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密植枣树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树适应性强,结果早,见效快,是甘肃省东部地区主栽果树之一.近年来,枣树栽植逐渐由大冠稀植改为小冠密植,株行距1.5 m×2 m,明显提高了枣树单位面积产量.但由于单位面积栽植株数多,产量高,对施肥水平、施肥方式都有独特要求,如果按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势必影响树体生长,不能充分发挥密植的优越性,甚至使密植失败.2001-2003年笔者进行了密植枣树施肥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宁夏灵武市狼皮梁新开垦的沙荒地上开展灵武长枣密植栽培试验,试验设1m×2m、1m×3m、1.5m×3m、2m×3m、3m×4m(对照)5个处理,通过对5种栽植密度枣树生长量、产量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密植能达到迅速扩冠、早产、丰产效果,总体表现出栽植越密,单株结果量越大,产量越高,扩冠也较快;开心形、纺锤形、主干形、小冠疏层形4种树形中,以开心形单株结果量最高,主干形次之,纺锤形和小冠疏层形产量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
枣树矮化密植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枣树是陕西省彬县主要水果之一,但目前全县不少枣树管理粗放,树体偏高,单产较低,经济效益较差,严重影响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为提高枣树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枣树矮化密植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高标准建园建园时,一是要求定植前进行严格的勘测规划,做  相似文献   

4.
采用 2m× 2m株行距对金丝小枣进行篱壁形栽培试验 ,栽后加强肥水管理 ,保花、保果 ,二年生枣树每 6 6 6 .7m2 产果 2 99kg ,三年生树可产 92 7kg ,使枣树提早结果 8~ 1 0年。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海阳市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大面积进行红富士矮化密植栽培,行株距为3m×2m,每667m2栽植111株,大部分果园苗木采用M26作中间砧,山定子作基砧.由于密植红富士园行株距过密,加上许多果农不懂如何进行密植红富士果园的管理,造成大部分密植红富士苹果园枝量过多,主枝过粗、过大,中央领导干与主枝粗度比过小,株间行间交接严重,果园郁闭严重,树冠内通风透光不良,果园效益随着树龄的增长逐渐下降.1998年,海阳市果业技术推广站开始探索密植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2001年初我们提出了"密植红富士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研究"这一课题,经过2年多的试验研究,效果显著,于2003年9月28日经过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6.
1 选择合适的栽植密度 枣树密植时的栽植密度 ,一般是 2~ 3m× 3~ 4m ,高密植时 ,一般每 667m2栽植 2 2 0株以上。枣树密植栽培是枣树获得早产、丰产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不是越密越好 ,如冬枣本身生长势较强 ,在静海地区 ,其树高、冠径 ,比一般金丝小枣树大 2 0 %。采用  相似文献   

7.
枣树适应性强,枣果营养丰富、结果早。近年来随着果品产业结卡句的凋整,枣树栽植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一些群众缺乏科学的管理技术而造成早果不早产、品质差、痫虫害严重等后果。为此我们于1995~1998年对当地主栽品种牛心枣密植乍产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 1 试验概况 试验园在河北省迁安市职教中心农业试验基地进  相似文献   

8.
苹果树栽植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树的栽植方式和方法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国家都有所不同。在我国,上世纪60~70年代667m2栽植30株以下,栽植方式以4m×6m和4m×5m为主。进入80年代密度提高到33~44株,栽植方式以4m×5m和4m×4m为主。90年代随着矮化砧木和短枝型品种的引进,密度进一步增大,密植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乔化密植有667m2栽55株以上的,还有栽100株以上的,甚至200株以上;矮化密植一般栽83株或111株。密植方式有3m×4m、2m×3m、2m×4m、1.5m×4m等形式。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由于机械化程度高、土地宽广,以密植为主,一般667m2栽66~133株,株距小(1~3m)、行距大(4~6…  相似文献   

9.
2002年从重庆市无花果研究所引进无花果品种玛斯义·陶芬和布朗瑞克进行试种和早期丰产密植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在湖南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农场进行,粘质壤土,土壤pH值6.2,肥力中等。面积1 467.4 m2。当地年平均气温16.2℃,年降水量1 300~1 700 mm,年日照时数1 240~1 435小时,年无霜期250~280天。2002年2月初定植,行株距3 m×1 m。定植当年开始结果,玛斯义·陶芬和布朗瑞克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529、375 kg,第2年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1 892、1 528 kg,第3年(2004年)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 814.3…  相似文献   

10.
<正> 绿枝扦插育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枣树育苗新技术。已往的枣树绿枝扦插育苗试验多为不同激素、扦插基质或插穗类型等的单项选择试验[1-4],而分析不同因素在枣树绿枝扦插育苗中的作用及选择各因素适宜处理组合的试验尚未见报道。为此,2001年,我们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枣树绿枝扦插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初步明确了圆铃枣绿枝扦插育苗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试验条件下的适宜处理组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桐柏县地处豫南山区,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栽植核桃,近年来,全县5个山区乡镇共栽植核桃333 hm2,年产干果10万kg以上。为探讨适宜的山地核桃密植园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我们于2000—2006年进行了本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步总结出一些有效的丰产栽培技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试验的基本情况桐柏县年平均气温15·1℃,年降水量1 100 mm,无霜期223天,四季分明,光照充足。2000年春在吴城镇郭老庄村和闫庄村各建立3·6 hm2核桃密植示范园。2个园行株距分别为4 m×3 m和5 m×2·5 m。园地平均坡度18°左右,土层厚度45 cm…  相似文献   

