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3个万头以上猪场采用国产输精工具与用国产试剂配制的稀释液进行人工授精生产,共配种母猪4530次。情期受胎率84.2%。受胎母猪分娩率90.8%。平均窝产活仔数9.6头。达到或超过各猪场本交配种水平。试验表明,国产猪人工授精药械已经达到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选择本场体况、体重相近的3~5胎断奶后正常发情的长大母猪96头,随机分成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每组32头。试验猪均采用人工授精配种,但试验1组母猪输精完毕后输精管打折插入输精瓶中在母猪体内停留到自动脱落,试验2组母猪输精完毕后输精管打折插入输精瓶中在母猪体内停留3min后抽出,试验3组母猪输精完毕后立即抽出输精管。结果,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母猪的情期受胎率、窝均产仔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时均未观察到明显的精液倒流现象。初步证实输精后输精管在母猪体内停留时间对人工授精效果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现代与传统猪人工授精在采精用品、保存容器、输精容器、输精器、精液稀释液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出猪的现代与传统人工授精技术的差别,探讨现代猪人工受精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广东省集约化猪场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但是,使用的猪人工授精工具大多数依赖于进口。进口猪人工授精工具几乎占据了90%的市场。为了降低成本,加快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研制成功了国产一次性猪人工授精工具,并且使用国产试剂配制稀释液代替了进口稀释液,在3个万头猪场进行猪人工授精试验,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分类水分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丝氨酸组氨酸苏氨酸鸡骨糊68.60.821.092.900.490.560.81猪骨糊72.11.281.161.420.690…  相似文献   

5.
集约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国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人工授精使用一次性国产输精工具配种经产母猪71头,情期受胎率、分娩率、平均窝产活仔数分别是87.32%、84.51%和9.45;对照组使用一镒性进口输精工具配种经产母猪60头的对应结果分别是85.00%、80.11%和9.81;采用国产输精工具的不同输精次数1次,2次和3次对母猪进行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分别是83.33%、90.0%和93.33%;采用国产输精工具的不同输精量15ml、30ml、60ml、80ml、100ml对母猪进行人工授业有,情期受胎率分别是43.33%、50.00%、90.00%、86.67%、93.33%。结果表明,使用国产输精工具的效果不比进口工具差;猪人工授精以每个情期输精2次为宜,每次输精推荐量为60ml。  相似文献   

6.
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特别是2007年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以来,输精用的耗材也不断更新。传统人工授精中输精是采用多次重复使用的橡胶输精管(多次性消毒很难实现),输精的卫生管理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7.
人工授精员完成一头母猪的输精操作后,主要从母猪呆立反应情况、子宫颈锁住输精管情况及精液倒流情况三个方面来综合分析猪人工授精质量,除去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精液品质等因素,猪人工授精质量的高低与输精后受配母猪是否受孕及产仔数的多少呈明显的正相关。对受配母猪的呆立反应情况、子宫颈锁住输精管情况以  相似文献   

8.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实用而先进的技术,它不仅可以节约公猪的饲养成本,还直接影响着养猪业的效益和发展。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包括公猪的调教、精液的采集、检验、稀释和保存,母猪的发情鉴定、输精等。在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时要保证精液的质量和母猪的最佳输精时间。本文主要介绍猪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中几个重要环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6输精技术操作规程6.1输精前的准备6.1.1输精器械的准备各种输精器械在使用前先用肥皂水或2%的小苏打水洗刷,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玻璃、金属输精器、输精器上的胶球、输精胶管(用纱布包好)和布类高温灭菌30min。金属和玻璃器械、开腔器用75%的酒精擦拭或吸注消毒,并在酒精火焰上烘干。输精管应每头母畜各备一支。若用同一支输精管,应以酒精棉球擦洗输精管外壁后,再用稀释液冲洗。输精器在使用前应用稀释液冲洗2~3次。6.1.2母畜的准备接受输精的母牛保定在输精架或颈架牛床上,阴门及其附近用温肥皂水擦洗干净,并用消毒液消毒,然后…  相似文献   

