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的历史上对茶是十分重视的,品茗是一种极为富有深刻精神内涵的行为,并且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因此,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茶作为审美主体之一,可以通过与艺术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有效的传播。在中国传统美学之中,音乐也是审美主体之一,因此要在现实生活之中处处有美的感受,就要重视音乐与茶的结合。本文将阮音乐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阮音乐在茶道中的应用,从而加深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茶道和茶道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杰 《茶叶通讯》2001,(4):37-39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 ,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一词语 ,至今已使用 1 0 0 0多年。如同茶叶起源一样 ,茶道亦起源于中国 ,传播于世界 ,日本、韩国、荷兰、俄罗斯、英国等许多国家茶道均由中国茶道发展转化而来。然而 ,至今为止 ,茶道这一词在《词典》、《辞海》、《辞源》等工具书中均无解释 ,国内外茶学和茶文化专家们亦无统一认识。近几年来 ,“中国茶道”研讨的兴起 ,出现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分析专家或文献观点 ,有两个核心问题尚未定论。其一 ,茶道是涵盖茶艺 ,还是区别于茶艺 ?!茶道是涵盖整个茶学 ,还是仅指饮茶的艺…  相似文献   

3.
洪琼 《福建茶叶》2016,(9):340-341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是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艺术美学之中,其核心是独特的平面设计,日本茶道对日本平面设计闻名于世有着深远影响。本文首先介绍日本茶道的特点、日本茶道的历史变迁以及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现状,浅析日本茶文化对日本平面设计的影响,同时也对日本茶道的平面设计之美进行初步的研究,最后借鉴日本茶道文化的平面设计的特点,对我国传统文化、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晓惠 《福建茶叶》2016,(12):233-234
茶道和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之间联系密切,学习茶道知识,能够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淬炼学生的人格品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从目前茶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了茶文化对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作用,并对其有效实现路径做了初步探讨,旨在为现代茶文化教育学科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龚丽萍 《福建茶叶》2016,(10):352-353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茶道就是我国茶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一种文化形式。茶道传承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蕴含了我国千百年的茶文化,承载着我国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英语语言学是一门英语语言的理论,对英语的发展极为重要,对中国茶道精神在国外的弘扬也极具重要性。本文将从英语语言学和茶道精神的关系入手,指出茶道精神在英语语言学中的运用,最后剖析英语语言学中的茶道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两国就交流往来,中国的许多优秀文化传入日本,日本也有许多先进的东西传入中国。茶道就是中日交流的产物,中国茶道漂洋过海,并在日本生根发芽。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因此茶道传入日本后,融合了大和民族文化的特性,形成了区别于中国茶道的日本茶道。而日本茶道又反作用于中国茶道,对于中国茶道思想的完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京城茶道行     
刘修明 《茶报》1999,(3):35-36
  相似文献   

8.
何为茶道     
方芳 《广东茶业》2003,(1):36-36
在日本,茶道通常又被称之为“茶之汤”。什么叫做茶之汤呢?简而言之就是:用茶待客,请客人享用一碗茶。而为了让茶的品饮达到更佳效果,飨客之物并非仅仅是茶,还会准备一些简单的食物、茶肴和酒。但是,茶之汤的目的却绝非为了精美的茶肴或是酒宴,而在于品味茶会主人(在茶道中称为亭主)的旨趣以及鉴赏亭主在各种道具结合搭配上的用心,从而达到主客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上的沟通。也就是说,一次茶会,要求主客双方的配合才能  相似文献   

