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传染性无乳症,是急性或慢性的传染病。其特症是病羊泌乳停止,羊患角膜炎和关节炎。尤其是新引进的肉绵羊品种发病率高,给养羊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某公司从国外引进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品种时,肉绵羊传染性无乳症发病率约20%(按成年母羊数计),经过几年的科学防治,现在没有发病羊只。现将肉绵羊传染性无乳症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绵羊地方流行性流产的病原是绵羊衣原体(Chlamydia Ovis)。1981年杨学礼及帅永玉等先后报道了羊衣原体性流产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分离鉴定”两篇论文,但以山羊衣原体性流产的材料居多,所分离的衣原体毒株也都来源于山羊流产病理材料。鉴于青海省都兰县的绵羊、山羊混牧地区,绵羊亦有发生;本文为绵羊地方流行性流产的衣原体分离、鉴定与病原性的试验报告。  相似文献   

3.
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亚急性传染病,绵羊和山羊均易感,无明显的品种差异。临床上以流产、产弱胎或死胎、结膜炎、肺炎为主要特征。其中绵羊地方性流产、山羊地方性流产、绵羊多发性关节炎等病流行较为严重。目前,我市永安镇某养羊大户出现了绵羊流产、...  相似文献   

4.
绵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亚急性传染病。衣原体为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能在鸡胚和易感的脊椎动物细胞内生长繁殖,在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绵羊衣原体性流产呈地方性流行。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遇降雪、降温、寒流等气候突变时流产率显著升高。母羊怀孕各期都可能发生流产,以中后期居多。羊感染初期有1~2d发热,感染羊可长期带毒,但以后直至流产都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5.
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山羊、绵羊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流产、死产和产出弱羔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市场信息 国内首次引进惟一奶肉 兼用绵羊品种 近日,北京市大兴养羊协会从澳大利亚引进了一批优质肉羊,其中包括首次引进的全球惟一奶肉兼用型绵羊品种——东福里生,弥补了国内在这一品种上的空缺。这种羊是世界上绵羊品种中奶肉兼用的最好品种。该品种体格大,体形结构良好,对温带气候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1 积极引进肉羊良种 龙江县是黑龙江省养羊大县,养羊数量始终居全省首位,现存栏羊35.9万只,其中绵羊存栏31.7万只。主要品种为东北细毛羊,属毛肉兼用型品种,以产毛为主,产肉性能不高,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新形势。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增加养羊的经济效益,我县确定了肉羊开发战略,以引入肉羊良种为突破口,在不改变现有绵羊产毛性能的前提下,增加产肉性能。经过论证明确了以引入驰名世界的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简称德肉美)为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8.
1 材料与方法 1.1 羊流产衣原体佐剂灭活苗的配制 1.1.1 制苗用衣原体菌株的筛选 制苗用衣原体菌株是山羊流产病料中分离出来的(A、B、C、D、E、F、G、H、I)和绵羊流产病料中分离出来的(Ⅰ、Ⅱ、Ⅲ)12株羊流产衣原体中经过详细比较后筛选出来的B株衣原体.  相似文献   

9.
正本病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发,主要危害绵羊和山羊,以流产、死亡或娩出的仔畜不久死亡为特征。本病最初于1950年发现于苏格兰,此后在欧洲国家蔓延,目前在全世界均有发生,给养羊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母羊地方流行性流产的病原是衣原体目鹦鹉热衣原体中的绵羊衣原体(C.ovis),对青霉素和一些磺胺药物敏感,但不受链霉素和对氨基苯甲酸的影响。1流行病学病原从流产羊的胎儿、胎膜、阴道和子宫排出物排到外  相似文献   

10.
对引起绵羊地方性流产(OEA)的绵羊鹦鹉衣原体的检验,通常用鸡胚和组织培养作病原分离。这些检验法消耗时间且要以出现活病原体为依据。而用检验人临床样品中衣原体用的放大ELISA,(IDEIA)检测猫结膜刮取物中鹦鹉衣原体抗原需6小时。本实验就用IDEIA ELISA检测流产羊胎膜和OEA患羊乳汁中的绵羊鹦鹉衣原体。这  相似文献   

