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绵油系列高芥酸油菜品种(绵油13、绵油15、绵油309、绵油322和绵油328)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高芥酸油菜品种推应用措施,提出了高芥酸油菜作为工业专业油菜今后选育的重点是提高单位面积芥酸产量。  相似文献   

2.
双低油菜是指油脂中芥酸含量低于1.0%,同时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油菜品种。双低油菜因其优质(不仅油品是高营养保健油,而且饼粕无须脱毒就可直接饲喂畜禽等)将取代双高油菜和单低油菜。  相似文献   

3.
发展优质油菜,改善食油营养价值,成为油菜生产的发展趋势。我省从80年代开始大面积试种低芥酸油莱,1985年种植面积28.05万亩,1986年秋种植面积16.44万亩,已逐步扩大到全省许多市县。 一、优质油菜及其营养价值 食用菜籽油的品质是由脂肪酸组成所决定的,它的主要成份有:油酸、亚油酸、二十碳烯酸、亚麻酸、芥酸等。其中芥酸含量高,营养价值就会降低,亚麻酸含量高容易酸败,不耐贮藏。普通油菜,芥酸含量为40~53%,亚麻酸含量约为10%,而国  相似文献   

4.
普通油菜籽中不易被消化吸收的芥酸含量在46%左右,硫代葡萄糖甙含量高达1郾5%左右。双低油菜的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郾油脂中芥酸含量低。双低油菜其油脂中的芥酸含量低于3%,低芥酸菜油是一种高营养食用油。普通菜油中脂肪酸含量主要为:油酸16%、亚油酸12%、芥酸47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工业专用型高芥酸油菜产业化生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芥酸资源优势是油脂化工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工业发展的最佳接合点。本文阐述了四川省高芥酸油菜产业化生产的模式,分析了高芥酸油菜产业化生产的背景和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甘蓝型油菜低芥酸品种绵油14和高芥酸品种绵油322为试验材料,对油菜籽粒成熟过程中主要脂肪酸的积累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低芥酸品种间,籽粒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的累积模式基本一致,且在低芥酸品种中的含量高于高芥酸品种中的;而油酸、花生烯酸、芥酸的累积模式差异较大,且在高芥酸品种中的含量高于低芥酸品种中的。  相似文献   

7.
2006年我团与内地企业签订了高芥酸油菜订单种植合同,同年种植高芥酸油菜绵油15号47公顷。绵油15号油菜属工业专用高芥酸油菜,甘蓝型中熟杂交品种,在我区特有气候环境下种植,表现出适应性,早熟性,丰产性,抗逆性;生长健壮,株高适中,  相似文献   

8.
锡林郭勒盟(简称:锡盟)南部农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油料产区之一,历年播种面积3~4万hm2,种植的油料作物主要是油用亚麻和大黄油菜,大黄油菜虽抗逆性强,但油脂的食用品质差,芥酸、硫代葡萄糖甙含量高,对人体有害,且副产品利用价值低,不能做牲畜的饲草饲料.  相似文献   

9.
不同油菜品种脂肪及脂肪酸组成积累变化差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油菜面积占全国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0%以上,产量占30%以上,近年来又有新的发展。但现有生产的品种,含油量偏低,芥酸偏高,还含有有害物质硫葡萄糖甙,急待研究改良。本专题的研究内容及预期目的是:(一)研究高油份与低油份、高芥酸与低芥酸油菜品种间脂肪及脂肪酸组成的积累变化差异,为品质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二)观察油菜发育胚中脂肪形成规律及脂肪酸组成中油酸与芥酸、花生烯酸积累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高、低芥酸油菜品种籽粒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累积模式及相关性,以甘蓝型油菜低芥酸品种绵油88和特高芥酸品种绵油309为材料,调查了油菜在开花后10 d、15 d、20 d、25 d、30 d、40 d、45 d和50 d的油菜籽粒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低芥酸油菜品种在脂肪酸累计过程中,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累积模式基本一致,油酸、花生烯酸、芥酸的累积方式上差异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棕榈酸含量与油酸、花生烯酸、芥酸含量呈负相关,与亚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高芥酸品种中,油酸含量与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相关性较低;在低芥酸品种中,油酸含量与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油菜产量对品质性状的影响,以三北98和油研599为材料,采用正交旋转设计研究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结果表明:1)三北98和油研599油菜品种产量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均以芥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且2个品种的芥酸含量均低于2%,三北98为0.90,油研599为1.24%;棕榈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2)不同产量水平的品质性状,三北98廿碳烯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油研599种子蛋白质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而2个油菜品种各品质组合性状间均无显著差异.3)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为芥酸、含油率与产量呈负相关,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硫苷、棕榈酸、硬脂酸、廿碳烯酸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小;产量与品质组合性状间的相关为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与产量呈正相关,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与产量呈负相关.4)同一品种产量大幅度增加时,芥酸、含油量及芥酸链脂肪酸总量呈下降趋势,而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总量、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迄今,油菜子芥酸含量已有准确的测定方法,但这些方法,一般都要有高档仪器设备,其它的测定条件也要求较严。鉴于基层收购单位的人力物力的可能,以及根据商品油菜子收购时,一般是芥酸含量小于5%作为低芥酸油菜子的指标的实际,探索一个设备简单,操作技术简便易行的分析方法是有实际意义的。油菜子内的油脂主要是以“贮藏油脂”形式存在的,它能为有机溶剂所提取。组成油脂的主要脂肪酸的碳数为C_(16)、C_(18)、C_(20)、C_(22)和少量C_(24)。本方法分析原理是在常温下,用一种提取液,将油菜籽中的“贮藏油脂”提取出来,而免于压榨成油;或压榨成油后,用提取液溶解油脂,再利用碳数的不同而导致在提取液中溶解度不同而设计的。这样的提取液  相似文献   

