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品种一般每667m^2鲜豆荚产量在500kg左右,最高田块达到610kg。鲜荚和豆肉均为绿色,豆肉味香酥软,含糖量在8%左右,适于鲜食。具有耐旱、耐寒、耐迟播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4,(3):22-22
天骄地豆是南京星光种业有限公司最新选育的地豆品种,本品种最大特点是早熟,豆荚肉厚,纤维细,生长势强,产量高,商品性好,品质鲜嫩,适应性广,是做脱水菜的首选品种,有较大的推广潜力。该品种全生育期55天左右:豆荚圆棍形,无筋,荚肉厚,商品性佳,是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种籽黑褐色: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春秋两季栽培,  相似文献   

3.
<正> 一、品种来源:豫豆14号原代号商丘225,是商丘地区农科所用76064—0—1—0-0—H作母本,辽宁大白眉作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并经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于1993年4月经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命名为豫豆14号。二、产量表现:1988—1990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共63点次,平均亩产155.2kg,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5.2%。1992年河南省大豆品种生产示范,11个点亩  相似文献   

4.
豆科蔬菜豆荚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亚图 《福建农业》2006,(11):23-23
豆荚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为害大豆、菜豆、毛豆、豌豆等,以幼虫吃食花和豆荚。该害虫在我省蔬菜种植区一年可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在大豆本田及晒场周围土中越冬。一般以第2代为害春大豆,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弱。雌蛾在豆株未结荚时,多产卵于幼嫩叶柄、花柄、嫩芽及嫩叶背面;豆株结荚时,卵多产于豆荚上,将卵产在荚毛间,凡荚毛多的大豆品种产卵多。卵散生,一般每荚1粒,卵期约3—6天。幼虫有转荚为害性,一般先在上部豆荚为害,渐至中、下部,以上部豆荚受害最重。幼虫老熟后离荚入土,结茧化蛹。  相似文献   

5.
进行7个豇豆品种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美达品种在早熟性、适应性、抗逆性、产量及经济性状等方面表现较好,可作为庐江县首选品种进行引进和推广;但多美达、港种油青和圣东尼因豆荚青色,盐渍后豆条易变成黑(褐)色不适合加工,是熟食的最佳首选;金生之豇28-2和旺福春冠因豆荚条形良好,盐渍加工后豆条呈黄色,是盐渍加工的理想品种;夏美和夏抗2个品种在当地表现较差。可根据市场、消费等因素有选择性地进行引进种植。  相似文献   

6.
驻豆12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室以驻豆5021为母本,豫豆8号为父本选育的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2011—201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311.85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8.77%;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661.75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5.63%,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5.24%,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稳产性好。2014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4001。  相似文献   

7.
<正> 一、品种来源:豫豆11号,原代号:周8315—1—12,是周口地区农科所1983年用人工有性杂交的方法,经过混合系谱法多次选择和南繁加代育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的母本为郑77249,父本为开80—7。于1992年4月被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豫豆11号。二、产量表现:该品种第6代品系,1986年参加本所内品系鉴定试验,间比法排列,折合亩产171.67kg,比该试验的平均对照种(豫豆2号)每亩增产58.9%。 1987年参加周口地区多点大豆品种比较  相似文献   