10.
<正>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通过猪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升优良种公猪携带的优质基因推广速度,加快品种改良进程,提高商品猪生产性能。种公猪是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基础,而精液品质、精液保存与输精方法影响着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因此,要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就要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确保精液质量,掌握正确的输精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县(市),县县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积极开展猪杂交优势利用,促进了生猪存栏量、出栏率,商品量同步增长。在省农业厅畜牧局的支持下,1984年,州农牧局从引进良种、培训人员、人工授精点建设着手,经过两年的努力,全州共培训技术员、输精员827人,引进良种猪120头,共建人工输精点114个(国营26个,民办88个),到1986年上半年,实现了县县开展猪人工授精技术,开展了杂交优势利用,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2.
彭毅  王志强 《养猪》1989,(3):21-22
我省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在60多个县(市)推广应用,1986年人工授精的母猪70余万头次,为开展猪的杂种优势利用,推广国内外猪种间经济杂交,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为了解决人工授精业推广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些试验,并将试验中摸索到的经验及时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去,收到一定的成效。 1.稀释液配方筛选猪液态精液的稀释剂,国内外报道的种类很多,但保存效果都不一致。在参考外地配方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20余种不同配方,  相似文献   

13.
品名规格单价备注恒温冰箱80升1800元 /台17度恒温保存精液恒温冰箱50升1500元 /台 2~20℃恒温保存精液微波航天技术数显恒温水浴锅HH -S2 ,2孔700元 /台预热稀释液到37℃生物显微镜640倍700元 /台单目带电光源生物镜生物显微镜1600倍2000元 /台双目带电光源生物镜摄像头显微镜1600倍2500元 /台插在电视上看数显恒温载物台国产420元 /台显微镜观察精液使用电热蒸馏水机5L/H(单蒸 )上海1000元不锈钢液氮罐(牛羊用)3升1200元牛羊输精枪20元猪一次性输精管 (海绵头 )塑料管 袋,1.2元建站1000套稀释粉50克 /包(稀释1升)16元 /包建站100包润…  相似文献   

14.
猪的人工授精在20多年以前就已径被苏联学者米勒万诺夫等试验成功,事实上在採精和输精方面都没有什么困难,同时作者認为在经济利用价值上,根据英国的情况,猪的人工授精在发展前途上完全不次於在乳牛方面的应用,公猪每週可採精2~3次,当每  相似文献   

15.
猪人工授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重要繁育技术,它不仅可以节省公猪的饲养成本,还涉及到公猪的调教、精液的采集、精液的化验室检验、稀释和保存;发情鉴定、输精、妊娠检查、母猪的饲养管理等这些都是现代化规模养猪中重要的技术环节,直接决定着养猪企业的效益与发展。目前,困扰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推广的两个主要因素为精液的稀释保存过程中怎样保证质量及如何对母猪进行发情鉴定,以确定最佳的输精时间。人工授精应用与生产中有一套标准的操作方式,现简要介绍人工授精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正> 多年来,我县依靠应用猪人工授精技术,大大加快了品种改良步伐,促进了良种普及推广和杂优利用以及生猪生产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猪人工授精技术,我们于1992年下半年起,在连片供精网络的基础上又开始推广一次性输精管的应用,这是目前猪人工授精比较科学的一种授  相似文献   

17.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笔者从采精前的准备、采精、输精三个方面介绍了猪人工授精的一些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18.
猪人工授精是近几年发展的重要技术,公猪的调教、精液的采集、精液的化验室检验、稀释和保存:发情鉴定、输精、妊娠检查、母猪的饲养管理等这些都是与之相关的重要技术环节,决定着养猪企业的效益。目前,困扰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推广的两个主要因素为精液的稀释保存过程中怎样保证质量;以及对母猪进行发情鉴定以确定最佳的输精时间。现简要介绍人工授精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猪的人工授精中输精方式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子宫体输精、子宫角深部输精等低剂量输精技术,以及性别鉴定精液在猪的人工输精中的使用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开展猪的人工授精好处很多 ,需用的器材、药品也很简单 ,只需很少费用就可以开展起来。一、器材及设备1.采精设备 :面盆2个、毛巾2条、纱布3尺、暖瓶2个、采精杯1个。2.精液检查、稀释和保存设备 :集精瓶数个、普通显微镜1台、盖玻片1合、载玻片数片、简易天平1台、量筒1个、口服葡糖0.5千克、脱脂奶粉0.5千克、冷藏瓶1个。3.输精设备 :20毫升玻璃注射器1个、输精管数条、高锰酸钾1瓶、大小毛刷数个。4.其他 :消毒锅1个、酒精药棉少许、采精及配种登记卡片。二、假母猪的制作和公猪的训练1.假母猪的制作 :用坚固木材做成猪架子 ,架子上盖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