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杨凌示范区农业劳动力现状及合理利用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调查资料,估计出目前杨凌示范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并提出4点合理利用劳动力的措施;(1)增加农业投入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大力发展信息农业、设施农业和旅游农业;(3)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4)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分析聊城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以聊城市8个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农业生产投入、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及农业可持续发展4个子系统16个因子在内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0年聊城市农业发展的面板数据,借助熵值法系统测度聊城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采用障碍度诊断模型,进一步探究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因子,最后提出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聊城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由2013年的0.2946提升至2020年的0.4516,呈波动增长态势。其中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上波动不大,而农业投入水平呈波动下降态势。(2)从区域差异上看,农业现代化发展较快的地区是莘县、东昌府区、茌平区、阳谷县,而冠县、临清市、东阿县和高唐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3)整体上看,农业投入水平与农村社会发展是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子系统,农村人均用电量、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和政策支持水平成为近年来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不同时间段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障碍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的“县(市)农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是一个大型、综合的实用软件系统。包括农业优化决策、农业生产指导、农业信息管理以及办公服务等四大部分、14个子系统、百余项功能。系统采用模块结构设计,拆装方便;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学易用;通用性强,适用于县乡以上各级农业管理部门,有的子系统非农口单位同样适用,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以本系统模式栽培、优化施肥以及生产管理信息咨询组成的玉米生产管理系统,1995年在山东试用,效果良好。进一步推广使用,必将在攀登农业新台阶,降低农业投入,提高农业产出,改善农业生产管理,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巨大的功效,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1发展现代农业庄园的重要意义云南省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庄园经济的经验,把现代庄园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组织方式、一种重要发展模式、一种重要实现途径,来推动我省高原特色农业实现大变革、大飞跃、大发展,形成一大批高原特色农业精品庄园,产出一大批高原特色农业产品。  相似文献   

5.
《世界农业》1996年选题要点1.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人多地少国家农业成功的经验;国外农业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2.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3.国外农业保护的政策与措施,农业投入的作法与理论。4.国外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经验。5.世界农业社...  相似文献   

6.
《世界农业》1996年选题要点1.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人多地少国家农业成功的经验,国外农业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2.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3.国外农业保护的政策与措施;农业投入的作法与理论。4.国外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经验。5.世界农业社...  相似文献   

7.
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分析评估了四川省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整体水平接近四川省平均水平,但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和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还较低。建议泸州市加大农业投入,提升农业效率;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农村1980-1990年农业投入的特点,建立农业投入产出道格斯模型,进行定量的投入效率分析,定量分析得出结论:1980-1990年农业投入总生产率小于1,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合理阶段);牧业的投入产出弹性大于种植业;每年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家庭经或收入增长率为5-7%。  相似文献   

