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荪栽培的高产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小风 《食用菌》2004,26(2):35-35
竹荪人工栽培在我国已得到推广,竹荪产量迅猛增加。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对竹荪认识的不断深化,竹荪在国内外市场的销量也不断扩大,产品价格趋于平稳,这又刺激了竹荪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就闽北竹荪生产现状看,尽管栽培面积很大,却是广种薄收的粗放栽培方式,高产不多,大部分产量在40~60kg/667.7m^2。针对我市竹荪  相似文献   

2.
正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具有极高的食药用价值,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笔者从选择与整理栽培竹荪林地、安排栽培季节、选择与处理培养料、铺料播种、发菌期出菇期管理、采收储藏加工、病虫害防治等几方面进行探讨,结合多年栽培竹荪的经验,总结出一套上海地区林下栽培竹荪高产优质栽培技术。1栽培林地的选择与整理1.1选择栽培林地林地的选择是林下栽培竹荪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将直接影响到竹荪的产量与品质。选择林地  相似文献   

3.
针对竹荪仿野生栽培和人工栽培在竹荪外观形态、生产、经济效益等方面存在的不同,介绍了竹荪仿野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采用了新的栽培配方、生产栽培模式的革新等。  相似文献   

4.
竹荪价格较高,但由于栽培管理技术要求也较高,以致栽培者众获利少。本部栽培竹荪七年,先是失败,后来成功,近三年来每米~2鲜荪产量一直稳定在6~8公斤,最高13公斤。本文就竹荪栽培成功与高产的关键谈点体会。(一)选好菌种本部栽培的是自己选育的中温型875竹荪菌株,裙长中等。各地竹荪菌株虽多,但并非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最早食用竹荪并实现其人工驯化栽培的国家。目前全世界已报道的竹荪共有12种,我国分布有7种,其中,红托竹荪、棘托竹荪和长裙竹荪已实现规模化种植,其主产区分别为贵州织金、福建顺昌和将乐、四川青川和长宁。红托竹荪栽培历经了野生抚育、砂锅栽培、室外简易大棚栽培和新型栽培技术快速发展等四个阶段。从优质菌包的生产和选择、脱袋覆土、发菌及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具体介绍现阶段集成的“红托竹荪菌包脱袋覆土栽培技术”,其作为贵州省2022年农业“十大主推技术”,实现了液体菌种快繁、良种良法配套栽培,优选了适栽菌株配套林下栽培、层架式栽培、筐式栽培、工厂化栽培等多种模式,栽培周期短,可实现周年生产及供应。随着产业的发展,预计低成本的二次发酵或三次发酵栽培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15,(6)
<正>长期以来,传统的竹荪栽培采用地栽方法,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且操作繁琐、成本高、效益低,而栽培竹荪的土地连作,竹荪产量低。福建福安市是我国南方最大的葡萄栽培基地。笔者采用葡萄技条等农作物的废弃物在葡萄园开展套种竹荪试验,并将废菌料留做葡萄园有机肥料,既可减少次年的施肥量又可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葡萄园套种  相似文献   

7.
<正>广东省梅州市民政扶贫场沙田柚园为梅州市高产量、高品味、高营养、高效益的沙田柚生产示范基地,其生产的沙田柚常被客商抢购一空,且价格比当地柚果高出50%以上。总结20年来生产实践及反复研究,在常规栽培管理下,培育甜蜜芳香高产优质柚应抓好八项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谷壳代替竹木栽培竹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绩 《食用菌》2005,27(6):29-30
宁化县食用菌生产开发办公室从2000年开始试验用谷壳代替竹木材料栽培竹荪,至2004年全县用谷壳代替竹木栽培竹荪面积已达133hm^2,且产量、质量不受影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该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北方保护地绿色食品黄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长春市南关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生产实践,参阅国内外相关科技成果,总结出一套适合北方保护地绿色食品黄瓜栽培的技术。具体阐述了栽培A级绿色食品黄瓜生产基地所要求的无污染的优越生态环境条件;施肥原则与方法;病虫害防治的原则与方法;品种选择以及保障优质、高产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0.
春季竹荪大田畦栽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崇仁 《食用菌》2009,31(3):53-53
人工栽培竹荪,具有管理简便,栽培容易,成本低,产量稳定,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福建省邵武市张厝乡从2005-2008年连续4年种植竹荪,一般每年干品在100kg/667m^2左右,高的达140kg/667m^2,干品售价70—100元/kg不等,高时达126元/kg,纯收入中等的都可达4000~6000元/667m^2,是一个短、平、快的致富项目。现将春季竹荪大田畦栽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北票市自1991年开始大力发展节能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以来,经过10余年努力,全市番茄生产面积已达6万亩,85万栋日光温室,已成为东北最大的反季节无公害番茄生产基地。但是随着全国蔬莱生产面积的迅猛扩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使北票市番茄生产在质量、产量上实现新的突破,确保其竞争优势,笔者自2000年从荷兰瑞克斯旺公司、以色列海泽拉公司等引进了一些新品种,进行了优质高产栽培试验,两年来的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据调查,平均(亩)产量12~15万公斤,且产品质量有很大提高,改变过去一年两茬栽培为一年一大茬的栽培模式,总结出了节能日光温室番茄长季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该书由高允旺撰写,金盾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系新农村建设致富典型示范丛书之一,内容包括大历镇农林下脚料栽培竹荪致富、竹荪生产基础知识与基本设施、竹荪菌种规范化生产技术、农林下脚料栽培竹荪"三  相似文献   

