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华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杂交水稻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探讨杂交水稻“南优二号”的适宜播种期、移栽期和秧龄,我们于1976年进行了分期播种、移栽试验。播种期:自6月15日到6月30日,每5天播一期,采用水育大秧。每亩秧田播种量40斤。移栽期:从7月15日到8月5日,每7天栽一期,同一栽期移栽4个播期的秧苗,共15个小区,(因秧苗不足,缺6月20日播,8月5日栽的小区)。移栽后的管理与一般大田相同,现根据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试验设在重病田上.处理分为盖膜与不盖膜两种,顺序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0.15亩.品种为岱字棉15号.1982年4月16日播种,每亩3750株.定点调查100株.从5月24日开始至9月15日止,每7天调查一次.地上部植株调查病情,计算病率和病指;地下部同期取根际周围深10厘米的土样,定量分离培养,计检平板内枯萎病菌的菌落数.  相似文献   

3.
1980~1982年,针对油菜亩产300斤以上,在不同时期施用氮素化肥对油菜器官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明确油菜亩产300~400斤,氮素化肥的合理施用时期.试验地为中稻茬,轻壤土,肥力中上等.供试品种扬2008.试验处理见表1.田间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981年为1.5厘,1982年为2.0厘,重复三次.株行距0.6×1.2尺.9月20日播种,分别于10月26日、11月1日移栽.基肥每亩施堆肥100担,菜籽饼100  相似文献   

4.
试验于1982—1983年在湖南常德县蒿子港进行。供试品种“湘矮早9号”,每亩施纯氮10.25公斤,每小区6蔸禾,设6~9个不同接虫量处理,1982年8次重复,1983年6次重复;在幼穗分化第4期(6月13日)接虫。试验结果表明,试虫主要为害倒二、三两叶,基本上未为害剑叶,按每虫一般取食20cm~2计算,1982年每亩8.47万头虫造成2%的产量损失,1983年每亩8.96万头虫造成2%的产量损失,与本文第Ⅰ,Ⅱ报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1975年在黄冈分院农场进行了棉田套种柽麻的田间试验,设置柽麻区与对照区四个处理,四次重复,小区面积0.1亩。柽麻区于5月28日(收麦后)播种,播幅0.6尺,棉麻行距0.9尺,播量每亩七斤。7月8日每小区均按每亩800斤压青。在对照区按与柽麻等 N 量每亩施棉饼80斤。取样区增设不施有机肥及柽麻高产量区(每亩1,600斤)进行比较,面积0.025亩。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择大棚秋番茄的适宜品种,1985~1986年我们在郊区建国农科队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现将两年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为苏抗5号、苏抗7号、苏抗8号和苏抗9号一代杂交种,均由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提供。两年均在7月20日播种育苗,8月21日定植于大棚,12月4~8日拔秧。每一品种种植一小区。1985年每小区25株,1986年30株。株行距为30×60厘米,随机排列,重复3次。  相似文献   

7.
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1974、1978、1979年主要明确病害不同流行年份秧田喷药的田间防效;1980年重点对秧田喷药在病害药剂防治中的地位进行初步探讨.供试品种有感病中秈金刚30号、南京11号、泗优3号等.试验区于秧苗三叶期采用“剪叶喷雾接菌法”进行人工接菌,菌株为ks—6—6,菌液浓度为3×18~8个/毫升.秧田喷药第一次在接菌后2天(秧苗三叶期),第二次在秧苗移栽前5天(秧苗四叶期).供试药剂有敌枯双、叶枯青等,秧田每亩喷药液100斤,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们在1972年搞了夏播杂交高粱与大豆间作试验,取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前茬小麦收后,浅耕5寸,每亩施杂粪30担,氮、磷、钾复合肥料20斤,过磷酸钙30斤作基肥。大豆于6月20日播种,间苗、锄地各一次。高粱于6月27日播种,四叶间苗,六叶定苗,中耕锄草三次,培土一次。苗期每亩追施碳酸氢铵和尿素各10斤,穗肥每亩施尿素10斤、碳酸氢铵15斤。生长期间用乐果乳剂防治蚜虫二次,用颗粒剂和二二三乳  相似文献   

