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生态区划是制定区域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布局的基础。文章以太原市城市规划区为研究区域,选取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水环境、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5个敏感性因子,利用GIS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太原市规划区土地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明确不同土地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太原市规划区范围内不敏感区比重较大,主要分布于城镇及周围;东西两山及北部的阳曲县敏感性较高;土地敏感性由城市外围向中心城区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整个规划区不敏感区、低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35.19%、25.75%、23.25%、15.81%。在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土地生态空间敏感性分区提出保护与利用的可行性策略,最大限度保留城市固有自然本底,防止城市用地的无序蔓延。  相似文献   

2.
生态敏感性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有着重大意义,该文以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太姥山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海拔、坡度、坡向、水体、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6个生态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将其分为4个评价级别,即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单因子与多因子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太姥山总体生态敏感性程度为高敏感性。高敏感区占总面积的29.40%,中敏感区占总面积的28.32%;低敏感度占总面积的22.65%,分布在景区的西北部;不敏感区占总面积的19.63%,均匀分布在景区。最后结合太姥山景区现状,针对不同敏感区提出相应的建议策略,来推动太姥山生态规划的发展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苍南县玉苍山风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浙江温州苍南县玉苍山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玉苍山风景区的特征,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河流、湖泊、植被类型、自然景源、人文景源、景源密度、道路交通、土地利用类型等11个指标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再进行加权叠加得出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分析图,从而对玉苍山风景区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极敏感区、高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不敏感区的面积分别为2.39,5.20,9.00,13.94,14.70km~2;中度及以上敏感区总面积为16.59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36.68%。研究结果可对玉苍山风景区生态功能区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态敏感性对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保护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自然和社会两个维度,选择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水环境、历史遗留矿山点、人口密度、高程等12个指标因子作为河源市东源县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将研究区分为不敏感、低敏感、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4个等级,利用GIS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绘制出东源县整体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东源县综合的生态敏感性程度较高,以低敏感和中度敏感区为主,分别占东源县面积的40.85%和42.96%,中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和东部山区和流域附近,低敏感区均匀分布在东源县丘陵地带;高度敏感区占县域面积9.51%,与中度敏感区一样,主要集中分布于西部、中部和东部山区;不敏感区占县域面积的6.68%,集中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地势平缓的城镇地区。最后,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东源县现状条件,针对不同敏感区提出具体的用地策略。  相似文献   

5.
摘要:针对广西南丹县城市周围正在退化的生态系统,利用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和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选取并分析植被覆盖度、坡向、坡度、水域缓冲区、高程5个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生态敏感性程度,对城市生态公园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生态敏感性区按面积比大小排序为:高度敏感区(34.07%)>中度敏感区(30.53%)>极度敏感区(17.14%)>低度敏感区(16.52%)>不敏感区(1.74%),中度敏感及以上区域占总面积的81.74%,表明研究区的生态环境敏感,容易遭到破坏而出现生态环境问题,这与利用加权叠加分析计算的结论基本一致,但在中度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的分布面积和范围上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在RS和GIS的支持下,获取了滇池流域1998年、2002年及2010年的土地利用分类图,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方法,分析了流域22年间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耕地和建设用地主要沿滇池分布,林地面积所占比例较大;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发生在耕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其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1.598%、2.698%和9.021%;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滇池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生态敏感性分析对于区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存在重要意义,以湖南省植物园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体缓冲区、道路缓冲区5个评价因子,通过ArcGIS平台结合缓冲区分析和加权叠加分析构建了生态敏感性分析数据库,逐一分析了研究区单一、综合生态敏感性及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敏感与较高敏感区占总面积的25.4%,主要零散分布于植物园的东部、南部片区及北门区域;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演变改变了水体和道路缓冲带的分布,进而对研究区生态敏感性造成了一定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生态保护建议,为区域生态管控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广西南丹县城市周围正在退化的生态系统,利用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和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选取并分析植被覆盖度、坡向、坡度、水域缓冲区、高程5个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生态敏感性程度,对城市生态公园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生态敏感性区按面积比大小排序为:高度敏感区(34.07%)>中度敏感区(30.53%)>极度敏感区(17.14%)>低度敏感区(16.52%)>不敏感区(1.74%),中度敏感及以上区域占总面积的81.74%,表明研究区的生态环境敏感,容易遭到破坏而出现生态环境问题,这与利用加权叠加分析计算的结论基本一致,但在中度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的分布面积和范围上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林地利用保护规划,利用数字化的地形数据和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在 GIS技术的支持下,选取并分析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类型、植被覆盖度、水域6个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生态敏感性程度,对清城区林地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生态敏感性区面积比分别为高度敏感区(18.5%)、中度敏感区(11.1%)、低度敏感区(70.4%),前两者占总面积的29.6%,低度敏感区占到70.4%且分布集中连片,表明研究区抗干扰能力强,不易出现植被退化、大规模森林景观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茈碧湖国家级风景区的土地利用类型,采用LDI评价方法评价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景区土地利用类型较丰富,主要以水体为主,面积比例为47.76%,其次为草地,面积比例为33.32%,再次为林地面积比例为13.21%,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较小;景区四周分布有建设用地、耕地、园地等干扰较大的用地类型,其中村庄面积占比较大;景区面山石漠化程度较高,植被较差,可通过生态修复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景区生态环境评价LDI综合指数为1.92,故其生态环境健康水平处于"健康"等级。  相似文献   

