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每头母猪理论推算,每年分娩2.5窝。但实际上对各农场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农场每头母猪年产2.2窝以下,所以本着年产2.3窝以上,年育成头数23头以上,出售肉猪22头以上的目标,我们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做以下探讨。1 对母猪的选择1.1 选择繁殖能力高的猪 首先应考虑其父母的繁殖能力。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母猪的繁殖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由此增加了每头母猪需要哺乳、保育和断奶的仔猪数量,母猪的营养需要量也必须提高,这样才能支持胎儿的生长以及分泌足够的奶水养育哺乳仔猪。作者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研究人员对高产母猪在不同繁殖阶段的营养需要和饲喂方案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帮助猪营养师和养猪生产者合理管理母猪的营养需要,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是《高产母猪饲喂策略最新研究进展》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母猪配种后、妊娠早期和中期以及不同体况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3.
现代母猪的繁殖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由此增加了每头母猪需要哺乳、保育和断奶的仔猪数量,母猪的营养需要量也必须提高,这样才能支持胎儿的生长以及分泌足够的奶水养育哺乳仔猪。作者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研究人员对高产母猪在不同繁殖阶段的营养需要和饲喂方案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帮助猪营养师和养猪生产者合理管理母猪的营养需要,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是《高产母猪饲喂策略最新研究进展》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母猪围产期、哺乳期的营养需求以及后续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4.
1 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 饲养母猪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仔猪,而母猪的生产性能主要是以其提供的年断奶仔猪数或年上市肉猪数为评价.仔猪早期断奶,可以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繁殖周期),增加年产仔窝数.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7,(3)
<正>繁殖性状是猪场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直接影响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繁殖性状包括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仔猪断奶窝重、母猪使用年限等,除受品种、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疾病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外,母猪的初配日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配种过早,后备母猪体成熟及性成熟程度不高,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育,而且还会造成产  相似文献   

6.
1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 饲养母猪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仔猪,而母猪的生产性能主要是以其提供的年断奶仔猪数或年上市肉猪数为评价。仔猪早期断奶,可以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繁殖周期),增加年产仔窝数。  相似文献   

7.
母猪繁殖能力是影响养猪场经济效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但不同规模,不同管理水平的猪场,由于饲养管理水平高低,遗传品种不同,饲料配方和营养水平差异,以及疾病防控措施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有的猪场因管理不善和疾病多发等因素,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可上市肉猪只有15~ 16头,即使肉猪出栏价在高位的7.7~8.5元每斤,也未必能赢利.相反,有的猪场在母猪饲养管理上非常精细,管理到位,配方优良,疾病防控得当,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可上市肉猪只有24~25头,尽管有时肉猪价在6.5 ~ 7.0元每斤之间徘徊,但仍能保证不亏本.  相似文献   

8.
母猪的营养和饲喂技术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和泌乳力。1头繁殖母猪1年大约消耗1100kg以上配合饲料,母猪的饲料成本占了养猪总成本相当的比例。根据季节调整母猪的营养和饲喂技术有助于提高母猪生产性能,降低母猪饲养成本,提高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特别在目前肉猪市场低靡、规模化养猪普遍亏损的形势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母乳是仔猪出生三周内的主要营养来源,是仔猪生长的物质基础,其它饲料很难代替,原因是仔猪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机能不完善。养好泌乳母猪,分泌充足的乳汁,才能使仔猪健康生长,获得理想的断奶窝重,并保证母猪有良好体况,断奶后能及时配种受胎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给养猪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农村规模猪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现就母猪泌乳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总结如下:1影响泌乳量的因素影响母猪泌乳量的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两大类:品种(系)、年龄(胎次)、窝带仔数、体况及哺乳期营养水平等。  相似文献   

10.
母猪妊娠期营养和管理 当为妊娠母猪制定饲喂方案时,要记住该营养策略的总体目标:(1)使母猪在分娩时达到适合的体况:(2)尽可能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分娩率和窝产仔数):(3)在最低的可能成本下满足母猪营养日需要量(以每天每头母猪的成本来衡量)。  相似文献   

11.
很多养猪场一味地追求增加母猪窝产仔猪数,这使得很多母猪出现负能量平衡的体质。一旦形成负能量平衡,会使得母猪的体质急剧下降,从而影响繁殖能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母猪奶水不够,影响乳猪发育。因此,对妊娠期和泌乳期的母猪补充充足的营养,确保其健康的体质显得尤为重要,在后备母猪阶段就应该着手增加营养的准备工作(图1)。  相似文献   

