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矮化栽培是世界苹果栽培的发展趋势,矮化砧木是实现矮化栽培的主要途径,世界苹果生产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矮化砧木的选育工作,并选育出M系、MM系、CG系、B系、JM系、SH系等一系列的优良矮化砧木。为提高矮化砧木的抗寒、抗病能力,许多特异的抗性资源被选作杂交亲本。本文重点介绍了抗寒、抗病、抗旱、易生根、无融合生殖等特异资源在矮化砧木遗传性状改良过程中的利用情况,以期为我国丰富的苹果属资源利用和矮化砧木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综述美国苹果砧木的育种历史和现状,简介美国选育的苹果砧木特性,以期为我国苹果砧木的选育提供参考。美国从1968年开始苹果砧木育种,早期进行了资源的广泛评价和筛选,随后根据美国具体气候条件,将育种目标主要定为矮化和半矮化、抗火疫病、抗颈腐病、抗苹果绵蚜、抗重茬、早产丰产等,杂交后代进行深入、多层次的评价和筛选,最终成功选育出目前商业化和科研应用较广泛、已申请专利的14个苹果砧木品种,包括1个极矮化砧木、5个矮化砧木、8个半矮化砧木。主要特性:树体本身为小灌木,抗火疫病和苹果绵蚜,耐颈腐病和重茬,易繁殖;嫁接品种后致矮、早实丰产。可见,美国在矮化砧木选育之前的评价筛选及选育后的鉴定方面都具有系统的手段和方法,为苹果砧木选育的重要部分,可以作为我国苹果砧木育种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境内苹果属野生果树种质资源主要分布有4种,即河南海棠、湖北海棠、山丁子、毛山丁子,其中山定子、河南海棠分布最为广泛.文章对4种野生资源的植物学特性、物候期、分布范围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目前的利用现状:山定子常作为苹果砧木,海棠则用于苹果矮化砧木的选育,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从河南海棠中实生选育出了S系苹果矮化砧木...  相似文献   

4.
我国苹果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凤之  王昆  曹玉芬  高源  龚欣 《果树学报》2006,23(6):865-870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苹果生产及贸易现状,并概述了我国4个苹果种质资源圃的建设情况和苹果属植物资源收集、保存工作。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矮化性和无融合生殖等方面对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并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501份苹果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和评价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建成苹果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目前苹果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主要体现在苹果新品种、矮化砧的选育和苹果无融合生殖利用3个主要方面,并提出今后我国苹果种质资源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山旱地缺肥少水条件所限,如何在山旱地种好矮化密植苹果是苹果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矮化密植苹果生产特点及静宁、庄浪等山旱地苹果矮化密植经验,总结出以下注意事项:1选择抗性砧木,促进树体生长在长期的苹果栽培过程中,人们培育了许多具有矮化效应的砧木。砧木种类不同,根系形态差别很大,树体吸收能力也不一样,对干旱的抵抗和适应能力各异。一般主根扎得深、根群发达的矮化砧木具有较强的抗旱性,用其嫁接繁殖的苹果,可保持树体旺盛生长,提高产能。根据生产观察,在众多的矮化砧木中,SH6和青砧系列的品种抗旱性较强,在山旱地栽培时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
苹果扦插繁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苹果生产对营养系砧木和品种自根苗越来越广泛的需求,近年来,许多果树科技工作者进行了苹果属资源材料的繁殖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进展。如苏联等(1982)用绿枝扦插培育苹果营养系砧木获得生根苗;日本金泽升等(1980)用苹果半矮化  相似文献   

7.
介绍两个我国自己选育的抗寒性强的苹果矮化砧木目前我国生产上应用的苹果矮化砧木,大多数是60年代从英国引入的M系和MM系。由于这些砧木抗寒能力差、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经常发生冻害,因而限制了苹果矮化栽培的发展。为促进我国北方地区苹果矮化密植集约化栽培的...  相似文献   

8.
正矮化栽培是指利用生物、栽培学手段,使树体矮小、树冠紧凑,便于密植的一种栽培方法(生产上多采用矮化砧木栽培)。苹果矮化栽培具有结果早、产量高、品质优、易管理等优点,明显不同于乔化栽培,是一种新型的集约、高效、省力栽培方式,也是现代苹果栽培发展的方向。矮化密植建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口,掌握其关键技术,以确保建园成功。1要把好砧木关目前,生产上矮化砧木种类比较多,根据矮化砧木所处部位不同分矮化自根砧和矮化中间砧。土壤、气候  相似文献   

9.
利用当地蔷薇科的6属10个种作为苹果砧木,进行嫁接观察,结果表明:林檎、丽江山定子是当地苹果理想的乔化砧木;滇池海棠、栘(木衣)、华西小石积可作为苹果有望的半矮化、矮化砧试材;梨属、花楸属、火棘属植物不能作苹果砧木。  相似文献   