13.
高允旺 《食用菌》2016,(2):60-61
正中国竹荪之乡的顺昌县,随着竹荪连年连作,主产区的大田栽培竹荪产量逐年下降,制约了竹荪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福建顺昌县大历镇、林业局、供销社等部门的支持下,竹荪技术研究所自主创新林下生态竹荪栽培新技术获得成功。按667 m~2林下种约290 m~2的面积计算,可采收(干品)竹荪32.6 kg,产值8000元,扣除培养料、菌种、工资等,纯收入达2100元,不砍树也有收入。林下生态栽培竹荪利用林  相似文献   

14.
果园套种竹荪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少风  林心明 《食用菌》2000,22(6):37-38
我市地处闽北山区,生产竹荪的条件优越,自1990年推广大田阴棚栽培竹荪技术以来,生产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竹荪市场价格下降,使得生产规模一度萎缩。1995年,笔者进行了果园套种竹荪试验,利用果树形成的遮阳条件栽培竹荪,降低了竹荪生产成本。该技术推广后迅速为菇农所接受,使我市竹荪生产规模得到恢复并有所扩大,年栽培量超过4669000m2。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栽培工艺11 场地整理 桃、榛、柑桔、板栗、葡萄、杨梅等果园均可作为套种竹荪的场地。地势较平或缓坡地果园,可沿果树行间的排水沟作畦;地势较陡的梯式果园,则…  相似文献   

15.
为发挥秋甘蓝栽培容易、产量较高、品质优良,秋冬季收获时可作为蔬菜淡季重要补充品种的优势,总结出衡阳市秋甘蓝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地块选择、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施肥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为秋甘蓝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
2017年将乐县经济作物管理中心开展了瓜蒌-竹荪生态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瓜蒌-竹荪生态栽培模式平均竹荪鲜菇产量2.340kg/m~2,而将乐县常规搭遮阳网栽培平均竹荪鲜菇产量2.285kg/m~2。瓜蒌-竹荪生态栽培模式竹荪鲜菇产量比将乐县常规搭遮阳网栽培平均高0.055kg/m~2。667m~2按种植竹荪400m~2计算,可增收竹荪鲜菇44kg,增值880元,说明瓜蒌-竹荪生态栽培是一种很好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7.
竹荪一次性采摘技术陈宁飘(福建省屏南县代溪食用菌研究所382304)珍贵食药用菌竹荪,从1989年起在全国各地陆续推广以来,栽培每平方米的竹荪都收到250克-400克干竹荪。高产量的竹荪给大面积栽培者,带来采摘时的困难。竹荪采收以往栽培者都是等到菌裙...  相似文献   

18.
1.选用适龄优质纯菌种:竹荪菌种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栽培的成功及产量的高低,一般最好选用中低温型菌种为好,菌龄60天左右为宜。如福建古田D—古优1号、D—42号长裙竹荪,菌蕾密度大,产量高,接种后60天可收获,产量干品250—350g/m~2。还有广东微生物所的短裙竹荪,湖南会同的棘托竹荪等。  相似文献   

19.
整棉杆栽培竹荪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棉杆栽培竹荪高产技术胡文华(湖北省宜昌市四○三区食用菌研究所443002)笔者经多年试验研究,探索成功用整棉杆直接露地栽培CD611长裙竹荪(本所选育)速生高产新技术。所用的棉杆不切短、不粉碎、不添加辅料营养,只需经碾压和浸泡后即可直接用于栽培。只...  相似文献   

20.
通过概述红托竹荪生物学特性和栽培现状,研究目前红托竹荪产业发展瓶颈。介绍了红托竹荪工厂栽培研究的一些进展,包括了工厂化品种选育、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菌棒配方优化、培养温度优化、覆土材料的研究、原基形成综合控制、工厂化生产常见病害的物理控制。结合研发成果与实践经验,指出工厂化培育红托竹荪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