9.
施用剂量分为每亩2两,3两,4两,兑水200斤.作物定植前均匀喷布鞋面,翻土约1寸深再耧平,使药液和表层土充分混匀.春季番茄和辣椒大田试验,设露地、覆盖地膜和对照三个处理.喷药后覆膜,4天后定植.秋季大白菜播种前喷药,每亩剂量为4两,喷后立即播种.(一)番茄小区试验每亩用2两、3两,喷后20天、30天、40天调查田间杂草总数,各种浓度处理明显低于对照,一般低89.03~96.45%,且杂草小,生长慢.春番茄大田试验采收期间,每处理测收60  相似文献   

10.
水稻每亩的栽插穴数和基本苗数,是构成水稻群体的基础。为了给生产上进行合理密植提供依据,我们于1982~1983年进行了栽插密度与建立高光效群体结构关系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我院进行,以汕优3号工厂秧为材料,5月10日进行温室播种立苗,5月12日田间绿化炼苗,5月25~29日栽插。栽插密度分三个处理:Ⅰ.每亩2万穴,基本苗2.8万,叶龄3.4;Ⅱ.每亩1.5万穴,基本苗2.3万,叶龄4.0;Ⅲ.每亩1.2万穴,基本苗  相似文献   

11.
小麦大面积高产低成本的栽培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省科委的倡导下,1979年秋江苏农学院、邗江县科委、农业局、湾头公社农科站等单位共同协作,于邗江县湾头公社田庄大队进行了“小麦百亩连片亩产千斤栽培试验.”试验在该大队一、三、四生产队进行,面积100.48亩,供试品种为“9—10—8—3”及扬麦2号.土质为砂壤土,前茬为早接早双季晚稻,少部分为杂交中籼稻.地力中等(有机质含量1.22~1.43%).于10月26~29日机播(少部分晚茬在11月3日播种),行距21厘米.播种量扬麦2号每亩11.9斤,每亩基本苗7.6~11.4万;“9—10—8—3”每亩为14斤,每亩基本苗12.5~13.5万,达到了预期  相似文献   

12.
南京地区露地秋番茄产量低而不稳,除受品种影响外,与播期和苗龄也有较大的关系。为了有效地提高单产,在1983年露地秋番茄试验基础上,1984年又进行了该项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本所科研基点进行,品种为中熟品种苏抗5号和早熟品种苏抗6号。苏抗5号播期分别为7月10日、20日和29日,每一播期分3次移栽,苗龄分别为28天、34天和40天;苏抗6号播期为7月17日、21日和29日,同样分三次移栽,苗龄分别为21天、27天和33天。采用8厘米直径的营养钵育苗,定植密度每亩4000株,田间小区面积为57.4平方米,顺序排列,重复两次。另设采样区,田间管理水平一般。  相似文献   

13.
1、适期育苗播种.秋分前后使用新种子播种,亩用种量3公斤,可定植8~10亩. 2、苗期管理.越冬前控制水肥,防止秧苗过大或徒长,并严格控制冬前幼苗不超过3个叶,株高在10厘米左右为宜.土壤开始结冻时浇足冻水,返青后适时浇返青水.从返青到定植,随水追肥2~3次,每次每亩追施高氟冲施肥(24~6~14)16公斤.定植前10天停止浇水,进行幼苗炼苗以利缓苗,定植前一天浇水润畦,便于起苗.  相似文献   

