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分析了2017—2018年度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长江下游地区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各试点的试验代表力、鉴别力和区分能力。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4组试验平均环境效应占处理平方和的44.23%,基因型效应占19.24%,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占36.53%。中油600、越优1510、合油杂2705、秦油1703、16 HY 1、秦优42等6个参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均比较优秀。上海市奉贤区、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芜湖市、浙江省湖州市、江苏省南京市等试点综合评价值较高,有较强的试点代表力、鉴别力和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2.
《种子》2021,(6)
本研究综合利用GGE双标图方法和AMMI模型对2017年江苏省杂交中粳稻区域试验的12个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杂交中粳稻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杂中区03和杂中区12是丰产稳产的广适性品种,可在粳稻适区进行推广。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试点代表性最强,而江苏欢腾农业有限公司试点的鉴别力最强。AMMI和GGE双标图的综合运用,可准确直观地评价各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评估不同甜玉米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稳定性和丰产性,对各试点环境的鉴别力和代表性进行划分。以 2020年、2021 年国家东南新科联合体玉米区域试验的 7 个甜玉米品种在 9 个试验地产量数据为基础,采用 GGE 双标图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 年试验中,亿绿甜 16 号丰产性最好,珠玉甜 8 号次之;仲甜 9 号稳产性最好,珠玉甜 8 号、粤甜16 号次之;2021 年试验中,亿绿甜 16 号丰产性最好,珠玉甜 8 号、仲甜 9 号次之;粤甜 16 号稳定性最好,仲甜 9 号、珠玉甜 8号次之;2 年试验中,珠玉甜 8 号的丰产性、稳产性表现较其他品种相对突出,综合表现好,适应性强;9 个试点中的 8 个试点在 2 年试验中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广东广州和广东茂名 2 个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紧密的正相关关系,杭州三江、安徽滁州 2 个生态区分别为 2020 年和 2021 年理想试点生态区,对甜玉米品种具有较高的环境鉴别力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云南省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水平条件下的优良新品种,为该区域玉米新品种精准推广和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9个玉米品种(系)在云南省15个试点的区域试验籽粒产量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玉米品种(系)在云南省不同试点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同时综合评价参试地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结果表明: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以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均对参试品种产量产生极显著影响;综合产量、AMMI模型分析及GGE双标图结果,G3(文17-115)、G6(文15-5851)和G5(文17-5313)属较理想品种;E15(普文镇试验点)和E2(石林县试验点)是综合性较好的试点,均具有较强的区分力和代表性。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但品种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两种方法优势互补,可以用来作为全面有效地评估品种和试点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5.
应用GGE双标图法对2010年国家谷子区域试验(早熟组)9个品系8个试点的产量稳定性和试点代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大同33号、9931-2-1-2、张杂谷6号属于丰产、稳产性都较好的品种。大同33号在西吉、大同、会宁、原州4个试点表现最好;A2-2241在榆林、张家口、赤峰3个试点表现最好,2003-929在呼和浩特最好,原产地育成品种基本上在当地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西吉试点是既有区分力又有代表性的试点,呼和浩特和张家口试点的区分能力较强,但代表性一般,会宁、原州、大同、赤峰试点是有代表性的试点,但对品种的区分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6.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899-5908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试是国家小麦区域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品种的高产、稳产及广适性一直是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品种审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小麦品种在多环境试验中普遍存在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及二者之间互作效应,科学评价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有助于全面了解品种的特性。本研究采用GGEbiplot方法,分析了连续2年国家黄淮旱肥地区域试验中‘泰科麦30’等参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同时采用该方法中的"成对比较"功能图对‘泰科麦30’与该组对照品种‘洛旱7号’在试验区域的不同产量适应性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泰科麦30’在2年多环境多品种试验中,其丰产性、稳产性表现优良‘;泰科麦30’在2年区域试验中的高产稳产性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品种‘洛旱7号’‘;泰科麦30’产量适应性在所有参试品种中表现较好,在黄淮旱肥麦区大部分地区均适宜种植;在黄淮旱肥麦区的绝大部分地区‘,泰科麦30’产量比对照品种产量高,其种植优势明显。本研究表明:GGE双标图分析方法具有有效性、直观性的特点,可用于合理评价黄淮旱肥组区试品种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划分等方面,明确了‘泰科麦30’是兼备丰产性、稳产性和广适性的理想品种,也可为其他作物或植物数量性状的综合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GGE双标图在中国农作物品种试验中应用的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石桥  许乃银 《种子》2012,31(12):89-92
