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辽宁省北镇市中安镇采集的湿腐型韭菜灰霉病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原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辽宁省韭菜灰霉病菌为葱鳞葡萄孢(Botrytis squamosa),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适宜氮源为牛肉膏、蛋白胨和酵母膏,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 H为6.0;p H为5.0~11.0及10~30℃温度条件下均能生长,超过30℃菌丝生长缓慢,35℃停止生长;菌核产生对p H和光照敏感,p H为5.0~6.0、12 h/12 h光暗交替培养均有利于菌核产生,p H> 6.0及24 h连续光照则抑制菌核产生。  相似文献   

2.
以斑点型韭菜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柯赫氏法则、形态特征观察及SCAR标记检测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以期为韭菜灰霉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斑点型韭菜灰霉病的病原菌为葱鳞葡萄孢(Botrytis squamosa),其菌丝生长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很强,对光照不敏感,在葡萄糖、果糖、肌醇和D-半乳糖为碳源,pH 5.0~7.0的弱酸性培养基中,温度为15~25℃的冷凉条件下均能生长良好。葱鳞葡萄孢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20℃,高温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0℃时,菌丝生长显著变慢,35℃时,菌丝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3.
蓝莓灰霉病病原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对蓝莓灰霉病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蓝莓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该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0℃;孢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0~25℃;该菌可生长的pH值范围为4~12,最适pH值为5~6;灰葡萄孢菌对果糖和铵态无机氮素的利用情况较好,在20℃条件下,PDA培养基培养5天即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培养15天左右即能形成黑色、不规则形状的菌核,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仙客来灰霉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仙客来灰霉病病原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仙客来灰霉病痛原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0℃,在葡萄糖1:10及土壤浸提液l:15中萌发率最高;菌丝生长的适温范围是15℃~25℃、最适温度为20℃,生长的pH值范围是2~9,最适为3~6,光照对菌丝生长基本无影响,该菌生长要求高浓度的碳源和低浓度的氮源.  相似文献   

5.
从感染番茄灰霉病的病果上分离并纯化得到菌株t08016b,其形态学特征与灰葡萄孢属极其相似.通过扩增菌株t08016b的18S rDNA及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和分类.结果表明:该菌的18S rDNA序列与Botr yotiniafuckeliana (EFl10887.1)的同源性为99.94% ITS rDNA序列与Batryotinia fuckeliana (AB444949.1)的同源性为100%,无碱基差别.对菌株t08016b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t08016b属于灰葡萄孢属.利用该菌对健康番茄进行侵染,番茄灰霉病的发病率可达97%,证明其具有致病力.综合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及致病力分析,表明菌株t08016b是一株具有强致病力的灰葡萄孢菌.  相似文献   

6.
首次对辽宁地区树莓灰霉病进行了调查、采样,并将病菌分离纯化。根据病害症状特点、病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测定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树莓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7.
设施韭菜根腐病致病镰孢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韭菜根腐病是设施连作多年生韭菜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辽宁省设施韭菜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从韭菜感病根系分离纯化获得45株镰孢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及EF-1a、Histone3、IGS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鉴定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和腐皮镰孢菌(F.s...  相似文献   

8.
<正> 1988年之前在青岛地区的一些巨峰品种葡萄园发现了一种新病害,使葡萄叶片变黄枯死,造成大量落果,一般减产50%以上,重者减产80%左右,对葡萄生产威胁很大。作者于1988—1991年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病原鉴定和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广东香葱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在广东省香葱主要产区惠州市和韶关市采集香葱炭疽病疑似病株,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病原菌分生孢子悬液接种活体香葱植株和离体植株叶片,柯赫氏法则验证,明确病原菌的致病性;通过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结合其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肌动蛋白(ACT)、几丁质合成酶1(CHS1)、甘油醛-3...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黄瓜链格孢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链格孢属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种类繁多,常给作物生产带来严重损失.2019年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黄瓜保护地大棚内发现了疑似链格孢侵染的黄瓜病害.采集的病样经病原菌分离培养、纯化及致病性测定后,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进行了病原鉴定.鉴定结果显示,黑龙江省黄瓜保护地大棚内发现的叶斑病病原为Alternaria alte...  相似文献   

11.
以黄瓜根际土壤为分离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到1株对黄瓜灰霉病抑菌作用明显的拮抗菌BBC-3,利用对峙培养法和平板扩散法对其抑菌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BBC-3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该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所选14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该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对高温、酸碱及光照稳定性强,对蛋白不敏感,常温和4℃储存6个月抑菌活性大于80%。  相似文献   

