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榆单9号是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玉米品种。2010-2012年在临渭区夏玉米高产创建区域示范种植,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凯  缪勇  邵正飞 《农学学报》2014,4(12):33-37
为有效地实施玉米害虫的综合治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安徽淮北玉米产区33 个常用玉米品种对玉米螟的抗虫性。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品种在心叶期和穗期的抗螟性强弱亦不相同。在玉米心叶期,‘中农大311’、‘中科11’、‘登海3 号’、‘东单80’、‘蠡玉16’、‘郑单23’、‘济单8号’、‘滑玉13’等8个品种的抗螟性较强。在玉米穗期,‘浚单20’、‘齐单1号’、‘中科4号’、‘农大108’、‘鲁单6018’等5 个品种的抗螟性较强。心叶期和穗期的综合抗螟性较强的10 个玉米品种排序为‘中农大311’、‘中科4号’、‘济单8号’、‘郑单23’、‘郑单958’、‘齐单1号’、‘中迪985’、‘农大108’、‘蠡玉16’、‘登海3号’。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陕西省榆阳市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对榆林市玉米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榆单88是一个将优质、高产多抗性融为一体的粮饲兼用优良品种。榆林市将该品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积极推广有效地提高了榆林市玉米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并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4.
国审青贮玉米新品种‘中玉335’的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玉335’是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以自选系‘2YH1-3’为母本、自选系‘SH107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兼用型玉米新品种,2009—2012年通过川、黔、滇、鄂等四省的审定,2018—2019年通过国家、北京市专用青贮玉米的审定,并先后通过陕、晋、冀、津、辽、吉、蒙、渝等8省市自治区的引种登记。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种子生产成本不高的特点;生产上结合各地具体条件,采取配套栽培技术措施,通过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可充分发挥品种潜力,容易获得高产。本文详细阐述了青贮玉米品种‘中玉335’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浚单658’是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自交系‘浚58’为母本、自交系‘浚G6Y6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于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202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抗逆性强、耐密、稳产、丰产性好、结实性好、品质佳、淀粉含量高、粮饲兼用等特点,是顺应黄淮海气候变化趋势的玉米新品种。本研究介绍了‘浚单658’的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生产应用,围绕其抗逆性、耐密性、稳产性等品种特点,重点讨论了其选育对抗性育种、选育过程、选育目标的启示,以期为新气候形势下黄淮海夏玉米品种选育提供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6.
徐田军 《农学学报》2017,7(12):12-17
旨在研究玉米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抗旱性差异,以18 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拔节期(T1)、大喇叭口期(T2)、吐丝期(T3)干旱胁迫,以及正常灌溉(CK)4 个处理,对试验品种的抗旱性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后各品种ASI 值较对照不同程度延长1~6 天。‘京农科728’、‘京科968’等9 个品种的ASI 值延长较少,‘中单28’、‘浚单20’等品种的ASI 值延长较大。干旱胁迫处理后,‘京科968’、‘京农科728’等品种产量均相对较高;‘先玉335’、‘郑单958’等品种中等;‘浚单20’、‘中单28’等品种相对较低。由此可见,‘京科968’、‘京农科728’等为丰产性好、抗旱性强品种;‘郑单958’、‘先玉335’等为丰产性和抗旱性中等品种;‘辽单565’和‘纪元1 号’等为丰产性和抗旱性差品种;‘中单28’等为丰产性最差和干旱敏感型品种。  相似文献   

