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被称为茶的故乡,根据历史记载,我国的茶文化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尽管朝代更替,风云变化,但是,我国的茶文化却并没有随着朝代的更迭而消逝,反而是经过岁月的洗礼,愈发的丰盈。尤其是在宋朝时期,我国的茶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获得了宋代众多文人才子的推崇与喜爱。本文就是通过宋朝著名诗人苏东坡词的分析,阐述茶与人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梁美亚 《福建茶叶》2016,(4):325-326
宋代重文轻武的治国之策促进了古代茶文化发展,使得茶文化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茶在帝王将相、平民百姓之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其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选取苏轼茶诗词作品进行分析,运用以小见大方式,通过分析茶在苏轼一生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其生活、精神等方面产生影响,从而感悟茶如人生的思想哲理,进而透析出茶在宋代文人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
孔雪燕 《福建茶叶》2016,(7):328-329
茶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蕴,它是中国士大夫的文化象征。苏东坡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许多诗文都与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苏东坡与茶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苏东坡的交际圈,从而了解苏东坡的生命历程。在苏东坡的茶诗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苏东坡的人生追求和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本分析法解读苏东坡茶诗文本的内容,分析宋代的茶事、茶艺和茶俗,识别当时考究的泡茶器具;欣赏煎茶、分茶、斗茶等高超的泡茶技艺;领略茶叶待客赠友以增进友谊的风俗。文章进一步梳理宋代社会背景,深层次剖析苏东坡创作茶诗的原因、政治、经济、饮茶文化和纳俗入雅的诗风等呼唤诗人求新立异,苏东坡顺应了时代要求;此外,苏东坡自身的嗜好和仕途经历也促使他对香茗情有独衷,择茶入诗。苏东坡的茶诗有益于当今茶产业的繁荣发展,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茶旅游产业的拓展也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5.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是我国非常有名的大文豪之一。纵观苏东坡的一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比如《赤壁赋》。但提到苏东坡,大多数的人都会想到苏东坡自创的东坡肉和古代文人都离不开的酒。大多数古代的诗人都和酒分不开,比如李白,就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仿佛古代文人只有喝酒才能写出脍炙人口的诗句。但其实在苏东坡的是整个写作生涯中,茶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茶从古至今经历数千年发展后,其呈现方式逐渐趋向多元化发展。当前,在中国文化的不断影响下,茶文化开始成为各个时代人们所探讨的对象,并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结合作者的个人思想及写作方向融入了茶思维理念,将不同品种的茶形成了多种思维,以此衍生文学含义。茶对于文学来说,是一个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物质,而在文学作品中融入茶思维,能够为文学作品增添更深层次的寓意,同时,也将文学作品的各个含义用更深刻的方式表达出来,使茶思维更具影响力。对此,针对文学作品中的茶思维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与茶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担任过礼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他出  相似文献   

8.
苏东坡与茶     
章明斐 《茶叶》2000,16(3):168-170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坛举足轻重的大作家.其文学作品广为流传,曾写有不少和茶有关的诗篇,其中有两首<煎茶>诗非常著名.熙宁五年,时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科场监试,作<试院煎茶>.  相似文献   

9.
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而宋代是巅峰期。提起苏东坡,除了他是宋朝的伟大诗人外更多提及的还有他与茶留下的不解渊源。他与茶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喜爱,更多的是痴迷。茶不自觉地渗透到他的诗句中,为后人留下一笔笔茶文化遗产。本文就透过苏东坡领会宋代人对于茶和人生的思考,分别通过苏东坡与茶的缘起、相互影响以及苏东坡写茶的韵味来介绍。  相似文献   

10.
茶饲料与茶兽药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茶饲料的开发利用废茶和速溶茶、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等生产后形成的茶渣含有动物可消化的营养物质高达 52 % ,但将其作为动物饲料 ,必须经过发酵处理 ,使废茶料的茶渣中的粗蛋白和多糖降解。具体方法是把废茶或茶渣烘干至含水分 6 %~ 8% ,机械粉碎 ,然后用2 0 %的氢氧化钠溶液于 10 0℃条件下处理 1h ,除去木质素。然后用果胶酶或木霉菌在 4 0℃条件下发酵 3~ 4d ,再在 70℃下烘干至含水量 4 %~ 5% ,经适当粉碎后包装备用。茶籽饼中含有茶皂素 ,具溶血性 ,故将其用于饲料之前需经脱毒处理。曾祥国提出的具体方法为 :将茶籽饼粉碎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文化发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而到了元代,茶早已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在华夏土地上发展、传承了4700多年,其思想内涵与文化精髓,早已深深植入了炎华子孙的血液、思维中。而在唐宋两代,茶文化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经过这个时期,元代的茶文化已经相当成熟,在大量的元曲中,都能够窥探到中国茶文化与当时人民的茶事生活。元代茶曲是中国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其创作与当时人们的茶事生活,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发展,必然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申田 《福建茶叶》2016,(11):302-303
北宋诗人黄庭坚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还是一位茶爱好者和佛教信仰者。其一生创作的诗词中,有许多关于茶的诗作,并且在创作的时候将佛教的禅宗思想与茶结合在一起,将宋朝的禅茶文化展露无遗。在《全宋诗》中,黄庭坚关于茶的诗作就有五十五首之多,本文将从黄庭坚的茶诗作品中略作分析,以此探究黄庭坚的禅茶思想。  相似文献   

