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曹玲 《农业考古》2005,(3):176-181
明清时期,一些海外新作物先后被引入我国,其中玉米、番薯、马铃薯这三种来自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尤为重要。随着它们的推广种植,不仅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剧增带来的粮食压力,也使我国的粮食作物结构发生了新变化。我国以种植业为主体的农业结构,决定了我国人民主食以粮食作物为中心,粮食作物结构的变化必然引发民众主食体系的更新。  相似文献   

2.
明清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玲 《古今农业》2004,(2):95-103
该文对我国学术界五十年来有关明清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传播和影响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分别对玉米、番薯、马铃薯的传入、传播问题以及它们对我国产生的巨大影响问题做出总结,并指出这些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以及今后研究中应该注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寄主作物对美洲斑潜蝇蛀食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斑潜蝇在寄主作物上的虫道呈蛇形,且主要分布在叶片正面,明显有另于豌豆彩潜蝇、番茄斑潜 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蛀食能力差异明显,丝瓜、茄子和豇豆上单个潜道面积分别为53.34、51.76、34.55mm^2。不同龄思期蛀食量差异在,其中以3龄幼虫为最大,约占蛀食量59.30-70.68%。在25℃下,卵厍期2.3-2.8d,寄 主作物对卵的发育影响不明显,对幼虫厍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洲斑潜蝇在寄主作物上的虫道呈蛇形,且主要分布在叶片正面,明显有别于豌豆彩潜蝇、番茄斑潜蝇。幼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蛀食能力差异明显,在丝瓜、茄子和豇豆上单个潜道面积分别为53.34、51.76、34.55 m m 2 。不同龄期幼虫蛀食量差异较大,其中以3 龄幼虫为最大,约占蛀食量59.30% ~70.68% 。在25℃下,卵历期2.3~2.8 d, 寄主作物对卵的发育影响不明显,对幼虫历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2011年以来青岛市粮食作物的生产结构和发展状况,指出了影响小麦玉米生产的气候、价格和政策因素,提出了未来青岛市粮食生产发展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自然灾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自然灾害不仅影响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也制约着粮食安全性的发展。基于此,对农业上的主要自然灾害进行分析,并对防范方法进行讨论,以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甘肃农业》2015,(4):36-37
<正>熊春蓉(1969-),女,四川遂宁人,推广研究员。1992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同年分配到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工作,一直致力于旱作农业创新集成与研究示范、马铃薯高产创建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种植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的工作。2005年1月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2006年12月晋升为农技推广研究员,200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人选。2002年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2009年被甘肃省农牧厅聘任为“甘肃省高产创建活动专家组”专家,2010年当选为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农机总动力>旱涝保收面积>机播面积>机耕面积>农村用电量>机电排灌面积>化肥用量>成灾面积;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耕地、水资源状况、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1998年洪涝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卫星遥感信息资料和我国气象系统协作网的资料,对我国1998年受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江西,湖北,湖南,黑龙江,吉林等省的主要秋粮作物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先前研制的农作物气象产量预报模式;对上述五省受到1998年洪涝灾害影响的水稻,玉米及全国秋粮总产作了估算。  相似文献   

10.
在我中国农业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粮食主产区河南省陕县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产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陕县近15年(1987~2001)粮食总产量减少了48.6%,粮食播种面积年均减少率6.1%,陕县作为粮食主产区,存在潜在的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生活方式、生产结构、生态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徐旺生 《古今农业》2006,2(2):51-67
本文通过对生活方式、生产结构和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进程。文章指出群居的生活方式、多子继承制度、食尽一山则移一山移民的模式、单一的种植业生产结构等,对古代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其结果是供养了较多的人口,进而形成了环境依赖型经济,江南地区由于优越的环境,经济发达。文章最后解释了许多由于生活方式、生产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原因所形成了经济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概率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概率优势分析方法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分省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粮食作物生产比较稳定的区域分布,并形成了生产成本变动的概率优势区域比较,以此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甘薯在西部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入介绍了甘薯的营养化学成分和防病保健功能,分析了甘薯多用途综合利用的价值,结合甘薯高产高效、适应性强的特性,论述了西北地区发展甘薯产业的有利条件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民国时期华北小麦生产的发展,小麦生产在华北农村经济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这是由小麦生产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结构和产量结构中所占的较高比例以及小麦销售与农民收入的紧密联系共同决定的。民国华北小麦生产的进步还促进了华北麦作区畜牧业的发展和草帽辫业的繁盛。  相似文献   

15.
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的粒重因其在穗上着生位置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开花或发育早的强势粒灌浆好、粒重高;开花或发育迟的弱势粒灌浆差、粒重低。弱势粒充实差和粒重低不仅限制作物产量潜力的发挥,而且会严重影响籽粒品质。文章比较分析了水稻、小麦和玉米这三大禾谷类作物强、弱势粒灌浆差异机理以及促进弱势粒充实的调控途径,旨在进一步揭示禾谷类作物弱势粒灌浆机理,为挖掘禾谷类作物的高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龙荣华  方艳  浦恩达  马钧 《农学学报》2015,5(9):135-140
现代园艺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作为现代农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保障社会稳定具有特殊的作用。本文简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为了加快发展云南省经济及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出建设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通过调查分析了园艺作物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收益远比一般其他农作物收益高,以及园艺作物在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中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促进示范带周边人们的经济发展,对全省的经济发展也能起到示范作用,同时,笔者提出了5条促进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园艺作物产业发展的建议供决策者和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贵州农业生产的历史和现状,看到存在的差距。[方法]概述了1949~2008年贵州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烤烟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单产等方面的变化,同时对贵州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贵州水稻、小麦、玉米3大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有所下降、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差、人口增加速度快、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农村水利资源利用率低。[结论]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阐述了常见不同耕作方式对主要粮食作物根系特性、光合效应、品质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未来农业生产中进一步加强对耕作方式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指出今后农业生产中应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注重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土壤属性、作物种类及茬口类型选择适宜的耕作方式,试图为中国农业生产中耕作方式更加合理的选择与运用及作物产量的提高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李帅英  刘彦慈  岳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368-9370
通过对保定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运用结构偏离度方法研究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测算保定市农业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灰色关联系数,分析了农业高等教育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驻保高校是促进保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深层次的动力,农业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能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发展,基于此提出了合理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湖北省十堰市三大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的生产经营现状,本研究着手从农村基本情况、经营模式种类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抽样调查了十堰市6县市区的314户粮食作物生产经营情况,并根据十堰市粮食作物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机制构建,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土地流转管理,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等对策,并针对十堰市三大粮食作物提出了各自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十堰市三大粮食作物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