11.
羊衣原体病是有鹦鹉热亲衣原体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流产、死产和产出弱羔为特征.在疾病流行的过程中,可见部分羊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结膜炎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羊衣原体病是有鹦鹉热亲衣原体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流产、死产和产出弱羔为特征.在疾病流行的过程中,可见部分羊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结膜炎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科技》2008,38(1):I0002-I0002
帅永玉,1936年4月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60年江西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本科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传染病研究室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并被农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优秀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帅永玉先生自196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畜禽传染病研究工作。参加了牛肺疫兔化藏系绵羊化弱毒冻干疫苗课题研究,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分别主持了羊猪牛流产衣原体病原特性和免疫研究课题,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羊流产衣原体灭活疫苗和猪流产衣原体灭活疫苗。“羊流产衣原体灭活疫苗的研制”于1990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猪流产衣原体灭活疫苗的研制”于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上述两项成果对预防我国羊、猪衣原体性流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了我国养羊业和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羊爆发巴氏杆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氏杆菌病,据文献记载绵羊多发,然而近几年报道山羊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黄龙县圪台乡近年来,每年春都有大批山羊爆发此病,山羊多是近几年从陕北引进之羊。病羊多以咳嗽、流鼻、逐渐消瘦、死亡和孕羊流产为特征。后经县畜牧站检验确诊为山羊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5.
1 羊的地方性流产病(即羊流产衣原体病)衣原体病不论山羊、绵羊还是其他动物(包括人)均可感染,特别是绒山羊感染率最高.当怀孕的羊感染衣原体病后,衣原体在胎衣特别是绒毛叶生长繁殖,引起患部发炎,导致胎羔早期产出.种公羊感染后因精液带衣原体,借配种机会易传染给母羊.衣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其形状为球形.  相似文献   

16.
<正>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亚急性传染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羊衣原体病可分为流产型、关节炎型及结膜炎型等3种类型[1]。其病原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类不同于细菌和病毒的独特微生物,可感染山羊、绵羊、牛、猪等多种动物,人也可感染发病,因此羊衣原体病对公共卫生也有严重的威胁。随着牛羊养殖的迅速发展,羊衣原体病发病率日益升高,感染羊长期带毒,且无明显症状,对畜牧业形成了重大威胁,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综述了从国外引进优良肉用绵羊品种对国内不同地方绵羊品种杂交改良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萨福克羊、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美利奴羊、特克塞尔羊等优良绵羊品种与我国不同地方绵羊品种杂交,其杂交后代在生长发育性能、产肉性能、胴体品质等方面的表现,旨在总结中国肉用绵羊的杂交改良工作,为推动中国肉用绵羊杂交改良,提高地方绵羊的生长性能和肉用性能,扩大我国肉羊的生产规模,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动物性肉食结构平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应用暗视野美蓝(DGMB)染色法检查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绵羊胎膜中衣原体的原体。 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绵羊地方性流产(OEA),一直是英国绵羊流产的最常见病因。快速鉴定病原体,对防止疫病扩散十分重要。衣原体性流产的诊断包括肉眼  相似文献   

19.
以不育和流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羊传染病主要有弯曲菌病和羊衣原体病弯曲菌病(旧名弧菌病)是由弯曲菌属中的胎儿弯曲菌引起牛、羊等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羊患本病时的特征是暂时性不育和流产。病羊衣原体病是由羊衣原体引起,幼羊多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和滤泡性结膜炎,而妊娠母羊则发生流产、死产和产弱羔。  相似文献   

20.
绵羊地方流行性流产是由绵羊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亚急性接触性传染疾病。临床症状以发热,流产、死产或产下弱羔为典型特征,病理学特征为坏死性胎盘炎、急性乳腺炎、溃疡性子宫内膜炎。1病原绵羊地方流行性流产一般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病原为免疫I型绵羊衣原体。其具有鹦鹉热衣原体的特征,用姬姆萨染色时成熟的颗粒呈紫红色。该病原能在5~7日龄的鸡胚卵黄囊中迅速生长,密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