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金安桥水电站弃渣场边坡不同部位土壤物理性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弃渣场不同地形部位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以期为类似地区水电站项目弃渣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安桥水电站2#弃渣场为研究对象,以原生植被区为参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弃渣场不同坡位、平台以及原生植被区的土壤物理性质差异特征。【结果】①土壤水分含量以原生植被区最高,不同坡位的土壤水分含量大小表现为平台>中坡>上坡>下坡,且表现出下层土壤含水量高于表层土壤含水量;2#弃渣场各样地土壤含水量之间以及同一样地不同土层深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在粒径组成方面,渣场不同坡位的>4mm粒径的颗粒组成百分比以上坡最高,其余依次为平台>中坡>下坡,2#弃渣场的表层渣体粒径都较粗,下层渣体粒径略小于表层土壤;③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各坡位的土壤容重在1.62~1.92g/cm3之间,上坡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孔隙度最大;在垂直分布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下降的趋势;2#弃渣场各样地土壤容重之间以及同一样地不同土层的深度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2#渣场各部位的土壤物理性质均比对应的原生植被区的物理性质差,不利于植被的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2.
金安桥水电站弃渣场植被恢复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法对金安桥水电站五郎沟弃渣场进行植被动态调查,选取5个典型样地,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H)综合分析了主要物种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并对其重要值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郎沟弃渣场主要物种的多样性排列顺序为:戟叶酸模-含羞草+芨芨草群丛>戟叶酸模-扭黄茅群丛>戟叶酸模-白花鬼针草群丛>戟叶酸模-孔颖草群丛>戟叶酸模-芨芨草群丛。从均匀度指数的情况看,戟叶酸模-含羞草+芨芨草群丛>戟叶酸模-扭黄茅群丛>戟叶酸模-孔颖草群丛>戟叶酸模-白花鬼针草群丛>戟叶酸模-芨芨草群丛。重要值反映出五郎沟弃渣场早期植被恢复主要以灌木为主,灌木的重要值在样地中上下波动,说明某些灌木的相对地位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有可能会走向衰退,可通过人为干扰,增加物种多样性,维持其优势地位。草本的重要值在样方中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使其生态位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3.
植被恢复过程体现在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上,以金安桥水电站弃渣场植被恢复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方法对其植被群落恢复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弃渣场植物物种由7科10个种组成,2010年增加到9科12种,2011年增加到10科14种.同时随着渣场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从1.23增加到4.4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0.75增加到0.81,Pielou均匀度指数从0.29增加到0.43,生态优势度Simpson指数从0.39下降到0.28.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空间异质性增强,草本层和灌木层从较为均匀的状态逐渐形成镶嵌型空间格局,植物群落中各个种群的水平分布呈集群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金安桥水电站1#、2#、3#弃渣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各弃渣场岩土基质的颗粒侵蚀及细粒侵蚀特征,结果发现:弃渣场岩土基质均为重砾石土,沿渣场坡面向下,岩土基质颗粒中细粒含量增加,石砾含量相对减小;弃渣场细粒部分中沙粒含量最高,1#、2#和3#弃渣场质地分别为砂质粘壤土、壤质粘土和粘壤土;坡度和雨强是弃渣场岩土基质侵蚀的主要外营力.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弃渣场岩土基质生态恢复的限制因素和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江西某铜矿3处弃渣场拦渣坝下游污染农田的土壤重金属Cu、Cd、Pb、As、Sb、pH、有机质的垂直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污染土壤pH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重金属全量、有机质质量分数呈现5~10 cm0~5 cm10~20 cm20~30 cm的分布规律,且5~10、0~5 cm土层的重金属全量明显高于10~20 cm和20~30 cm的,重金属在垂直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表聚效应。变异系数分析表明,重金属全量在土壤垂直空间的变异程度既受土层间因素影响,也受地块间因素的影响。相关性分析则表明,土壤重金属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说明其来源相似;Cu、Pb、As、Sb与有机质质量分数之间呈正相关;Pb、As、Sb与pH之间,Cu、Pb、Sb、As与土层深度之间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江西某铜矿3处弃渣场拦渣坝下游污染农田的土壤重金属Cu、Cd、Pb、As、Sb、pH、有机质的垂直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污染土壤pH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重金属全量、有机质质量分数呈现5~10 cm>0~5 cm>10~20 cm>20~30 cm的分布规律,且5~10、0~5 cm土层的重金属全量明显高于10~20 cm和20~30 cm的,重金属在垂直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表聚效应。变异系数分析表明,重金属全量在土壤垂直空间的变异程度既受土层间因素影响,也受地块间因素的影响。相关性分析则表明,土壤重金属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说明其来源相似;Cu、Pb、As、Sb与有机质质量分数之间呈正相关;Pb、As、Sb与pH之间,Cu、Pb、Sb、As与土层深度之间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水利工程建设一般投资和土建规模较大,施工中极易产生大量的弃渣。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弃渣场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从水利工程弃渣场设置规范、布设原则以及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弃渣场的建造规程,以期为水利工程弃渣场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张川  严家顺  王穗  张建生  彭尔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371-1372,1377
总结了小水电弃渣场水土流失的特征,按照弃土、弃渣组成物质的不同将弃渣场分为以石质为主的弃渣场和以砂、土质为主的弃渣场,并分别对2类弃渣场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华亭煤矿仪山沟弃渣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近年来,随着无序弃渣及弃渣量的增加,各级弃渣场存在渣堆外坡沟蚀及滑坡的潜在危险,严重威胁沟口城区、矿区、居民区人民生命财产及氵内河行洪安全。针对上述问题,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及弃渣场运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弃渣场按先拦后弃的设计原则,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将洪水引到电站厂房下游河道,避免洪水对弃渣场的冲蚀影响电站厂房安全。  相似文献   

11.