12.
田林森 《中国果树》2012,(3):59-61,78
2004—200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明沙淖乡果树科技示范园进行南果梨密植早期丰产试验。采用拉枝、主干环缢、加强肥水管理、控制结果量等综合措施,试验园开始结果年限比当地常规生产园早1~2年。定植后第5年,树形已初步形成,平均每667 m2产量1 205 kg。  相似文献   

13.
2004—2009年在河北省迁西县宜林荒山上进行野生酸枣就地改接大枣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示范试验。枣树改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试验示范园6年平均667m2年产量204kg,收益2158.00元,获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针对陕北山地密植枣树土壤肥力低,树势弱,生长缓慢,枣果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缺乏合理施肥技术等问题,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山地红枣土壤肥力测定和田间施肥试验结果,提出了滴灌条件下山地矮化密植红枣高产优质氮、磷、钾肥合理施肥用量,基肥、追肥和叶面施肥时期及其配套施用方法,同时指出了陕北区枣树施肥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宁夏灵武枣树冻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靠近毛乌素沙漠西缘,著名枣树地方良种灵武长枣在当地已有800余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灵武长枣在当地栽植面积发展较快,矮化密植栽培面积已达3 670 hm2.除灵武长枣外,又相继从其它省区引进了不少枣品种.2004年秋冬,灵武市枣、苹果、葡萄、桃、李、核桃等果树幼树均遭受严重冻害.为分析研究我国西部半干旱地区枣树的冻害规律,2005年5月,我们对灵武园艺试验场枣树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枣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枣树矮化密植栽培,就是把大冠稀植栽培改为矮小高密植集约栽培,这种栽培模式有利于节省土地资源,有利于现代化管理。枣树童期短,早花早果性强。从生产中可以看到,枣树无论是实生繁殖还是嫁接繁殖,栽培当年就有开花结果习性,栽培第2年约有70%的植株开花结果,栽培第3年100%的植株均能开花结果。现将其枣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郓城县枣树栽培历史悠久 ,面积大 ,据统计 ,现有枣园面积 80 0 0 hm2 ,枣树 64 0万株。但多数枣园管理粗放 ,结果晚 ,产量低 ,品质差 ,效益低。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于 1 997~2 0 0 0年进行了枣树低产园综合改造试验 ,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现将结果简报如下。1 试验地基本情况及试验效果  试验地设在郓城县张营苗圃。该苗圃海拔高度 47.5 m,年平均气温 1 3 .5℃ ,≥ 1 0℃的年平均积温 45 43℃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479.7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 694.7mm,无霜期 2 0 8天。水浇条件良好 ,土壤为潮土 ,p H值为 8,土壤有机质含量 0 .5 %。 …  相似文献   

18.
1 我国苹果生产中从乔砧大冠稀植向乔砧小冠密植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 .1 砧木、栽植密度和树形不配套 乔砧是大树冠砧木 ,密植是有限度的 ,只有在乔砧生长特性允许的范围内科学合理的密植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许多果园栽植密度过大 ,株行距达 1 m× 2 m、1 .5 m× 2 m、1 .5 m× 3m,有些地区把 2 m× 4m、2 m× 3m作为普及的密度 ,采用的树形为细长纺锤形。实践证明 ,由于密度过大 ,即使采用细长纺锤形和树形超常的办法控制树体 ,最后也很难逃脱个体、群体郁闭的结果。北京地区多采用 3m× 5 m的栽植密度和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  相似文献   

19.
滨海盐渍化土壤冬枣丰产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棣县地处山东省北部 ,濒临渤海 ,沿海分布着大量的盐碱地。为开发利用这些土地资源 ,我们根据枣树具有较强耐盐碱能力的特点 ,于 1 999~ 2 0 0 2年在 3种不同盐渍化程度的土壤上进行了冬枣密植栽培试验 ,以期获得盐渍化土壤栽培冬枣的经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试验园设在无棣县良种畜禽繁育场示范基地 ,总面积 3 .1 1 hm2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 1 2 .1℃ ,年日照时数 2 72 4.5小时 ,年均降水量 571 mm,地貌类型为黄河冲积平原 ,粘质壤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 0 .8%~1 .0 %。土壤含盐量 0 .1 4%~ …  相似文献   

20.
目前保护地桃树,普遍采用的株行距为1 m×1 m或1 m×1.5 m;或实行带状种植,大行距为1.5~2 m,小行距为1 m,株距为1 m.高密度建园,是提高当年产量和前期效益的最主要途径.但以后几年,随着树体生长,防止密挤、郁闭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就这个问题普遍采用两种解决方式:一是计划密植,结果后进行去株间伐:二是永久密植,株密稀留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