11.
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池流域水体污染严重,水质总体劣于V类.实施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有效控制和防治滇池流域的水土流失,对把昆明市建成最适合人类居住和国际旅游观光城市意义重大.文中针对流域内林业用地现状,提出人工造林,低效林改造,采区植被恢复,合理选择造林树种以及加强森林管护等生态修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昆明市官渡区城乡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官渡区城乡水环境园林绿化与生态保护建设的总体思路,并从滨河带状公园绿地、河流防护林、乡镇沟渠绿化、滇池流域园林绿化与生态保护以及水土流失区园林绿化与生态保护建设5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滇池流域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滇池流域矿区关停后形成的采矿废弃地类型和特点,按照恢复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思路,提出生态恢复技术,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恢复及修整技术、土壤基质恢复技术、植被恢复技术三大类.阐述各类技术的主要方法措施,以滇池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土坡采石场为例,阐述采石场类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捞渔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绩效及社会绩效的评价与优化,对促进滇池生态、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社会绩效、生态绩效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湿地公园满足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兼顾了社会效益。公园里的生境相对适宜,水生植物种类较丰富,群落呈现单优结构。公园的水质净化系统降低了入滇池的污染物含量,但净水能力还有待提升。湿地公园的游客流量很大,游客满意度较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水生植物种类,营建有梯次的植物群落,提升湿地景观功能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滇池底泥菌类组成及与污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滇池不同位点底泥样品的分析,调查了滇池底泥中固氮菌类、硝化菌类及其他菌类的数量及分布状况。分析了这些细菌参与氮循环与滇池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得出可用底泥中固氮菌作为滇池污染参考指示菌株和滇池地质条件,以及菌类微生物的分布变化对滇池富营养化具重要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文中首先辨析"可持续"和"可持续发展"2个不同概念; 提出了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的概念, 认为生态需求分为公共生态需求和私人生态需求, 生态供给分为公共生态供给和私人生态供给; 分析了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的变动规律, 认为其各自分别有量的变动以及生态需求或供给的变动2种情况; 讨论了生态供求平衡的规律, 包括生态供求变化的基本趋势和生态供求平衡的调整; 最后指出:1)满足私人生态需求必须依靠以私人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的市场调节机制, 满足公共生态需求则必须依靠以政府投入为主、私人投入为辅来实现; 2)增加生态供给有外延扩张和内涵扩展2种形式, 努力提高生态经济产品的价值内涵是扩大生态产品有效供给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因子进行选取和等级划分,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地表因子方面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敏感性调查分析,构建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自然间断法将所得数据划分为生态极度、重度、中度、轻度和不敏感区域 5个等级,对森林公园整体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表现出较高的生态敏感性,大部分处于生态重度至轻度敏感区域。对2015—2020年福建省生态敏感性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森林公园生态极度、重度、轻度和不敏感4个方面的森林面积整体保持增长趋势,不敏感和轻度生态敏感的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0%,中度生态敏感森林面积呈下降趋势。建议在今后森林公园资源开发利用中注重对生态敏感性的调查分析,对生态中度敏感区域进行基础设置优化和特色开发,减少对生态极度和重度敏感区域的开发,实现对森林公园生态的进一步保护。  相似文献   

18.
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提出澄江县抚仙湖近面山区域的生态景观设计与绿化规划方案:①对可视域区域原有的受损生态系统进行生态重建和生态修复;②对坡度25°以上旱地实施退耕还林,对坡度25°以下的山地进行生态优化和抚育;③对石灰山山地选用乡土树种抚育现状植被;④结合道路与景观的距离,对环湖公路、澄江至帽天山公路、澄江至阳宗公路和环湖岸绿化进行植物种类的优化配置;⑤对帽天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矿山迹地开展生态修复、造林和植被抚育等。规划方案旨在促进区域生态旅游价值的提升和水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9.
衡水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衡水湖为国家级湿地及鸟类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优美的景色,丰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地理位置,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本文针对衡水湖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规划,突出特色等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