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前言了解某种鱼类生长率上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通过鱼类年龄和体重(或体长,以下同)的联系方程进行分析。众所周知,某个水域中任何一种鱼,每年生长率不一样。因此,鱼类年龄和体重的联系方程(为了简便,如下简称鱼类联系方程)也不尽相同,需要每年实测样品鱼的年龄和体重值,进行计算,以供分析。通常计算鱼类联系方程,是用最小二乘法。但安配曲线过程中,如何根据实测鱼的年龄和体重值,适当选定曲线类型,是件烦锁的事。而且遇到的鱼类联系方程,不是典型曲线(如抛物线,或双曲线……)。又其函数关系比较复杂,或不很明显。选用最小二乘法配线比较费时,即使年龄和体重值关  相似文献   

2.
用在天然水域里生长的和在水族箱里饲养的鱼之间相比较,估算鱼类在天然水域中的日摄食量。从日本的小网代湾沿岸捕获的当年来日本的日本竹夹鱼。该鱼在一九五七年的生长速度为0.249克/日;一九五八年的生长速度为0.172克/日,从当年的日本竹夹鱼每一尾鱼一天一次用日本竹夹鱼碎肉喂饱,其生长速度为0.501克/日。在给予2/3饱食群里其生长速度为0.350克/日,在给予1/3饱食群里其生长速度为0.154克/日。一九五七年和一九五八年在天然水域中鱼类的生长速度要比给予2/3和给予1/3饱食群里的鱼类的生长速度低,在水温(20~28℃)一天每条鱼喂一次,其饱食率为体重的9%。因此在这样的水温下,当年鱼的日摄食量估计是体重的3%~6%。从四月份,日本竹夹鱼的幼鱼和沙丁鱼类的白子鱼混杂出现,在这些水域里鱼类的摄食和生长可直至夏季。因此当年鱼生长速度与水域中的食物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估算是正确的话,那末在这个水域中,鱼类如果没有一天一次的充足饱食量,鱼类就得不到最快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林康生 《淡水渔业》1979,(12):20-23
了解某种鱼类生长率上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通过鱼类年龄和体重(或体长,以下同)的联系方程进行分析。众所周知,某个水域中任何一种鱼,每年生长率不一样。因此,鱼类年龄和体重的联系方程(为了简便,如下简称鱼类联系方程)也不尽相同,需要每年实测样品鱼的年龄和体重值,进行计算,以供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 一、序言在大面积水域中,采用汛期(或年终捕捞)的大样品(即样品数超过50个)随机抽样统计方法,研究常见鱼类生长与年龄组成等问题,以期为天然鱼类增殖与人工鱼类放养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是: (一)汛期(或年终捕捞)阶段,如何科学地估计样品数,使采样工作量尽量减少,又使样品材料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5.
正水平水声学是研究浅水水域的鱼类,以及对采用垂直水声方法所采样数据计算出的鱼类密度和生物量估算值再作完善的一个有用的工具。为了正确地诠释声学研究的信息,使用了以前建立的有关鱼类的反射声或目标强度与其体长或体重等生物(学)参数关系的方程式。对于淡水鱼类,这些关系式少  相似文献   

6.
呼玛河细鳞鱼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报道黑龙江水系名贵经济鱼类细鳞鱼种群生态学。1995年对大兴安岭山林地区水域呼玛河的细鳞鱼捕捞群体体长体重组成,年龄与生长、生殖力、肥满度、成熟系数及摄食等主要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资源繁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滕志贞 《淡水渔业》1983,(2):43-44,F003,M004
<正> 研究鲟科鱼类生殖器官发育与其功能的报道甚多。对栖息在苏联欧洲部分水域内的鲟科鱼类的配子发生、性成熟和性周期问题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只有极少数著作涉及鲟科鱼类性腺内发生的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个体在生命周期各不同时期的生理状态。其中包括脂肪代谢和水分代谢,虽然过去研究者们非常重视研究鲟科鱼类生长的特点,并根据记录年龄变化的不同结构确定个体的年龄(?)但至今尚  相似文献   

8.
鱼类鳞片应用于鱼类生态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早在50年前采用鳞片来估测鱼类生长的方法就已推广。以往,鳞片一般用于估测鱼类年龄,鱼的年生长率以及用退算法推测鱼类的生长历史(包括体重、体长、生长率)。但对鱼类在短期生  相似文献   

9.
钱塘江中下游鱼类资源及其增殖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亚非 《海洋渔业》2005,27(2):164-168
作者于1995~1996年和2000~2001年对钱塘江中下游的鱼类区系,主要经济鱼类的渔获组成以及年龄、体长和体重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所得的材料,论述了该水域的鱼类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并就资源增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93—1994年对进贤湖泊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进行了调查分析。草鱼、鲢鱼、鳙鱼、团头鲂和蒙古红鱼白各龄鱼生长均较好;其鳞长与体长均呈现极显著相关,回归方程均可用L=mT+n表示;其体长与对应的体重均呈极显著相关,其回归方程均可用W=aLb来表示,且b值均大于2.5,接近于3;进贤湖泊水环境适合鱼类生长。  相似文献   

