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家蚕暗化型基因提高杂交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是困扰蚕种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保证蚕种质量,国家制定了家蚕一代杂交种的强制性标准,即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不得低于95%。每年国内常有因杂交率达不到标准而成批淘汰的蚕种,常因杂交率低造成减产、蚕农索赔事件时有发生。现生产用蚕品种均为白蛾,区别不明显,蚕种生产环节多,难以做到杂交彻底。为解决这一难题,蚕种生产一直沿用传统的蛾体喷染不同颜色的操作技术,识别杂交中的纯对淘汰,以确保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使用该方法虽有效果,但费工费时,造成蛾体污染,缩短雄蛾寿命,降低蛾活力,增加不良卵率,且操作不便。  相似文献   

2.
以家蚕暗化型品系580、浅暗化型品系浅580的第8天蚕蛹为材料,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了蛹体内多巴和多巴胺等黑色素前体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浅580第8天蚕蛹体内多巴含量为79 955 μg/kg,是580第8天蚕蛹体内多巴含量(38 735 μg/kg)的2倍多;浅580第8天蚕蛹体内...  相似文献   

3.
《蚕学通讯》2010,(2):61-61
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代方银等研究揭示了家蚕体色突变“暗化型”(melanism,mln)的成因。研究论文《Mutationsofanarylalkylamine--n--acetyltransferase,BM—IAANAT,areresponsibleforthesilkwormmelanismmutant》于2010年3月23日在《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杂志在线发表,6月18日正式出版。这是目前中国科技工作者利用本土资源和科技力量独立完成的第一篇关于家蚕突变基因定位克隆研究的论文。  相似文献   

4.
5.
6.
家蚕着色模式相关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色与斑纹是昆虫重要的形态特征,对于昆虫捕食、避敌、寻偶、免疫和调节体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丰富着色模式形成的分子机制一直是昆虫学研究的热点。家蚕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经济昆虫,具有5 000多年的驯养历史,不仅成就了灿烂的丝绸文化,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家蚕亦是鳞翅目的模式昆虫,拥有的超过200余个与着色相关的突变体是昆虫着色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近年来,结合家蚕的经典遗传连锁图谱、家蚕基因组数据,运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定位克隆策略等分离鉴定家蚕着色相关突变体的关键基因,是探索着色模式形成的分子基础的主体。目前已在分子水平解析了家蚕30余种着色相关突变的产生机制,显著推动了家蚕着色机制的研究,对于丰富昆虫着色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重要贡献。本文总结了家蚕着色模式研究的最新成果,并结合其它昆虫着色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比较,这对于今后系统开展昆虫着色机制及其演化的研究,以及对着色相关基因的利用,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北方蚕业》2015,(1):46-46
<正>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马三垣等研究人员,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实验室主任夏庆友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基因组编辑,对丝蛋白进行了基因重组,让家蚕吐出了人工合成丝蛋白。该研究成果于2014年10月发表在国际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蚕体约含16425个基因,其中一个基因叫做Fib-H基因,它是丝蛋白的最主要成分,是几千年以来人类驯化和利用家蚕的主要靶标。利用锌指核酸酶技术,研究者在家蚕的生殖细胞中剪切掉了其  相似文献   

8.
《蚕学通讯》2019,(1):I0002-I0002,F0004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9.
《蚕学通讯》2019,(3):F0003-F0004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10.
《蚕学通讯》2013,(3):62-62
2013年6月29日,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十二五”主题项目“主要农业动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与应用”所属课题“家蚕驯化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启动会在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出席会议的有: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杨民宪副巡视员,西南大学副校长周常勇教授,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向仲怀院士、副主任周泽扬教授(重师大校长)、常务副主任杨光伟教授,以及重庆市科委农村处唐勇处级调研员,西南大学科技处肖亚成处长、李雪梅副处长等领导和有关负责人,课题承担单位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的课题组代表,共4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1.
家蚕新突变楔形眼纹(Wes)的遗传与基因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家蚕遗传资源系统保存和性状调查中,发现一种新的幼虫眼状纹变异——楔形眼纹(wedge eye-spot,Wes),其特征是:杂合体(Wes/+)成活,幼虫眼状纹只有中间部分,并特化成狭窄的倒三角形,半月纹、星状纹正常;纯合体(Wes/Wes)胚胎后期致死,解剖蚕卵可见胚胎第1、2胸节愈合,第1、2胸足退化,其它部位未见异常。该突变为显性遗传。通过与各染色体标记基因进行连锁分析,发现突变基因Wes在第6染色体上;通过与EKp进行两点测验,显示Wes位于EKp附近,相距约3.0 cM;通过与ve和EKp的三点测验,将Wes基因定位于家蚕连锁图谱第6连锁群的24.3 cM位点,表示为Wes(6-24.3)。  相似文献   

