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多重耐药性病原体,其感染在临床上构成了重大挑战。本文归纳综述了铜绿假单胞菌的固有性耐药、获得性耐药和适应性耐药机制,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之所以能够抵御多数抗生素攻击,主要是依赖其高水平的固有性和获得性耐药性。固有耐药性涉及多种药物外排泵系统、低渗透性的外膜以及天然存在的抗生素降解酶等。获得性耐药性则是通过基因突变、接合转移以及水平基因转移等途径实现。适应性耐药性则与生物膜的形成和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紧密相关。文章通过分析这些不同耐药性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目前的治疗方法,指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是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因素所致。鉴于此,未来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有效策略可能需要结合传统治疗方法与新治疗方法相结合的联合治疗手段,研究为开发针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新型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3.
宁夏稻瘟病菌群体分布及小种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6年对宁夏稻瘟病菌群体分布及优势小种的毒力研究,分别采用了3套鉴别品种,即用7个中国统一的鉴别品种、12个日本清泽鉴别品种、33个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已知单基因系,分析近几年宁夏生理小种的种类和优势小种。经测定宁夏有3群9个中国小种,ZA1,ZC17,ZC7小种为优势小种;根据稻瘟病菌与日本12个已知抗病基因品种互作亲和性的结果,区分为18个毒性类型,其中637小种出现频率最高,分布广且毒力频率高,成为宁夏的优势小种。该小种的毒力谱很广,能侵染除Pi-z,Pi-ta,Pi-b基因外的大多数已知抗性基因,中国小种ZC17及637小种是目前宁夏水稻生产上值得密切关注的小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重要植物病原真菌黑白轮枝菌基因组中的徽卫星(SSR)分布情况,利用软件SciRoKo从已测序的VaMsl02菌株基因组(32.8 Mb)中,成功搜索得到4224个SSR.结果显示,三碱基重复徽卫星的数量最多,为1481个,占SSR总数的35.1%;其次是二碱基、六碱基、四碱基和五碱基;单碱基重复的微卫星数量最少,为308个,仅占总数的7.3%.不同重复单元的徽卫星在黑白轮枝菌基因组中的分布是非随机的,具有明显的偏好性.单碱基、二碱基、四碱基和五碱基偏爱出现于非编码区,尤其是基因间区.三碱基和六碱基重复微卫星较为集中分布在外显子区,并且重复次数变化丰富,推断黑白轮枝菌编码区的SSR可能会通过调节自身的重复次数来适应新环境. 相似文献
5.
畜禽康宝主要成份有噬菌蛭弧菌、噬菌体、菌体活性素等,是集预防、治疗为一体的复合微生物生态制品,能杀灭畜禽体内及环境中的多种有害细菌,主要用于畜禽肠道细菌病的防治和促进畜禽生长。
一、畜禽康宝的作用机理畜禽康宝应用于家禽养殖中,能促进家禽肠道中有益菌的繁殖,调整家禽肠道菌群失调;能清除家禽肠道内的致病菌,对引起白痢、伤寒、痢疾、腹泻、水肿病的主要病原菌沙门氏菌,以及致病性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有100%的杀灭作用;能促进家禽肠道黏膜修复,提高家禽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正常发酵的生料醋醅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醋酸菌,通过形态学、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为巴氏醋杆菌。菌株发酵过程中,改变发酵温度和初始乙醇添加量,研究其对有机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为评价食醋品质提供参考依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样品,检测到的有机酸有草酸、乳酸、乙酸、柠檬酸,最高含量分别是2.5 mg/100 mL,5.0 mg/mL,3.4 mg/100 mL,0.17 mg/mL。在37,42,47℃这3个温度下最适宜有机酸生成的乙醇添加量分别是4%,6%,2%,最利于醋酸菌发酵的温度是42℃。 相似文献
7.
病原菌中的疏水蛋白在病原菌与寄主植物互作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BLAST工具从NCBI数据库公布的58个疏水蛋白序列中筛选得到18条稻瘟病病原菌基因组中具有潜在疏水蛋白功能的ORF,选取其中的11条ORF设计特异引物,检测其在17个稻瘟病病原菌中的分布状况。同时,利用序列比对工具ClustalX和Mega3.0软件的邻接法,对筛选的58条已知疏水蛋白序列构建疏水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研究结果表明:经PCR检测,在11对引物中有4对引物高度专一且所得片断与预期大小基本一致,6对引物扩增不特异,1对引物扩增无特异条带。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得知,疏水蛋白间的平均分离度为0.62,筛选的58条疏水蛋白可分为两大类:ClusterⅠ和ClusterⅡ,分别与真菌疏水蛋白Ⅰ型和Ⅱ型相对应;所有的担子菌、稻瘟菌和绿僵菌中的疏水蛋白构成ClusterⅠ,其它真菌的疏水蛋白构成ClusterⅡ。本试验的研究将为进一步明确稻瘟病病原菌中的疏水蛋白分布状况,以及相关基因的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冀、京、津产麦区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的气象要素演变特征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22个代表站1960—200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等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各相关气象因子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12℃日数大部地区呈弱增加趋势,降雨量和雨日呈减少趋势,中部以南地区的日照条件向降低小麦抗病能力的方向转化;贴近度分析表明,塘沽一天津一保定以南地区秋季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的气候条件是最适宜或适宜小麦赤霉病发生。 相似文献
9.
