱼“三病”    有奇效草鱼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一直是困扰养鱼成败的关键问题,常因管理不善而导致金池覆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笔者用硫酸庆大霉素治疗草鱼“三病”收到很好的效果。现举例如下:1995年5月18日,一养鱼户...  相似文献   

17.
草鱼是我县池塘和稻田养殖的主要品种,其产量占全县渔产量的60%以上。但草鱼易发病,每年因细菌性“三病”和出血病的发生,死亡达50%以上,给我县的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为了摸清本县草鱼出血病的流行情况和发病规律,研究提供更好地防治措施,笔者于1985-1987年对全县各乡镇的重点养鱼专业户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草鱼的“肠炎”、“烂鳃”“赤皮”等病在水产行业上简称草鱼“三病”。它是草鱼疾病史上危害严重、死亡率极高的病症之一。近年来,我县在草鱼养殖上“三病”爆发呈上升趋势,每年因“三病”死亡草鱼达数万斤之多。给全县渔业生产造成较为严重地损失,同时也极大的挫伤了群众养鱼积极性,为急群众之所急,  相似文献   

19.
为摸索防治草鱼细菌性“三大病”的较好方法,我们于一九八三年在我县三联湖、金南两个商品鱼基地渔场配制和使用了“三合剂”防治草鱼细菌性病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1、“三合剂”能较快地控制鱼病“三合剂”是一种新使用的药物,细菌还不具备对此产生抵抗力,故疗效高、控制鱼病快。“三合剂”的剂量较高,从有关资料介绍,单独使用磺胺脒,每100斤草鱼第一天用药5克,第二至六天减为2.5克,一个疗程的总剂量为17.5克。由于药量少,加之拌和饵料后又很分散,投入鱼池还要浪费  相似文献   

20.
高温季节严防草鱼“老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英 《内陆水产》2002,27(7):33-33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俗称草鱼“老三病”,是草鱼养殖中最严重的病害,每年6~9月份是“老三病”并发病的高峰期,现将草鱼“老三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鱼户选用。1.取大黄50%、黄柏30%、黄岑20%,共同研成粉末,每100千克鱼重,每次用“三黄粉”0.5~1千克,食盐0.5千克,面粉0.2千克或麦麸10千克,加水和匀,制成半干状适口药饵,投入池中食台上,每天1次,3天为一疗程。2.按鱼塘水面,视鱼体重量,发病程度,用清凉油10~15小盒,新鲜菜油籽250~350克,方法是先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