12.
家蚕体形突变新缢蚕(co-n)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西南大学家蚕基因库中发现体形自然突变"新缢蚕"。幼虫表型特征为:环节中央部位呈缢缩状,色素聚集,腹部节间膜呈隆起状,5龄中后期最明显,与缢蚕(constricted,co)相似。至成虫期观察,腹背通常少有鳞毛。经遗传分析,新缢蚕为隐性基因支配,将其命名为new constricted,基因符号:co-n。连锁分析结果表明,co-n与黄血(Y)基因连锁,故判定该基因属于第2连锁群。这是家蚕第2连锁群30多个突变中发现的第一个体形突变。经过新缢蚕(co-n)与灰色卵(Gr)、黄血(Y)基因间的三点测验定位实验,结合伴野丰2005年最新公布的家蚕连锁遗传图的第2连锁群基因座数据,将co-n基因座确定为:2-5.7。  相似文献   

13.
用标记基因与数量性状关系的截尾分析法和常规统计法比较同一亲本、相同性别的 3个群体内相差 1个sch基因的两个子群体差异 ,分析sch基因对家蚕健康性、全茧量、茧层量等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sch基因对健康性无不良影响 ;在高温、常温两种催青条件下 ,sch异质型茧重与正常型茧重无差异 ;sch纯合型的茧重低于异质型和正常型。由此探讨了伴性赤蚁sch基因用于雄蚕品种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Hox基因是重要的转录因子,是昆虫躯体模式发育中的主调控基因,并对附肢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进化出不同的躯体模式和附肢,这与Hox基因的进化存在内在的关联.家蚕(Bombyx mori)是鳞翅目的模式昆虫,其躯体模式及附肢的决定机制研究对其他鳞翅目昆虫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对家蚕Hox基因结构、功能和靶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蚕学通讯》2022,(1):F0003-F0004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为向仲怀院士、实验室主任为代方银教授。  相似文献   

16.
17.
《蚕学通讯》2013,(3):6-6
2013年9月11日,科技部陈小娅副部长一行来到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检查指导工作,并听取了西南大学基础科技工作情况汇报。出席汇报会的还有向仲怀院士和学校党委书记黄蓉生、校长张卫国、党委副书记张跃光、副校长李明、副校长周常勇等。  相似文献   

18.
19.
2006年1月3日新年伊始,西南大学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历时一年研制出了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负责此项课题的专家指出,这是我国在家蚕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的叉一项重大进展,将为我国家蚕产业的发展以及人类防病找到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蚕学通讯》2013,(3):37-37
人工核酸酶介导的基因组编辑(genome editing with engineered nucleases )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手段,被《Nature M ethods》杂志评为2011年的年度技术。家蚕的基因组编辑在研究家蚕功能基因、培育家蚕新型素材、家蚕生物反应器开发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西南大学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团队紧跟国际上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迅速在家蚕基因组编辑研究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2012年9月,该团队在《PLoS ONE》杂志上公布了其利用近期发展起来的基因组编辑工具- TALE核酸酶技术(TALEN)实现对家蚕内源靶基因的可遗传敲除的研究成果,该论文发表以后受到国内外众多媒体的转载与评论,发表之后的短短一年时间内即被包括《Nat Rev Mol Cell Biol》、《Genome Res》等高水平杂志在内的论文引用28次。随后,研究团队又围绕着建立高效的家蚕基因组编辑技术平台开展研究工作,建立了适用于家蚕基因组编辑的 TALEN 高效组装技术体系和活性检测平台。通过组装平台,研究人员可以高效的对人工设计的 TALEN 打靶载体进行组装。通过活性检测平台,研究人员可以便利地对组装的 TALEN 打靶载体的打靶效率进行评估,筛选高活性的TALEN 打靶载体,这对提高对家蚕功能基因敲除,尤其是可遗传敲除的成功率有着重大意义。该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家蚕基因组编辑技术平台的完善和成熟,为实现家蚕功能基因的大规模敲除打下了坚实基础。相关研究论文“High-efficiency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customized TALENs for silkworm genome editing”于2013年9月28号在国家权威杂志《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上在线发表(http ://link .springer .com/article/10.1007/s00438-013-0782-4)。 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王峰、马三垣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西南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夏庆友是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