探讨了中国区域试验中品种特殊适应性以及品种生态区划分的现状、GGE双标图的统计原理及其在品种生态区划分、品种评价和试验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与优势,指出GGE双标图在我国区域试验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正确地使用GGE双标图可以直观地把目标种植区域的试验环境分为若干可能的品种生态区,同时可以依据试验环境对品种的鉴别力和对目标环境的代表性筛选出理想的区域试验环境,提高区域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挖掘陕油1609的生产潜力,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采用GGE双标图对2016年、2017年国家冬油菜黄淮区22个参试品种进行了丰产、稳产和适应性分析,并且结合重要的农艺、品质、抗逆等性状对陕油1609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陕油1609在平均环境轴(AEA)上最接近正方向,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较好。2)陕油1609理想程度排名第一。3)陕油1609适应性广,尤其在陕西杨凌、富平、宝鸡、大荔、河南郑州、甘肃成县6个试验点均表现良好,适宜种植。4)与对照秦优7号相比,陕油1609在冬油菜黄淮区种植优势明显。5)陕油1609含油量高、优质、多抗、适合机械化生产。在冬油菜黄淮区组参试品种中,陕油1609是兼有丰产性、稳产性和广适性的优良品种,本研究可为采用GGE双标图法综合评价其他作物的数量性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8):6258-6264
对花生品种进行可视化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分析,为高产品种筛选和生产应用提供指导。本研究以2014年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为基础,利用GGE (Genotype+genotype-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双标图评价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同时,以参试品种‘开农70’为例进行可视化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豫花43号’、‘开农70’、‘开农0316’、‘豫花44号’、‘豫花42号’是理想的高产高稳品种。其中‘开农70’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综合排名第二;单株生产力和百仁重与荚果产量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分别居第四位和第二位。综上所述,GGE双标图可以全面有效的评估参试品种,其中‘开农70’丰产性好、稳定性强,适合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利用,在生产中可侧重做好单株生产力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GGE双标图在湖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2013年湖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B组中参试品种与环境的互作关系,科学评价参试品种与试点,从而为品种审定、品种在生产中的有效利用及试点遴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具有直观分析农作物两向数据的GGE双标图软件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与稳定性、理想品种选择、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划分、各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及理想试点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湖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B组各品种(系)皮棉产量的基因型、环境(试点)、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环境主效(试点)、基因型主效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别占处理变异平方和的57.99%、13.54%、28.48%;丰产性最好的品种是B3,稳产性最好的品种是B5,但最理想的品种是B3;大通湖管理区、君山和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试点为最理想试点。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产量组分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主要探究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notype+genotypes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GGE)双标图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综合评价马铃薯品系产量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产量性状优良品系。同时评价各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为试点的选择提供依据。2015年和2016年在甘肃安定区鲁家沟镇、安定区内官镇、渭源县五竹镇3个试点种植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101份高代品系和对照青薯9号。收获后记录小区产量、小区大薯产量、小区小薯产量、单株产量、单株大薯产量、单株小薯产量、单株结薯数、单株大薯数、单株小薯数;采用联合方差和GGE双标图对产量性状进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方差分析表明,除小区小薯产量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中无显著差异外,其他产量组分在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和互作效应中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小区产量、小区大薯产量、小区小薯产量、单株产量、单株大薯产量、单株结薯数环境效应平方和占总方差平方和最大;单株小薯产量、单株大薯数和单株小薯数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平方和占总方差平方和最大。GGE分析结果表明,适应性最强的品系在鲁家沟试点是G86;在五竹镇试点是G65;在内官镇试点是G86。参试品系中丰产品系有G86、G116、G124;稳产品系有G124、G125、G10;高产稳产品系有G86、G116、G124、青薯9号。单株大薯数高的品系有G45、G86、G67,稳定性好的品系有G67、G116、G51,对照青薯9号的单株大薯产量不稳定。综合鉴别力和代表性的强弱,依次为鲁家沟镇2016年、鲁家沟镇2015年、五竹镇2015年、五竹镇2016年、内官镇2015年、内官镇2016年。GGE模型能够直观地展现多年多点品系试验结果,并客观评价参试品系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同时可以对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进行评价。以GGE模型综合评价,高产稳产品系有G116、G124、G125、G122、青薯9号;高产不稳定的品系有G86、G10、G121、G106、G107、G72。最理想的生态区试点是鲁家沟镇,对品种的鉴别力最强的试点是五竹镇。  相似文献   

12.
基于R语言的GGE双标图在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鉴定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以及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基于R语言的GGE双标图法分析了10个玉米新组合在四川省甘孜州高海拔地区生态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同时分析了5个试验点对参试组合的辨别力和代表性。结果表明:‘康玉试0903’和CH327 2个组合高产且稳产;而SZ694较高产,但稳产性稍差,在海螺沟试验点有特殊适应性。综合各试验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丹巴、九龙和海螺沟较好:九龙和海螺沟的区分能力强,丹巴试验点的代表性最佳。  相似文献   

13.
