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新疆阿拉尔市九团嫁接5年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N1(150 kg·hm-2)、N2(225 kg·hm-2)、N3(300 kg·hm-2)、N4(375 kg·hm-2)、N5(450 kg·hm-2))对库尔勒香梨园生育期内土壤氮素养分、植株叶片全氮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探究梨园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增加对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较为显著,0~40 cm土层各处理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含量大致呈“增加-降低-增加”趋势;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各处理间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含量变化大致为0~20 cm>20~40 cm>40~60 cm。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梨树叶片全氮含量呈“增加-降低”趋势,且各处理间全氮含量表现为当年枝条叶片>多年枝条叶片。石细胞含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会随着氮肥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N3、N4处理叶片养分含量较高、果实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津优101号”黄瓜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分析了0 kg·hm-2(CK)、90 kg·hm-2(N1)、180 kg·hm-2(N2)、270 kg·hm-2(N3)、360 kg·hm-2(N4)、450 kg·hm-2(N5)6个施氮水平下,各生育期内黄瓜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荧光值(Fm)、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等参数的动态变化差异;并借助于荧光动力学曲线讨论了黄瓜叶片放氧复合体(OEC)活性、光系统Ⅱ(PSⅡ)类囊体间的能量传递和光系统Ⅰ(PSⅠ)末端电子受体对施氮量的响应,以期为设施黄瓜的氮素优化管理与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氮可以将供试黄瓜产量提高1.7~2.8倍,且施氮量为312 kg·hm-2时,产量最高。供试黄瓜叶片SPAD值、Pn、Gs、Tr、Fm、Fv/Fm等参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盛果期N3...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主栽色素辣椒“红龙23号”为试材,在苗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分别进行N0(不施氮)、N100(足量氮)、N60(减氮40%)、N20(减氮80%)减氮处理,研究减氮处理对4个时期地上部和叶片的生物量和全氮含量的影响,构建模型,并以N80(减氮20%)、N40(减氮60%)2个处理进行验证应用,确定色素辣椒的氮素临界浓度,以期为新疆地区色素辣椒氮肥精确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构建的色素辣椒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均符合负幂指关系。“红龙23号”辣椒的苗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在N80施肥条件下地上部氮含量位于稀释曲线的周围,NNI(氮素营养指数)接近于1,辣椒能保持较好的氮素供应水平,说明这3个时期在传统氮肥用量的基础上可减少20%氮肥;但果实成熟期由于氮素稀释过快,NNI多低于1,因此该时期不建议减少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4.
以茄杂2号为试材,采用嫁接栽培,分析5个施氮水平下茄子全株及茎、叶片、果实养分积累量的动态变化,建立了基于辐热积的日光温室嫁接茄子养分积累模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利用辐热积比较准确地模拟出不同施氮水平茄子养分积累量,以产量最高的F3处理作为参照,其植株N、P、K积累量的标准误差RMSE和1∶1直线决定系数R2分别为4.88 kg·hm-2和0.996 8、0.53 kg·hm-2和0.998 3、7.85 kg·hm-2和0.997 1;茎中N、P、K积累量的标准误差RMSE和1∶1直线决定系数R2分别为1.66 kg·hm-2和0.957 6、0.59 kg·hm-2和0.956 1、3.89 kg·hm-2和0.982 0;叶片中N、P、K积累量的标准误差RMSE和1∶1直线决定系数R2分别为2.19 kg·hm-2和0.976 8、0.40 kg·hm-2和0.985 3、4.06...  相似文献   

5.
以生菜为试材,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 4种不同施氮水平(T10 mmol·L-1、T2 3.25 mmol·L-1、T3 6.50 mmol·L-1、T4 9.25 mmol·L-1)对水培生菜的地上部干质量及氮浓度的影响,构建了水培生菜的临界氮浓度曲线模型,并得出氮素吸收模型、氮素亏缺模型和氮营养指数模型,以期为水培生菜的氮营养诊断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水培生菜的地上部干质量和氮浓度满足幂函数关系,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为%Nc = 3.769DWmax-0.343,决定系数R2=0.903,同时得出最高和最低氮浓度稀释曲线,决定系数分别为R2=0.891、R2=0.906;水培生菜的氮吸收模型、氮亏缺模型和氮营养指数模型较好地实现了氮营养诊断.3种模型诊断结果基本一致,生育前期以6.50 mmol·L-1处理为宜,后期最适施氮水平应处于3.25~6.50 mmol·L-1.  相似文献   

