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勇 《福建茶叶》2016,(9):123-124
目前全世界有饮茶习俗的国家和地区非常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茶具就变成了生活的必需品,而茶具的设计也逐渐成为一种学科和产业。我国从饮茶习俗出现,就开始使用茶具,茶具的变化也逐渐随着朝代的更替、主流文化的变更等渐渐发生变化,流传到现在的茶具,无论是从材料、风格、制作工艺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尤其是在世界交流增多之后,茶具的设计和制作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很大影响,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的茶具也在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变得更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在这些茶具中,陶瓷茶具一直是人们泡茶、饮茶比较青睐的种类,本文从茶文化与陶瓷茶具的概况开始研究,通过分析历代陶瓷茶具设计的概况,总结现代陶瓷茶具的个性化设计,并且对未来陶瓷茶具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闵光培 《福建茶叶》2016,(12):392-393
茶具是茶之父,精于品茶的人们除了品茗茶香茶味,对茶具也是十分讲究。为上乘品质的茶叶配上一套精美相称的茶具,也不失为一种惬意享受。在中国,对茶具的设计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制作工艺,当然它也考量了茶具与品茶者之间的交互体验与情感体验,赋予茶具设计以生命价值。本文也将从用户的交互体验与情感体验两方面因素来探讨现代茶具的艺术设计,凸显其设计的艺术精美性与体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一门历史比较悠久文化,其发展对我们有着重大影响,作为茶文化的重要道具--茶具,其制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它包含了许多学科。茶具的形态多种多样,如果我们想要设计好一套茶具,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大局观,从开始设计图到完工要有一个整套的思路。而triz理论主要讲的是在创新设计这方面的重要理论。本文主要讲的是如何运用triz理论去设计现代陶瓷茶具。  相似文献   

4.
程丽琴 《福建茶叶》2016,(1):164-165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它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和韵味也变得更具有艺术性和多样性。在新形势下,随着茶文化的广泛普及,它的构成体系逐渐趋于完善优化,同时也带动了与茶相关的茶具制作行业的发展创新。茶具的设计和制作是茶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茶文化的繁荣,出现了很多知名的手工茶器制作典范。景德镇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手工茶器制作地,它的手工茶器制作艺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当前茶文化背景下,对其制作工艺和设计实现创新发展具有时代发展的客观性。本文从景德镇手工茶器制作入手,对其实现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青花,中国传统瓷器制作四大形制之一,这种异域文化与华夏文明结合的产物历经千年而不衰。以青花制作的陶瓷茶具具有优雅、恬淡的魅力,其装饰之美因品茶人群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研究青花陶瓷茶具装饰之美的目的在于了解青花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其中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通过对比传统青花茶具装饰的文人与市井装饰的不同而对现代青花茶具装饰提供创新的依据。本文介绍了青花的缘起及传统青花茶具的文化底蕴,分析了传统青花茶具的装饰美,对现代青花茶具装饰的改进提出具体措施如下:丰富色彩搭配;创新器型设计;创新图形印制技巧。  相似文献   

