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早101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于2004年以自选系M0105为母本,以外引系承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极早熟玉米杂交种,需要在≥10℃活动积温2 100℃~2 200℃的地区种植。该品种于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极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08.8 kg,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26.9%;2008年继续参加极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556.7 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13.9%;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550.9 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6.76%。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好、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内早101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于2004年以自选系M0105为母本,以外引系承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极早熟玉米杂交种,需要在≥10℃活动积温2100℃~2200℃的地区种植。该品种于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极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08.8kg,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26.9%;2008年继续参加极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556.7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13.9%: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550.9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6.76%。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好、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宁03-88”是宁波市农科院最新育成的晚粳新品系。2004年参加宁波市单季晚稻区试,平均亩产为560.3kg,比对照“甬粳18”增产5.4%,达极显著水平;参加宁波市单季晚稻直播区试,平均亩产达513.4kg,比对照“甬粳18”增产7.2%;经作连晚特早熟品种栽培13.4m2小区鉴定试验,7月10日播种,  相似文献   

4.
杂交种禾源178是承德新禾源种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以CH09为母本、WW-04为父本组配而成。2009年围场腰站组合鉴定试验发现,“CH09×WW-04”组合产量高而且极早熟,2010-2012年鉴定试验,2013-2015年品比试验,2016-2017年参加河北省极早熟组春播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9.8kg,比对照德美亚1号平均亩产648.4kg增产8.0%。2017年河北省极早熟组春播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9.2kg,比对照德美亚1号亩产603.8kg增产9.2%%。2018年7月21日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冀审玉20180069号)。2020年通过内蒙古、山西、黑龙江认定,2018年至2020年3省试点平均亩增产8.4 kg,推广面积超过300万亩。 禾源178极早熟、稳产性好、抗玉米主要病害,活杆成熟。春播全生育期106 d,适合在河北省、内蒙古、山西和黑龙江≥10℃有效积温2200℃早熟玉米种植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黑河49大豆极早熟、高产优质、秆较强、不炸荚、适应性广,2005-2006年黑龙江省第6积温带区域试验10点次平均产量1 991.9 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35增产9.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962.1 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35增产10.6%。高产栽培产量潜力可达2 300 kg.hm-2以上。该品种因其早熟、优质、丰产较适合黑龙江省北部第6积温带及北部山区、半山区种植,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参试新组合23个,以甬优9号、甬优1540作为对照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新组合亩产幅度在520~760 kg/亩之间,平均亩产666.5 kg/亩,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CK2)高1%,比对照品种甬优1540(CK1)低9.3%,有11个新组合比甬优9号增产且均达极显著水平,参试23个组合平均日亩产4.209 kg,有4个组合比两对照均增产。  相似文献   

7.
国审品种杂稻内5优907引种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5优907系四川丰禾种业有限公司用内香5A×川恢907组配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黔东南州农科院引进该品种进行高产连片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分蘖力强、不易倒伏、株型适中、后期熟色好、大穗等特点。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22.5 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4%;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量604.3 kg,比Ⅱ优838增产6.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13.4 kg,比Ⅱ优838增产6.3%。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621.2 kg,比Ⅱ优838增产7.6%。201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010。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14,(18):26
该品种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于2011年育成,属早熟红瓤小果型西瓜,适宜江苏省作春季保护地栽培。2011~201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2101.4公斤,比对照早春红玉增产15.8%;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23.6公斤,比对照早春红玉增产13.0%。春季保护地栽培从坐果到采收约30天,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早春红玉早1天。果实椭圆形,皮厚约0.55厘米,单果重约  相似文献   

9.
<正>浙油51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该品种2007~2008年度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0.3 kg,比对照浙双72增产19.7%,达极显著水平;2008~2009年度平均亩产175.6 kg,比对照增产11.6%。两年平均亩产168.0 kg,比对照增产15.7%;两年平均产油量82.3 kg,比对照增产29.4%。2008~2009年度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  相似文献   

10.
邦花11是河南邦邦种业有限公司以漯花8号为母本、漯花401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抗逆、适宜机械化的花生新品种,2015年参加河南省麦后夏直播花生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22.12 kg,比对照豫花15增产8.66%。2016年参加河南省麦后夏直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多点平均亩产荚果339.82 kg,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9.56%,2016年、2017年分别进行了抗性鉴定和品质化验鉴定;果仁粗脂肪含量53.8%,蛋白质含量22.9%,油酸含量40.4%,亚油酸含量37.6%。2019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河南省夏播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邦花11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的麦后夏直播起垄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1.
徐州8785是本所1981年用徐州21号作母本、郑州761作父本杂文选育而成.一、产量表现1990~1991两年同时参加徐州市和江苏淮北片小麦品种区试.徐州市两年试验,平均亩产347.9kg,较对照品种徐州21号增产7.3%,达显著水平.淮北片两年试验,平均亩产365.5kg,较对照济南13增产11.8%,达极显著水平.1992年淮北片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1.1kg,较对照徐州21号增产2.3%.1990~1992连续3年参加黄淮南片区试,平均亩产421.1kg,比对照豫麦7号增产22.6%,达极显著水平;比徐州21号增产3.7%,增产不显著.3年共57点次试验有42点次比对照增产,占试点总数73.7%.  相似文献   