李顺成 《中国种业》2020,(10):51-53
为了解周麦36号的生产特性,利用2016-2017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的试验结果,运用LSD法、高稳系数、GGE模型分析等对周麦36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周麦36号平均产量为8844 kg/ hm2,比周麦18(CK)增产5.73%,位列第3位,高温系数(HSC)为12.8%,小于对照;变异系数(CV)值较小、HSC值较小,说明周麦36号有较好的稳产性和适应性;通过GGE双标图可以看出周麦36号很好的丰产性,稳定性也特别的号。周麦36号在黄淮南片22个试点中表现较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适合在黄淮南片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 R 语言 GGE 分组双标图分析的方法,对存在多个主成分的 2021 年黄淮海青贮玉米区域试验产量数据进行作图分析,以期为青贮玉米的品种丰产稳产性筛选评价以及下一步推广种植提供合理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既高产又稳产的品种有黄淮中心组的川单 99、皖农科 8 号,环黄淮中心组的渝单 805 和郑青贮 2 号,其中川单 99 和渝单 805 具有广泛生态适应性,适宜黄淮海大部分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糜子区试品种(系)稳定性的AMMI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AMMI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直观评价作物区域试验中品种(系)对试点的适应性。本研究应用AMMI模型对2005~2006年甘肃省糜子区域试验品种(系)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702-3-1-3-2-1-3对不同环境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属高产稳产品系;9113-1-3-1丰产性好,但对环境变化较敏感,属高产而稳产性差的品系。AMMI模型是评价糜子品种(系)稳定性、适应性和丰产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甘肃省大豆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效率,利用大豆区域试验数据,从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分析出发,对甘肃省大豆新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鉴别力进行全面评估。本研究采用AMMI模型与GGE双标图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9个大豆品种在5个试验点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MMI模型中主成分值(IPCA1、IPCA2)占总变异平方和的95%;其中‘中黄318’属于高产稳产性品种,而‘陇黄3号’和‘铁丰31’虽然产量较高,但其稳定性中等,适合在特定区域栽培。在5个试验点中,凉州分辨力最强,镇原分辨力较弱。综合运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法,能够更准确直观地反映各品种生产力、稳定性和适应能力,以及在不同试验区域的分辨能力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GGE双标图在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研究了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与环境的互作关系,科学评价参试品种与试点,为品种审定及试点遴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可直观分析农作物两向数据的GGE双标图对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品种与试验点环境间的关系、各试点的代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理想品种为‘豫花55号’,能有效地选择高产稳产品种的试点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洛阳市农林科学院。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的高粱新品种,促进辽西地区高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019-2020年采用随机不完全区组设计(alpha-格子设计),通过R语言GGE双标图分析了30个高粱品种的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方差分析表明,年份、基因型、基因型与年份互作对高粱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产量变异的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分别为32.1%、41.3%和11.3%,基因型效应对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的变异贡献率最大,株高和穗长指标遗传力较大。GGE双标图分析表明,辽杂19号、平试13和济粱2丰产稳产性较好;辽杂19号和平试13在株高、产量、穗重和穗粒重方面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辽杂19号距离“理想品种”最近,其次为平试13。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高粱籽粒产量与株高、穗重、穗粒重和穗粒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从参试品种看,辽西半干旱地区高秆品种比矮秆品种更具产量优势。在朝阳地区,辽杂19号、平试13和济粱2具有较高的产量和稳定性。在特定生态区域,基因型是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在黄淮海甜玉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909-5916
为分析黄淮海地区甜玉米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及各试验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本研究采用AMMI模型和R语言GGE Biplot GUI软件包两种方法,对2018年黄淮海地区13个甜玉米品种和13个试验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鲜穗产量在不同品种、试点间、品种和试点交互作用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斯达甜221’(g02)、‘斯达甜222’(g05)、‘郑甜186’(g01)、‘BM380’(g09)和‘沪甜2号’(g04)是丰产稳产性均较好的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E1)、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E3)和石家庄市农科院(E11)试点既有很好的代表性又有较强的鉴别力。本研究为黄淮海的甜玉米品种的选育推广及试点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3—2015年山西省中晚熟马铃薯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汇总资料,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晋薯27号在2013—2014年连续2年山西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3 140.11kg/hm2,较对照(晋薯16号)增产17.1%,在2015年山西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0 989.42kg/hm2,较对照(晋薯16号)增产15.81%,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变异系数较低,高稳系数值高,回归系数接近于1,多种分析方法均证明,晋薯27号是一个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较好的马铃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