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病病原为环形泰勒焦虫,是寄生在红细胞中的一种小型血胞子虫。环形泰勒焦虫病由于虫体在网状内皮系统(淋巴结、脾、肝等)细胞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使中枢神经和体液调节系统受到侵害,使机体各系统间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引起机能失调,物质代谢异常,导致淋巴结肿大,造血机能障碍,再加上红细胞遭受破坏,使机体出现贫血症状。后期因畜体极度衰弱而死亡。1症状病初患畜精神欠佳,食欲减退,心跳和呼吸加快,2~5d后则病情加重。体温在40℃以上稽留热,精神萎靡,反刍迟缓或停止,食欲大减或消失,放牧时离群落后,病牛迅速消瘦,肷部下陷,弓腰缩腹,神志不…  相似文献   

2.
牛环形泰勒氏焦虫病是环形泰勒氏焦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内,由于虫体本身和其所产生的毒素的作用,使牛中枢神经和体液调节系统受害,引起机能失调、物质代谢异常,而出现的贫血、发热,体表淋巴结肿大,食欲不振,病牛初期便秘,后泄泻,迅速消瘦等一系列症状.  相似文献   

3.
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焦虫寄生在牛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内所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消瘦和淋巴结肿胀,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正>牛环形泰勒虫病是通过中间宿主残缘璃眼蜱叮咬牛体后,进入牛体,寄生于红细胞中,在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细胞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损害中枢神经和体液调节系统,引起机体机能失调,代谢异常,淋巴结肿大,自生免疫机制异常,导致病畜严重贫血,最后因极度衰弱而死亡。牛环形泰勒虫病的传播者在我国主要为残缘璃眼蜱,主要流行于西北地区,昌吉地区发病主要集中在58月间,7月为发病高峰期,本病主要在舍饲条件下发生,常呈急  相似文献   

5.
淋巴结病变对猪疫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巴结系统具有免疫机能,当病原微生物侵人畜体后很快就在该部位淋巴结反应出来,观察淋巴结的大小、色泽、硬度和组织变化等,可作为诊断猪疫病的重要依据. 临床应用中,通常检验颌下淋巴结、颈浅背侧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骼内淋巴结等.检疫内脏主要选择支气管淋巴结,肝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选用自然感染温氏附红细胞体的奶牛40头,分为两组,每组20头,Ⅰ组红细胞感染率小于10%,Ⅱ组大于90%,测定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白细胞数以及红细胞渗透脆性和红细胞沉降率,结果显示,随着感染强度的提高,血液学指标发生了明显变化,机体的正常机能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微量元素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种微量元素可以影响机体免疫机能,这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家畜必需的微量元素如硒、锌、铜、铁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概述如下.1 对免疫器官和淋巴组织的影响据Chandra等报道,缺锌可引起动物胸腺、脾脏、淋巴结、肠道淋巴组织机能不全,严重者发展为实质萎缩.胸腺退化主要影响皮质区,淋巴结机能不全主要使T细胞依赖区细胞  相似文献   

8.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又名红细胞孢子虫)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迅猛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呈散发流行趋势。其临床以发热、黄疸、贫血、淋巴结肿大等为特征,可引起猪生长速度缓慢、高热、黄疸性贫血、充血、消化机能障碍,种猪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时,死亡率较高,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又名红细胞孢子虫)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迅猛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呈散发流行趋势。其临床以发热、黄疸、贫血、淋巴结肿大等为特征,可引起猪生长速度缓慢、高热、黄疸性贫血、充血、消化机能障碍,种猪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时,死亡率较高,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2011年8月中旬我区某养  相似文献   