杭州地区黄瓜猝倒病菌产嗜铁素拮抗菌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杭州地区各蔬菜种植地大量采集土样,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离纯化得到789个细菌分离物。室内平板对峙法获得对黄瓜猝倒病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21个,所占比例为2.67%,其抑菌圈直径为3.1~16.4 mm。再利用选择性培养基法从中筛选得到9株嗜铁素产生菌。最后对黄瓜猝倒病菌产嗜铁素拮抗菌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菌株产生嗜铁素的能力不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嗜铁素光吸收特性研究表明,pH直接影响嗜铁素光吸收,过酸过碱的条件光吸收峰偏向短波长,而中性条件下光吸收峰偏向长波长。pH8.3有3个吸收峰,分别在224.0 nm,264.0 nm和400.0 nm附近,并且光吸收峰最大,说明pH8.3较适合试验菌产嗜铁素;嗜铁素产生菌对黄瓜生长的初步研究表明,其对黄瓜生长有3种作用即:促进、抑制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新疆棉花黄萎菌不同致病类型的RAPD指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 RAPD- PCR技术 ,对采自新疆各地的 2 7个棉花黄萎菌株的遗传分化及致病性进行了研究。从 1 2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 1个随机引物 ,共在 2 0 4个位点上扩增出 RAPD谱带 ,其中 1 88个为多态性位点 ,占 92 .1 6%。RAPD电泳条带差异表明 ,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种群内部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分化。对 RAPD谱带进行聚类分析 ,将 2 7个菌株划分成 3大类群 ,这 3大类群与根据鉴别寄主反应划分的不同致病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RAPD谱带差异与菌株的地理分布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稻瘟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选用13对SSR标记对2007—2013年分离自云南省陆稻区、籼稻区和粳稻区(共计13个州)的12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的全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及分析,结果13对引物共检测出128个等位基因;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57时,125个供试菌株可划分为29个遗传宗谱,优势宗谱YN02包含了39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31.20%,次优势宗谱YN08包含了15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12.00%,其余71个菌株分属27个宗谱;表明云南省既有优势宗谱,又有较多遗传多样性的小宗谱,菌株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比较不同稻区菌株群体的宗谱频率发现,陆稻区菌株的宗谱频率为65.52%,粳稻区和籼稻区菌株的宗谱频率分别为27.59%和13.79%,表明陆稻区菌株群体的遗传结构比粳稻区、籼稻区菌株复杂。因此,针对菌株群体宗谱较少,且优势宗谱突出的地方,应加强品种多样化种植,有利于稻瘟病菌群体的稳定化选择,降低病害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福建宁德地区猪源细菌对氟苯尼考耐药性及耐药基因floR的遗传特性。本研究从宁德地区6个猪场分别采集了50份仔猪粪便样品。从中分离得到氟苯尼考耐药大肠杆菌17株、沙门氏菌2株、肺炎克雷伯菌5株和鲍曼不动杆菌8株。并对其耐药基因flo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宁德地区猪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检出率分别为34%、4%、10%和16%。且所有的分离细菌都呈现了多重耐药性。同源性分析发现不同细菌间的耐药基因floR存在高度同源性。这些结果表明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广泛存在于不同细菌间,且可在不同细菌间进行水平传播。该研究为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广泛传播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鸡源、猪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监测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了解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差异及其对大肠杆菌耐药性影响,对从保定及其周边地区分离的23株鸡源、14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测定,并对其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进行了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氟苯尼考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2%和58%,不同动物源flor基因同源性为99.8%,与GenBank报道的flor基因比较存在3个氨基酸替代,鸡源flor基因在开放阅读框的第439,479,683等位存在点突变,猪源flor基因在开放阅读框的第439,683,1 100等位出现点突变. 相似文献
14.
