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婷  张蕊 《花卉》2019,(20):268-268
臭椿沟眶象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周期长、难度大的工作,臭椿沟眶象的危害存在于树木生长的整个周期,对臭椿沟眶象危害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林木管理单位病虫害防治中的重点。对于臭椿沟眶象的防治需要结合其自身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才能确保树木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Oliyier)和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Harold)均属鞘翅目,象虫科,属蛀干害虫,二者常混合发生,其食性专一,主要危害臭椿及其变种千头椿,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1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发生。近年来,随着宁夏城镇造林绿化步伐的加快,苗木外调品种、数量急剧增加,来源渠道广泛。1998年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以下简称沟眶象)随苗木的外调内引传入宁夏,截止2008年沟眶象的危害面积已达0.5万hm2。为了解该虫在宁夏的消长趋势,并适时采取措施控制其为害,特进行本次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银川市在建立第2代防护林时,约30%的树种是从河南等地引进抗旱、耐盐碱、抗天牛的臭椿,但同时也把蛀干型的害虫——臭椿沟眶象引入。臭椿沟眶象属鞘翅目,象甲科,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臭椿、千头椿等,尤其是行道树、片林等。目前  相似文献   

4.
夏季到来,温度升高,雨水充沛,湿度增加,是各种植物的生长旺季,也是园林病虫害滋生、繁衍的高发季节,给各地园林养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夏季也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之一。阐述了槐尺蛾、美国白蛾、臭椿沟眶象等夏季园林害虫的为害症状及其防治措施,并提出了化学药物防治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根部施药、钻孔注药、插药瓶、挂药袋以及从虫孔注入药液和药膏等方法对蛀干害虫的防效.挂药袋仅对孵化初期的臭椿沟眶象防效较好,从虫孔注入药液对向下或上下串食的害虫防效较好,SGY药膏对向各种方向蛀食的害虫防效均高于90.0%,其他方法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6.
以感病红果臭椿幼苗病株为试材,采用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鉴定方法,研究了引起红果臭椿苗期病害致病菌的种类,以期为其苗期病害防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从而提高红果臭椿的成活率,为园林绿化提供充足的苗源。结果表明:红果臭椿苗期病害有5种致病真菌,分别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腐皮镰刀菌(F.solani)、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和新棒孢拟盘多毛孢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其中腐皮镰刀菌为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了臭椿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对臭椿的主要形态特征和生长规律进行了概述;总结了臭椿的多种繁殖技术;并且简要阐述了各种繁殖技术的具体方法及其在应用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而对我国臭椿繁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红果臭椿为苦木科臭椿属臭椿变种,幼果期鲜红的圆锥果序极为亮丽、耀眼,远观灿烂如霞,似燃烧火炬,令人赏心悦目,甚是美丽壮观,艳红的翅果可保持5~7月近3个月,实属难得的大型观果型乔木,极具市场开发前景。近2年,一些有远见的林业和园林工作者开始着手良种筛选和苗木培育工作。本文从红果臭椿的采种、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方面对红果臭椿的快速扩繁技术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生产实践总结,希望红果臭椿能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又一个亮点彩色树种。  相似文献   

9.
臭椿作为一种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及开发研究价值。该文概括了臭椿在林业生产、绿化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深入总结了其化学成分的开发价值,并对臭椿的化感作用等作了初步说明,以期为臭椿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园林等方面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臭椿叶提取液对蚜虫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温室条件下测定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臭椿叶提取液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臭椿叶提取液防治蚜虫的速效期和持效期都较长,其中中等浓度的臭椿叶提取液最好,且连续使用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以1年生臭椿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保水剂的使用对盆栽臭椿生长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臭椿在华北石质山区的造林及园林绿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生长量和光合特性参数;不同浓度的保水剂处理对臭椿的侧根长度和数目、总干生物量、根系干质量、地上部分干质量、根冠比等均产生极显著的差异,但对地径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不同浓度保水剂明显影响臭椿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综合试验结果来看,以0.100%浓度的保水剂效果最好,可以提高臭椿叶片的光合性能,提高植株的根系生长及生物量。  相似文献   

