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尤溪县开展再生稻种植的地区,在再生稻种植中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留高桩的再生稻,头季不能运用机械收割给再生稻的继续推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溪县通过专家的指导和实践,采用留低桩的方法,解决了头季不能利用机械收割的问题,有利于再生稻大穗、多穗、高产。  相似文献   

2.
《农业机械》2013,(32):30
最近,重庆市组织专家对"重庆市中稻-再生稻高效模式攻关示范"项目千亩核心示范片和百亩攻关片中稻、再生稻产量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该千亩核心示范片位于开县岳溪镇九亭村、岳溪村,示范面积80hm2,其中百亩攻关示范片14.67hm2,选用的是超级稻品种准两优527。现场测产结果显示:百亩攻关片中稻平均单产11 343kg/hm2,再生稻平均单产达到7 192.5kg/hm2,两季合计单产18 535.5kg/hm2;千亩示范片中稻平均单产10 449.45kg/hm2,再生稻平均单产6 313.5kg/hm2,两季合计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3.
经2a的试验示范,杂交水稻Y两优551在常德地区作再生稻推广,具有产量高、耐肥抗倒、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和再生能力强等特点,可取得高产。基于此,文章根据该组合特征,结合当地栽培习惯,总结了其作再生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再生稻头季收获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目前再生稻头季收获的生产现状,分析机收头季再生稻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当前我国大力推广再生稻的背景下,加快研制适合收获头季再生稻收割机的紧迫性,并阐明了头季再生稻收割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都昌县全程机械化再生稻收割工作近日在蔡岭镇拉开序幕,300亩再生稻现已收割完毕。九江农业科学院和都昌县农技中心专家现场测产显示,全程机械化再生稻平均亩产达375.5公斤,创全省全程机械化再生稻第二季亩产最高纪录。这一成果标志着我省全程机械化再生稻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再生稻模式是水稻  相似文献   

6.
积极探索再生稻生产机械化 为粮食增产助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的水稻种植技术,也称作水稻"一种双收"。湖北具有天然种植再生稻的资源禀赋和种植习惯,发展再生稻前景广阔。一可有效增加稻谷总产。湖北省再生稻生产区域生态条件好,全省大部分水稻种植地区的光、热条件均适合再生稻生产。若大力推广再生稻生产技术,湖北再生稻面积可望明显扩大。按全省大面积平均单产头季600 kg、再生季250 kg计算,亩增产100 kg  相似文献   

7.
为稳定粮食生产,推广"超级稻+再生稻"生产模式,探索前茬稻不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根据田间观察与测产考种分析,提出了再生稻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南方地区再生稻机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方地区再生稻机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南方地区再生稻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湖北积极探索再生稻生产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发展再生稻优势及制约因素"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的水稻种植技术,也称作水稻"一种双收"。湖北具有天然种植再生稻的资源禀赋和种植习惯,发展再生稻前景广阔。一可有效增加稻谷总产。湖北省大部分水稻种植地区的光、热条件均适合再生稻生产。若大力推广再生稻生产技术,按全省大面积平均单产头季600kg、再生季250kg计算,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再生稻收割机视觉导航的稻田图像分割问题,结合再生稻植株的生长特点和再生稻避莊的要求,利用相机于农田采集再生稻图片,结合RGB、HSV、YCr Cb空间中的常用灰度化因子,进行灰度化对比试验并分析其直方图特征,得出在HSV空间的S分量灰度化;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得到初步分割阈值T,经进一步分析为保留较完整的不同成熟度再生稻植株特征,加入修正因子-a得到阈值T-a对图像二值化;再通过数学形态学,面积法过滤等后续处理,形成收割机行走的左右边界区域。结果表明:处理1副像素419×310的图像平均耗时0.053 s,可满足今后的实时性要求,分割出的图像基本上反应了再生稻植株的走势特征,与人眼判断植株边缘位置基本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
<正>荣县在1986年就开始大面积蓄留再生稻,多年来对"交杂中稻+再生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杂交中稻+再生稻"已发展成荣县稻田的一种新的耕作制度。2013年荣县水稻播种面积2.47万hm2,总产量达20.6万t,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蓄留再生稻面积达到1万hm2,实际有收面积0.73万hm2,平均产量1.65 t/hm2,总产量达1.22万t,比2012年增产14.5%。对于确保荣县大灾之年粮食稳产起了重要作用。分析多年来荣县及临近区县再生稻栽培技术的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瑞昌市再生稻高产示范样基地-碧野农机合作社示范区进行了现场头季稻测产验收,再生稻头季稻最高亩产量达803.6公斤。在此次再生稻现场测产过程中,专家组随机选取了三块田,每块田随机连片实割5平方米以上,经脱粒、去杂、称重,三块田亩产量分别为799.7公斤、800.9公斤、805.3公斤,平均亩产量为801.97公斤。据介绍,再生稻是在头  相似文献   