11.
网箱养鱼对水域所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鱼的排泄物污染,二是剩余饵料造成的污染。通过对红鳍东方进行音响驯化,研究了解决剩余饵料对水域污染问题的方法,并求得了鱼类生长(体长与体重)与摄食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从而达到减少剩余饵料沉积量,科学制定投饵量,指导网箱养殖红鳍东方快速、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渔业生产实践中,提高水域鱼类资源的主要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是创造或改良水域的渔业生态环境;二是改造低产型或低经济效益型的鱼类区系组成。现就内陆水域鱼类区系的组成与改造,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10月,在黑龙江农垦震达兴凯湖大白鱼研究所养殖基地采集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arnus)样本1200尾,对其年龄和生长研究结果为: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056L^30004(R^2=0.9952),属于等速生长型鱼类;其生长规律用Von Beaalanffy方程表示为Lt=117.54×[1-e^0.093(t-0.034)],Wt=9111.15×[1-e^0.093(t-0.034)]^3.004。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对兴凯湖翘嘴鲌的生长进行拟合,反映出其生长过程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兴凯湖翘嘴鲌渐进体长为117.54cm,渐进体重为9111.15g,拐点年龄在11.86龄处,拐点体重为2.70kg,拐点体长为78.36cm;与兴凯湖自然水域的翘嘴鲌生长式型不同。  相似文献   

14.
舟山近海凤鲚Coilia mystus(Linnaeu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3年对舟山近海张网渔获的凤鲚的调查和监测资料,生物学测定凤鲚2008尾,对其群体的体长、体重组成,体长与体重关系,年龄组成,年龄与生长,繁殖和摄食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合理利用近海鱼类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黑鲷的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鲷的特定生长率随温度或摄食水平升高而减速增长,其关系分别可用公式SGR=1.07lnT-2.44 或SGR=0.46ln( FL )-0.071定量描述;而生态转换效率则随温度或摄食水平增大而增至一峰值,然后随其进一步增加而降低,其关系则分别可用二次曲线Eg=-0.12T2 4.64T-29.74或Eg=-5.92FL2 35.57FL 26.69定量描述,且依据上述公式可分别求得实验条件下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9.4℃,维持摄食量和最佳摄食量分别为黑鲷体重的1.17%和2. 62%。黑鲷的群居性和摄食小型鱼类饵料,虽有利于加速其生长速度,却不能影响相同条件下测得的生态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6.
原苏联鱼类学家尼科里斯基在《分门鱼类学》中阐述世界上六须鲶类有两种 ,一种是分布在黑海、里海及莱茵河以东水域的欧洲六须鲶silurusglanis;另一种是分布在亚洲黑龙江水域的六须鲶silurussoidatoui(现名怀头鲶 ) ,该鱼生长速度快 ,最大个体达 50kg以上。当年鱼苗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体重可达 2 .58kg ,但其肉质相对较粗。鲶鱼silurasasotus生长速度慢 ,却肉质细嫩鲜美 ,在北方被视为营养佳品 ,深受消费者青睐。为克服北方高寒地区鱼类生长周期短等自然因素 ,开发高产、优质高效水产品养殖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根据杂交优势混合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渤海黄海北部鲈鱼的生长做了粗浅的研究。鲈鱼是一种较匀速生长的鱼类,可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该鱼生长迅速,体长(本文用全长)生长第一年最快,以后各年依次减缓;体重增长以Ⅲ、Ⅳ、Ⅴ龄最快,体重增长的理论拐点值为4.3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鱼类生物能量学方面的研究空前活跃。一方面通过研究摄食水平、温度、盐度、体重等因素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建立能量收支方程和能量分配模型,为改革水产养殖生产工艺和调整管理技术提供有用的技术参数;另一方面,可以评估鱼类种群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鱼类能量收支,建立能量分配模型,预测水域生产力,是水生生物研究中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就鱼类生物能量学研究进展作扼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9.
杜楠  张婷婷  赵峰  张涛  庄平 《中国水产科学》2021,28(12):1621-1631
河口水域是鱼类重要的栖息生境, 在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开展河口水域生境质量的评价研究, 对了解河口水域的生境功能现状以及提供科学管理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河口水域鱼类生境质量评价的研究方法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主要集中在 3 个方面: (1)基于鱼类数量分布特征: 通过鱼类的数量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探究鱼类物种的适宜生境分布格局; (2)基于鱼类生存表现特征: 筛选鱼类生活史各阶段的生存表现特征指标, 对不同功能类型的生境进行质量评价; (3)基于鱼类的群落结构特征: 通过构建鱼类群落评价指数, 对河口水域鱼类生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对河口水域鱼类生境质量的评价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河口渔业生态功能的变化机制, 并可为合理管控河口沿岸的人类活动、研发河口水域生境质量监测预警技术、科学开展河口生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老江河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的生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报道老江河水库蒙古红鱼白、翘嘴红鱼白的年龄生长特征。从体长与鳞径、体重与体长的关系、Von-Bertalanfy生长方程等三方面对其生长进行综合描述,并展示该水库中蒙古红鱼白、翘嘴红鱼白的年龄分布、大小分布,由此提出对老江河其它经济鱼类放养鱼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