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稻汕优63及其亲本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汕优63及其亲本珍汕97A和明恢63为材料研究报道了杂交水稻光系统Ⅱ活性及其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光合作用潜在量子转化效率和激发能在两个光系统之间的分配和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三系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水稻杂种优势与酶体系的关系已有综述报道(李继耕,1980;邓鸿德等,1986), 业已证实,杂种优势产生的原因与酶体系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易琼华等( 1984)的研究,肯定了酯酶同工酶显性互补酶谱可作为水稻杂种优势预测的生化指标之一。但对淀粉酶同工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1984年我们研究生提出了淀粉酶活性作为水稻杂种优势的早期预测指标。本试验通过淀粉酶同工酶分析,进一步验证和探讨杂交水稻及其三系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的变化规律,以期探明杂交水稻幼苗生长优势与酶活性的关系,并为水稻杂种优势早期预测积累必…  相似文献   

3.
采用种子萌发试验法在室内测定了外来入侵植物五爪金龙提取物对水稻和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5-20mg/ml范围内,五爪金龙提取物对小麦种子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水稻种子的发芽没有影响。对水稻和小麦幼苗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处理后根数量减少,鲜重降低。五爪金龙提取物各浓度对小麦芽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水稻芽的生长没有影响。对小麦和水稻发芽过程中的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总淀粉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浓度为20mg/ml时,对小麦和水稻总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56.20%和37.03%。  相似文献   

4.
汕优多系1号是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用珍汕97A与该所新育成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多系1号是利用广谱高抗稻瘟病亲本特特普与明恢63杂交、回交选育而成的,亲本组合为明恢63/特特普∥明恢63///明恢63。福建省寿宁县1994年从四川省秀山县种子公司引进,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镉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明确不同品种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Cd胁迫响应的差异,以对Cd耐性不同的2个小麦品种(丰优2号和丰优9870)为材料,研究了Cd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α-淀粉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显著影响了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生长,幼苗根和芽要比种子萌发对Cd敏感,根较芽更敏感.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幼苗根、叶中的MDA含量、G-POD活性明显增加,S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CAT、APX和α-淀粉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且Cd~(2+)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两个小麦品种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受Cd的毒害程度不同,其中对丰优2号的影响更明显,在较高浓度Cd~(2+)胁迫下,丰优2号的α-淀粉酶、CAT、APX活性明显低于耐Cd品种丰优9870,说明Cd胁迫对前者的毒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6.
中国杂交稻组合汕优63上白背飞虱多发生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汕优63及其亲本、常规稻春江11为材料,研究了白背飞虱在中国杂交稻品种汕优63上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从杂交稻汕优63和常规粳稻春江11上白背飞虱的发生情况来看,白背飞虱长翅型雌成虫的迁入密度和产卵数没有明显差异,种群的变化也一致.但汕优63的卵孵化率较高,若虫种群密度也明显较高.从汕优63及其亲本对白背飞虱的反应来看,汕优63的恢复系明恢63抑制白背飞虱的繁殖,但不育系珍汕97A和保持系珍汕97B对白背飞虱繁殖有促进作用.珍汕97A和汕优63的稻-飞虱间的干物质转化率基本相同,但汕优63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生产能力,可能使白背飞虱繁殖密度较高.日平均蜜露分泌量,以珍汕97A和珍汕97B最多,明恢63最少,汕优63居中.珍汕97A的筛管液中大部分是主要氨基酸,浓度高于汕优63和明恢63.汕优63与明恢63的筛管液中氨基酸的总浓度基本相同,但微量氨基酸浓度高于明恢63.总的来看,汕优63的白背飞虱繁殖率较高,主要原因在于不育系珍汕97A的高感虫性和杂种优势的高干物质转化能力产生的耐受性,而不是珍汕97A的白背飞虱感虫性和细胞质不育导致的.  相似文献   

7.
在杂交水稻制种或繁殖不育系中,往往出现因来自不同季别的同一不育系、保持系或恢复系,在同一播插期中而抽穗开花期相差很大的现象,以致造成花期不遇,严重影响制种、繁殖的产量。这究竟是个别亲本的特殊现象,还是所有亲本的共性?有哪些规律?为此作者于1984、1985年选用当前大面积应用的“三系”亲本在西岭育种基地进行了两年的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供试材料:有1983年和1984年夏、秋收获的珍汕97A、V20A、珍汕97B、V20B、测64—7、二六窄早、IR36、IR32选、30选、6161—8、IR24、IR26、明恢63、3624-33和直龙等(注:种子于一般仓库…  相似文献   