6.
以苗族常用药材吉祥草(Reineckia carnea(Andr.) Kunth)为试材,采用盆栽控制试验,设置了对照(CK)、单独增二氧化碳(eC:CO2浓度为(800±20)μmol·mol-1)、单独施氮(eN:施加5 g NH4NO3)、同时增二氧化碳与施氮(eC+eN:CO2浓度为(800±20)μmol·mol-1,且施加5 g NH4NO3) 4个处理,研究CO2浓度升高、氮沉降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吉祥草的生长及其药用成分的影响,以期为吉祥草在药用生产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升高CO2浓度和施氮或同时升高CO2浓度和施氮均显著促进了吉祥草的形态生长,总生物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茎中的碳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变化;2)施氮处理下全氮含量显著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根和叶中的皂苷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以‘茄杂2号’为试材,以滴灌节水灌溉制度为基础,设置5个不同施氮水平处理,并综合温度和光合辐射对茄子生长的影响,建立了基于辐热积的日光温室茄子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以期为日光温室茄子生产的光温环境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模型对F1~F5处理日光温室茄子全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的RMSE为61.41~135.37 kg·hm-2,1∶1直线之间的R2为0.997 2~0.999 6;模型对茄子茎干物质积累量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的RMSE为60.10~65.62 kg·hm-2,1∶1直线之间的R2为0.973 2~0.988 3;叶干物质积累量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的RMSE分别为57.50~122.28 kg·hm-2,1∶1直线之间的R2为0.977 5~0.991 0;果干物质积累量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的RMSE为134.21~162.02 kg·hm-2,1∶1直线之间的R2为0.982 6~0.991 2。模...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钙[Ca(NO3)2·4H2O]、锌(ZnSO4·7H2O)肥滴施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新大坪原原种为材料,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分别设置3种不同钙、锌施肥量处理。结果表明,钙肥滴施处理的马铃薯产量较高,马铃薯块茎单株大中薯数、单株大中薯质量、单株薯质量均比CK显著增加,其中T1(150 kg·hm-2)处理产量达67 619.05 kg·hm-2,马铃薯块茎蛋白质、粗淀粉、锌含量均比CK极显著提高;锌肥滴施处理马铃薯植株生长较好,品质较高,其中T6(45 kg·hm-2)处理产量达70 555.56 kg·hm-2,马铃薯块茎钙含量均比CK极显著提高。综合分析,钙肥施入量为150 kg·hm-2、锌肥施入量为45 kg·hm-2,马铃薯植株生长期农艺性状较好,块茎产量较高,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9.
针对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氮肥利用率普遍较低的现状,选择阴山南麓地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和阴山北麓地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两个典型生态区,研究不同施氮量下马铃薯叶片SPAD值变化、SPAD值与施氮量的关系以及与马铃薯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处理下马铃薯叶片SPAD值随着生育期进程的推进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期马铃薯叶片SPAD值呈线性增加的趋势,马铃薯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表明马铃薯叶片SPAD值与产量之间为二次函数关系,当叶片SPAD值超过一定值后,马铃薯增产幅度不再显著。武川县施氮量为225 kg·hm-2,产量达到最高为46.2 t·hm-2;前旗施氮量为350 kg·hm-2,产量达到最高为61.7 t·hm-2;马铃薯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前期、块茎膨大后期以及淀粉积累期阴山北麓地区的临界SPAD值分别为43.4、41.5、40.7、34.6、32.0,阴山南麓地区的临界SPAD值则分别为49.3、49.1、44.9、37.8、35.6;基于马铃薯...  相似文献   