10.
<正>大量提供矮化中间砧苹果苗及接穗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从上世纪70年代起致力于果树砧木选育研究,先后选育出S系、SH系苹果矮化砧木、K系梨矮化砧木。SH系因其矮化、早果、丰产、果实综合性状优良、砧穗亲和好、抗性强等特性均优于其他砧木,已在我国苹果产区普遍应用,是我国发展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首选砧木,进入21世纪以来,课题组致力于抗寒、抗旱、早果苹果矮化砧木的选育,目前已从15万株晋西北野生山定子中,筛选出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单系,暂  相似文献   

11.
矮化苹果具有植株矮、冠幅小、早果性、丰产性好、生产管理方便等特点,国际上苹果生产均以矮化栽培的方式进行。因此矮化栽培是我国苹果生产的发展趋势,而矮化砧木品种选育是苹果矮化栽培的基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苹果矮化的遗传特点、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该研究从苹果矮化遗传特点、分子标记应用及矮化基因定位、矮化相关基因克隆和矮化转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进一步利用这些基因改良苹果农艺性状及矮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苹果矮化砧木应用现状及适应性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矮化砧木是实现苹果矮化栽培的最主要途径,矮化密植是世界苹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世界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除我国外,世界苹果主要生产国家新建果园基本栽培矮化砧木,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查阅标本和文献资料、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秦巴山区苹果属海棠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秦巴山区苹果属海棠资源丰富,共有13个种,加上果实直径大于5cm的苹果,占中国苹果属植物种类的比例为63.63%;秦巴山区野生海棠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秦巴山区野生海棠资源可用作培育新品种的材料及观赏海棠和食用苹果的砧木。最后提出了开发利用苹果属海棠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综述山东省50年来苹果资源研究与利用、引种、杂交育种、实生选种、芽变选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育种和砧木育种工作的成绩.提出今后应进一步开发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性强、栽培性状好、品质优良、适应国际市场需要、适宜加工、适宜密植和绿色有机果品生产的新品种;创新育种技术及加大抗病矮化育种力度,培育优良砧木等要求.  相似文献   

15.
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也是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我国具有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仅苹果属就有23个种和100多个变异类型,为苹果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因源和种质材料。为了更好地发掘研究我国的果树种质资源,国家在全国各地先后建成了14个果树种  相似文献   

16.
国外几个苹果矮化砧引种试验报告荣志祥,李喜森,谷大军王景元,赵岩,王毅(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115214)我国目前生产上应用的苹果矮化砧木,大多数是60年代从英国引入的M系或MM系营养系砧木,适应能力较差,不能广泛应用。为筛选适宜的苹果矮化砧木,促进...  相似文献   

17.
<正>项目名称:梨优异矮化种质创制与矮化砧品种培育利用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完成人:姜淑苓,欧春青,王斐,贾敬贤,陈长兰,马力,李连文,汤常永,郝宁宁项目简介:针对中国梨生产上矮化砧木及矮化品种培育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率先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东方梨和西方梨均亲和的矮化砧木新品种5个,创制出株形矮化、品质优良的矮生型梨新种质30个,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巴普洛夫斯克试验站保存苹果种质资源10个种463份,迈科普试验站保存苹果种质资源44个种2 000余份;系统开展了抗病性、抗寒性等鉴定评价工作,编制了目录;利用丰富的资源,已选育出一批抗病、抗寒、商品性好的苹果品种,育出的CK系列苹果砧木已在生产上试栽。  相似文献   

19.
以苹果矮化砧木M27、M9、M26、MM106及乔化砧木八棱海棠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组织离析法,研究了苹果不同砧木导管分子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形态特征参数,以期为探索苹果矮化砧木致矮机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八棱海棠与M系砧木导管分子均为孔纹导管;八棱海棠导管分子在长度和尾长上均显著高于M系砧木;M系砧木导管分子宽度、纹孔式、纹孔膜残留、端壁倾斜角与八棱海棠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矮化砧木较乔化砧木具有短导管性、短尾性,这种特性可能是矮化砧木致使树体矮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世界及中国苹果属植物的分布情况和分类概况,并有针对性地叙述了苹果属植物的应用分型情况,即砧木种类、食用种类、观赏种类和基因资源类,提出了各分型的部分代表植物及其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根据我国苹果4大主产区的生态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空间等内容,对应苹果属植物的应用分型特点,为今后各主产区的发展方向及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2个苹果优势区域带应以鲜食苹果为主,加工为辅进行发展;另2个主产带应以发展加工、早熟及观赏类型苹果为主,并辅以进行基因资源类型的保存和利用工作。最后对苹果资源的保存及观赏苹果类型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