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菜蛾产卵行为与寄主植物次生物质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影响小菜蛾成虫产卵行为的各种因素中,十字花科植物次生物质中的特异性化合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小菜蛾的寄主选择机理,同时也可为提出新的小菜蛾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重点阐述对小菜蛾成虫有引诱和刺激产卵作用的十字花科植物特异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详细分析影响小菜蛾成虫产卵各种因素,探讨小菜蛾产卵选择性机制,分析和讨论昆虫行为与寄主植物次生物质关系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寄主植物与昆虫抗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取食不同的寄主植物后,会对杀虫药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这主要是由于寄主体内的次生物质和植物营养对昆虫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次生物质会对解毒酶系产生诱导作用,这种诱导作用会使解毒酶降解杀虫药剂,植物营养会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状况。因此寄主植物与昆虫抗药性关系的研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云南切梢小蠹是中国西南地区一种严重危害云南松林的钻蛀性害虫。本文通过实验室内生物行为测试和野外调查,研究3种在非寄主植物中含量相对丰富的绿叶挥发性物质(E)-2-己烯醛、(E)-2-己烯醇和(Z)-3-己烯醇对云南切梢小蠹寄主定位行为的影响。Y形嗅觉仪行为试验表明,云南切梢小蠹成虫能够显著被绿叶挥发性物质的单组分或混合组分所驱避。野外试验表明,所有绿叶挥发性物质处理组的云南松受害梢增长率均低于对照组,而且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在云南切梢小蠹的野外取食行为中,绿叶挥发性物质及其混合组分表现为一种消极的干扰因子,从而降低了该虫对寄主植物云南松的危害。这表明源于非寄主植物的绿叶挥发性物质有望作为干扰因子用于云南切梢小蠹的野外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定向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植物挥发物是引导植食性昆虫寄主定向行为的主要因素,植物的形状和颜色等视觉线索在植食性昆虫寄主定位中也起重要作用,二者协同作用引导昆虫到达寄主植物后,又有触觉、味觉等接触化学感受器的作用,植物在遭受植食性昆虫危害后所产生的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植食性昆虫寄主定向行为的了解,有助于发展对植食性昆虫的行为调控技术,提高害虫的综合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植物化感作用概念的发展、植物化感物质、植物间和植物与昆虫间的化感作用进行了概述,论述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张睿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3):276-277,294
寄主植物依靠自身分泌的次生代谢物质抵御植食性害虫的侵害,植食性害虫通过诱导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变化来减轻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毒害作用。植食性害虫体内用于次生代谢物质和杀虫剂代谢的解毒酶系是相同或者相似的。不同寄主植物诱导害虫体内解毒酶系发生不同的变化,进而使害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发生变化。因而,寄主植物在植食性害虫与杀虫剂的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探讨寄主植物—植食性害虫—杀虫剂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对目前寄主植物在害虫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马铃薯瓢虫成虫取食行为的影响,使用茄子、番茄、龙葵和马铃薯四种不同寄主植物的叶片供马铃薯瓢虫成虫取食,记录和分析其成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1 h内取食的次数和取食时长,对取食24 h后各寄主植物的缺刻长度和受害面积进行测算,同时对取食过程录像并分析其取食动作。结果表明,马铃薯瓢虫的取食过程包括搜寻、静息、取食、清洁和排泄等步骤。在四种不同寄主植物上,马铃薯瓢虫成虫的取食次数、取食时长、寄主植物的受害面积和缺刻长度均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赵志昆  杨银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186-4188
食品中存在嗅感物质,嗅感物质的气味与分子结构有密切关系;嗅感物质是以香气为主体的,食品的香气是由多种化合物混合后而呈现出来的;食品中香气形成的主要途径是生物合成、酶直接作用、酶间接作用、加热分解、微生物作用。嗅感是辨别各种气味的感觉,嗅觉的感受器位于鼻腔最上端嗅上皮内的嗅细胞,嗅细胞能接受有气味的分子,嗅觉的适宜刺激物必须具有挥发性和可溶性的特点,否则无法引起嗅觉。  相似文献   

