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几年,喷灌在我国山丘区的坡地果园、茶园日趋普及,收到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实践证明,坡地喷灌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在坡地上开荒种地,据1987年统计,全国共有坡耕地约5亿亩,占全国耕地的25%以上.坡耕地的开垦,破坏了原有的植被,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土流失.虽然可采取坡改梯等保土保水措施,但至今全国仅改造成1亿多亩梯地,且坡改梯需耗  相似文献   

2.
<正>一、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势在必行1.丘陵山区农田现状限制了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发展重庆市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全市耕地面积共3677万亩,其中15°以下1801万亩,15°~25°的1043万亩,25°以上833万亩;单块耕地面积在1亩以下的占80%以上;人均耕地1.12亩,户均耕地不足5亩,耕地分散在3处以上农户数占比高达60%。自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和  相似文献   

3.
1.临汾市小杂粮产业现状 (1)土地资源丰富临汾市10个山区县,耕地面积22.82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7.8%,农业人口将近100万,占全市人口的30%,人均耕地为0.23hm^2以上。山区丘陵坡地中低肥力农田所占比例较大,几乎年年春旱,每隔2~3年就有“伏旱”,适宜发展耐旱、耐瘠、抗逆力强的小杂粮作物。  相似文献   

4.
浦江县地处浙江中部,在地貌构成中,平原和平畈占21.18%、岗坡地占1.76%、丘陵占33.95%、低中山占43.1%,其中耕地面积1.2万公顷。2008年粮食种植面积1.41万公顷,总产量8.1万吨,高山蔬菜、花卉苗木、水果、茶叶是四大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柑桔种植面积230万亩,面积及其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茶叶种植面积210万亩,居全国第一,产量居全国第二。70%以上的柑桔、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在5°~25°的山丘坡地上。喷微灌技术对于湖南山丘区经济作物基地的增产增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985年以来,湖南省喷灌建设发生了重大转变,使之符合于改革新时期的发展形  相似文献   

6.
一、广西甘蔗生产基本情况 甘蔗是广西经济的支柱产业,广西现有耕地面积266万hm~2,其中旱地115万hm~2,占耕地面积43.2%;今年甘蔗种植面积61.2万hm~2,占旱地53.22%。过去10年是广西甘蔗糖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广西蔗糖产量由1990/1991年榨季的130万t,占全国产量20%,一跃发展到最高产量1998/1999年榨季的380万t,占全国总产量43%,比1990/1991年榨季增加192%。目前广西蔗区70%以上分布在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坡地、丘陵地区,只能靠天吃饭,风调雨顺时有好收成,否则血本无归。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广西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种类的主要地形因子。【方法】以南方红壤丘陵坡地果园水土保持示范区为研究区域,采用五点采样法取土,利用样方法开展植被调查,利用Arc GIS确定各采样点地形因子,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总氮(TN)、总磷(TP)、总钾(TK)、有机质(TOC)、土壤含水率)和植物种数随地形因子(坡度、破向、坡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坡度等级下土壤含水率表现为5°~10° 10°~15° 15°~25° 0°~5°,在0°~5o坡度等级下土壤含水率最低为(18.6%)。土壤TN、TP、TK、TOC量随坡度和坡向变化无显著差异。土壤TN、TK和土壤含水率在不同坡位处无显著差异,TP和TOC量随坡位的下降而增加。研究区内共有植物183种,植物种类数随坡度、坡向及坡位差异显著。植物种类数随坡度变化趋势为0°~5°10°~15°15°~25°5°~10°;坡向上表现为阳坡多于阴坡;随坡位变化趋势为山坡山顶,坡中坡上坡下。【结论】坡度是土壤含水率变化的主导地形因子,坡位是土壤TP和TOC变化的主导地形因子。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集边疆、山区、多民族为一体,是拥有气候、资源与区位三大优势的高原山区省份。全省耕地中25°以下耕地占55.08%,适合于机械化耕作与种植;15°~25°耕地占30.38%,机械化水平发展较慢;25°以上耕地占14.54%,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东南和滇西南区。近几年,在坝区,水稻、烤烟、蔬菜等种植面积较  相似文献   

9.
梯田建设及其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川盆中丘陵区,幅员辽阔、坡耕地面积特大,且基本上属紫色砂页岩地类、水土流失极其严重,使开发“三高农业”受到严重制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对该区域不同坡度的坡耕地,因地制宜,合理设计,实施坡(地)改梯(田或土)工程后,再加以水保耕作措施,从而获得了显著的“三大效益”。水土流失量大为减少,甚至比5°坡地的流失量还少;增强了土壤肥力,农地的生态明显改观;其增产增收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梨树县素有东北粮仓和松辽明珠之称,是全国重点产粮大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梨树县耕地面积27.87万hm2,其中15°以下的坡地耕地面积占85%,特别适宜机械化作业。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社会的文明进步、农机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1.
云南蔗区多样性地形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调查了云南蔗区38个县不同坡度(≤2°,2°~6°,6°~15°,15°~25°,>25°)甘蔗耕地的面积,并调查了不同坡度(2°~6°,6°~15°,15°~25°)耕地发展甘蔗种植的潜力面积。调查数据表明,云南省坡度在0°~15°之间的甘蔗耕地面积最大,占全省甘蔗总面积的62.6%;坡度≤2°甘蔗耕面积地占全省甘蔗总面积的14.6%,坡度2°~6°甘蔗耕面积地占全省甘蔗总面积的15.9%,6°~15°甘蔗耕地占全省甘蔗耕地面积的32.1%;云南蔗区有大面积甘蔗耕地适宜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大部分蔗区优先发展中小型甘蔗实用机械,0°~6°坡度面积较大的蔗区可考虑发展中大型甘蔗机械。  相似文献   

