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7份厚皮甜瓜材料为亲本,其中雌花单性花自交系为母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配制成6个单交种和30个三交种,对43份材料的植物生长特性和果实性状及品质进行测定,研究其超亲优势和超中优势,以期探究利用雌花单性花自交系配制的甜瓜单交种和三交种的杂种优势大小。结果表明:单交种的主要性状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三交种也存在杂种优势,但是优势不明显,而且单交种在果实方面的变异度低,三交种在植株生长势方面的变异度低。强优势组合有单交种12号M123×M112和三交种25号(M123×M113)×M141。  相似文献   

2.
以课题组选育的CMS不育系L9A与其保持系L9B为试材,并以L9A为母本,22份优良自交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研究分析了不育系和保持系形态性状差异、F1代11个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以期为辣椒育种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L9A与L9B在株高、株幅、花药长度和花柱长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22个辣椒杂交组合中,杂种优势普遍存在。L59、L90、L117等3个父本自交系可以使L9A的育性得到恢复,且其F1代在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和单果种子数的正向优势较为明显,同时发现F1代仅在1~2个品质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相关性和杂种优势指数分析发现,L9A的F1代在果肉厚、株高、株幅、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方面优势较大;单株产量与单株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品质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综上,在辣椒育种实践中,通过杂交育种提高辣椒的单株果数或单果质量,从而提高辣椒的单株产量,而利用杂种优势改良辣椒果实品质则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3.
以1份黄色线辣椒材料为母本,10份红色线辣椒为父本,采用顶交法配制10个杂交组合,研究了果实成熟色和8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所有F1代果实成熟色均表现红色,红色果实成熟色相对黄色而言为显性效应;F1代除开展度外各性状均表现出正向优势,具有较高的超中亲、超高亲以及超标优势;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与杂种优势表现呈正相关,Gx07-06、05991-1、xhB、07-09、05-17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较高,参与组配的组合为强优势组合,超标优势30%,Gx07-06、05991-1超标优势分别达到75%和56%,为高产优质亲本;可利用此类亲本组配高原环境气候下高产线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4.
辣椒黄绿苗杂交一代果实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育黄绿苗辣椒标记性状的6个早熟辣椒为母本,3个甜椒为父本,配制10个杂交组合,对杂交一代果实的杂种优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辣椒黄绿苗杂交组合在果实长、果肉厚、单株挂果数性状方面的优势超过高亲本性状,其数据依次为10.01%、8.15%、1.05%,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用7个苦瓜自交系采用双列杂交法共配制21个杂交组合,研究了瓜长等5个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产量和瓜质量的杂种优势最大,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分剐为109.34%,40.79%和58.01%,21.46%;产量和瓜质量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正向组合比例最大,依次为100%,95.24%和95.24%,80.95%;果肉厚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正向组合比例则最小,为28.57%,9.52%.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用7个苦瓜自交系采用双列杂交法共配制21个杂交组合,研究了瓜长等5个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产量和瓜质量的杂种优势最大,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分别为109.34%,40.79%和58.01%,21.46%;产量和瓜质量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正向组合比例最大,依次为100%,95.24%和95.24%,80.95%;果肉厚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正向组合比例则最小,为28.57%,9.52%。  相似文献   

7.
以雄性不育系-161A为母本,9个鲜食辣椒恢复系为父本,采用顶交法配制9个杂交组合,针对F_1代10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发现,辣椒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各性状优势差异较大,并且各性状在不同组合间的优势表现也不同,其中开展度、叶柄长、单株产量等性状的超亲优势较为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株高、开展度呈现正相关。因此,在辣椒优势育种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性状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以8个襄阳大头菜高代优良自交系为试材,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出56个杂交组合,对其6个品质性状和15个农艺性状的平均杂种优势进行初步研究,再选取9个主要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选出与理想品种最接近的4个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叶长、叶柄长、单株总质量、单根鲜质量、667 m^(2)产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酸盐含量、纤维素含量均表现正向杂种优势,叶宽、叶柄宽、VC含量、含水量均表现负向杂种优势;等权关联度排序结果表明,杂交组合3-2×8-5、9-1×2-2、8-5×19-3、4-3×19-3的综合表现最为优良。  相似文献   

9.
何建文  姜虹  赖卫 《长江蔬菜》2012,(14):19-22
以10个辣椒亲本为材料,按5×5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5个杂交组合,分析F1代杂种优势。结果表明,辣椒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各性状间优势差异较大,且各性状在不同组合间优势的表现也不同,其中,单株产量、侧枝数和挂果数的超亲优势率较为明显,在辣椒育种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性状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以6个高代迷你黄瓜自交系为试材,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的第2套方案配置15个杂交组合,对其2个品质性状和10个农艺性状的平均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遗传参数进行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株高、茎粗、第15节位叶面积、单株雌花数、瓜长、瓜形指数、单株瓜数、单株产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正向杂种优势,第1雌花节位、瓜把长表现负向杂种优势;亲本0811、0815是较理想的父本,亲本0801是较好的母本,0801×0811、0801×0815组合综合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选用5个不同果形、不同果色、不同熟性经过多代选择的辣椒自交系作亲本材料,按半轮配法杂交设计配制10个杂交组合进行辣椒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0个主要品质性状中辣椒单果重、可食部分果重、纵径和横径等商品品质性状具有较强的正向优势,说明可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辣椒的商品品质;可溶性总糖、VC含量等营养品质性状表现出较大的负向杂种优势,表明利用F1代杂种优势来提高果实的营养品质有一定的难度;辣椒素含量的正向优势较明显,说明可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辣椒素含量。另外,辣椒果实性状在不同组合间的杂种优势变异幅度较大,可食部分果重最高,其次为单果重和辣椒素,说明通过合理的选配找到较优组合的可能性较大。显性度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苦瓜第1雌花节位和雌花数的杂种优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8个绿苦瓜高世代自交系分为两组;共配制15个杂交组合,对第1雌花节位和主蔓前期雌花数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1雌花节位有6个组合表现负向离中优势,有13个组合表现为负向越亲优势,且有4个组合低于小值亲本;雌花数有5个组合表现为正向离中优势,有4个组合表现为正向超亲优势。通过对第1雌花节位与雌花数两个性状亲子关系的讨论提出实现早熟性和晚熟性育种目标的亲本选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甜瓜几个主要性状在三交种中遗传表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甜瓜4个单交种为母本,分别同8个自交系配制26个三交种组合,分析其主要性状的变异度、与单交种的差异显著性及三交种的果形指数与亲本果形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三交种果实质量的变异度最大(变异系数为15-28);其次是折光糖含量(变异系数为5-16);果形指数相对稳定,变异度与单交种无显著差异,与父本果形指数明显相关;同一个三交种组合内的花期变异度较小。  相似文献   