9.
图雅 《福建茶叶》2016,(8):377-378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随着茶文化的繁荣和普及,中国与其他国家茶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更加密切。从亚洲茶文化的发展来看,日本茶道受到中国茶道的影响,在很多方面与中国茶道相似,都蕴含了宗教、伦理、道德以及绘画等综合文化内容,不管是中国茶道,还是日本茶道都具有促进社会和谐,远离浮躁,促进茶文化长久发展的功能。本文针对日本文化中的茶道文化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朝霞 《福建茶叶》2016,(1):205-206
茶与哲学的关系源远流长,中国茶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在历史的发展中相互影响并相互渗透,最终形成了系统的中国茶道文化。本文在对中国茶道内涵作出论述的基础上,从中国茶道与儒释道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茶道中的哲学精神两个方面对中国茶道所具有的哲学意蕴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智虹霓 《福建茶叶》2016,(12):213-214
茶道精神是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形态,注重以和为贵的精神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精神的浓缩,与体育精神的内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体育精神是在长时间的体育运动中形成的一种被全世界人民认可的可以保证体育运动、有益身心健康的一种意识形态,它在某些方面受到中国茶道精神的影响。本文将从茶道精神与体育精神的关系入手,分析茶道精神在体育精神发展中的作用,以期对体育精神和茶道精神的更好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13.
葛建琦 《福建茶叶》2016,(9):334-335
茶道是日本的外来文化,神道是日本的本土文化。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融会,共同走向成熟。所以,日本茶道中的许多思想与日本神道精神“不谋而合”。基于此,本文在简要介绍日本茶道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日本茶道中的神道精神;同时,阐述了研究日本茶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阴琰 《福建茶叶》2016,(4):283-284
校园是学生获得知识,学习和领悟做人真谛的重要场所,中国的茶道内涵丰富,意存高远,包含许多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感悟,学习茶道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茶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文明建设和思想升华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让茶道思想走进校园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思想、审美等方面的提高和升华。  相似文献   

15.
日本茶俗,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茶道.所谓茶道,就是通过点茶和饮茶对人们进行礼仪的教育和道德的修炼.自唐代中国的茶与饮茶文化传入日本后,茶道在日本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今,茶道已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结晶和其文化的代表,也已成为日本人生活的规范和心灵的寄托.作为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及其茶道思想对日本茶道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16.
茶道,是茶文化之内核. 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本能和理性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中国茶道包涵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简称"七义一心"). 儒家重视礼义引控之和,体现中和之美;道家倡导纯任自然之和,体现无形式、无常规之自然美;佛家推行超越现世的主客体皆空的宗教式之和,体现规范之美.中国茶道并蓄儒释道三家"和"思想之精华,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这正是区别于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7.
刘大勇 《福建茶叶》2016,(12):272-273
茶道是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茶道在社会中的作用也不断的发生改变。目前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开设茶文化、茶道方面的专业课程,通过茶文化、茶道的学习,一方面能够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能传承传播我国优秀的茶文化知识。本文主要探讨茶道在高校教育管理思维中的运用,通过分析茶道的起源、茶道的文化传承作用、高校茶道文化的发展状况,指出未来我国茶道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禅,天竺词汇j ana,汉译为禅那,后简称为禅。我国的禅宗是在继承古印度佛教修行行为基础上,再提炼与采纳我国传统道家老庄玄学等思想精华,从而发展变更成集具我国道学思想特色的佛教修行宗派。相传茶道最初是我国僧侣用吃茶去谒语作答引导学人悟道修行方式之一。在唐代中后期,我国茶道文化流传到了日本,并在日本得到发扬光大。本文即在研究日本茶道艺术的基础上,从而深入探讨我国禅宗美学思想,特别是我国禅宗美学思想中不立文字、师法自然、见心见性等思想观念对日本茶道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总而言之,日本的茶道艺术和中国禅宗美学思想有着深厚的联系,本质上是殊途同归的。  相似文献   

19.
郭雅玲 《茶叶科学技术》2004,(2):40-40,F003
茶道、茶艺既是茶文化形态也是茶文化核心,把茶道、茶艺形成某种程式,作为习茶之人的操作规程,具有便于学习和传播的功能,如工夫茶、龙井茶礼、白族三道茶等,核心则在其中,就是它们所表达的内容、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0.
茶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丝绸之路开启之后,茶叶作为大宗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畅销,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经济利润。除此之外,中国历史还赋予了茶叶特殊的象征意义,并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茶道文化,随着茶道文化逐渐被补充完善、日臻成熟,茶道文化在我国其他领域中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中国的武术风格,分别从中国武术历史,中国武术中的文化,中国武术风格三个角度,对我国灿烂的武术文化进行了详细分析,深入探索了茶道文化对我国武术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