13.
茶饲料与茶兽药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树良 《茶叶》2001,27(1):48-51
本文从综合开发利用茶叶资源的角度,概述了茶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意义,探讨了茶饲料与茶兽药开发应用的经济价值,并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段红星  杨娜 《茶叶》2011,37(3):150-152
本文随机选取了产自云南的三个普洱熟茶茶样和产自广西的三个六堡茶茶样,分别对其主要内含成分(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水浸出物、咖啡碱)含量进行测定,其后,对六个茶样进行感官审评,旨在分析比较普洱熟茶和六堡茶的品质特点及差异。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普洱熟茶和六堡茶都各具地方特色,品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5.
天然食用茶黄色素与茶绿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萧伟祥  王根 《茶叶科学》1994,14(1):49-54
利用低档绿茶或茶末、茶灰制取了纯天然茶黄色素(TYP)和茶绿色素TGP,并分析了其化学组成、光谱特性和不同pH、温度、光、金属离子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TYP的主要色素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和少量的儿茶素氧化聚合有色产物,TGP的主要色素成分是叶绿素或叶绿素铜钠盐,并含有TYP的上述成分。这两种茶色素中还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儿茶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这两种茶色素在pH3—6、<80℃30min和直射日光20h下,有较好的稳定性;TYP遇Zn2+,Cu2+,Mg2+,Co2+和Mn2+等金属离子不产生沉淀,但遇Ca2+,Pb2+,Fe3+或Fe2+,会产生沉淀,遇Al3+,溶液更为黄亮鲜艳,表明这两种茶色素可作为适应性广泛的天然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茶与诗歌     
陈铭华 《茶报》2000,(1):39-40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又是诗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度里,茶与诗的结缘是自然的和必然的。自古至今许多诗人和文学家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茶诗。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咏茶诗歌可分为以茶为主题的诗歌和不以茶为主题的涉及有关茶的内容的诗歌等两大类,即狭义上的茶诗和广义上的茶诗。它们对茶与诗歌的研究有着同样的价值,都形象生动的反映了茶的采摘、制作、沏泡、品饮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铁观音茶梗为研究材料,以水为溶荆,对茶多糖(简称TPS)提取与纯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乙醇沉淀法条件是水醇比为1:2.5,沉淀时间为1.5h,离心时间为5min(5000r/min)。TPS的脱蛋白采用Sevag法,脱蛋白次数以3次较适宜。选取Sephadex G-100柱层析进一步纯化TPS,用0.1mol/L NaCl溶液洗脱,用试管收集20管,5mL/管,得到洗脱曲线为单一峰。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有一含茶成语柴米油盐酱醋茶,语见《元曲》: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可作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成语大意是说,每天有7种生活用品是不可缺的,那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比喻必备的生活用品。说起中国的姓氏文化丰富多彩,上面所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姓,其他的不说,单说茶姓。茶姓源出多头并且均与茶有关。通常当我们发现对方跟自己同一个姓  相似文献   

19.
苏轼(1037—1101年),号东坡居士,古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而且作为文学家,青年时代已倾动京师。他虽也曾在东京出任过端明殿翰林侍读、龙图阁学士以及中书舍人、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高职,仕途一世却是十分崎岖坎坷,大半生在调外任,实际是在贬官流放中度过的。他曾出任过杭州、密州、徐州、湖  相似文献   

20.
陆游与建茶     
马舒 《福建茶叶》1997,(2):45-45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中年时期,曾在巴山蜀水间任官约八年,其爱国诗篇流入京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为宋孝宗赏识,调他回朝,拟再任朝官。但为当朝主和派,竭力反对,不久陆游即被任为“提举福建路常平茶事”(简称“茶使”)。这时陆游为54岁,时在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八月。福建在当时为著名贡茶的首要产地,“茶使”便是一个美差。陆游的好友周必大为诗祝贺:“今有云孙持使节,好因贡焙祀茶神。”陆游去福建上任,十月,他写了《适闽》诗说:“春残犹看少城(指成都)花,雪里来尝北苑茶。”表达了当年年初从蜀地出发,年底到福建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