8.
2014年甘肃省大豆品种(系)区域试验白银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有8个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其中6个表现较好,达到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的增产要求。以汾豆92折合产量最高,为2 283.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72.2 kg/hm2,增产率8.16%;其次是汾豆93,折合产量为2 277.8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66.7 kg/hm2,增产率7.90%;0331位居第3,为2 272.2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61.1 kg/hm2,增产率7.63%;陇黄2号、GZ11-277均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5.26%;中黄4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4.21%。以上6个品种抗倒伏、抗病、综合性状优良,建议继续进行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在江西红壤旱地适宜种植的优良春大豆新品种,该研究对天隆1号、中豆39、中豆40、赣豆4号、赣豆8号5个大豆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指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015—2016年二年平均产量表现为天隆1号产量最高(2754.5kg/hm2),赣豆4号(CK)产量最低(2547.4 kg/hm2),产量整体表现为天隆1号>中豆40>赣豆8号>中豆39>赣豆4号(CK),其中天隆1号和中豆40分别比对照增产8.1%和6.1%.生育期差别不大,中豆39的生育期最长(92.0d),比对照赣豆4号(CK)晚2.5d;中豆40生育期最短(88.0d),对照赣豆4号(CK)早1.5d.综合表现为天隆1号、中豆40、赣豆8号3个品种较好,在江西红壤旱地有较好的种植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徐海斌  杨加银  徐海风  张复宁  徐维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63-10263,10317
淮豆7号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油、高蛋白,早熟性好,腾茬早,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其产量结构优,稳产性好,结荚高度高,适于机械化种植,是替代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淮豆4号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1.
应用郭瑞林提出的同异分析法 ,对河南省大面积种植的部分大豆品种及 2个新品系在水、旱地不同栽培条件下的产量及其有关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旱作条件下 ,豫豆 2 3号、豫豆 2 2号、豫豆 2 1号为优良品种 ,豫豆 1 8号、豫豆 2 5号、洛 961为较好的品种 ,豫豆 1 6号、豫豆 1 9号、972 5为一般品种 (系 ) ,972 2为较差品系 ;在灌溉条件下 ,豫豆 1 8号、豫豆 2 2号、豫豆 2 5号为优良品种 ,豫豆 2 1号、豫豆 2 3号、洛 961为较好品种 ,豫豆 1 9号、豫豆 1 6号为一般品种 ,972 5、972 2为较差品系。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菜用大豆品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菜用大豆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特性,笔者在嵊州地区进行了浙江省菜用大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系"H0427-82"、"引豆7号"、"开新绿宝石"的产量、经济性状在嵊州地区表现较好,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郑豆0689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以豫豆29为父本、自主选育品系QTL069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夏大豆新品种。郑豆0689在2012—2013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264.15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豆22号增产5.47%;在2014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3 277.50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豆22号增产15.96%,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其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2.16%,脂肪含量平均为20.08%,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该品种籽粒商品性好,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并于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5004。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试验,对6个大豆品种丰产性及抗逆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产量及综合性状表现比较好的品种有垦丰25、垦豆43及垦丰16。  相似文献   

15.
以辽豆06-29、辽豆17等10个辽豆系列品种为试验品种,以铁丰29为对照品种,进行田间试验,对大豆品种进行再评价和主导品种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吉林省东部山区带状复合种植品种选择问题,该研究采用8个大豆品种、3个玉米品种随机组合设置不同处理,对不同大豆、玉米产量及大豆+玉米产量产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产量在品种间、不同玉米品种间、大豆×玉米互作间均有显著差异,最适合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为雁育豆8号和东生77,带状/净种比分别达到61.9%和59.5%,对大豆遮阴影响最少的玉米品种是先玉1219;不同品种玉米产量,仅玉米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迪卡A6565表现边行优势最强、产量最高,带状/净种比达到66.4%;大豆+玉米产量和产值表现最好的组合均为雁育豆8×迪卡A6565,其产值比净种迪卡A6565增值12.2%。  相似文献   

17.
一、濮豆6018在南阳盆地的表现濮豆6018是濮阳市农科所选育的蛋白质和脂肪综合含量高的优良品种,2004年参加河南省优质专用大豆品种区试。参试15个大豆品种均为本省育种单位选育并经审定的有代表性的品种,在南阳盆地设唐河县、卧龙区两个试验点,濮豆6018在两个点的产量及平均产量均居第一位,667m2平均产量206.5kg。2005年,南阳市农技站综合2004年的区试结果,从中选择10个品种,以南阳盆地当家品种豫豆22为对照,在桐柏、卧龙、方城的布点区试中,濮豆6018667m2平均产量213kg,居第一位,较对照豫豆22增产18.6%,经产量差异显著性检验(LSR清),增…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尖山农场大豆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大豆品种(系)进行筛选,更加有力的证明品种的适应性及抗逆性。从示范整体看,中早熟圃中黑河43号产量达2635.5kg/hm2,位居第一;晚熟圃中北豆10号产量达2752.5kg/hm2,位居第一。其它品种由于春季气象因素,产量未表现出来,有待于继试。  相似文献   

19.
北豆16号大豆品种2008年初在黑龙江省审定命名推广,该品种高产优质,适合黑龙江省六积温带种植,也可在积温高的地区作救灾品种使用。详细介绍了北豆16号大豆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便于该品种更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1988~1990年大田调查结果表明,豆荚螟产卵对豆荚有较强的选择性,有78.12%的卵是产在35~45毫米长的豆荚上,此时大豆处于鼓粒前期,豆荚在10~15日龄。豆株6~12节的豆荚上落卵量占总落卵量的83.53%。不同大豆品种及播期能改变豆荚螟产卵与大豆物候期的关系,因而防治适期应以大豆鼓粒前期来确定。2.5%敌杀死3000倍液喷雾,防效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