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燕 《福建茶叶》2016,(6):367-368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历经5000年的发展与传承,不仅对本国各个领域思想文化建设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极为广泛。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在茶文化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从茶文化起源与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有着非常显著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同时茶文化又与民族民间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民族民间音乐不仅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形式,也深化了茶文化的内涵,茶道是当今茶文化传播发展的主要载体。本文针对民族民间音乐茶文化在茶道文化中的表现以及重要性进行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2.
沈雯 《福建茶叶》2016,(10):323-324
日本的茶道文化源远流长,其取自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并融合了本土特色,最终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阐述。日本的茶道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其体现出独特的等级观念以及禅文化,因此被世人所赞扬。除此之外,茶道文化还蕴含着独特的审美观。本文主要对上述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论证,以便广大读者更为全面而深入地从茶道中了解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3.
周燕 《福建茶叶》2016,(8):338-339
明清时代是茶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在明清时代的才子佳人小说中,可以窥探这一时期的茶文化习俗和茶礼,不仅丰富了小说的生活气息和艺术色彩,同时也形象地展现了明清时代的茶道文化内涵和品位。  相似文献   

4.
日本文化与我国文化体系中有很多一致性的内容,茶文化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理念之一。基于茶道体系的具体内涵了解日本文化,不仅为我们认知日本文化提供了全新视角,同时也为整个茶道体系创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拟从日本茶道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入手,结合日本文化中茶道的相应影响,进而从茶道探究日本文化的审美内涵理念。  相似文献   

5.
孙英  王萍 《福建茶叶》2016,(6):335-336
云南茶马古道是时代的产物,它在我国的历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不同时期,通过汉族和藏族之间用茶马交换为前提而形成的重要古商道。在时代的沧桑变迁下茶马古道形成了独特的马帮音乐文化,其蕴含了顽强拼搏、不畏艰辛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意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意义和作用,它推动了茶马古道音乐的传承与弘扬,演绎了动人的民族和谐之歌。  相似文献   

6.
谈万里茶道与文化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军 《福建茶叶》2016,(4):140-141
万里茶道,这条兴起于清朝初年,衰落于民国初年的国际商道,是自丝绸之路以后,另一条连接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在被历史遗忘将近一个世纪之后,这两年,这条曾经辉煌的商道又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在习近平主席2013年访问俄罗斯时阐述万里茶道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后,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越来越被沿途各地的政府和学术界所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的历史上对茶是十分重视的,品茗是一种极为富有深刻精神内涵的行为,并且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因此,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茶作为审美主体之一,可以通过与艺术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有效的传播。在中国传统美学之中,音乐也是审美主体之一,因此要在现实生活之中处处有美的感受,就要重视音乐与茶的结合。本文将阮音乐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阮音乐在茶道中的应用,从而加深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图雅 《福建茶叶》2016,(8):377-378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随着茶文化的繁荣和普及,中国与其他国家茶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更加密切。从亚洲茶文化的发展来看,日本茶道受到中国茶道的影响,在很多方面与中国茶道相似,都蕴含了宗教、伦理、道德以及绘画等综合文化内容,不管是中国茶道,还是日本茶道都具有促进社会和谐,远离浮躁,促进茶文化长久发展的功能。本文针对日本文化中的茶道文化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林紫茜 《福建茶叶》2022,(4):264-266
对于我国茶文化来说,其历史悠久,由于我国民族文化地域以及语言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我国茶文化更具有特色,根据不同茶文化能够对各民族劳动人民的精神以及智慧进行充分的反映.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不同民族中也形成了相应的茶道背景音乐,有着各自的风格.根据茶道音乐能够对各民族精神面貌以及信仰等进行展示,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茶道以及...  相似文献   

10.
黄丹 《福建茶叶》2016,(9):337-338
日本从唐朝时期,就开始痴迷茶文化,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消退对茶文化的喜爱,并且随着日本历史的发展,茶文化在日本逐渐染上了大和民族的印记,最终形成了现代的日本茶道文化。而从日本茶道文化中,我们可以研究出日本的民族精神。本文从日本茶道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开始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日本茶道的相关内容,了解日本茶道对于日本民族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茶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丝绸之路开启之后,茶叶作为大宗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畅销,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经济利润。除此之外,中国历史还赋予了茶叶特殊的象征意义,并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茶道文化,随着茶道文化逐渐被补充完善、日臻成熟,茶道文化在我国其他领域中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中国的武术风格,分别从中国武术历史,中国武术中的文化,中国武术风格三个角度,对我国灿烂的武术文化进行了详细分析,深入探索了茶道文化对我国武术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两国就交流往来,中国的许多优秀文化传入日本,日本也有许多先进的东西传入中国。茶道就是中日交流的产物,中国茶道漂洋过海,并在日本生根发芽。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因此茶道传入日本后,融合了大和民族文化的特性,形成了区别于中国茶道的日本茶道。而日本茶道又反作用于中国茶道,对于中国茶道思想的完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田原 《福建茶叶》2023,(3):137-139
这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同时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良好的条件。为了推动我国教育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高等院校应当提高自身对于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其中茶道文化传统的融入就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我国茶道文化传统与高校管理的提升展开深入且全面的分析,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与中国茶文化的结合,进一步改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贺瑜 《福建茶叶》2016,(11):380-381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有其独有的优势和魅力,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培养出很多走向国际化舞台的专业型人才。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对茶以及茶道文化的感情十分深厚,茶文化也像英语一样被全球人们所熟知。在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英语教育的工作人员,应该将茶文化与英语教育建立有机联系,这不仅能够达到提升课程教学趣味性、拓展英语教学内容的目的,还能够有效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茶道文化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主要以修行得为内容,包括茶礼、环境以及修行等内容,茶道文化以茶艺为代表,通过茶艺展现出茶道文化的伦理、哲学,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获得精神的享受。在当代教学管理中借鉴茶道文化思维,能够有效推动教学管理的和谐发展以及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发扬。本文首先分析了茶道文化的思想内涵,然后对茶道文化与教学管理思维的关联进行了阐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密切.我国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促进小语种行业的发展,选择学习日语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学习日语逐渐成为了小语种学习中的一股潮流.但是,在当下我国高校日语教学的课堂上,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日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从日本茶道...  相似文献   

17.
闫飞 《福建茶叶》2016,(5):311-312
茶道文化与民族音乐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至今已然密不可分。本文从两者的发展历程着手,分析了茶道文化与民族音乐在信息传达与信息接受形式上的共通性,提出茶道表演过程中融入民族音乐对实现茶道文化情感及精神升华的重要作用,为民族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进一步发展做了理论陈述。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头,日本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支流。虽然二者都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都拥有"茶禅一味"的思想内核,但其意境与精神气质完全不同。中国茶文化没有繁杂的礼仪,并且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和谐快乐的饮茶气氛。但日本茶文化礼仪繁杂且严苛,并且以禅宗思想为核心,强调的是在茶道过程中清净苦寂的精神修行。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各类院校开始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舞蹈教学也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舞蹈本身蕴含诸多艺术元素,将茶道文化融入在舞蹈教学思维中,不仅有利于拓展舞蹈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本文将分析茶文化内涵,并讲述舞蹈教学思维中存在的问题,还会阐述茶道文化与舞蹈教学思...  相似文献   

20.
郭崇 《福建茶叶》2016,(3):345-346
日本茶道是日本的茶爱好者所尊崇的茶道礼仪的简称。日本茶道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日本独特的审美特征,型、气、美、味可以说是日本茶道的四大文化元素。本文将对日本的茶道文化进行简要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和敬清寂的理念进行深刻剖析,从而深刻的展现出茶道的文化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