7.
榆单9号是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于以YDI2为母本,YD2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05年~2006年陕西省春播玉米区域试验中,较对照沈单lO号增产6.6%,较对照户单10号增产12.4%,两年平均增产9.5%,该品种株型半紧凑,中杆、大穗、丰产性好,抗病、抗虫、抗倒,适应性广。该品种2008年3月通过陕西省市定并命名为榆单9号。目前已在陕西省春、夏播玉米区及相近生态区的内蒙古鸟审旗等地累计推广种植17.3万hm^2。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玉米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抗旱性差异,以18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拔节期(T1)、大喇叭口期(T2)、吐丝期(T3)干旱胁迫,以及正常灌溉(CK)4个处理,对试验品种的抗旱性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后各品种ASI值较对照不同程度延长1~6天。‘京农科728’、‘京科968’等9个品种的ASI值延长较少,‘中单28’、‘浚单20’等品种的ASI值延长较大。干旱胁迫处理后,‘京科968’、‘京农科728’等品种产量均相对较高;‘先玉335’、‘郑单958’等品种中等;‘浚单20’、‘中单28’等品种相对较低。由此可见,‘京科968’、‘京农科728’等为丰产性好、抗旱性强品种;‘郑单958’、‘先玉335’等为丰产性和抗旱性中等品种;‘辽单565’和‘纪元1号’等为丰产性和抗旱性差品种;‘中单28’等为丰产性最差和干旱敏感型品种。  相似文献   

9.
‘浚单29’是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浚313’作母本,‘浚66’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具有超高产、耐密植、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品质优、易制种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促进黄淮海地区玉米品种的选育,本研究对国审玉米品种‘浚单29’的选育背景、育种思路、选育过程等进行了回顾,提出了在黄淮海区域进行种质改良、自交系选育、杂种优势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阐述‘辽糯1号’鲜食玉米品种特征特性及其冷棚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玉米杂交种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4年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共对97份玉米杂交种进行田间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和评价,明确不同玉米杂交种对大斑病和丝黑穗病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仅发现‘818’‘平玉8号’‘金穗51216’和‘兴达甜1号’共4份品种对玉米大斑病表现高抗;‘金518’‘陇单10号’‘KWS2564’‘敦玉1747’‘Hny02’等19份品种表现抗病;‘富早116’‘CN8706’‘豫丰96-68’‘敦玉2100’‘2100’‘BF2103’‘武科8号’‘正德306’‘陇源916’等29份品种表现中抗;其余45份表现感病和高感,分别占供鉴材料的4.12%、19.59%、29.90%和46.39%。表现高抗玉米丝黑穗病材料有‘兴达1106’等共6份;‘陇单10号’‘818’‘平玉8号’‘Hny02’‘玉源209’‘敦玉2100’‘2100’‘正德306’等共22份表现抗病;‘敦玉1747’‘豫丰96-68’‘BF2103’‘方玉30’‘甘农1610’‘BF2202’‘金凯3150’等共16份表现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共53份,分别占供鉴材料的6.19%、22.68%、16.49%和54.64%。同时对玉米大斑病和玉米丝黑穗病均表现中抗及以上水平的有‘818’‘平玉8号’‘陇单10号’‘敦玉1747’‘Hny02’等22份材料,占供鉴材料的22.68%。  相似文献   

