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一、蚕桑生产是我市一大优势我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气候适宜,经济技术条件好,并且具有发展蚕桑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蚕桑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市现有桑树四亿多株,养蚕农户一百五十多万户,占总农户数的50%以上,全市发种九十多万张,产茧四十一万多担,占全省蚕茧产量五分之一,名列全国第五位。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丝绸工业的发展。丝绸是我市外贸出口商品中的拳头商品,八六年占市创汇总额的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我们调查了全市13个蚕桑重点乡(镇)的生产现状,听取了当地干群对蚕桑生产的意见,现就有关问题探讨如下: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蚕桑在我市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市农村一项传统骨干副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的蚕桑生产稳步发展。桑田面积从1978年的6.4万亩发展到1994年15.1  相似文献   

3.
我市于3月19日召开了90年全市蚕桑生产、蚕茧收烘、蚕种供销工作及蚕学会的年终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县有关单位及主产乡镇的领导共二十多人,省丝绸公司也派员到会指导。会议传达了全省丝绸公司经理会议精神,总结了近年我市蚕桑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加快惠州蚕桑及丝绸行业发展的设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徐建新 《中国蚕业》2003,24(3):67-68
蚕桑生产实行区域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是近年来靖江市蚕桑生产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市已有12个承包桑田面积达1hm~2以上的蚕桑生产规模大户。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和摸索,我们已初步掌握了适应本市蚕桑大户生产的经营策略。针对蚕桑大户存在的承包面积大,生产管理难度大,生产性投入多,面临风险较大以及他们对蚕桑生产回报的期望值高等共同特点,我市就如何保障蚕桑规模大户的经营,合理投入、科学管理最终实现理想的收益确定了蚕桑大户生产经营“三高”管理方法。即通过实施蚕桑生产的高起点起步、高水平组织和高效率管理,最终实现蚕茧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5.
栽桑养蚕是我市农村一项重要的商品生产。市委、市府及各级领导对蚕桑生产历来都十分重视,解放至今,我市蚕桑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全市产茧达2.6万吨,农民年养蚕收入2.2亿多元,丝绸出口创汇7000多万美元,名列全市出口商品创汇之首。蚕桑在我市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诸暨蚕业历史悠久,粮、桑、茶、生猪曾为诸暨的四大传统拳头产品.1993年全市发放蚕种达8.46万张,生产蚕茧2835t,成为浙江省十大蚕茧生产县市之一.随后几年由于乡镇工业、家庭企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蚕桑生产一路下滑,至1999年全市实发蚕种仅21790.6张,生产蚕茧909.8t,蚕桑生产已岌岌可危.借鉴近邻县市绍兴、义乌、肖山等经济发展较快地区蚕桑生产迅速萎缩消亡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如何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市蚕桑站于2000年开展了"十村百户兴蚕工程"项目的实施.在全市蚕桑重点乡镇中有代表性地区选择10个村、100个户作为科技兴蚕的重点指导对象,旨在通过以点带面,推动蚕桑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通过5年来的工作和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我市是全省蚕茧重点产区之一,蚕桑生产是堤东21个乡镇的传统骨干副业项目,蚕桑生产效益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收入。  相似文献   

8.
<正> 我市沿海地区共有87个公社(镇),占全市公社总数的45.8%。解放初期,这个地区仅有少数农户利用零星乔木桑养蚕,1955年开始建立蚕桑指导机构,鼓励种桑养蚕,发展蚕桑生产。尤其在党的三中全会以来,落实了农村经济政策,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81年桑园达54125亩,生产蚕茧64612担;1982年拓植桑园五  相似文献   

9.
蚕桑生产是我市广大农村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解放四十年来,我市蚕桑生产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目前,全市年发种130余万张,产茧2500万公斤,蚕农茧款收入达2.3亿元,出口创汇7000余万美元。蚕桑生产在我市具备了一定规模,在农业生产值中占相当比重,当前,它的稳定健康发展对我市农村顺利奔小康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浅析我市发展“三高”蚕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我市蚕桑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蚕桑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蚕茧产量由1981年28万担发展到40万担。蚕桑生产已成为继粮食、生猪之后居第三位的支柱产业,丝绸工业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骨干产业。但是,从八十年代末期以来,蚕茧质量、单产却一滑再滑。 “六五”期间,全市平均单产为26.2公斤,茧丝长为969.2米,解舒率为60.7%;“七五”期间全市平均单产为23.7公斤,茧丝长950.7米,解舒率55.6%;“八五”期间全市平  相似文献   