6.
顾晓兰 《福建茶叶》2016,(7):159-160
在当代审美指导下对唐宋陶瓷茶具开展再设计的过程,是对传统陶瓷茶具设计艺术进行继承的过程,同时也是推动传统陶瓷茶具设计艺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过程,这对提升我国传统陶瓷茶具设计艺术的生命力、提高现代陶瓷茶具设计艺术的文化内涵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唐宋陶瓷茶具审美特征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对当代审美指导下的唐宋陶瓷茶具再设计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早在汉代茶叶已通过茶马古道传入藏区,同时为了适应藏族特有的以酥油茶为主的饮茶习惯,藏族人民改进内地茶具,发明了藏族特有的茶具。其中茶碗是将树木挖空而制作,以自然花纹配以金银环作为装饰,既有自然清新的一面,又有刻意匠心的一面,是藏族传统茶具的代表。现代藏族茶具则具有藏族和内地现代茶具融合的特点,色泽、图案爱好偏好藏族风格和传统中国吉祥图案。藏族茶具设计应遵循纹理与视觉、分量与体觉尽量和藏族传统茶具类似如材质给人古朴厚重自然的感觉,使用舒适方便,纹理仿古似古,同时也不妨追求中式茶具的古韵雅致韵味,强调美观与实用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仿生学茶具设计是从大自然动植物乃至微生物身上寻找灵感,通过专业仿生设计,使茶具既满足基本的实用功能,又符合人们对茶具的艺术审美需求。本文首先探讨了仿生学在茶具设计中的应用原则,而后从造型、色彩和肌理三个方面,对仿生学在现代陶瓷茶具设计中的运用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茶具中融入设计机制,并探究合适的艺术风格,将为茶具自身的价值最大化提供基础。每一件茶具都是一件艺术品,无论是其中所使用的设计理念或者相关文化元素,都是对茶具本身艺术色彩和设计理念的综合诠释。本文拟从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入手,研究茶具本身的文化理念和艺术思维,结合茶具设计活动的实施诉求理解,从而研究融入地域特色的茶具设计与艺术风格展现。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茶具"实现提供了新空间。在网络化的今天,茶具设计与营销模式经历了"二元叠加"和"二元融合"两个阶段的相互转化,基于网络的茶具"设计营销一体化"模式成为可能,本文对基于网络的茶具"设计营销一体化"模式的架构,将设计、生产和销售紧密融合,是对传统单链式营销的弊端的突破;对茶具产品"设计营销一体化"模式的架构以及要素的解读,将为网络时代茶具产品创新和营销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以后,中国茶叶大量销往欧洲,带动了欧洲的饮茶文化。茶具伴随着饮茶的兴起,在欧洲广泛使用。早期欧洲人所使用的茶具大都从中国进口,在中国也随之出现了特定的外销茶具。随着对茶具需求的增大,欧洲逐渐开始了本土的茶具制作,并出现了具有强烈本土特色的茶具。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具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源地,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南通博物苑在本地区通过征集与捐赠,收藏了一批珍贵的茶具文物。本文对南通博物馆苑藏部分茶具珍品的历史发展、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试作考证,以诠释中国茶具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审美理念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文化复兴的脚步,中式饮茶又再一次返回国人的生活之中,紧接着琳琅满目的茶具市场也随之到来,各式各样的茶具更让人无从下手。“新中式”也成为一种新的样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新中式茶具也因其特殊性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体现。而在当下茶具市场中也存在着大量的为了“像”而设计的新中式茶具。其原因是现代茶具设计者受到了西方设计观影响,符号化造型在设计中也普遍存在。面对这种外在的模仿和嫁接,让新中式茶具呈现出一种“摆设”的姿态,失去了对内“象”的表达。如何更好的传递文化,又在功能和使用场景的营造中产生出对意象的传递成为新中式茶具设计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4.
茶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茶具的设计又是艺术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中外文化的不同并且分别具有独特的传统,在艺术的表现上都受不同文化的渗透,在茶具设计的审美上有共性和区别,彰显不同的魅力,体现了中外不同的茶文化内涵。随着时光的流失,文化同艺术的结合在茶具的设计上充分得到了表现,不断地逐渐成熟和多元化,也不断通过中外茶文化的交流使得文化与艺术完美结合。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外茶具设计的由来和发展,接着又概述了中外茶具设计的审美,并对中外茶具设计审美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虹  王年文 《福建茶叶》2016,(12):126-127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刻,直至今日,茶文化仍然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良好的茶文化氛围,我国的茶具销售量一直很大,可以说茶具一直是一种典型的大众化消费品。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渗透到各个行业中的大背景下,茶具在设计方面和销售方面均呈现出新的特征,并表现出明显的茶具设计与销售融合的趋势。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视角入手,对茶具设计与销售的融合可行性相关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希望对相关的茶具设计与销售行业从业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姚泽卿 《福建茶叶》2016,(9):131-132
茶具的魅力不仅在于是饮茶不可缺少的器具,更在于茶具作为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以及不同习俗下的人的追求是一致的,在文化取向上具有一致性。茶具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并且茶具制作以及茶具形制的改变也是文化变迁的结果。因此,可以指出的是,在我国流传下来的茶具中,每一件茶具都可以被看做是文化的创作物,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将茶具看做是我国历史各时期的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茶文化得到不断的传承与发扬。在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之下,各行各业都迈入了创新化发展轨道,我国茶具在造型方面也有了很大突破。体验式设计创新理念是现代茶具造型发展的新方向,为了有效推进现代茶具造型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围绕体验式设计创新的相关内涵展开,分析人们对现代茶具造型设计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体验式设计创新在茶具造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郑铭磊 《福建茶叶》2016,(8):172-173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从古代"茶能醉我何必酒,书能香我何必花"到现如今各种各样的茶楼、茶餐厅,凡有中国人在的地方就少不了茶。"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想发挥茶特有的色,香,味,形,就得使用特质的茶器具。茶具是一种集功能,工技,艺术于一身的物质承载体。本文,笔者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茶的关系,茶具的艺术设计,对茶具设计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致力于做出依托中国传统茶文化,扎根民族土壤中的运用现代技术制作理念和工具设计的特色茶具。  相似文献   

19.
王璐  张鑫韬 《福建茶叶》2016,(5):175-176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大众审美能力与审美需求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通过茶具创新设计来推动茶具设计符合社会大众审美需求并体现出时代精神,成为了我国茶具设计工作者需要面临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新时期我国茶具创新设计误区做出论述的基础上,从造型、花面色彩、材料三个方面对现代茶具创新思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国人对茶具的选择一直十分讲究,在数千年的饮茶文化中,不仅品茶汤和茶道精神之味,而且品茶具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所承载的文化之味.现代茶叶科学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都对茶具设计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特别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出现,必然会使古老的茶具艺术更具智慧与人性的关怀.本文以传统茶具历史为依据,论述现代茶具的设计趋势,即在传统茶具设计理念上寻求突破和创新,将现代设计与传统的文化相结合,使传统茶具在现代社会中更加完美的展现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