12.
农单5号是由中国种子集团公司与河北农业大学联合培育的高产玉米新杂交种,临颍县种子公司为河南总代理.1997年,该品种在河北的5个试验点中,最高亩产611.3 kg,比对照冀丰58增产65.1%,平均增产19.3%,达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首位;1998年,该品种在河南试种试验中,居15个品种首位,平均亩产613.9 kg,比对照掖单2号增产22.3%;在河北区域试验中,亩产达672.8kg,比对照冀丰58增产77.6%.  相似文献   

13.
毕粳45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贵州省粳稻栽培区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采用骨干优势亲本配组、毕节三亚交替选择、同步品质筛选鉴定等育种方法育成的粳稻新品种。2010-2011年贵州省粳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该品种平均亩产484.6 kg,比对照增产5.34%,2012年贵州省粳稻新品种(组合)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43 kg,比对照增产4.86%。该品种稻米品质主要指标达部颁三级优质食用粳米标准。2013年7月该品种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3010)。  相似文献   

14.
引进的紫花苜蓿WL323经多年的试验表明:WL323产量高、优质、适口性佳、抗逆性强。3年品比试验鲜草平均亩产量7 655.3 kg,较对照新疆大叶(3年平均亩产量6 974.1 kg)增产9.77%,居第一位,干草重1 117.4 kg,较新疆大叶(干草平均亩产965.2 kg)增产15.77%,位居第一;饲喂奶牛后所产的牛奶较普通饲草饲喂的蛋白质含量、日平均产量均增加;3年4点次的大田生产示范试验中,鲜草亩产量6 890.8 kg,比对照品种阿尔冈金增产18.8%。在酒泉市引进推广,是一个较为理想的优质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5.
白菜     
<正>认定编号:甘认菜2013072品种名称:干锅引进单位:兰州天马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2008年从北京东汇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特征特性:直筒形极早熟娃娃菜,定植后45 d收获。株高28cm,外叶翠绿,内叶鲜黄,球茎圆柱形,单球重1.12 kg。耐抽薹,抗病性强。产量表现:在2008-2009年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6 263.8 kg,比对照春玉黄增产15.1%;2010-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43.3kg,比对照春玉黄增产14.5%。栽培要点:适期播种,株行距20 cm×20 cm为宜。适宜范围:适宜在甘肃省兰州、定西及相同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1冀花11号1.1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河北省小粒组区域试验,两年荚果平均亩产269.25 kg,籽仁平均亩产205.03 kg,分别比对照种鲁花12号平均增产12.51%和16.12%。2012年参加河北省小粒组生产试验,荚果平均亩产252.80 kg,籽仁平均亩产190.98 kg,均居小粒参试品种第1位,分别比对照种鲁花12号增产24.46%和32.27%。一般示范亩产300~400 kg,高产示范亩产可达450 kg以上。1.2适宜范围。冀花11号适宜在河北及周边省市花生产区春播、麦田套播和冀中南麦后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7.
早熟红小豆品种京农8号是北京农学院于1992年对京农2号通过γ射线进行辐射处理,并经过多年混合选择育成。该品种2011-2012年参加山西省小豆早熟组区域试验,二年平均亩产127.5 kg,比对照晋小豆3号增产10.3%,增产点率达100%。该品种适宜山西晋北春播和晋中南复播及类似生态区栽培种植。我们配套了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郑单 958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最近育成,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耐密植等特点的玉米单交种。在河南省和国家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连续 6次产量均居第 1位,增产幅度为 11.5%~ 28.0%。于 2000年同时通过了河南、河北、山东及国家审定,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高产优质品种之一。 1 产量表现 1.1 区域试验结果 1997、 1998年河南省夏玉米区试平均亩产 588.0 kg和 512.8 kg,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分别增产 15.1%、 22.4%,均居第 1位。 1998、 1999年全国夏玉米区试 (7省、直辖市 )平均亩产 577.3 kg和 583.9 kg,比对照种掖单 19号分别增产 28.0%、 15.5%,均居第 1位。 1.2 生产试验结果 1999年河南省夏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30.2 kg,比对照种豫玉 23号增产 15.2%,居第 1位。 1999年全国 (7省、直辖市 )夏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587.1 kg,比 7省、直辖市对照种平均增产 11.5%,均居榜首。 1.3 示范情况 1999、 2000年在河南鹿邑县示范, 2年平均亩产 650.4 kg,比对照种掖单 19号增产 36.12%、比豫玉 18号增产 16.7%,均居第 1位。 1999年在河南武陟县西滑村 1.3亩高产攻关田,经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亩产 927.3 kg。 2000年定为河南省重点推广玉米品种之一,示范推广 10万亩,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后可望成为河南及黄淮玉米区的接班品种。  相似文献   

19.
在甘肃省民乐县开展玉米早熟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以金顿1518亩产量最高,为1 479.1 kg,较对照品种德美亚2号增产36.2%;金穗3号次之,亩产量为1 411.3 kg,较对照品种增产29.9%。另外,金顿1518和金穗3号的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强,农艺性状良好,可在当地玉米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花椰菜为甘肃省栽培面积较大的蔬菜品种之一,是高原夏菜、西菜东调的主要蔬菜。为此,从国内外引进了中早熟花椰菜品种丽娜2号进行了品比、多点试验及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在2010—2011年多点试验中,2年8点(次)折合平均产量41 862 kg/hm2,较对照品种克莱斯平均增产6.3%。在2012年生产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达39 399 kg/hm2,较对照品种克莱斯增产增产6.5%,最高增产幅度达8.9%。同时,作者介绍了中早熟花椰菜品种丽娜2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