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茶叶安全风险评价为研究目标,探讨模糊数学理论在茶叶安全风险评价方面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茶叶安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探讨模糊数学理论在茶叶安全风险评价方面应用的有效性。从市场上购买一批茶叶作为实验样本,对实验样本中的六六六、敌敌畏、滴滴涕、马拉硫磷四种农药与铜、镉、铅三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并选择污染指数、污染物毒性、污染超标率与污染物富集程度四个指标作为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结果发现,认为这批茶叶安全性较高的约有76%比重,认为安全性一般的约有21%比重,认为不安全的约有3%比重,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取最大值所对应的评价结果,作为模糊综合评价的最终结果,则该批茶叶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安全,对比专家对这批茶叶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表明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茶叶安全风险评价具有良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邹小龙  姜川 《茶叶》2010,36(3):159-163
本文研究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茶叶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茶叶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应用于丽水地区绿茶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物监测结果的综合评价,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从消费者的人身健康考虑,对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对茶叶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建立起了相应的茶叶安全风险模糊评价数学模型,对茶叶产品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的监测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茶叶主产省之一的浙江为例,将模糊数学理论运用到茶叶的安全评价模型中,经过分析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对茶叶安全风险评价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茶承载着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喝茶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证茶叶的质量,识别茶叶中残留的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提高茶叶的生产品质,是摆在茶叶产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模糊理论中的模糊数学理论,建立茶叶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研究影响茶叶品质的各项因子,从而对茶叶的品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伴随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问题的日益严重,茶产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污染物残留问题,对茶叶品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由此,引起很多国家对茶叶内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问题极为关注。作为茶叶生产的重要国家,我国茶产业发展同样面临重金属和农作药物残留的安全卫生问题。文章在对模糊数学方法阐述的基础上,利用此方法对茶叶品质问题进行评价研究,通过茶叶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在对茶叶残留物识别分析及模糊运作的基础上,针对茶叶污染物的品种展开安全评级及风险排序,根据结论对比分析,验证了模糊数学方法在茶叶品质综合评价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食品要求的提高,茶叶已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茶叶全纳入食品管理范畴,茶叶不再是农产品,而是正式作为为一种食品进行管理。茶叶已纳入《食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新食品卫生标准的发布和实施,要求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必须转变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茶叶品质评价为研究目标,探讨模糊数学理论在茶叶品质评价方面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茶叶品质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探讨模糊数学理论在茶叶品质评价方面应用的有效性。对模糊数学在茶叶审评中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以色泽、外形、香气、滋味四个指标作为茶叶品质评价因素,邀请专家实验样本的色泽、外形、香气、滋味进行依次打分与等级划分,然后进行模糊隶属度函数构建与综合评价,经过模糊综合评价分析,该批茶叶的品质审评结果为:认为品质优秀的约有45%比重,认为品质良好的约有40%比重,认为品质中等约有10%比重,认为品质差的约有5%比重,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取最大值所对应的评价结果,作为模糊综合评价的最终结果,则该批茶叶品质的模糊综合审评结果为优秀。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的问题逐渐重视起来。大多数人们还是趋向于接受安全无公害的食品。所以,人们对于无公害的茶叶栽培技术也就更加看重。对于应用无公害茶叶的栽培技术,不仅能够对茶叶中的有害农药杂质进行控制,还能够保障无公害茶叶的绿色生态性质。只有在茶叶栽培中使用无公害的茶叶栽培技术,才能保证培养出的茶叶能够满足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无公害的茶叶栽培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基本利益。因此,本文将主要从选择无公害茶叶基地的选择、无公害茶树树种的选择、无公害茶树施肥技术的选择、茶树剪裁的手段、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以及无公害茶园土壤的管理等六个方面,来对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进行应用介绍,以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无公害茶叶。  相似文献   

10.
王剑亮 《中国茶叶》2009,31(5):25-25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茶叶制品的卫生与安全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不少国家已制定了严格的卫生与安全标准,限制有害物质超标的茶叶制品进入市场;我国也已将茶叶制品列入了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范围,并要求生产企业对其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产品进行召回。为确保茶叶制品的安全性和对问题产品的有效召回,需要其生产企业能够进行无疏漏的产品溯源。  相似文献   

11.
