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宽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中条山的中西段。调查表明,该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19科464属887种。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包含有15种类型,而其中北温带分布类型属最多,共147属,占保护区总属数的32.31%。植被类型被分为6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和32个群系,以落叶栎林占绝对优势。该区分布有较多的珍稀濒危植物,包括11种国家级保护植物和22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最后,提出了该区植物多样性的保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根据多年调查,初步确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共83种,这些植物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具有稀有性、典型性和地带性,需要重点保护。因此,研究珍稀保护植物种类及其生境,对翁源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确云南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资源及区系组成,以期为蝴蝶多样性保护提供策略。采用样线观测法,于2016 年4 月—2017 年10 月对保护区5 个不同生境的蝴蝶资源进行了12 次观测。结果表明:共观测记录5967 只蝴蝶,采集鉴定为133 种,隶属于新分类系统5 科75 属。蛱蝶科个体数量及属种数最多,其次为粉蝶科和灰蝶科。5 个不同生境中缓冲区张家寨蝶类属种数最多。多样性分析结果也表明:蛱蝶科及张家寨具有最丰富的属种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不同生境的蝴蝶群落相似性较低。哀牢山蝴蝶区系以东洋界种类为主。87%的蝴蝶种类及73%的蝴蝶数量分布于海拔1100 m以下的缓冲区张家寨及保护区外围嘎洒镇新街,暗示了哀牢山蝴蝶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不同生境蝴蝶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为大尺度下蝴蝶多样性观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缓解生态保护与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本文以河北省青崖寨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调查问卷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分析当地农户生态补偿意愿与生计资本.结果 表明,保护区农户平均生态补偿意愿期望值为4148元/hm2,农户需求的主要补偿方式为现金补偿,其次为政策补偿和实物补偿,技术补偿需求度最低.农户政策补偿需求最高的两项分别为...  相似文献   

5.
浙江西天目山及邻近地区种子植物生物多样性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天目山脉植物多样性流特征,采用区系地理成分、生物多样性容量与通量分析方法对该区龙王山、西天目和东天目3个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者的分布区类型在科级均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在属级均以北温带分布为主;其植物区系均具有较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根据物种数及丰富度指数DG,西天目种子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容量最大。3个保护区在连通性上,科的相似性系数均在70%以上,属的相似性略低,种的相似性除龙王山与西天目外均在50%以下,这表明天目山脉的不同保护区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种子植物分化。研究认为应该加强东天目的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构建相应的生态廊道,这将有利于促进整个天目山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张利  徐晓琰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22-6926
本研究旨在探讨旅游业对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保护措施。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旅游业对植物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游客活动、人为干扰和生境改变等因素可能导致植物种群结构的改变、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损失。为了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规划和控制旅游活动、加强生态教育、建立保护区和加强合作与交流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平衡旅游业发展与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结果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南方铁杉群落调查资料为基础,应用C、CI、Iδ、M*、PAI、CA等聚集度指标测定方法研究濒危植物南方铁杉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南方铁杉的空间分布呈随机分布,但不同坡向南方铁杉分布格局的成因不同。  相似文献   

8.
嘹望台     
1 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居世界第三位: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已有野生动植物保护区574个。居世界第三位,基本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覆盖全国的自然保护区网,使相当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得以完善保存,有效地保护了珍稀野生动值物资源。为有效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近年来国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0多处珍稀植物迁地保护繁育基地和种质  相似文献   