11.
<正> 如皋县吴窑乡为了适应新的生产体制形式,坚持做好服务工作,把蚕桑生产技术传到千家万户。使全乡蚕茧生产连续三年张产、张产值、总产、总产值逐年稳步上升。他们的做法是:1.当后盾,与专业户搞技术承包。吴窑乡根据本乡栽桑养蚕的现状,组织蚕桑技术服务员与蚕桑生产专业户搞技术承包。沈王村三组范云承包桑园5亩,在服务员陈仁甫同志的指导下,1986年该户养蚕  相似文献   

12.
<正>0我市蚕桑生产近几年发展较快,全市桑园面积累计达46667公顷,生产蚕茧近35000吨.由于体制不稳,各级部门削弱对蚕桑生产的投入,加之多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使我市的蚕桑生产潜伏着极大危机.本文仅为笔者一些肤浅的看法,谨与同志们商讨.  相似文献   

13.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蚕桑生产和农业生产一样由队营为主转变为户营为主,这是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根本性变革,从而调动了千家万户养蚕的积极性,扭转了蚕桑生产徘徊下降的局面,保持了稳  相似文献   

14.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传统的支柱产业,养蚕农户最多时可谓家家栽桑、户户养蚕;目前全市有农业户口14万户,养蚕农户近6万户。2014年全市有桑园7453 hm2,饲养蚕种21.61万张,总产蚕茧1.05万t,蚕茧产值3.61亿元,占全市农业总收入的7.9%,蚕种饲养量和蚕茧产值居全省各县市的首位,蚕桑对稳定农村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桐乡桑苗饮誉全国,长期以来每年为蚕桑发展地区提供了数亿株优质良种桑苗。目前,嫁接桑苗  相似文献   

15.
黄翠萍 《四川蚕业》2005,33(4):49-5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蚕桑生产也由过去的零星分散逐步向连片集中,规模化生产方向发展。自2001年以来,我市产生了不少蚕桑大户,其中2公顷以上的有15户,面积最大的一户有4公顷,自桑园投产3年来,在蚕桑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蚕桑大户积极配合,蚕茧均达到了优质高产,据统计15个大户桑园共计35公顷,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我市的蚕桑生产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蚕桑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促进了蚕业生产的发展。蚕茧产量稳步增加,质量不断提高。1978年全市生产蚕茧1.8万吨,创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17.
<正>绵阳是"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丝文化源远流长。绵阳是四川省优质蚕茧主产区之一,蚕桑产业是我市特色优势产业。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蚕桑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为促进我市蚕桑产业健康发展,2014年6-9月,我们对全市蚕桑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与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座谈,针对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1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8.
蚕桑规模大户经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新 《蚕桑通报》2003,34(3):51-52
蚕桑生产实行区域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是近年来我市蚕桑生产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自2000年以来,全市出现承包桑园1hm2以上的蚕桑规模大户已有12个,他们的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有4种:一是由村干部牵头承包桑田,利用原村办小学校舍进行养蚕生产(如东兴镇成德村刘全才);二是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租用村办小学校舍生产(如生祠镇鞠双村展觉尉);三是私人业主投资蚕桑生产(如红光镇法喜村陆进);四是由几个农民自主结合出股投资承包本村多余田块发展蚕桑生产(如新桥镇滨江村孔凡太)。2001年,我市第一个养蚕大户刘全才4hm2新桑顺利投产,2002年免春伐提…  相似文献   

19.
<正> 盐城市的蚕桑生产,近几年来发展较快。1989年收购蚕茧2.385万吨,为1980年的(?).9倍,平均每年递增2265吨;比1988年增产(?)350吨,增长36.3%。我市蚕桑生产发展较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注重蚕桑生产基地建设,则是我市蚕桑生产能够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农村改革,进一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振兴我区蚕桑生产,把科学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协会于八七年六月二日正式成立,共吸收不同层次、热爱蚕桑事业的会员43人;今年,十一个乡先后成立了分会,吸收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