12.
王勇  周雪梅  盛洁  宋策  陈龙  陈典 《北方园艺》2016,(23):111-116
以黑龙江省3个地区洋葱紫斑病植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洋葱紫斑病病原菌,对获得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以及16srDNA ITS序列分析,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致病菌为葱链格孢菌(Alternaria porri(Ell.)Cifferri),该菌株在以葡萄糖为碳源时产孢量最高,但菌丝生长量最低;在以氯化铵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量和产孢量都达到最高。32℃,pH 7,光照条件为12h光照/12h黑暗交替培养菌丝生长量最高;24℃,pH 8,连续黑暗条件下产孢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广西兰花镰刀菌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豇豆轮纹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新发现的病害——豇豆轮纹病的发病症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病原菌进行了鉴定,
对病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通过柯赫氏法则证病试验,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
定,并与基因库中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序列进行比对,相似性达99%,鉴定豇豆轮
纹病的致病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
菌丝在豇豆叶煎汁培养基上生长最快,碳源和氮源以甘露醇和牛肉浸膏最佳,最适温度为28 ℃,最适pH
为8~10;分生孢子产生的最佳培养基为豇豆种子煎汁培养基,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牛肉浸膏,
最适温度为28 ℃,最适pH 值为9,光暗交替培养利于孢子的产生;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 ℃,
最适pH 值为7~10;菌丝致死温度为65 ℃,1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0 ℃,10 min。  相似文献   

15.
对蝴蝶兰灰霉病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病原菌核糖体ITS序列进行了扩增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灰霉菌的有性态和无性态分别与GenBank中报道的富克尔核盘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同源性均达到99.8%,结合形态学特征确定蝴蝶兰灰霉病病原菌为富克尔核盘菌,无性态为灰葡萄孢菌。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新型月季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市某花圃栽培中发现的一种新型病害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测序、比对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病原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简单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DA培养基上4d菌落直径达到34.6~37.2mm,具明显的灰白色轮纹。分生孢子呈梭形,宽度为4.83~9.11μm,由5个细胞组成,细胞间有隔膜,孢子顶端有2~3根附属丝,长度约为5.93~36.23μm,尾胞具附属丝1根,长度为2.85~16.05μm。其rDNA-ITS测序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棒状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clavispora的同源性达到99%。基于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测序比对结果,该病原菌被最终鉴定为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Arth.)Stey.,经检索月季病害,属国内首次发现由棒状拟盘多毛孢菌引起月季叶枯病。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生长最适温度是25℃,但20~30℃范围内差异不显著;适宜pH5.0;最佳碳源为乳糖。  相似文献   

17.
以湖北贝母病样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明确了湖北贝母灰霉病病原菌的种类,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影响,以期为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湖北贝母灰霉病的致病菌属葡萄孢属(Botrytis sp.),是一种尚未报道过的新种。病原菌BMXTX2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4,最适温度为20℃,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牛肉浸膏。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8%氟硅唑微乳剂和500 g·L-1氟啶胺悬浮剂3种化学杀菌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0.15、0.48、0.98 mg·L-1;1%蛇床子素水乳剂和80%乙蒜素乳油2种生物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值均小于10 mg·L-1,也可作为备选药剂。该研究首次明确了湖北贝母灰霉病的病原菌,并筛选出5种有较好抑菌效果的杀菌剂,为湖北贝母灰霉病的田间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蓝莓叶穿孔病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产区发现的一种新病害蓝莓叶穿孔病样为供试病菌,采用柯赫氏证病法则、形态学测定、ITS和EF-1α序列比对鉴定和常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技术,研究了该病的致病菌,致病菌的分类地位、致病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特性。结果表明:引起蓝莓叶穿孔病的致病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该菌在供试条件下菌落生长以PDA为最优培养基,30℃为最佳生长温度,最佳pH 5,最佳氮源为甘氨酸,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孢子萌发最佳条件为30℃,pH 5,2%甘氨酸,2%葡萄糖。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min。  相似文献   

19.
通过病原菌等主范围、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这三方面的综合比较,明确了引起武汉市田间大蒜灰霉病病原菌为葱鳞葡萄孢(B.squamosa),引起武汉市蔬菜冷库蒜薹(蒜薹来源于河南和安徽)灰霉病病原菌为葱鳞葡萄孢和葱腐葡萄孢(B·allii),引起新疆蒜瓣腐烂的灰霉病病原菌为B.porri,B.porri的各种特性在国内尚属首次描述。  相似文献   

20.
从贵州省贵阳市树莓园的受害树莓叶片分离出致病菌S1,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rDNA-ITS序列相似性分析,鉴定病原菌S1为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研究树莓极细链格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以期为由该致病菌所引起的树莓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病原菌S1于25℃的恒温环境中生长最好,15℃时产孢量最高;最适生长pH为11,最适产孢pH为7;在24 h持续黑暗的环境中生长速度最快,产孢量最高的光照条件为半光照;碳源分别为淀粉和乳糖时生长最好和产孢量最高;以牛肉膏为氮源时生长最好,添加酵母粉时产孢量最多;在树莓煎叶培养基中生长最快,产孢量最多的培养基是P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