13.
油脂中芥酸含量低于1%,同时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油菜品种为双低油菜。介绍了双低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为双低油菜高产优质栽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04,(3):47-47
绵阳市农科所自育的杂交油菜品种有绵油9号、绵油11号、绵油12号、绵油13号(高芥酸)、01-13(杂交高芥酸)、绵油14号等。绵油11、12号自1998年投放生产以来,推广迅速加快,面积成倍推广,已累计应用推广2500万亩以上,受到各地普遍欢迎和一致好评。绵阳农科所坚持超高产、双低、工业专用高芥酸品种选育并进。特别是高芥酸品种的研发达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及外贸的发展。目前绵阳市已成为全国高芥酸油菜研发及产业化中心。国豪新品种系列简介(三)高产、早熟、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品种———国豪杂优1号该组合系…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明油菜产量与其品质性状的关系。[方法]以三北98和油研599为材料,采用正交旋转设计研究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结果]结果表明:①三北98和油研599油菜品种产量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均以芥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但两个品种的芥酸含量均低于2%,且三北98为0.90%,油研599为1.24%;棕榈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②不同产量水平下各品质性状的差异,三北98以廿碳烯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油研599仅有种子蛋白质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两个油菜品种各品质组合性状间均无显著差异。③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芥酸、含油率与产量呈负相关,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且硫苷、棕榈酸、硬脂酸、廿碳烯酸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小,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与产量呈正相关,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与产量呈负相关。④同一品种产量大幅度增加时,芥酸和含油量、芥酸链脂肪酸总量呈降低趋势,而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总量、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呈升高趋势。⑤种子蛋白质含量增加,饼粕品质变优;不饱和指数增加,油的稳定性降低;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油酸与亚油酸之和总量增加,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的脂肪酸总量增加。[结论]为优质杂交油菜的高产保优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01,(8)
双低油菜是指商品菜籽中芥酸含量在5%以下,菜饼中的硫苷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的油菜品种。发展双低油菜前景广阔。1.发展双低油菜可提高菜油的营养价值,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健康水平。传统菜油的显著特点是芥酸含量很高,一般为45%~50%。芥酸沸点高,凝固点也高,在人体内的消化率低,降低芥酸含量可以提高菜油的营养价值。另一方面,菜油中各种脂肪酸的比例具有相互消长的关系。油中芥酸含量降低以后,油酸和亚油酸含  相似文献   

17.
以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和相对苗高为耐盐性指标,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高芥酸、双低油菜品种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5份油菜种子都随NaCl浓度增大相对发芽率降低,且高芥酸油菜种子的发芽率高于双低油菜。5个品种的幼苗相对根长和相对苗高均存在着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现象。综合分析,绵油309、绵油322的耐盐性较强,绵油88的耐盐性较弱。  相似文献   

18.
<正> 低芥酸油脂是当前国内外市场的紧俏商品,发展低芥酸油菜生产是一场生物技术革命。为利于低芥酸油菜新品系的选育、试种与推广,现对阜阳县1985年调运3.8万公斤低芥酸油菜新品系种子(主要是“81008”品系),种植9万多亩发生大面积死苗的气候背景及本地的气候适应性作如下分析,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综述浙江省优质油菜的育种进展,"九五"期间育成了浙优油1号和浙优2号,实现了浙江省单双低优质油菜零的突破;"十五"期间育成的双低油蔬两用型油菜新品种浙双72,使浙江省油菜从双高(高芥酸、高硫苷)走向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十一五"期间育成的浙油18是浙江省首个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品种,该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使浙江省油菜实现了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的转变。"十二五"育成的油菜新品种浙油50和浙大619现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与以往育成品种相比,浙油50产量、含油量和株型等主要性状取得重大突破,使浙江省油菜生产从双低走向双低高油。在此基础上正向双低高油酸育种迈进,使食油更健康。  相似文献   

20.
正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日前组织专家,审定通过了由绵阳市农科院选育出的高芥酸低硫甙杂交油菜新品种"绵油322"。据悉,这是我国目前首个通过国家正式审定的高芥酸低硫甙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