14.
一、试验方法试验地面黄土,中壤,肥力中等偏上,全氮0.189%,全磷0.095%,排水良好,前作油菜,5月5日至8日收获,5月8日施土渣粪每亩2,917斤,(一半面积施,一半面积不施)过磷酸钙每亩50斤,5月9日牛耕3寸左右,耙碎开厢,厢宽12尺,长20尺,小区面积240平方尺,共16个小区,厢沟宽1.2尺,深5寸,品种华棉7号,营养钵育苗,4月12日播种,5月13日移栽,宽窄行种植,2—1尺×0.4尺,计划密度每亩一万株,设四个试验处理。甲处理每亩施纯N13.08斤,乙处理每亩施纯N22.76斤,丙处理每商施纯N32.76  相似文献   

15.
群叶光照度在水稻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与方法 为了研究杂交水稻群体光分布的特点,本试验选用了赣化2号和汕优3号两个杂交稻组合,分两个播栽期,第一期1983年4月20日播种,5月25日移栽;第二期1983年5月10日播种,6月14日移栽。每亩施肥量折合纯氮为11.5公斤。自移栽之日起,每两星期测定一次光强、株型、叶面积和干物重。光强测定时间选为上午10:30至11:30(夏时制),测定时要求天气晴朗,测定部位距离地面10厘米。光强测定仪器为GX-1型棍式照度计。  相似文献   

16.
一、苏豇1号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09年生产试验亩产量为3062.3公斤,比对照早豇1号增产29.60%。该品种适合在江苏省作春季大棚、秋季露地或大棚栽培。从播种至采收嫩荚约55天,采收期25~30天,全生育期88天左右,株高3.5米,荚长70~75厘米,单荚重27.32克。叶浅绿色,花紫红色,豆荚扁圆形,品质优,耐热性强,产量高。2.栽培要点大棚栽培于3月中下旬播种,每亩用种量3公斤;秋播在7月中旬左右,每亩栽培3000~3700株。要求施足基肥,每亩用腐熟厩肥3000~35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于  相似文献   

17.
本地区麦田杂草有看麦娘、繁缕、蓼草、巢菜、刺耳菜等十几种,以看麦娘、繁缕为害最严重.据在三麦高产社队调查,苗期每尺看麦娘发生量为100~300株,折合每亩60~80万株,严重田块每尺300~800株,合每亩180~480万株,为麦苗的10~30倍.抽穗扬花期,一般田块每亩杂草鲜重850~1100斤,严重田块高达2000斤以上.一般草害田三麦损失一成左右,每亩约少收60斤;严重田块损失2~4成,每亩少收100~240斤.综合防治的途径是:  相似文献   

18.
小麦的种植密度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若密度过小,小麦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难以获得较高产量;若密度过大,小麦易倒伏,造成减产。作者于1982——1983年对豫麦2号的适宜种植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在校内进行,土壤肥力为中上等,共设十个处理,即每亩基本苗分别为3、6、9、12、15、18、21、24、27、30万株,重复4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0.02亩.其结果见附表。  相似文献   

19.
1981年进行了农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盆栽和小区试验.供试药剂有:川化-018(四川化工所)、叶枯净(日本样品)、敌枯双(江苏建湖农药厂)和白叶碱(日本样品).水稻品种金刚30(感病中秈),5月1日播种,6月2日移栽,株行距4×5寸,每穴4~5株.于分蘖盛期(6月25~27日)傍晚时喷雾(1亿个/毫升细菌悬浮液)接菌,连接3天.然后分接菌后稻株尚未出现(7月2日)和开始出现病斑时喷药防治,隔7天再喷一次.在第二次喷药以后的11天(7/23),21天(8/3)及40天(8/21)分别检查药效  相似文献   

20.
夏花生播种时受气候条件、农时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大,找出夏播覆膜栽培的适宜播期,是完善其配套技术,充分挖掘夏播覆膜增产潜力的技术关键.为此,我们于1988年进行了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采用裂区排列,以播期为主处理,每隔7天为一播期(6月9日因降雨停播).共设5个水平:①5月26日播,②6月30日播,③6月16日播,①6月23日播,⑤6月30日播.以覆膜和露地栽培为副处理.小区面积32m~2,行距40cm,穴距20cm,每小区播种20行,其中10行覆膜,10行露地,每穴播种3粒.品种为鲁花9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