8.
BR处理对小麦萌发生长及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秀璞  卢超 《麦类作物》1998,18(5):38-39
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间萌发速率与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和同一品种用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浸种后,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品种间种子的发芽速率与α-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用BR浸种处理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有所提高,小麦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期幼苗生长与α-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间萌发速率与 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和同一品种用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 (BR)浸种后 ,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 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小麦不同品种间种子的发芽速率与 α-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 ;用 BR浸种处理后 ,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有所提高 ,小麦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期幼苗生长与 α-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家报道,杂交水稻强大而富有活力的根系能有效地利用所施用的肥料。我们用由国际水稻研究所改进的根拉力法研究了杂交水稻的根系。这种方法是以拔出秧苗或植株所需要的力与粗壮深扎而具有耐旱表1杂交稻、亲本和对照品种的根拉力性能的根系之间呈现一定的关系来表达的。试验结果表明,杂种F1的根拉力及它们的父母本和对照品种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表1)。根拉力最大的是V20A/IR54,为25.15公斤,其次是珍汕97A/IR54,为25.10公斤,再次是珍汕97A/IR13420—6一7—3—1,为24.95公斤。 所有F1杂种的根系拉力都表现出正优势、超亲优势和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子为材料,研究胡敏酸(Humic Acid,HA)对苯丙烯酸(Cinnamic Acid,CA)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 CA对黄瓜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抑制程度随CA浓度(0.10~1.0 mmol/L)的增加而提高。 CA胁迫下, 黄瓜种子总淀粉酶、 α-淀粉酶、 β-淀粉酶及蛋白酶活性降低, 种子活力、 种子物质消耗率下降,发芽势降低。25 mg/L HA处理可以缓解CA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发芽势提高,种子活力、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以及种子物质消耗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青棵是大田生产的大敌。1990年8月下旬江宁县谷里乡种植的杂交水稻“汕优63”出现大面积青棵杂株。全乡杂交水稻3.7万亩,青棵率10%以上的有2.1万亩,占总面积的57%。造成减产稻谷200多万kg,经济损失120多万元。该乡砖墙村徐德方等7户种植的100多亩杂交稻,含青棵率高达71%~89.7%。直接影响农户的收益。为此,我们从1990~1992年起开展了青棵产生原因的调查研究。 调查对象主要是珍汕97A、明恢63、汕优63和汕优63含有青棵的种子样品以及当地种植的常规稻种中籼稻金陵57、扬稻2号,中粳稻武育粳3号等。方法:(1)对谷里乡制种的亲本来源,…  相似文献   