12.
商洛地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属秦岭山区,是陕西省发展林特产多种经营的基地。但由于地形复杂,坡耕地占全部耕地面积的76.87%,发展灌溉缓慢,全区总耕地面积为259.3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仅为33.25万亩,人均仅0.17万亩,所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这与要发展成为林特产多种经营的基地不相适应。另一方面,本地区水资源还没有  相似文献   

13.
正重庆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在发展的道路上,机遇和挑战并存,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村、大库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于一体。全市3 000多万亩(1亩≈0.067 hm~2)耕地98%分布在丘陵山区。其中15°以上的坡耕地占47.1%,单块耕地面积在1亩以下的占80%以上,人均耕地面积仅1.12亩,每个农户耕地分散在3处以上的占60%,户均耕地规模不足5亩。"巴掌田、鸡窝地、坡陡  相似文献   

14.
充分发挥农机在旱作农业中的作用青龙满族自治县,是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已被省农业厅列为全省12个早作农业示范县之一。全县有3.45万hm2(51.77万亩)耕地,旱地面积占73%,特另是旱坡地面积大,“下雨满坡流,无雨亩低头”,农作物极易遭受旱灾。近年...  相似文献   

15.
1.目前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概况“八五”期间我国水稻机械化取得了较大进展。1990~1995年水稻机械化栽植面积由53.3万公顷提高到67.3万公顷,增长26%;机械化收获面积由29.5万公顷提高到74.4万公顷,增长152%;工厂化育秧播种面积由5、8万公顷提高到72.6万公顷,增长25%。但总体上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是很低的,从地域发展看,水稻种植机械化北方发展快,南方发展慢。我国北方水稻种植发展较快,虽播种面积和产量仅占当地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的10%,但机插秧却占全国机插秧;总面积的94%,其中东北占80%;机直播占全国机直铺…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宿迁是农业大市,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年产量300多万t。据初步测算,宿迁市的秸秆有120万t作为农村生活燃料和能源,占40%左右;45万t被直接还田,占15%;15万t作为饲料,占5%左右;12万t作为食用菌基料,占4%;秸秆发电、秸秆编织及其它利用18万t,占6%;  相似文献   

17.
南方坡耕地的有效水土保持植物——苎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荨麻科(Urticaceae)苎麻属(Boehmeria Jacq.)苎麻的分布、经济价值,并阐述了苎麻保持水土的机理和减少土壤侵蚀的量,进行了苎麻与经果林、水保林保持水土对比分析、种植苎麻与农作物经济收益的分析.种植苎麻的经济效益是种植粮食作物的近3倍,所以,在毁林开荒地及25°以上的坡耕地有计划地改种苎麻和在坡耕地较多、粮食比较富足的地区种植苎麻,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搞好水土保持,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很有效的一种植物措施和途径,又是一种投资省、时间短、见效快、覆盖度高的短、平、快的水土保持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8.
1 坡地喷灌工程的类型坡地喷灌工程因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多采用固定或半固定管道式喷灌工程,各类移动式喷灌机只适用于坡度较缓的坡耕地,或者作为零星地块的辅助喷灌设备。而管道式喷灌工程根据喷灌所需压力的获取及调节方式,也可分成图1所示的四种类型,其中调蓄  相似文献   

19.
苎麻,国际上称为“中国草”。是我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我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苎麻叶片较大,非常茂密,多层覆盖麻地,覆盖度可达100%。且覆盖时间长,一般每年为9个月左右。苎麻覆盖后,既减少水分蒸发,又能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土壤侵蚀量和地表径流量。从栽植苎麻的第二年起,无论是缓坡苎麻地,还是陡坡苎麻地,其年径流系数都小于0.06,年土壤侵蚀强度小于19t/km^2,水土保持效果都相当于已种植5-7年的20度坡地上的疏幼林地,是治理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特有的一种植物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四平市石岭子镇位于四平东南,属于山区、半山区。机械化发展以小型为主,耕地面积8.97万亩,坡地较多。为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含水量,有效利用自然降水,降低生产成本,近些年我们有针对性地试验推广了玉米机械化垄侧保墒栽培技术。实践证明,该项技术不仅操作简单,抗旱保墒,提高出苗率,而且节约生产成本,增产效果明显。玉米机械垄侧保墒栽培技术是山区、半山区、坡耕地的一项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