以河南特产资源香椿为试验材料,对2个不同产地红油香椿各部位废弃材料中黄酮、多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香椿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红油香椿废弃材料中黄酮、多酚、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不同产地红油香椿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有明显差异,河南桐柏的红油香椿中黄酮、多酚、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河南中牟。同一产地红油香椿各部位间生物活性物质也有差别,叶中活性物质含量高于茎部。其中,河南桐柏红油香椿老叶中黄酮、多酚、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河南中牟红油香椿老叶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桐柏红油香椿老茎中多酚含量最低,中牟红油香椿老茎中黄酮、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2.
杨锐锋  张建强  耿广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348-13351
在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工程分析及弃渣场选址和设计现状说明的基础上,以贵广铁路为例,从大型建设工程弃渣场场址选择及设计角度进行分析论证,从而提出工程弃渣场进行选址及设计工程可行性的合理意见。并通过对大型建设工程弃渣场进行场址选择及设计分析,得出了弃渣场选址的基本原则和不同渣场工程情况的设计技术相宜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复垦盐渍化弃耕地客土改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旭东  塔伊尔  贾俊平  张艳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54-13755,13779
[目的]比较客土掺沙对复垦盐渍化弃耕地的改良效果。[方法]以干旱区绿洲复垦第1年的盐渍化弃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表层覆沙和耕层翻沙的方法对其进行客土改良,研究不同改良方式土壤颗粒组成、含水量及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层覆沙对盐渍化弃耕地的改良效果不明显,而耕层翻沙则明显改善了土壤结构,具体表现为:耕层0~30cm土壤颗粒组成中粘粒含量减少而砂粒含量增加,土壤盐分含量降低。综合考虑改盐效果及成本,耕层沙-土体积比为1:6~1:3的耕层翻沙处理对复垦盐渍化弃耕地的改良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确定了复垦盐渍化弃耕地的最佳改良方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弃耕砂田人工造林试验,并且以相邻的农作物砂田和原生地裸地为对照,对弃耕砂田造林地土壤水分生态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观测期内,弃耕砂田灌木造林地0~40 cm层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2.6%,与农作物砂田、原生地裸地含水量相比,分别高出9.5%和40.7%,这说明弃耕砂田的保水效果虽较新砂田有所下降,但较原生地裸地仍具有较好的水分保持能力;在整个生长期内,弃耕砂田灌木造林地土壤水分变化虽有上下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7月份达到最低.而经过8~9月雨季后,土壤含水量得到补充而快速增加;与对照相比,弃耕砂田灌木造林地土壤含水量在(0~10 cm)与农作物砂田和原生地裸地差异不大,但在10~40 cm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农作物砂田和原生地裸地.观测研究初步表明,弃耕砂田具有植被恢复与利用必要的水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土壤中大丽轮枝菌的微菌核是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关键因子,研究外界因素对土壤中微菌核数量的影响特征,为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意义.[方法]利用选择性分离培养与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采自新疆棉花黄萎病田内不同处理组土壤中的微菌核,并结合室内盆栽试验进行验证.[结果]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在棉田土壤中呈聚集分布,不同抗病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黄石市黄荆山采石场废弃地4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多花木蓝纯林、多花木蓝×小叶女贞混交林、刺槐纯林、刺槐×盐肤木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微生物数量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混交林的土壤水分、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喝速效钾含量均高于纯林,纯林土壤的全氮及速效氮含量均高于混交林;各植被恢复模式下微生物数量依次为细菌>固氮菌>放线菌>真菌,混交林的微生物总数、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高于纯林,纯林的固氮菌数量高于混交林;各类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pH、有机质及速效钾含量均呈较好的相关性;综合考虑,不同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数量分布特征,多花木蓝-小叶女贞混交林能更好地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植被恢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