9.
通过协整理论研究了湖北省农业投入对农业产出的长期和短期的均衡关系,得出了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将促进农业产出的快速发展,并且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召开的背景下,研究构建适用于20国集团的农业化与工业化评价体系,结合熵值与变异系数的综合确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测算与对比20国集团农业、工业的投入—产出及其综合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其耦合协调阶段类型,研究表明:不同国家的农业化与工业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等级层次性,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与美国的农业化,中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和印度的工业化均居于前列,多数国家工业化滞后于农业化发展;农业与工业的投入—产出处于相对不均衡状态,中国与印度的农业产出,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的工业产出优势显著,75%的国家农业投入大于其产出、75%的国家工业产出大于其投入;仅日本、韩国和英国的农业投入—产出处于低水平耦合,其余国家农业投入—产出整体处于中水平拮抗耦合、工业投入—产出处于中高水平拮抗耦合、农业化—工业化位处高水平拮抗耦合;但20国集团的农业投入—产出、工业投入—产出、农业化—工业化发展均为失调类型,多数国家面临高度甚至极度失调的威胁,仅中国的农业化—工业化有望达到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索江苏农业投入与产出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类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程度。[方法]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1990~2012年间江苏省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情况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价。[结果]因子分析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江苏农业投入产出综合效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提取出农林牧渔业投入产出、种植业投入产出和粮食生产投入产出3个主因子,其得分分别反映了20多年江苏农林牧渔业、种植业和粮食生产投入产出效率的变化过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农业产出3项指标有显著影响的农业投入要素各不相同,并通过回归参数估计计算出各农业投入要素对3个产出指标的影响程度。[结论]该研究为江苏农业的投入结构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索江苏农业投入与产出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类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程度。[方法]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1990~2012年间江苏省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情况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价。[结果]因子分析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江苏农业投入产出综合效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提取出农林牧渔业投入产出、种植业投入产出和粮食生产投入产出3个主因子,其得分分别反映了20多年江苏农林牧渔业、种植业和粮食生产投入产出效率的变化过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农业产出3项指标有显著影响的农业投入要素各不相同,并通过回归参数估计计算出各农业投入要素对3个产出指标的影响程度。[结论]该研究为江苏农业的投入结构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开始民用化,这给农业精确定位管理提供了可能性.精确农业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被广泛认可是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途径.基本涵义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区域、部位)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以获取单位面积上的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农业资源.精确农业的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简称(3S)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投入不足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要发展,就必须增加农业的投入,而目前我国的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结合我国农业投入的现状,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和他们的集体只有获得与其它部门比较至少平等或相对更高的利润,才能刺激他们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为此,国家一方面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制度,另一方面要努力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农业投入体系,以增加农业投入。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本文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根据经济学原理,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利用SAS软件实证分析表明:影响农业产值的显著因素为农民自己的投入,而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影响不是特别显著以及农业从业人员对产出的影响效果甚微。这说明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确实存在着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足以及农村中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调动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强调政府对农业投入的有效性,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增加农业投入的对策选择黄春解决农业资金投入问题,必须确定农业资金投入的整体发展战略。在拓宽农业投资渠道、确定农业资金投入方向和重点的同时,合理界定各投资主体的投资职责,并对此进行制度规范和法律约束。(-)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专项资金投入。农业发展的关...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增加我国农业投资,改善农业投入环境;建立和健全符合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投资机制,使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份额和方式制度化、规范化;运用价值规律引导农业投入,通过经济杠杆的运用和物质利益机制的调整,鼓励各农业投资主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在增加农业投入的同时,通过建立新型的农村土地经营和流转制度,创建新体制的城市区,加快农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变我国“务农吃亏”的状况,增加农业投资的吸引力,尤其是粮食生产投资的吸引力,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农业自身积累能力,促进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农业情报自动化的发展现状,指出农业情报自动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战略:(一)认识农业情报自动化工作的社会性,以战略眼光指导农业情报自动化建设;(二)成立全国农业情报自动化发展指导中心;(三)稳定、扩大农业情报自动化技术人员队伍;(四)争取政府及地方财政支持与实行情报有偿服务相结合,确保经费来源;(五)开发适销对路的情报自动化系统软件;(六)加强农业情报自动化和网络化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转变,山东省也应以科学的投入要素分析来辅助决策,不断优化当地种植业投入结构。以此实现农业投入要素的合理配置,在确保山东农林牧渔产值稳步增长的同时,也帮助个体农户控制生产成本。本文以山东省较典型的种植模式为例,分析了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农业投入要素结构的对策,以供参考。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山东近年来农林牧渔产值在2016年就直逼万亿,可见种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选取代表农业投入和产出的指标体系,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对其2003-2012年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近17a间贵州省的农业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波动变化较小,总体上处在一个接近最优的状态。规模效率是影响贵州省农业投入产出总体效率的主要因素。(2)在规模报酬可变情况下,效率无效年份均出现投入的冗余,在各项冗余指标中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投入和农药使用出现的冗余量较大。存在过度垦殖,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现象,通过消减各项投入冗余可使农业的产出效率达到最优状态。分析结果可为下一步贵州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