9.
植物化感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容  李蕾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2):178-181
近年来,植物化感物质作用途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植物产生的化感物质大多数最终都将进人土壤,因而土壤微生态环境与植物化感作用密切相关.一方面通过土壤微生物对化感物质的活性、转化和在土壤中持久性影响探讨了土壤微生物对化感物质的作用;另一方面由化感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生长、活性、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化感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从两方面阐释了植物化感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关系,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及途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甜瓜种质"新银辉"为材料,用苹果酸、柠檬酸、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阿魏酸、水杨酸和香豆酸等7种有机酸类化感物质处理甜瓜种子和幼苗,探讨其对甜瓜的化感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苹果酸可以促进甜瓜种子发芽和幼苗胚根生长,抑制植株鲜重增加和胚轴生长;柠檬酸促进发芽,对羟基苯甲酸和肉桂酸抑制发芽,但三者均抑制胚根生长,且对鲜重和胚轴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高浓度肉桂酸对种子发芽和胚轴生长的抑制效应最强,可能是甜瓜重要的化感物质;阿魏酸和香豆酸对发芽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抑制鲜重、胚根和胚轴生长;水杨酸对发芽和胚轴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抑制鲜重和胚根生长。7种有机酸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增强,有机酸类物质对甜瓜的化感效应可能和其体内的过氧化氢水平有较高的相关性;苹果酸、肉桂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处理后甜瓜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基本呈下降趋势,柠檬酸、阿魏酸和香豆酸则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较复杂,但基本随处理浓度升高而上升;丙二醛含量大多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来自植物的挥发性次生物质和同种或异种昆虫释放的各种信息素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昆虫行为的影响。主要阐述了信息化合物在昆虫寻找寄主、昆虫性行为和天敌寻找寄主行为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强调了信息化合物在种间隔离和协同进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青蒿化感物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蒿Artemisia annua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系统分离和活性测定.按照溶剂极性不同,将乙醇提取物分成3个部分,并分别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石油醚(A)、石油醚一乙酸乙酯混合液[V石油醚:V乙酸乙酯=1:1,(B)]和乙酸乙酯(C)提取部分对萝卜、菜心、白菜和水稻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抑制活性顺序为C>B>A.在活性追踪下,从C部分分离出6个化合物,并确定了其中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青蒿酸、青蒿素B、香豆素、棕榈酸、豆甾醇.  相似文献   

13.
植物化感抑藻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水环境污染,水体由于藻类疯长形成的"水华"、"赤潮"现象日益严重,各种化学、物理、生物方法被用于抑制藻类的生长,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不易控制、成本高、易破坏生态等问题。植物化感物质的出现为控制藻类生长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由于植物化感物质具有高效性和选择作用性,并且对环境无污染,所以利用植物间的化感作用来抑制藻类可达到杀死有害藻类,而又不影响其他藻类的目的,并且化感抑藻不会产生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介绍了植物的化感作用和植物化感物质的种类,讨论了植物化感抑藻物质的作用机理、表现形式、释放条件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黄顶菊化感物质释放途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以萝卜、小麦、玉米和棉花为受体,研究了黄顶菊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旨在了解黄顶菊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结果显示:黄顶菊自然挥发物对受体植物不表现化感作用;黄顶菊淋溶物对棉花幼苗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棉花幼苗高度和根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29%和10.42%;黄顶菊枯落物浸提液和根系分泌物浸提液对4种受体植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除了黄顶菊根系分泌物浸提液B3处理外,其它处理的综合效应均显著大于淋溶物处理,如黄顶菊枯落物浸提液(A1、A2、A3)、根系分泌物浸提液(B1、B2、B3)以及淋溶物等各处理对受体植物的综合效应分别为44.74、29.37、14.5、31.54、16.52、3.55、1.48。结果表明,黄顶菊主要通过植株残体和根系分泌向环境中释放化感物质,其次是通过雨雾的淋溶对受体植物产生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植食性害虫寻找寄主和天敌寻找定位害虫过程中,次生物质中的特异性化合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荔枝害虫的寄主选择机理,同时也可为提出新的荔枝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重点阐述了对荔枝蒂蛀虫和荔枝蝽有引诱和刺激产卵作用的植物特异性化合物研究进展,探讨次生代谢物对平腹小蜂的引诱作用,同时分析和讨论昆虫行为与寄主植物次生物质关系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化感物质对三七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阿魏酸、三七总皂苷、三七鲜根水提液及三七水培液浇施盆栽三七。结果表明:上述溶液对三七的生长均表现抑制作用。对株高及块根重的抑制作用强度与浓度的关系不明显;在对种苗根生长的影响上,阿魏酸抑制作用强度与浓度呈正相关,三七总皂苷抑制作用强度与浓度呈负相关,三七鲜根水提液浓度低于300g/L表现抑制作用,浓度达400g/L则表现为促进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三七不宜连作。  相似文献   

17.
二化螟与寄主植物间的互作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水稻等多种作物的主要害虫,深入了解二化螟与寄主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是防治二化螟的重要前提。综述报道了二化螟与不同寄主植物、水稻品种、栽培制度和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着重从二化螟的行为、发育、存活和种群增殖等方面论述二化螟与寄主植物及相关因素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了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HIV)的主要特点、诱导机制及其在三级营养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概述了昆虫诱导因子的研究现状,讨论了黄守瓜与葫芦科植物之间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适应,提出了研究黄守瓜口腔液中诱导因子的目的和意义,对黄守瓜诱导因子研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大蒜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生物测定和GC-MS分析方法,研究大蒜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方法】采用琼脂培和砂培2种栽培方式收集大蒜根系分泌物,分别采用乙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和正丁醇4种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对各有机溶剂萃取液进行萝卜种子发芽试验,确定出强化感作用组分,并对其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各有机溶剂萃取液的化感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乙酸乙酯萃取液>三氯甲烷萃取液>正丁醇和乙醚萃取液,初步确定大蒜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为2,6-二异丙基苯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二烯丙基二硫醚。【结论】2种栽培方式收集的大蒜根系分泌物的乙酸乙酯组分中的成分相似,但在含量上差异较大,表现为砂培>琼脂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