闫晓从 《福建茶叶》2016,(2):154-155
茶叶在我国历史久远,是一种民族性很强的商品,茶叶包装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对于茶的品味、包装的都有了相应的要求,良好的包装能够促进商品的营销。在各种营销手段不断发展的社会中,良好包装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还能更好地促进茶叶的销售,本文主要通过对茶叶包装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促进我国茶叶包装设计的发展,推动茶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对茶叶消费者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是目前茶叶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与决策的重要依据。消费行为是一种模糊的现象,难以用传统的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用模糊数学统计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本文拟根据笔者对福建农学院教师消费市场的调查研究实践,将模糊数学在茶叶市场营销决策中的应用方法推荐给同行,以共同探讨和提高茶叶市场营销决策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张琳 《福建茶叶》2016,(3):75-76
对茶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与调查,是当前茶叶生产销售企业制定市场策略、作出营销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一种"模糊"的市场现象,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无法找到准确的行为参考模式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界定,不适用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近年来,模糊数学得到越来越多的茶叶生产营销企业的认可和重视,使用模糊数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实用而且简单有效的方法。本文将通过对茶叶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状况进行分析,探索出在茶叶的市场营销过程中如何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茶叶营销更好地作出决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茶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之一,这也使得茶叶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问题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茶叶对人体的健康有益,所以我国很多群众都喜欢饮用茶叶,尤其是在群众生活水平已经有所提升的情况下,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茶叶安全风险评估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茶叶质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而由于茶叶安全风险评估具备较大难度,很多相关工作人员都无法高质量的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因此需要尝试对经济数学理论进行合理应用。据此,本文对茶叶安全凤险评估中的经济数学理论及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色彩要求不断提升,加上设计工作水准不断提高,现阶段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只有融入全新科技水平和更优的色彩搭配,才能塑造良好的茶叶包装提供重要基础。美学是一种理论,同时还是从人们感受、直觉角度出发的理论体系,而这也是对整个设计工作开展产生直接影响和具体指导的理论,因此如果能够将美学理论有效应用到整个茶叶包装设计中,必然为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水平有效提升产生重要帮助。本文拟从茶叶包装设计开展的意义和价值入手,结合当前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探讨在茶叶包装设计工作中的美学理论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丽娜  闫超 《福建茶叶》2017,(12):12-13
茶叶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是茶多酚,茶多酚具备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茶多酚的药理作用,本文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其效果予以准确的阐述。首先探讨茶多酚的构成及药理作用,然后概述了模糊数学方法的基本概念,最后从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油甘脂等三个评价指标出发,结合模糊数学方法对茶多酚药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茶多酚能够显著性提升机体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人体健康的意识也随着增强.普遍追求食品要富有营养、质量好、无污染、纯天然、卫生安全.茶叶是食品,不仅出口国外各国对茶叶的农残、质量安全有种种要求,就是内销,消费者对茶叶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过程都有严格的要求,不能有污染、不能有农残.要做到茶叶质量好,又卫生安全,发展生态有机茶园是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各地都在发展无公害、 有机生态茶园.现根据各地的实践经验对生态茶园建设与栽培技术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黔东南州茶叶质量安全情况,本研究对黔东南州111份茶叶中的63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分析,并按照膳食暴露评估和英国FSA(Food Standards Agency,英国食品标准局)风险排序体系对茶叶中检出农药进行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茶叶样品的农药检出率为54.05%,检出农药22种,单项农药检出率为0.90%~31.53%。按照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判定,合格率97.30%;按照欧盟标准限量判定,合格率87.39%。根据膳食评估公式计算,所检出农药的慢性摄入风险(%ADI)为0.0037%~1.1780%,急性摄入风险(%ARfD)为0.03%~41.42%,表明黔东南州茶叶的慢性摄入风险和急性摄入风险都可接受。农药风险排序得出,农药在低、中和高风险水平的比例分别为45.45%、31.82%和22.73%,其中风险最高的农药是克百威。因此,黔东南州茶叶农药残留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茶叶质量安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
试谈HACCP体系在出口茶叶生产加工中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作为健康饮料风靡世界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人民饮食结构的调整 ,对茶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全面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包括内质、外观、包装和卫生安全等 ,已日趋为人们所重视 ,尤其是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笔者就HACCP体系在茶叶生产加工中的实施作一些探讨。1 HACCP体系的简介HACCP是“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的首字母的缩写 ,它是一个保证食品安全的预防性管理系统 ,运用食品加工、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和危险评价等有关原理和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目前,模糊数学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研究中,对此,本文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对其在茶叶科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模糊数学在茶叶科学上应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