9.
刘中洁 《分子植物育种》2023,(16):5547-5551
乡土植物多样性与城市植物群落结构形成的相关性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探究乡土植物多样性与城市植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发现乡土植物多样性对城市植物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乡土植物多样性丰富性和物种组成对城市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起到关键作用。其次,乡土植物的存在可以提供适宜的生境条件,促进物种的适应和繁衍。此外,乡土植物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具有积极影响。最后,乡土植物的保护与城市规划和绿化管理的结合,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居住体验。因此,保护和促进乡土植物多样性对于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森林资源的管理中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以青海省循化孟达自然保护区为试点,利用Mapinfo7.0制作孟达自然保护区林相图、森林小班图,建立保护区森林资源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蓄积量对比专题图的制作,实现了对保护区森林资源方便、快捷、直观的查询与更新、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芦芽山保护区是山西省高海拔景区,其野生植被丰富多样,具有极大研究开发价值。笔者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的方法,对保护区的观赏植物进行实地调研。经调查,野生观赏植物155种,隶属于42科113属,且绝大多数是草本植物,占81.3%。其中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113个,隶属于35科89属;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个,分别是沼兰和沙生柽柳;山西地方保护植物2个;另有一些特色植物,可作为化学原料、直接食用或油料作物。综上,芦芽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研究结果可为芦芽山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松山地区外来植物进行长期有效的监测和管理,防止其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对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进行了详细的样方调查,并对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和相对盖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山自然保护区共发现外来植物入侵植物23种,隶属于12科17属,其中大麻(Cannabis sativ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萱草(Hemerocallis fulva)、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荷包豆(Phaseolus coccineus)等较为常见,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因素是道路修建和坡向。该区域的外来物种的各种群规模不大,且多集中在人为活动较为频繁的实验区,对保护区内重点保护的天然次生油松林以及落叶阔叶次生林的生态系统并不存在特别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为客观揭示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村级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为保护区村域科学管护提供参考案例,本文以保护区实验区内的大会庄村为例,在Agisoft PhotoScan Professional和Fragstats软件支持下,基于三维电子沙盘,通过参与式访谈的方法,研究村民视角下记忆中的1995、2006、2016年大会庄村历史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通过对大会庄村3个时期景观类型面积的计算,在1995—2016年期间林地、建筑用地、水域景观类型分别增加8.00、1.79、1.95 hm2;耕地、草地、未利用地景观类型分别减少9.81、0.37、1.56 hm2。(2)在景观水平上,大会庄村景观连接度下降,但整体内部结构连接紧密,破碎化程度逐渐降低,单一性降低,景观多样性得到恢复。(3)驱动因素中自然因素并不是影响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唯一条件,社会经济水平和政策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证明基于三维电子沙盘的参与式访谈对村域历史景观格局的复原有指导作用,可有效解决与村民直接沟通中存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竹类种质资源及其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英德市北部,为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过渡地带,是以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与中亚热带典型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该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竹类植物生长。通过实地调查,共采集竹类标本88个,经鉴定共有竹亚科植物10属38种(含变型和栽培变种),其中以簕竹属的种类最多,有12种,其次是刚竹属,有8种(含变型和栽培变种),另外青篱竹属的林仔竹为广东地理新分布。该保护区竹类植物区系特征表现为:种类组成丰富,类群结构多样,地理成分复杂,并且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调查及标本采集,对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特征、生态习性、利用价值、资源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濒危程度和致危原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16科35属43种(包括变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3属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8属8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CITES)1科16属24种;贵州省重点保护树种8属8种。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为依据,整理发现海南乐东县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1种,隶属于26科29属,其中被子植物21科23属23种,裸子植物4科4属4种,蕨类植物1科2属4种。分析结果得出,海南乐东县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区系具明显的热带属性,在中海拔650~750 m、坡度20°—30°之间种类较多。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乐东县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资源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为乐东县内保护植物资源的规划管理及科学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紫媛  刘星月  王伟超  李伟 《种子》2022,(12):66-77
兰科植物作为被子植物第二大科,具有重要的药用、观赏等经济价值,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重要指示生物。云南省是我国兰科植物多样性最高的省份之一,然而目前有关云南省兰科植物多样性统计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研究较为欠缺。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建立云南省兰科植物分布数据库,并通过ArcGIS软件分析云南省兰科植物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目前云南省兰科植物共有145属825种,包括通过本调研所整理出的85个云南新分布种;2)兰科植物丰富度在全省呈现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水平分布格局,且西北角和最南端最高,各县区中种属数量最高的为景洪、勐海、勐腊、贡山4县;采用筛除法获得53个热点地区,其中热度达0.511~1.000的仅贡山和勐腊县;3)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呈“倾斜式中间膨胀型”格局,主要分布于海拔900~2 099 m,并在900~1 699 m处达到峰值;4)兰科植物属种以独立分布的小斑块为主,而属种数相同且相邻的县区所形成的大斑块分布较少;种的Simpson、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略高于属,兰科植物种、属分布较均匀;随着属种数量的增加,尽管存在一...  相似文献   

18.
卷萼兜兰群落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月、8月与2009年1月分别对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卷萼兜兰的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卷萼兜兰自然分布区植物群落丰富,群落科、属组成成分较为分散和多样;分布在海拔1000~1260m范围,在林下植被密度中等且坡度较缓处较为密集;卷萼兜兰为浅根性植物,生长在富含腐殖质的腐叶土层上的卷萼兜兰生长旺盛,有较强的无性繁殖能力,但其致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郑昌兵  陈锋 《耕作与栽培》2023,(1):112-113+121
报道了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合科植物1新记录变种——云南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 var.yunnanense(Elwes) Stearn]。并描述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重庆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CQNM)。  相似文献   

20.
对广东南岭地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进行调查,参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标准对各物种在南岭地区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区系特点与部分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并总结了各物种分布的地形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目的物种)34种,隶属于23科28属,其中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各半,孑遗物种丰富。2)区域内目的物种大部分种类数量较少,生态位宽度普遍较小,全部被评估为地区性受危等级。3)随着海拔的升高,目的物种的数量呈现"中间膨胀型"的特点。目的物种主要分布于50°以下的缓坡,但在60°以上险坡仍有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