12.
1营养 猪初情期的年龄受营养水平、社会环境、体重、季节、品种、疾病或寄生虫感染以及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小母猪饲养时的营养水平对其第一次发情的年龄有一定的影响。母猪达到初情期的年龄差异可能与其遗传背景有关,也可能与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自由采食的小母猪达到初情期的年龄比限制饲喂的小母猪早,低能饲喂时能降低小母猪的生长速度,其初情期会延迟。现代基因型的猪即使摄食稍有降低也只能使初情期延迟三星期左右。饲养用于繁殖的替补母猪应该每天至少接受36兆焦的可消化能,确保200日龄时达到120~125千克的体重,配种前两星期,小母猪应该使用育肥料任其自由采食,以确保配种时有最大的排卵率。关于体况对小母猪初情期的影响目前仍然有争论。据报道,饲喂高能饲料的小母猪的背脂厚度和初情期的年龄呈正相关,但在饲喂低能饲料小母猪则没有这种关系。另据报道,母猪青年阶段背脂太厚会使其初情期延迟。关于蛋白质的摄入对初情期的影响目前也有争论,有人认为饲料中添加酪氨酸可以提早小母猪初情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窝产活仔数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最关键指标。窝产活仔数不仅影响仔猪断奶成活率,还影响母猪繁殖性能,最终影响母猪年生产力。通过饲粮营养调控能提高母猪窝产活仔数,文章综述了饲粮能量、纤维、精氨酸、微量元素和微生态制剂等营养因素对母猪窝产活仔数的影响研究进展,旨在为养猪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母猪怀孕和哺乳阶段的营养标准及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规模养猪场而言,母猪的饲养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养猪场获取收入的基础。养好母猪是一个养猪场能否获得利润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母猪应多年使用,每年每头母猪至少产仔2窝,产活仔猪数要多,仔猪初生体重尽可能达到1.2千克以上。为了让仔猪均匀发育,母猪必须有足够的初乳和良好的泌乳能力。母猪的饲养和管理对提高产活仔数和断奶体重的影响,要大于遗传力的影响,因为繁殖性状的遗传力都很低。1.种母猪的营养需要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饲养是不同生理阶段的统一过程,妊娠期饲养必须考虑到对哺乳期的影响。对种母猪营养的正确认识简单…  相似文献   

15.
妊娠母猪日粮的纤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妊娠母猪对高纤维、低能量日粮的利用,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将研究结果汇集起来,并且按照每头母猪所产的窝数作了校正,结果表明,母猪在妊娠期内饲喂了额外的纤维时,窝产仔数和每窝断奶仔数都高于饲喂对照日粮的母猪。  相似文献   

16.
1年产仔窝数年产仔窝数即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是衡量一个猪场母猪群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母猪数量相同的两个猪场,年产仔窝数多的,表明生产水平高,否则反之。情期受胎率指在第一个发情期即可受胎的母猪占所配母猪的比例,正常情况下为85%~90%。情期受胎率低会延长母猪空怀期,不但降低母猪的年产仔窝数,还造成饲料和人工的浪费,增加养猪成本,这是目前影响母猪年仔窝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18 d批次)在规模化猪场的应用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探究将批次化生产技术应用于猪场,并对猪场的应用情况及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总结。方法:根据母猪群数量设计批次规模大小,人为地利用激素使特定数量的母猪群同时发情、排卵,让其实现同期输精及其分娩,统计该猪场在批次化技术前后发情率、受胎率、窝均总产仔数、窝均活仔数、窝均死胎数、窝均断奶数、每头母猪年产胎次及PSY。结果:母猪应用批次化技术对母猪发情率、受胎率和窝均死胎数无明显影响,母猪窝均总仔数、窝均活仔数显著提高(P 0.05),窝均断奶数和PSY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赵喜珍 《猪业科学》2007,24(7):26-27
母猪生产力的高低不是母猪每胎生多少小猪,而是每年每头母猪生产的断奶仔猪数.母猪营养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很大,所以母猪营养在猪的营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刘梅 《中国猪业》2023,(5):40-43
为了分析添加不同水平的纳米硒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及后代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40头妊娠90 d左右的体重、胎次(1胎)相近的“长×大”二元母猪进行试验,将母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头妊娠母猪为1个重复。试验分组为: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0.2 mg/kg纳米硒、试验3组饲喂基础日粮+0.3mg/kg纳米硒、试验4组饲喂基础日粮+0.4 mg/kg纳米硒,饲喂至哺乳期21 d结束,试验期共46 d。在试验期测定每个试验组妊娠“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及后代仔猪生长性能。结果表明,试验2、 3、 4组妊娠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均高于试验1组,但差异不显著(>0.05),产木乃伊胎数、产弱仔数均低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0.05);试验3、 4组仔猪的断奶窝重、断奶仔猪均重、哺乳期窝增重均显著高于试验1组(<0.05)。综上所述,添加0.3 mg/kg的纳米硒对改善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及后代仔猪生长性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饲料工业》2017,(7):27-30
试验旨在研究母猪日粮中添加多肽菌素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和新生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胎次、体况相近,预产期前45 d的母猪23头,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2头,对照组11头。每头母猪单栏饲喂,作为一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g/kg多肽菌素。试验期69 d(妊娠期45 d,哺乳期24 d)。结果表明:(1)试验组母猪窝产仔总数比对照组高2.98%,窝产活仔数比对照组高4.98%,窝产健仔数比对照组高6.95%,健仔率比对照组高3.9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2)试验组仔猪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平均窝增重及平均个体增重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3)试验组仔猪初生窝重均匀度及断奶窝重均匀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2.23%和38.78%,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妊娠母猪日粮添加2 g/kg多肽菌素可提高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和初生仔猪生长性能,提高生猪养殖的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