12.
对13个青贮专用玉米品种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其生物鲜产量、干物质产量、物候期、农艺性状及主要营养成分等性状的特点及适应性。结果表明:‘雅玉八号’、‘青530’和‘耀青二号’适宜在上海市奉贤地区种植,而‘广五’、‘广七’、‘广多’、‘青67’、‘青607’和‘农大108’不适宜在该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受高温天气影响,部分玉米品种出现不结实现象严重。本试验主要研究玉米新品种‘浚单518’、‘永优618’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的花丝活力。通过对不同日龄花丝人工授粉,收获后统计2个品种的穗长、穗粗、秃尖、百粒重、穗粒数和穗粒重。随着花丝日龄的增大,两品种穗粒数和穗粒重先上升,在吐丝后2~4天达到最大值后下降;穗粗和百粒重呈下降趋势;两品种均在2天内完成花丝全部抽出苞叶。在对各性状的相关系数分析后发现穗粒数与穗粒重相关性最大。‘浚单518’、‘永优618’抽丝快,花丝活力持续时间长,在高温气候下,产量高,是耐高温型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给太原地区麦茬夏播玉米适宜播期和适宜栽培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早、中、晚3个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3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夏玉米生育期从早熟到晚熟表现延长加剧的趋势.品种间、播期间以及品种与播期互作间玉米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品种间表现为‘九玉5号’>‘并单6号’>‘冀承单3号’>‘九玉早熟1号’,播期间表现为6月25日>6月30日>7月5日,播期与品种互作表现为6月25日夏播‘并单6号’产量最高,6月30日夏播‘九玉5号’和7月5日夏播‘九玉早熟1号’品种均可获得较高玉米产量.播期推迟,百粒重减轻,穗行粒数减少,产量降低.因此,在太原地区冬小麦收获后,6月25日—7月5日可以选择不同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进行夏播,早播对实现玉米高产有利,为获得不同播期条件下较高玉米产量必须注重品种熟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申科爆1号’是以SPL01为母本、SPL02为父本杂交获得的爆裂玉米单交种,分别于2015年6月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2016年7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申科爆1号’花形为蝶形,爆花率达99%,膨爆倍数31倍。该品种在2013—2014年上海爆裂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 897.65 kg∕hm2,比对照品种‘沈爆3号’增产19.4%;在2014—2015年国家爆裂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5 475.75 kg∕hm2,比对照品种‘沈爆3号’增产7.6%。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挖掘旱地玉米生产潜力,找出适宜本地区的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类型品种和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紧凑耐密型品种‘郑单958’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显著大于稀植大穗型品种‘咏丰1号’,分别较‘咏丰1号’增加15.1%,7.8%,6.8%。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随着密度的加大明显增加,但‘郑单958’在密度为7.2万株/hm2、‘咏丰1号’在密度为4.8万株/hm2时,都有较低的生物产量和较高的经济产量,源库关系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7.
<正>引言品种和种植密度是玉米产量因素中的两个关键内容,为了进一步挖掘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增产潜力,结合我县具体情况,我们进行了春玉米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以此为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试验设计1.1品种。郑单958、陕单609、先玉335、榆单9号、陕单618。1.2密度。4500株/亩、5500株/亩。1.3施肥。亩施纯氮17公斤、纯磷8公斤,磷肥全部和氮肥  相似文献   

18.
普通粒用型玉米品种的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个普通粒用型玉米品种的生理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现行推广玉米品种的产量基本上处在同一个水平,均比掖单13号高;在生育进程、植株性状、光合能力以及干物质积累分配上现行推广玉米品种各有特点,也与掖单13号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建议结合当地的物候条件选育和推广品种,并且依据品种的特征特性研究更加科学的栽培技术,服务于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19.
选用甘肃武威市黄羊镇天祝移民点主推的6个品种,研究不同品种玉米对不同灌溉制度(蒙头水;蒙头水+拔节水;蒙头水+拔节水+灌浆水)的响应。结果表明:玉米灌浆期水分消耗主要分布在20~40cm土层;不同品种玉米耗水量以‘中单909’最高(434mm),‘登海605’(411mm)次之,‘郑单958’(352mm)最低。低灌水‘浚单20’和高灌水‘先玉335’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分别为29和28.9kg/(hm~2·mm),中灌水‘郑单958’和高、中灌水‘登海605’次之,分别为28.2和27.8kg/(hm~2·mm),低灌水‘中单909’的最低,为22kg/(hm~2·mm);高灌水‘登海605’和‘先玉335’的产量分别为12.0和11.4t/hm~2,分别较低灌水处理增产13.0%和14.2%;而‘郑单958’和‘浚单20’高灌水处理的产量分别为10.1和10.2t/hm2,与低灌水处理差异不显著。因此,在甘肃武威市黄羊镇天祝移民点,‘登海605’和‘先玉335’灌蒙头水+拔节水+灌浆水可以获得高产,‘郑单958’和‘浚单20’仅灌蒙头水即可稳产。  相似文献   

20.
‘郑农鸿运’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2007年以‘红宝石’(♀)、‘快乐天使’(♂)为亲本,用种内杂交的方法育成的蝴蝶兰新品种,2013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文章叙述了‘郑农鸿运’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总结了‘郑农鸿运’的关键栽培技术,指出该品种的优缺点及在丰富河南省蝴蝶兰品种资源中的作用,以期促进蝴蝶兰育种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选育出更多更好的蝴蝶兰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