13.
籼粳杂交稻早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用粳稻广亲和品种02428、ZH157、ZH110 分别和珍汕97A杂交,从回交后代中选得同质广亲和恢复系02428R(珍汕97A/024283 F5),ZH157R(珍汕97A/ZH1572 F6)和ZH110R(珍汕97A/ZH1103 F3 )3份,将上述同质广亲和恢复系分别与籼稻WA 胞质不育系珍汕97A 、珍育29A、早显A、矮败型胞质不育系协青早A 杂交,分析F1 的生育期。1995年用02428R等广亲和恢复系和明恢63 等籼型恢复系与早显A 、协青早A杂交,分析F1 的生育期等性状。通过具有早熟效应的早显A不育系与不同恢复系杂交,发现早显A可显著缩短杂交稻组合的生育期,但对产量影响不大,说明选育具早熟效应的不育系对于缩短杂交水稻的生育期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水稻雄性不育性在异源胞质背景的遗传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早籼金早6号天然雄性不育株与金早6号正常可育株杂交F1为父本,9个水稻种质O. barthii、O. glaberrima、 O. sativa的印度春籼T141、非洲栽培稻Gambiaka Kokum、中国早籼珍汕97、印尼爪哇稻Boak和Gannal品种、中国粳稻花壳糯和日本粳稻南粳56 与早籼珍汕97杂交并多次回交的同核异质代换系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遗传表现。杂交F2代结果表明,金早6号雄性不育性在9个异源胞质背景下全部分离并出现雄性不育株,未发现与金早6号雄性不育基因互作导致可育的胞质类型。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条件下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耐盐生理基础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两个杂交稻组合汕优10号和两优培九种子分别放在H2O、50 mmol/L、100 mmol/L和150 mmol/L的NaCl溶液中于30℃下发芽,测定种子发芽性能和淀粉酶活性及幼苗保护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可溶性糖、果糖和蔗糖等相容性溶质含量。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杂交水稻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延长,发芽指数降低,但发芽势和发芽率变化不明显。盐胁迫后明显降低两优培九种子α,β-淀粉酶活性,而汕优10号中, 除在50 mmol/L NaCl溶液中α-淀粉酶活性高于对照(H2O)外,其余处理均降低了α,β-淀粉酶活性。不同盐胁迫程度下杂交水稻幼苗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及脯氨酸、可溶性糖、果糖和蔗糖等相容性溶质含量变化有差异,但未见规律性趋势。杂交水稻幼苗相对含水量和耐盐比率随着盐胁迫程度加深而明显下降。试验还表明,盐胁迫条件下杂交水稻组合汕优10号种子发芽性能比两优培九好,淀粉酶和保护酶活性、相容性溶质含量和相对含水量及耐盐指数和耐盐比率也均高于两优培九,说明汕优10号幼苗耐盐性强于两优培九。  相似文献   

16.
人工老化对大麦种子发芽特性及淀粉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大麦(Hordeum vulgare L.)老化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淀粉代谢的劣变机制,采用高温高湿(40℃、80%相对湿度)的人工老化处理方法,模拟大麦种子自然老化过程,研究老化处理对大麦(甘啤4号、垦啤7号、P12-8和9810)种子发芽特性及其萌发早期(0~72h)籽粒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4个大麦品种的发芽特性指标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2)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4个大麦品种籽粒内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均逐渐降低,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相同萌发时间段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籽粒内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均呈现波动式增加;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不同老化处理大麦籽粒的淀粉酶活性差异显著。(3)未萌发籽粒中检测不到α-淀粉酶活性,却检测到活性很小的β-淀粉酶。(4)萌发48~72h时,各大麦品种不同活力水平的籽粒内,淀粉含量和种子发芽特性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淀粉酶活性和种子发芽特性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汕优36辐     
汕优36辐系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该组合的亲本为珍汕97A/IR36辐,其恢复系IR36辐,为该所用IR36为材料,通过60C0—γ射线3万伦琴处理干种子经诱变筛选育成,并用珍汕97A组配,于1981年育成汕优36辐。1984年参加浙江省杂交水稻育种攻关组的品比试验;1985~1987年3年参加浙江省双季杂交晚稻区试,1987~1988年两年参加全国杂交中稻和杂交晚稻早熟组区试,1989年通过温州地区品种审定、1990年通过鄂西自治州品种审定;1992年通过湖南省和贵州省品种审定;19…  相似文献   

18.
MR365的香味遗传及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R365及其作香味供体育成的香稻不育系湘香2号A、新香A、湘香2号S与V20B、V41B、珍汕97B、明恢63等非香亲本杂交,采用KOH溶液法测定杂交组合F1、F2、B1F1植株和F2米粒的香味表现,结果表明,MR365的香味遗传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利用MR365育成了几个香稻不育系,并选配出一批香型杂交稻组合,其中香优63、新香优77、新香优80等高产优质组合已通过省级审(认)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鄱1A是江西农业大学用自选保持系961(珍汕97B/金23B)为母本与965(浙9248变异单株)杂交,后代再与珍汕97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水稻不育系,具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稻瘟病抗性较好、茎秆较粗壮、配合力高等特点。2010年鄱1A及其所配杂交早稻组合鄱优364(鄱1A/R364)均通过了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2020,(1):6-7
万23A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用珍汕97B为母本、香籼593作父本杂交后,F_3代与珍汕97A杂交,后经多次回交选育而成的水稻三系新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柱头外露率高、配合力好、育性败育彻底等优点,所配组合万优80 (万23A/恩恢80)于2017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