10.
控释尿素与尿素配施对杭白菊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栽培适量施肥和减量施肥条件下研究施用尿素、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对杭白菊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设6 个处理:对照不施氮肥(CK11);适量施肥 氮肥为尿素(N11)、适量施肥氮肥为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N12);减量施肥氮磷钾施用量均减少1/4,对 照不施氮肥(CK22),减量施肥为尿素(N21),减量施肥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减量施肥(N22)。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施氮处理提高了株花序数、花序直径和单花序质重。采收期,施肥量相同时,控释尿素与 尿素配施茎叶部氮素分配比例低于单施尿素处理,花部高于单施尿素处理,表明控释尿素与尿素配施有 利于氮素向花序分配,提高产量。适量施肥杭白菊产量高于减量施肥。适量施肥控释尿素与尿素配施比 单施尿素增产87.96 kg · hm-2,比减量施肥控释尿素与尿素配施增产124.99 kg · hm-2。施用方式相同时, 适量施肥氮肥利用率高于减量施肥,氮肥农学利用率低于减量施肥。施肥量相同时,控释尿素与尿素配 施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高于单施尿素。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120 kg · hm-2,控释尿素(150 d) 与尿素按1︰1 混合,基施用量占总施氮量50%,控释尿素(90 d)与尿素按1︰1 混合,8 月15 日追施孕 蕾肥,施用量占总氮量50%,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以六年生主干结果型灰枣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在不同水肥用量的前提下主干结果型灰枣在不同生育期内叶片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变化,以期得到适合主干结果型灰枣生长的水肥用量。结果表明:施肥和水分处理的枣树多年生二次枝枣吊叶片与一年生二次枝枣吊叶片中全氮、全磷含量均在花期最高,在完熟期时含量下降至最低,其中N3(495.0 kg·hm-2)、P3(435.0 kg·hm-2)、W4(787.5 m3·hm-2)处理与其它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N3处理全氮含量较其它氮肥处理最高可增加30%,P3全磷含量较其它磷肥处理可增加96%,W4处理全氮含量较其它滴灌处理最高可增加37%,全磷含量较其它滴灌处理最高可增加80%。  相似文献   

12.
李娟  朱祝军  钱琼秋 《园艺学报》2005,32(6):1045-1050
 以叶芥菜‘雪里蕻’和‘包包青菜’为材料, 研究4个氮肥水平(10.3、100、200和300 kg·hm - 2 ) 和2个硫肥水平(0和50 kg·hm- 2 ) 对植株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氮肥量增加,两品种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产量、叶绿素、β - 胡萝卜素、游离氨基酸、地上部氮含量、地上部硫含量均显著提高, 雪里蕻的硝酸盐含量也显著提高, 两品种的干物质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则降低。较低施氮量(小于100 kg·hm- 2 ) 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影响。在不施硫处理(供应KCl) 中, 氮肥对包包青菜硝酸盐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而在施硫处理(供应K2SO4 ) 中, 增加氮肥量显著增加其硝酸盐含量。增施硫肥, 雪里蕻可溶性蛋白质和包包青菜硝酸盐均显著提高, 两品种地上部硫含量显著提高, 而对其它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避雨栽培番茄为试材,采用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氮磷钾优化配施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高山避雨栽培番茄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高山避雨番茄化肥减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05 kg·hm-2施氮量能够获得较高的番茄果实产量、植株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利用率。与习惯施肥相比,氮磷钾优化配施和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均能获得略高的番茄产量(0.73%~2.92%),氮肥、磷肥用量分别减少了11.11%和20.00%、51.85%和51.85%,而氮素农学效率、氮素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25.44%和28.60%、15.79%和25.91%。综上所述,在水肥协同条件下,鄂西高山避雨栽培番茄最适施氮量为405 kg·hm-2,且氮磷钾优化配施和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能够获得与习惯施肥相当产量和更高的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京郊设施结球生菜钙肥和氮肥的适宜施用量,以射手101为试验材料,田间试验设置0(Ca0)、30(Ca1)g·667 m-22个氨基酸螯合钙水平,0(N0)、3.1(N1)、6.2(N2)、9.3(N3)kg·667 m-24个氮肥水平。结果表明,Ca1水平下结球生菜产量较Ca0N0水平显著提高,Ca1N0、Ca1N1和Ca1N2处理产量分别较不施钙Ca0N0、Ca0N1和Ca0N2处理提高23.61%、2.05%和7.39%。品质方面,不施钙条件下,施氮处理的硝酸盐含量高于不施氮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和不同施氮量对西北高原青花菜产量、水分利用效
率和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花菜产量以中水高氮(W2N1)处理最高,达2 035
kg·(667 m2-1,较产量最低的低水低氮(W3N3)处理高36.30%;而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减少而显
著提高,低水高氮(W3N1)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青花菜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水氮施用量的
增加大体呈增加的趋势,但超过一定量后则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以中水高氮(W2N1)处理最高。不同水
氮处理下0~20 cm 土层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磷钾肥的施用量
远大于吸收量,土壤残留较多。综合评价,西北高原青花菜种植以中水高氮(W2N1)处理效果最佳,即
施氮量为27.6 kg·(667 m2-1、灌水量为83.52 m 3·(667 m2-1。  相似文献   