10.
中药添加剂对高温环境鸡耐热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将200只尼克红成年蛋鸡饲养在温度为30℃以上人工气候室中,研究了中药添加剂对热应激蛋鸡内分泌机能、免疫机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中药添加剂,可显著提高高温环境中蛋鸡耐热力,主要表现是:(1)提高了甲状腺分泌功能,使血浆T3含量显著升高(P<0.05);(2)减少了应激引起的肾上腺过度分泌,降低了血浆皮质醇含量;(3)提高了卵巢的功能,使血浆E2含量显著升高(P<0.05);(4)提高了蛋鸡的免疫力,血液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5)改善了蛋鸡营养代谢状况,提高了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压积,增加了血液Ca^2 、P^3 和K^ 含量;提高了产蛋量,减少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淋巴结具有产生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的造血机能,并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淋巴结的变化不仅反映所支配的区域的病灶性变化,而且反映了全身的感染状况。为此,在宰后检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病是由泰勒焦虫寄生于牛的网状内皮系统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疾病的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大。此病分布广泛,呈地方性流行,发病后病情严重,常造成牛只死亡。  相似文献   

13.
对山羊血淋巴结的输入和输出管道进行了追踪解剖学观察,发现所观察到的山羊血淋巴结位于淋巴循环的径路上,过滤的是含有红细胞的淋巴液而不是血液,所观察到的山羊血淋巴结就是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钟华 《中国兽医科技》2007,37(3):247-250
采集,临床病猪的病料,采用冰冻切片技术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猪铁异位沉积的组织学变化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显示,一些病猪的淋巴结、淋巴索和淋巴窦内的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巨噬细胞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大量吞噬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聚集在一起,连成一片,致使细胞轮廓不清;它们的趋化运动能力和吞噬处理抗原的机能丧失。证明仔猪过量补充铁制剂,可以引起铁的异位沉积;铁在巨噬细胞内的沉积导致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使仔猪易患各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溶血病泛指动物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内红细胞溶解而导致的一种疾病。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骨髓造血代谢机能所引起。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贫血、黄疸,肝、脾脏增大。血液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血红蛋白过多的巨红细胞性贫血。究其原因。有的是红细胞结构异常引起的溶血,如红细胞酵解酶缺乏及球蛋白构造和合成引起的溶血,输血时血型不合所引起的溶血,再如创伤感染或毒蛇咬伤或其他物理或化学性因素所引起的溶血等。  相似文献   

16.
奶牛焦虫病是由泰勒属的各种焦虫寄生在奶牛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内引起的疾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高热、贫血、消瘦、体表淋巴结肿大,发病急、病程短,常引起奶牛死亡。焦虫病通常在6~8月发病较多.呈地方流行性,本病通常和附红细胞体病混发,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淋巴结具有产生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的造血机能,并有吞噬及产生抗体和免疫细胞的机体防御机能。因此,淋巴结的变化不仅反映着所支配的区域的病灶性变化,而且也是全身反应的一面镜子,是牲畜宰后检验的重要对象。猪淋巴结的构造与其它哺乳动物不同,淋巴液从  相似文献   

18.
山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境试验,对山羊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观察到山羊细胞可形成C3b受体花环及免疫复合物花环,说明山羊红细胞具有C3b受体(CR1),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发挥重要的免疫机能,支持了RCIS学说明,本文还对C3bRR和ICR所代表的CR1生物化学状态进行了推断,并对红细胞免疫系统研究的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9.
羊泰勒焦虫病当地人称“热纳”,在当地流行已久,是养羊业的最大病患。该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羊泰勒焦虫寄生于羊的网状内皮系统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病羊高热、贫血、精神沉郁、消瘦、个别羊只排恶臭、混有黏液或血凝块,稀粥样粪便,结膜黄染、体表淋巴结尤其是肩前淋巴结肿大明显,该病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对养羊业造成极大的损失,为此笔者对北山地区羊泰勒焦虫病的流行与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初,人们就发现铜对维持动物健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铜是动物体内一系列酶的组成成分,广泛参与氧化磷酸化、自由基解毒,黑色素合成、儿茶酚胺代谢、结缔组织交联、血液凝固以及毛发形成等生理过程。此外,铜还是葡萄糖代谢、胆固醇代谢、骨骼矿化作用、免疫机能、红细胞生成和心脏功能等机能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