14.
<选择弱光下茄子的坐果率、单果质量及单株产量3个主要性状,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研究了茄子6个世代耐弱光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弱光条件下3个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坐果率和单株产量以显性效应为主,显性势为正向超显性;单果质量性状的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略占优势,显性势为正向完全显性。3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14.59 %、28.01 %和10.57 %,广义遗传力分别为56.64 %、44.74 %和 50.58 %。3个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控制3个性状的最少基因数为3对、1对和4对。3个性状实施选择的适宜世代分别为F7、F5和F8,不宜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可充分利用茄子耐弱光性的杂种优势,选择耐弱光性好的亲本,配制F1杂交组合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瓜菜》2019,(9):54-57
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增强抗性和选育新品种。本试验以自育的1个大白菜优良自交系为母本,采用顶交法组配13个杂交组合,并对13个组合的超中优势、超亲优势以及产量的超标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杂种优势明显不同、差异明显,其中农艺性状的中亲优势在4.18%~22.81%之间,超亲优势在-4.08%~15.45%之间;产量性状中亲优势在32.83%~62.46%之间,超亲优势在8.59%~42.85%之间;品质性状中亲优势在2.44%~59.13%之间,超亲优势在-8.97%~37.62%之间。综合13个组合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杂种优势,无一个组合在各方面均达到全优,但通过杂种优势分析还是能选育出具有较高产量、较高品质以及其他较高优势的杂交新品种,其中1号即‘新科小包26’不论是在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中较其他组合更具有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平菇杂种优势表现及其性状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峰  崔鸿文 《园艺学报》1999,26(4):244-247
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对8个平菇亲本菌株的16个亲杂组合进行18个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平菇大多数性状的组合平均表现为无显性,第2茬产量、总产量等量等性状表现正向优势,间歇期,发菌,第1茬成形期等性状表现负向优势,但不同组合性状优势表现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结球甘蓝杂种优势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SR标记对23份春甘蓝自交系和29份秋甘蓝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春甘蓝自交系在遗传相似系数0.61处可以划分为极早熟和早熟2个类群。秋甘蓝自交系在遗传相似系数0.58处可以分为中晚熟群、中早熟群和中熟群3个类群。从上述材料中挑选15份代表性材料作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105个杂交组合,对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同时探究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类群间杂交或同一类群不同亚群间杂交产生的后代杂种优势较强,遗传距离与全株质量中亲优势的相关性达显著正相关,表明基于SSR分子标记划分的类群对于杂种优势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此外还发现,在105个杂交组合中,全株质量中亲优势最强的10个组合的组配方式均为春甘蓝×秋甘蓝,表明春甘蓝×秋甘蓝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8.
辣椒杂种优势早熟、丰产、抗病、抗逆性的表现非常突出,优良杂交组合一般比常规品种增产30—50%,早期产量增产50%以上。如早丰一号、湘研系列杂交辣椒品种等均在生产上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为了提高辣椒杂种优势育种的预见性和筛选优良组合的命中率,国内外对辣椒主要性状的遗传行  相似文献   

19.
洋葱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个品种(系)为材料按Griffing(Ⅳ)方法双列杂交配制组合21个,对洋葱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鳞茎紧实度、蛋白质含量和丙酮酸含量大多表现为负向的杂种优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具有较强的正向杂种优势,干物质含量的杂种优势表现为较广泛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苹果育种基本以“大群体”杂交为主,杂交后代群体普遍较大,育种成本显著增加。为了降低育种成本,减少苹果杂交育种工作量,通过对课题组近年来育种实践进行总结归纳,以期对“少组合、大群体”杂交背景下的育种程序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以富士×嘎拉、富士×秦冠、富士×粉红女士和富士×金冠4个组合的杂交F1代群体共计3 485株为试验材料,以感官评价为主,对杂交组合后代复选群体果实成熟期性状进行鉴评,根据育种目标,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性状的单株优系,最后结合初选淘汰率计算出每个组合获得优系的概率。结果表明,富士×嘎拉、富士×秦冠、富士×粉红女士和富士×金冠4个杂交组合分别筛选出了优系单株4、2、4、4株。4个杂交组合复选群体中优系单株的比率分别为0.40%、0.23%、0.58%、0.43%。综合初选阶段的淘汰率,最终各组合筛选出杂交优系的比率分别为0.08%、0.05%、0.13%、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