16.
施氮水平和间断施氮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意大利全年耐抽薹(208)”生菜为试材,采用水培法,设置3个施氮水平N4(4 mmol·L-1)、N8(8 mmol·L-1)、N12(12 mmol·L-1)和4个间断施氮频率F0(0 d)、F3(3 d)、F6(6 d),F9(9 d),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和间断施氮频率对生菜采收期生长状况、类黄酮、总酚、花青素和抗坏血酸含量以及对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生菜水培栽培时营养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持续性施氮(F0)能够提高生菜的株高和地上部鲜质量,N8水平下,随着施氮间断频率的增加,生菜地上部的鲜质量越来越低;在施氮水平为8 mmol·L-1,间断施氮频率6 d时,抗坏血酸含量和亚硝酸还原酶含量最高,比最低的N12F9高83.68%,亚硝酸还原酶含量比最低的N12F3高60.79%,硝酸盐含量则是最低。因此,施氮水平为8 mmol·L-1,间断施氮频率6 d能保证植株生长的同时提高抗坏血酸含量,并且降低硝酸盐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栝楼新品种‘苏蒌1号’是以‘皖蒌9号’优良变异单株9-1519为母本,湖北十堰武当山野生栝楼HB-0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生长周期210d左右,中熟;瓜水滴形,幼果绿色,成熟果为深绿色,老熟果为橘黄色。1年生植株平均鲜瓜产量约20 456 kg·hm-2,平均产籽约2 308 kg·hm-2,2年生平均鲜瓜产量约24 372 kg·hm-2,平均产籽2 791 kg·hm-2。高抗蔓枯病和炭疽病。  相似文献   

18.
以2年生矮化自根砧M9T337嘎拉苹果苗木为试材,研究了施氮量对其生长指标、生物量、叶片质量、光合特性和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施氮量为0.4 kg时,嘎拉/M9T337苗木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均高于其他氮肥处理,其中,叶绿素含量高达1.52 mg/g;每667 m2施氮量为0.8 kg时,苗木分枝粗度、叶面积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净光合速率(Pn)均高于其他氮肥处理,而MDA含量低于其他处理,其中叶面积高达7 427.11 mm2;每667 m2施氮量为1.0 kg时,苗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表面积、总根长、总根尖数、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达到最大,其中地上部鲜重达617.44 g,地上部干重达330.78 g;不同处理间苗木茎粗、有效分枝数、分枝长度和分枝开张角度差异不大。根据隶属函数综合得分,每667 m2施氮量为0.8 kg时,2年生嘎拉/M9T337苹果苗木质量最...  相似文献   

19.
以番茄品种粉冠1 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组氨酸浓度和施用方式对番茄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体内微量元素浓度 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过程中加入0.3 mmol·L-1 的组氨酸或催芽阶段加入0.2 mmol·L-1 的组氨酸能够明显促进番茄种子萌 发;水培试验中根施0.1~0.2 mmol·L-1 组氨酸能够明显增加番茄的株高、根长、根部和地上部干质量;喷施0.1 mmol·L-1 组 氨酸使番茄根部和地上部铁、锌浓度分别显著提高了42.84%、150.52% 和28.50%、37.20%。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求选择适 当组氨酸施用浓度及方式,从而达到提质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Cl-、SO42-、HCO-3、NO-3和Pb2+等盐分离子为试材,采用盆栽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灌溉水中的盐分离子对辣椒中Pb含量的影响,以期为乌鲁木齐市辣椒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辣椒果实中Pb含量为ND(未检出)~0.040 mg·kg-1(干质量),若以鲜质量计,辣椒果实中Pb含量为ND~0.007 mg·kg-1,未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的限值(0.1 mg·kg-1);灌溉水中的Cl-对辣椒根、茎中Pb含量的影响最大,其与根中Pb含量呈正相关接近于显著水平,与茎中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SO42-与茎中Pb含量呈负相关接近于显著水平;乌鲁木齐市灌溉水中的阴离子对辣椒Pb含量的累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