13.
正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栽培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的重要措施,两季总计通常比其一季稻的产量要增加50%,对粮食增产有重要意义。荆州市再生稻种植主要分布在洪湖市、公安县、江陵县等地,全市种植30多万亩,再生稻亩产稻谷400kg。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它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机械技术、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芜湖市农业技术部门大胆探索,从优化种植模式、调整种植结构入手,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紫云英-中籼稻-再生稻"模式,再生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 2017年种植再生稻65.4 hm2,2018 年 179hm2,2019 年 1000hm2,2020年2000hm2,2021年再生稻面积达到2700hm2,...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我国再生稻头季稻收获要求,针对国内再生稻头季收获对行功能缺失、碾压率高等问题,以沃得旋龙4LZ-3.0E型水稻收获机为载体,综合运用机械、液压、电子控制等领域关键技术,设计了一种履带式再生稻联合收获机自动对行系统。系统应用在宽窄行种植模式下,可保证收获机履带行走在宽行中央,避免碾压到再生稻留茬,影响再生稻第二季产量,主要由对行检测单元及对行控制单元组成。田间试验表明:再生稻联合收获机安装自动对行控制系统后,对行收获过程中的前进速度、三位四通阀通电时间、节流阀开度分别设置为0.556m/s、1.5s、“中位”时,其对行效果最佳,碾压率降低至5.6%~5.8%。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我国再生稻头季的收获要求,研发了适用于小型再生稻联合收获机的清选装置。探讨了多风道贯流风机、百叶窗筛等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参数及工作原理,目的是充分利用清选空间、提高清选效率,满足再生稻头季脱出物物料量大、籽粒含量高的特殊清选要求。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清选室内气流场分布均匀合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再生稻联合收获机收获平均产量为11 250kg/hm~2的再生稻头季稻时,总损失率为2.5%,含杂率为1.74%,破碎率为0.07%,作业效率为0.9hm~2/h,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一、简述再生稻是利用水稻分蘖休眠芽在前季完熟后萌动形成的可收部分,没有收成部分称为再生苗。再生稻是一季杂交中稻收割后充分利用光、热等资源的重大技术革新,中稻+再生稻与早稻+晚稻产量虽然不对等,但劳动力、生产成本前者低于后者,种植者易接受。再生稻具有省种、省肥、节水、生产成本低、增产增收、生育期短(60天左右),米质、口感优于中稻的特点(因再生稻生长期温差大于中稻,利于光合产  相似文献   

18.
为使再生稻收获机在加宽割幅降低碾压率的同时不降低收获机作业效率,设计了附加切割器,使再生稻收获机共具有3组切割器,作用分别为:割台切割器在保证穗幅差的前提下进行穗头收获,附加上层切割器将要还田的茎秆提前分段切割使其尽快还田,附加底层切割器用于指定高度的留茬作业.以Y两优911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再生稻收获机与普通收获机收获...  相似文献   

19.
"富顺再生稻"于2010年3月8日获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中稻+再生稻"是富顺县稳固的稻田耕作制度,在粮食连年丰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富顺县结合当地农业资源禀赋、现有基础和"4+3"产业发展战略,健全四大体系、夯实三大根基、深化三大体制创新,持续加强品质培优、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和监管力度,推动了"富顺再生稻"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浅谈再生稻生产中的农机与农艺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田块选择、育插方式、植保施肥、头季收割、加工增值5个方面分析了再生稻种植的大农艺要求,设想了相应环节作业的最佳农机配套方式,以种植效益最大化为前提,探讨了再生稻米生产全过程的农机与农艺融合问题,对再生稻种植者和机具生产厂家有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