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陈华芬  凌志勇 《蔬菜》1998,(2):17-17
平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随着夏季的来临,蔬菜市场上的食用菌供应日益减少。平菇夏季栽培能弥补这一不足,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是夏季由于气温高,平菇生长快,菇肉薄而脆,品质差,产量低。平菇夏季栽培怎样才能优质高产呢?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必...  相似文献   

3.
4.
5.
焦光才  郑黎红 《蔬菜》1994,(1):29-30
大棚秋平菇栽培由于前期气温高,中后期气温低,加之品种选择不当,栽培管理技术跟不上,往往造成菇菌感染,影响平菇发菌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致使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为此,我们近几年进行了大棚秋平菇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采取选用优良品种,提高菌种质量,加大播种量,脱袋埋土和变温管理等先进技术,可采鲜菇1~6潮,采收期长达3个月左右,生物学效率由原来的95~100%提高到150~200%,从而为大棚秋平菇高产栽培找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7.
8.
韩奎兰  宋颖 《食用菌》1998,20(5):34-35
平菇无公害栽培是以生物防治为基础,以物理防治和人工防治相结合,科学合理地选择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使各种平菇生产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晓梅  李秀林 《食用菌》1994,16(5):30-31
平菇栽培比较简便,所以普及最广,但是后期污染及减产低质问题仍较突出。为寻求一条平菇后期最佳栽培方案,我们于1991年冬~1993年春,连续开展了一系列比较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设计方案 供试菌种为紫孢平菇,由本室保藏分离。试验设四组:①室内脱袋覆土;②室内带袋覆土;③室外脱袋覆土;④室内带袋浸泡(对照)。 (二)试验方法 选出过三潮菇、无病虫害、菌丝白色、生命力较强的菌袋(每袋干料0.5kg),随机选入各组,每组80袋。室内覆土:将菌袋或菌棒(脱袋后称菌棒)单层立放于水泥地上,温度保持在12~15℃,组间留30cm通道,选地表10cm以下壤土,去杂过筛覆土1~2cm,覆土后喷重水一次。室外栽培:阳畦深30cm、宽110cm、长200cm,菌棒覆土后罩塑料薄膜及草帘。室内对照:自来水浸泡48小时后堆三层罩薄膜。记录出菇日期、菇产量及子实体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0.
平菇学名侧耳,又称糙皮侧耳、北风菌。平菇肉肥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一定药用价值;并且适应性好,抗逆性强,培养料来源广,栽培方法简单,生长快,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为中原地区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河南省召陵区地处中原腹地,近年来,平菇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涌现出一批以万金镇郭庄村为代表的平菇生产专业村、专业户,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据统计:种植  相似文献   

11.
熊仁友 《食用菌》1994,16(2):22-22
云贵高原森林资源丰富,每年都有很多木屑被浪费,若用它来栽培平菇,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地一般多采用木屑袋栽法,由于其装袋、灭菌、消毒和接种等程序繁琐,致使平菇栽培受到限制。笔者通过多年的栽培实践,总结了一套木屑生料大床栽培方法,现简介如下: (一)场地选择 选择通气、卫生、近水源、远离污染区的房屋作栽培场,为充分利用室内空间采用分层床架,或直接利用水泥地面。 (二)季节安排 大床生料栽培受自然气温影响很大,不适宜的栽培季节会造成杂菌感染而使栽培失败,故应安排好栽培季节。根据贵州自然温度,一年中可分春、秋,冬三季栽培,其中以秋栽(9~10月)为好,此时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配方培养基,对白平菇加富培养基和PDA培养基(CK)培养菌丝及栽培白平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配方处理白平菇茵丝生长良好,且优于对照,但存在差异,配方1效果最佳.表现为菌丝生长快、洁白、健壮、出菇早、子实体性状优良、抵抗杂茵能力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乡金屯村菜农王素华,利用温室的保温、保湿、通气性好的特点,进行平菇生产。几年来,平均每平方米产量达50多公斤,产值达100多元。去年秋在56m2的塑料薄膜温室内栽培平菇,获产量3500kg,创产值11000元,效益达8000元。其主要...  相似文献   

14.
宋宪友 《食用菌》1995,17(2):24-24
当前我国的酿酒工业十分发达和普遍,每年生产出要比棉子壳数量大得多的下角料——糟糠。目前,大部分被作为废料扔到路旁霉烂掉,这样既造成了浪费,又污染环境。经化验分析,新鲜糟糠含粗蛋白27.4%,粗脂肪2.3%,粗纤维9.2%,粗灰分4.4%,C/N27:3,可溶性碳水化合物40.0%,由此可知,其所含的营养成分是适合平菇菌丝生长。为此,笔者从1992年开  相似文献   

15.
16.
王廷杰 《食用菌》1998,20(2):31-31
平菇美味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食用菌栽培中,无论产量或产值均居首位.传统的栽培场所多用砖木或土木结构的房屋,因造价高,投资大.广大栽培户承受能力有限.也有利用人防地道栽培,又因通风不良,菇形差,产量低.塑料日光温棚是北方近几年农业生产发展中“两高一优”的生产模式,但本地大多用于种植各类蔬菜,进行食用菌生产的比较少,笔者通过多年在塑料日光温棚中进行平菇栽培,总结出适合西北用塑料日光温棚栽培平菇的技术.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陆建新 《食用菌》1994,16(1):28-29
近年来,我地区平菇生产发展很快,但原料的利用率较低.为了提高生物学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笔者从1991年12月开始进行了平菇袋式与圆柱式结合的栽培技术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2年秋进行推广试验,创造了1000kg棉子壳料产菇3080kg的高产纪录.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袋式栽培常规出菇(一)供试菌种 推广1号,引自自治区农科院微生物所:R-378,引自江苏江都县富民食用菌推广站.(二)培养料制备 配方为新鲜无霉变的棉子壳  相似文献   

18.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日益发展,平菇已成为人工栽培面积较大的菌类之一.尤其在我国北方,原料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平菇的周年生产模式已初步形成.但在夏季生产,由于气温偏高,空气湿度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各种有害杂菌及病虫害极易发生,给广大菇农带来惨重损失.因此能及时了解并掌握高温季节栽培平菇的技术要点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