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转土地进行种植经营是一种土地规模化经营方式,开展机械化托管服务也是一种规模化经营方式,这两种方式均能推进土地规模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三河镇祥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将提升自身农机服务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推进装备提档升级,在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开展保姆式一条龙机械化托管服务,促进...  相似文献   

2.
正一、农机合作社在土地规模经营中的主要模式1.土地托管服务模式这是一种农户与农机合作社以托管合同的方式进行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其主旨是农机合作社对农作物的生产环节进行专业性和全面性的托管服务,实现对农作物提供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服务,农机合作社从农户的利润中收取一定机械作业费用。这类托管对象主要为企业原材料生产基地和外出人员较多的村集体。将土地托管出去不仅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不用改变土地承包性质,依然达到了规模经营的效果。托管后的土地大部分集中连片,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实现了农机作业的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农机合作社建设亮点纷呈,发展效果显著,尤其在解决缺劳力和撂荒地问题、提高农机利用率、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更具优势,政策扶持更加全面,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托管流转更加便利。但当前农机合作社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丘陵山区农机合作社装备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科学规范化运行能力有待提高、适度规模化全托管作业服务有待强化等。基于此,研究团队围绕宝鸡市农业生产和农机合作社发展实际,经过详细调研、认真分析,提出了10条宝鸡市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以扎实推进形成规范指导、先进示范、协作联合的良好农机合作社发展氛围,提升农机合作社团结协作服务能力,实现规范健康经营,合作共赢发展,全力推进农机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农业强市提供坚实的装备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合作社主要为农民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的供应和耕种收、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全程服务。近两年来,该合作社不断探索新的土地托管新模式。近日,合作社和引镇街道胡家寨村经济股份合作社代表签约了1000亩土地的托管经营项目。此模式由310户农户将土地委托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统一流转经营,农机合作社再同村经济股份合作社达成协议,将1000亩土地经营权以入  相似文献   

5.
正为积极开辟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新途径,近年来,巨野县农机部门以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为载体,按照"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要求,大力引导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开展订单式、全过程"一条龙"农机化作业服务,并不断探索农机化"土地托管"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农机合作社发展迅猛,成为新型农机经营主体。特别是2016年,农业主管部门通过强化扶持、加大对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指导力度,深入开展了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全国农机合作社发展到6万多个。其中,新推出了203个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农机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托管、承包经营、跨地区作业、联耕联种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服务农户5700多万户。  相似文献   

7.
国家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模式。以地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土地托管为例,分析并总结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发展、效益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全托管"是农户将农田托付给全托管主体,由全托管主体进行耕整、育插、培管、防治、收割等环节系统化、全程化作业的经营服务模式。"全托管"解决了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诸多难题,实现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拓展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内涵,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提升了农机化发展质态。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郯城县农机局把农机合作社建设作为农机工作重点来抓,出台多项措施,促进了农机合作社蓬勃健康发展。在农机合作社建设过程中摸索出了4种农机作业服务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了农民、合作社共赢。一是土地入股型。以农作物种植为主,既想省心又想获得较好收益的农民带地折股入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汶上县农机局围绕"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一课题,以开展土地托管、土地流转、订单作业服务为手段,通过培养壮大以农机合作社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农机经营服务组织,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农机合作社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羊"。截至目前,该县共有农机合作社61家。2013年实现土地托管面积1.5万亩,土地流转面积1.2万亩。共完成农机作业服务总面积234.2万亩,其中跨区作业面积67.4万亩,订单面积166.8万亩,实现服务总收入78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正>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现粮食生产从一家一户经营向种植能手和大户集中经营,是当前粮食生产的大趋势。近年来,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农村土地开始向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集中,农机合作社以租赁承包、土地托管等形式开展服务,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经营效益最大化,不仅促进了合作社自身壮大,也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加快培育新型农机经营服务主体建设中,巨野县农机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实施重点扶持、科学引导、全面推进,大力发展了机械配套全、服务功能强、作业水平高、服务质量好,能够推动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的“五化”标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在社会化服务过程中,通过订单作业、合同作业,实行土地托管,促进土地流转,达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作业、集约化经营的目的,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农机合作社逐步成为推动全县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力军。为进一步全面了解巨野县新型农机经营主体的发展情况,推动全县新旧动能转换及“两全两高”农机化健康有序发展,全方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期,通过深入全县18个镇区办,采取“座谈交流、数据分析、综合考察”等方式,对全县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调研。  相似文献   

13.
正2月8日一大早,河南省民权县花园乡大济村村委会显着格外热闹。人群中你一言、我一语,正在热议该乡旺丰农机合作社托管村里耕地的事。"今年,我会继续做好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承包咱村里土地打造集土地托管、粮食生产、收购和销售为一体的市场化发展模式,再以分红的形式发给农民,打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旺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张国锋发话。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舞阳县农机局不断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投入和指导力度,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42家,吸收社员587人,拥有各类机具1056台套,农机总值4890万元。农机合作社已逐渐成为舞阳县农业服务经营的主体、跨越发展的主角、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在农机局指导下,全县有20家农机合作社先行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承包,共流转土地25万多亩。土地流转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推动了农机合专业作社的健康发展。1土地流转现状1.1托管服务流转合作社与土地承包者进行协调和联系,不改变土地的经营  相似文献   

15.
左赟 《当代农机》2014,(10):40-41
<正>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合作社不断拓宽业务范围和增收渠道,增强服务功能,树立品牌意识,大胆开拓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的土地经营模式……这无疑概括了农机合作社建立、发展、壮大所要经历的历程。然而,在鄄城县有这样一家合作社,农机具维修是其成立之因,而后的经营与发展又与维修密切相关,合作社理事长牛存站表示,未来合作社还将在维修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这就是鄄城县存站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奠基合作社成立"其实在合作社成立之前,我们只是一个农机修理站。"  相似文献   

16.
正为推动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建设,打造农业强省,充分发挥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力军作用,黑龙江省农机推广部门与农机合作社开展资源整合、规范经营、品牌创建等多项合作,在逊克县丰禾现代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试点,探索出科技引领、规模经营的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新模式。一、主要做法1.依托雄厚机械力量,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黑龙江充分利用合作社机械化程度高,作业方式合理高效的优势,整合土地资源,采取托管代耕、  相似文献   

17.
王怀楠 《农业工程》2021,11(S1):49-51
农机合作社在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市丰台区在整合农机资源上缺少高效规模化的经营模式,在农机使用和经营上没有达到最优化,亟须探索农机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之路。该文阐述了发展农机合作社的必要性和优势,结合丰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探索发展农机合作社的思路,并介绍一些可供借鉴的农机合作社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从2008年开始,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合作社实行粮食生产土地托管经营模式,代为农民管理土地,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的供应和耕种收、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全程服务。这种模式在全国独树一帜,曾得到中央、国务院、农业部、省市区领导的赞誉和各级政府的支持鼓励。近2年来,该合作社创新实践、摸索进取,不断探索新的土地托管  相似文献   

19.
衡水市拓田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土地托管、农机作业服务、农民培训、农产品销售等业务,创新土地经营模式,为农户节本增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水平,有效解决了农民种地难、种地贵以及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形成了以社会化服务为手段的"门庄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粮食生产"全托管"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就是"农民提供土地,服务组织全程经营,收益协商共享"。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以粮食生产"全托管"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全托管"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1现状及成效2013年,通州区共有36家农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粮食生产"全托管"经营服务,服务面积2348.8 hm2,服务农户10 066户。其中,实施流转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