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原蚕基地建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兴起,是依靠农村原有丝茧育基础进行种茧生产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全国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江、浙、鲁发展较快。九十年代初江苏省因微粒子病在通、盐地  相似文献   

2.
赵咏 《蚕学通讯》2013,(1):40-41
本文结合在潼南县从事蚕种生产技术的实践,详细阐述了农村分散饲养原蚕的蚕病危害特点,深入分析了蚕病发生原因,提出了蚕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廖文英 《蚕学通讯》2006,26(3):42-43
随着蚕业生产的发展,蚕种场与农村合作育种在蚕种生产中所占比例愈来愈大,在我场已占到了80?左右。由于农村生产条件较差和蚕农防病意识淡薄、措施不力等原因,致使原蚕生产中时有蚕病发生,给蚕农和单位带来不少损失,同时也挫伤了农民养蚕致富的积极性。为此,结合我场种茧育实践经验,就如何做好原蚕点防病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1蚕种场与乡、村密切合作,做好管理工作1.1做好技术培训组织蚕农认真学习和贯彻养蚕防病卫生制度。养蚕前对蚕农进行集中培训,学习原蚕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提高防病意识。使其自觉地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邵宝根 《江苏蚕业》2003,25(1):47-48
<正> 目前,全省的蚕种生产格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蚕种场为确保生产安全,蚕种生产已从场外转向场内。但苏南地区仍有一些蚕种场由于种种因素,原蚕生产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可否认,近几年蚕种场下大力气,通过对原蚕区加大防微力度,狠抓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微毒淘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已出现原蚕区无淘汰批段的可喜局面,蚕种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陈旧的管理模式的长期运作,制约着原蚕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浅谈农村原蚕区的防微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蚕种生产近10年来,已由20世纪80年代主要依靠场内生产逐步转向原蚕区生产,然而农村原蚕区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加之生产生活用房分不开等诸多因素,使农村原蚕区生产在微粒子病防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1999年浒关蚕种场到太仓绿化村开辟农村原蚕点,当年淘汰蚕种52.3%,然后逐年减少,经过十多年净化,  相似文献   

6.
蚕业生产,良种是基础和关键。稳定的原蚕基地是生产优质蚕种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原蚕基地建设,提高蚕种生产水平和蚕种质量是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蚕桑文化在蚕业经济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蚕桑文化内涵、作用与价值以及蚕桑文化在蚕业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加以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加深人们对蚕桑文化内涵的理解,认识到文化和经济发展联系是十分紧密的,蚕桑文化的作用和价值是加快我国蚕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因此,蚕桑文化的发展对蚕业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真正加快我国蚕业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原蚕小蚕共育的生产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蚕共育作为一种饲育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小蚕共育已规模性的遍及各大蚕区,但原蚕饲育实行小蚕共育的时间并不长.我场自2005年开始试行小蚕共育取得成功后,并逐渐在所有原蚕区推广实行原蚕小蚕共育,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旭 《四川蚕业》2009,37(3):37-38
我场原蚕共育的消毒防病,综合运用全防干、半防干,采用单张原种收蚁,第二龄分箔饲育等技术。结果表明,同期比较的两对交品种,单张原种平均可增加产茧量4公斤,公斤茧制种量可提高0.5张,微粒子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浅谈农村原蚕区消毒防病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蚕业生产的发展,蚕种场与农村合作制种在蚕种生产中所占比例愈来愈大,在我所已占到了70%左右。由于农村生产条件较差和蚕农防病意识淡薄、措施不力等原因,致使原蚕生产中时有蚕病发生,给蚕农和单位带来不少损失,同时也挫伤了农民养蚕致富的积极性。为此,结合我所种茧育实践  相似文献   

11.
曾国金 《四川蚕业》2012,40(2):25-26
荣县蚕种场原蚕共育的消毒防病,综合运用半防干,采用单张原种收蚁,加强眠起处理和升温换气。结果表明,同期比较的两对交品种,单张原种平均可增加产茧量3 kg,千克茧制种量可提高0.5张,微粒子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原蚕小蚕期技术性强,环节多,要求高,是原蚕生产中易出差错的一个阶段,由于处理不当易造成遗失蚕增加,小蚕的大面积发生,封口蚕及半蜕皮蚕增加,直接影响到原蚕制种成绩,本人根据在原蚕生产中十几年的实践,就原蚕小蚕期管理工作谈几点体会。1、制订规范化的操作程...  相似文献   

13.
14.
孙美仙 《中国蚕业》2003,24(2):30-30
原蚕区家蚕良种繁育一般选择在春期进行,但随着嘉湖蚕区农村丝茧育推广应用秋种春养后,迫使我们进行养蚕形式的变革,实施了春繁当年秋用和秋繁次年春夏用种的1年2次养蚕制种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衡量蚕种质量的最为重要标志是家蚕微毒含率。从1977年开始的20余年间,农村原蚕生产比重大幅度增长,而质量却普遍不如人意,问题出在特有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双重途径的家蚕微病上。许多研究表明,此病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药剂,防治就必然立足于消毒防病。建国以来我国重视防治家蚕微病的试验研究,如取缔土种、母蛾镜检、氯制剂消毒等,曾对扑灭建国初期的家蚕微病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目前生产上需要的是一代杂交蚕种转移到农村生产系统工程防微技术,需要的是能够打破“集中布局容易病源污染失利,只能分散布点”这个难题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蔡玉根 《蚕桑通报》1999,30(2):53-54
小蚕共育作为一种饲育模式曾经辉煌一时,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及多种因素的制约,大规模的小蚕共育点,小蚕公司等相继消失,这种先进的饲育模式,应该恢复并得到发展。我场从1985年起在凤桥分场建立了一个大共育室,饲育蚁量在2700...  相似文献   

17.
<正>原蚕区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要做好农户的消毒,确实困难不少,难度不小,而防病消毒又是养蚕生产的关键一着,直接关系到种茧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蚕农和种场的收入,因此做好原蚕区的防病消毒意义十分重大.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农村生产特点,采取分片集中蚕农学习,分批深入巡回指导,限时保质完成防病消毒任务的办法,狠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郑章云 《蚕学通讯》2005,25(4):58-58,60
近年来,随着民工大量外出,原蚕基地养蚕骤减,给蚕种场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从1996年开始,我场在发展与稳定原蚕基地上下功夫,形成四个较稳定的原蚕基地,每年原蚕蚁量变化不大.现将我们的做法以示公众,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9.
广东原蚕桑田在温高、多雨、生长期长和年中多次剪伐的特殊条件下,合理施氮肥基础上,施用一定数量的磷钾肥,可促进桑树生长。从增产桑叶上,氮磷钾施比以3:3:3为优,3:3:3次之,但从原蚕收成和产种量考虑,则以3:2:2为最佳,3:1:2次之。  相似文献   

20.
曹惠芝 《四川蚕业》2011,39(2):35-35,59
秋季原蚕饲养,气候变化无常,病虫害为害严重,加之农药污染环境与桑叶,容易发生蚕病,影响种茧质量,降低蚕农收入,导致种场制种困难。但由于生产需要,我场连续在原蚕区进行了秋蚕饲养,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践证明,只要抓住了这些问题的关键,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完全可以做到养好原蚕收好种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