12.
<正>臭椿因树皮及枝叶有一种苦涩的味道、小叶基部的腺齿挥发出特殊的臭味而得名,又称椿树、樗树,属苦木科臭椿属。在我国分布普遍,是黄土丘陵沟壑区、轻盐碱地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主要树种,它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容易繁殖,病虫害少,材质优良,用途广泛,同时耐干旱、瘠薄,是黄土高原、石质山地的造林先锋树种。现将臭椿育苗、造林方法简述如下。1形态特征臭椿是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至黑灰色,平滑或浅  相似文献   

13.
新害虫——板栗中沟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中沟象(Isotocerus sp.)俗称蛀枝象,1985年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鉴定,为我国板栗上新发现的害虫,命名为板栗中沟象。该虫钻蛀板栗枝条,造成中空烂心,影响产量。据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部分成龄栗园调查,平均每株有该虫4.5~18头,受害株率达63.3%。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基本明确了该虫的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发生因子,找到了适宜的防治方法,并在生产中应用,可增产30%左右。  相似文献   

14.
臭椿适应性强,容易繁殖,生长较快,病虫害少,材质优良,是适宜我省平原地区造方田林网、速生丰产林和“四旁”绿化的一个好树种。臭椿还对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因而也是工矿区营造环境保护林和绿化城镇作行道树的重要树种。臭椿喜光,抗寒,耐干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上都能生长。它在  相似文献   

15.
茶翅蝽的发生与防治──兼答北京密云读者王文海茶翅蝽又名臭椿象,俗称臭大姐、臭虫婆。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等地均有发生,个别地区为害严重。茶翅蝽食性较杂,可为害梨、苹果、桃、李、杏、樱桃、山榕、柿等多种果树,以及部分林木和农作物。以成虫、若虫吸食...  相似文献   

16.
在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中,蝽象类不是最主要害虫,但也会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有些种类还可传播真菌病害。常见的蝽象类害虫有菜蝽、横纹菜蝽、斑须蝽和横带红长蝽。  相似文献   

17.
核桃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核桃栽培范围广,病虫害种类多.由于栽培管理粗放,核桃病虫害问题比较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核桃产区已知危害核桃的害虫达120余种。病害30种。由于各核桃产区的生态条件不同,病虫害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也各异。费县产区的主要害虫有核桃举肢蛾、核桃长足象、云斑天牛、核桃根象等.病害有核桃黑斑病、枝枯病、核桃炭疽病等。  相似文献   

18.
李莉  金山  铁军 《北方园艺》2016,(13):122-124
以菜青虫为研究对象,利用95%乙醇溶剂萃取臭椿叶中有效成分,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臭椿叶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椿叶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具有明显的拒食和生长抑制作用,毒杀作用较好,且呈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处理后24、48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0.14、14.22g·L~(-1),非选择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13.73、8.45g·L~(-1),生长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0.89、8.09g·L~(-1)。  相似文献   

19.
<正>苹果早期落叶病是造成果树提前落叶病害的统称,属于国内外苹果产区常见的病害。按照病症表现和致病菌划分,苹果早期落叶病包括褐斑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灰斑病等。2014年我们就宝鸡千阳地区的苹果早期落叶病发生情况进行了定点观察,并采取了相关的防治措施。1调查地区气象状况调查地点为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柿沟镇纸坊沟村何师傅果园。该果园占地3亩,主要以玉华早富为主,树龄8年。还有少量嘎啦品种  相似文献   

20.
苹果茎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苹果茎沟病毒在仁果类果树上的感染较普遍,且一般不产生明显症状,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对于该病毒病害,较为可行的控制措施是实行检疫控制其扩展和培育与栽培无病毒苗木。较为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苹果茎沟病毒的分布与危害、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结构与序列分析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