利用根钻挖掘法研究了大田条件下6个种植密度对棉花根系生长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5万~8.7万株·hm-2密度水平根干物质质量密度、根长密度在吐絮之前持续增加,而10.5万株·hm-2处理在盛铃期后出现下降。在盛蕾期至初花期,棉花根干物质质量密度、根长密度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盛花期至吐絮初期,根干物质质量密度以3.3万株·hm-2处理最高,3.3万~10.5万株·hm-2处理根长密度显著高于1.5万株·hm-2。根系垂直分布结果表明,0~30 cm土层内的根干物质质量和根长分别占所测土体中根量的67.80%~97.44%和54.01%~93.33%。低密度处理(1.5万株·hm-2、3.3万株·hm-2)的浅层(0~20 cm)根干物质质量密度和根长密度在盛蕾期均低于其它处理,深层(30~60 cm)根干物质质量密度和根长密度在初花期至盛铃期低于其它处理。吐絮初期,各密度处理根长密度在深层土壤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来源于不同遗传类群甘蔗黑穗病菌分离物侵染寄主甘蔗防御酶活性变化差异,采用注射接种法,将5个不同遗传类群的代表分离物(分离物编号依次为16,24,25,47,89号)侵染抗病甘蔗品种Q171和感病甘蔗品种ROC22,测定甘蔗与甘蔗黑穗病菌分离物互作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5株分离物侵染引起的寄主甘蔗SOD、POD、CAT活性变化曲线中均存在2个酶峰值,抗病甘蔗品种Q171中PPO和感病甘蔗品种ROC22中PAL也存在2个酶峰值,接种后1 d出现峰值Ⅰ,接种后3~5 d出现峰值Ⅱ。其中峰值Ⅱ时期,5株分离物侵染的甘蔗上述5种防御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但不同分离物侵染的甘蔗SOD、POD、PAL活性的峰值Ⅱ大小及出现时间表现出差异,尤其是89号分离物峰值Ⅱ比其余4个分离物峰值Ⅱ出现时间提早1~2 d且峰值差异明显。初步认为89号分离物可能代表着与其他分离物不同的致病型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不同养殖密度水质变化规律与养殖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研究南美白对虾不同养殖密度池塘的水质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养殖面积、养殖密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进行分析,2012年5—8月,通过对不同养殖密度南美白对虾养殖池水质周期性连续监测,得到养殖水体水质污染状况及一般规律。在试验设置的养殖密度下,各个养殖池的水质指标均在对虾健康生长合适范围值内。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水体中TN、TP、NH3-N、NO2-N的含量逐渐增加,CODMn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同时对不同养殖密度和养殖面积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养殖面积为0.067 hm2,养殖密度为105~150万/hm2的小规模养殖模式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7.
鲁西地区不同类型土壤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成铃时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鲁西地区不同类型土壤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成铃时空分布的影响,以自育棉花新品种‘聊棉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土质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主要农艺性状以及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果枝成铃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壤土土质棉花产量最高,不同类型土壤间皮棉产量与籽棉产量差异显著,成铃数是导致产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籽棉产量与成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皮棉产量与成铃数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类型土壤棉花不同时期成铃数占总铃数的比例均以伏桃最高;棉花6果枝以上成铃数以壤土土质最高,1~10果枝的成铃数占总铃数的68.34%~87.47%,鲁西地区棉株成铃以中下部为主。 相似文献
18.
基于稻瘟菌毒性相关基因的指纹类型与致病型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8对稻瘟菌毒性相关基因序列同源性设计其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分析单孢分离培养的不同地理来源的44个菌株,获得其指纹。利用18个丽江新团黑谷(LTH)单基因鉴别寄主对其中的31个菌株进行致病型鉴定;用SPSS11.5聚类分析,根据31个菌株在18个LTH NILs上的抗感反应,在Lable No.10的位置,将菌株分为7种致病类型。将上述的两种不同的聚类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通过毒性相关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划分出的指纹类型与用菌株在LTH NILs的抗感反应划分出的致病型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旅游业对植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的潜在影响。当前,旅游业的快速扩张带来了对自然环境不可忽视的压力,其中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分布变化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旅游活动对植物种群的可能影响机制,我们旨在为制定可持续的旅游业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将关注不同地理区域和生态系统类型的差异,全面了解旅游业与植物种群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目标是为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植物多样性提供实用的指导,推动旅游业在经济繁荣的同时更好地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哈尔滨周围县市不同果园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和土壤酶活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不同培养基对7个土壤样地微生物进行分离与菌落计数,同时对土壤理化指标以及土壤中6种酶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果园土壤理化指标和土壤酶活性的差异影响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分布。PCA分析显示,民兴果园、长胜果园、五家果园和和平村果园的相对差异较小,哈山大队果园、王家果园和哈蜚二队果园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RDA排序结果显示,电导率、速效磷、有机质和铵态氮是影响微生物数量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磷酸酶和蔗糖酶是产生影响的主要土壤酶。本研究为土壤微生物调查提供数据,也为今后果园土壤改造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