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10个玉米群体配合力效应和杂优组合模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225个主要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10个热带、亚热带、温带玉米种质群体的配合力效应、杂种优势及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墨黄1号、Suwan-1、新墨1号、豫综5号、辽旅综等5个群体有较高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是适合本地利用的优良种质,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在10个群体与测验种的50个杂交组合中,CML161x辽旅综(热×温型)、CML165x新墨1号(热×热型)、5公xSuwan-1(温X热型)、双M9x辽旅综(热X温型)、CML165x墨黄1号(热X热型)等5个组合的SCA值较大、产量高、对照优势大,在育种中可用于构建杂种优势模式,获得优良品种或组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0个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4配制45个组合,对单株粒重、百粒重等10个性状指标进行GCA和SCA效应值分析.自交系4-5、122、15的单株粒重、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一般配合力高;114、15、20、4-5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利用价值大.组配的114×15、114×42特殊配合力高,株高、穗位高适宜,是大穗大粒型强优势组合.结果表明地方种质同温带种质、热带种质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是改良热带种质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3.
10个热带玉米自交系产量配合力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从CIMMYT引进和自育的10个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D4模型进行双列杂交,组配成45个杂交组合。通过对这些双列杂交组合的产量进行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0个热带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都存在极显著差异;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依次为CI23>619-130>DK7-6>CI18=CI15>CML161>DK7-8>CI41>双M9>CI45;特殊配合力方差依次为DK7-8>双M9>CML161>CI41>CI18>619-130>CI45>CI15>DK7-6>CI23;619-130既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又有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是比较理想的自交系;杂种优势最强的组合是CI23×619-130、CML161×619-130,说明利用"热带自交系×热带自交系"杂交模式能够筛选出具有较强杂种优势的玉米杂交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以 4个分别代表我国北方温带玉米四大优势群的自交系 (黄早四、Mo17,B73和丹 340 )为测验种 ,采用NCⅡ设计 ,对来自 5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地理族的 2 5个自交系进行产量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根据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表现 ,研究这些外来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与 4个测验种之间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来自群体Suwan1、POP2 8的自交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 (GCA)效应值较高 ,5个自交系的平均产量GCA效应值分别为10 10 .6 4和 2 6 6 .5 7;来自群体POP32 (ETO)的自交系与B73及来自群体Suwan1的自交系与黄早四之间的平均产量特殊配合力 (SCA)效应值最高 ,分别为 879.2 9和 5 83.81;来自群体Suwan1的自交系与B73之间组合的杂种优势最大 ,平均产量对照优势值为 2 0 .36 % ,其次为来自群体POP32 (ETO)的自交系与B73的平均产量对照优势值(19.38% )。由此 ,Suwan1×瑞得、ETO×瑞得、POP2 8×瑞得、POP2 8×旅大红骨和Suwan1×兰卡斯特为 5大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导入高VA原玉米种质产量配合力,并根据配合力对其杂种优势群归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25个导入高VA原玉米种质和3个测验种配制75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3种不同生态环境下对这些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配合力分析,评价导入高VA原玉米种质的利用潜力,再根据产量SCA效应分析被测种质的所属类...  相似文献   

6.
以9个淀粉含量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Ⅰ双列杂交模式组配72个杂交组合,研究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淀粉含量遗传方式以加性效应为主,杂交组合的淀粉含量主要表现为正向杂种优势,并与母本和中亲值呈极显著相关.杂交组合淀粉含量的特殊配合力(SCA)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之间无相关性,不能简单地依据组合双亲的GCA效应来推断其后代的SCA效应,自交系陕814和Lx00-6的淀粉含量和GCA都较高,可以作为今后高淀粉育种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7.
选用墨白1号、苏湾1号、双M9为基础材料,以自交系掖478为导入系制成热带、亚热带种质比例为25%~75%的群体,采用NCⅡ设计,分析包括3个基础材料在内的12个群体(系)与丹340、昌7-2、Mo17、齐319及CML161、C144、Tafa2组合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含50%~75%双M9种质群体、墨白1号、含75%墨白1号种质的群体和苏湾1号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而含25%~50%墨白1号种质、50%苏湾1号和25%双M9种质群体的一般配合力较低;在"热带×热带"模式下,不同热带种质含量群体均有较高的产量表现,但以热带种质含量50%~75%与CML161及C144组合的配合力及产量表现最高;在"温带×热带"杂优模式下,不同比例热带种质群体与温带测验种杂交组合间杂种优势差异较大,总体上墨白1号群体及含25%其他热带种质的群体与丹340配合力较低;自交系CML161和C144能较有效地区分不同的材料,可作为本地测验种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长♀、黄♂等6个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15个杂交组合,对其株高、穗位高、穗粒质量等14个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黄♂穗粒质量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的标准差和总配合力均最大,而且它与其他自交系的组合产量在所有组合中最高,均达到1.95万kg/hm2以上,其中,昌7-2×黄♂最高,达到2.09万kg/hm2。  相似文献   

9.
探讨种植密度对Iodent种质自交系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遗传响应,为密植育种与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NCⅡ设计30份杂交组合,研究Iodent种质的5个不同株系在不同密度下玉米株系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表现.在6.0万、7.5万、9.0万株/hm2密度下30份杂交组合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均值分别为128.5%、86.3%和60.4%,变异系数(CV)分别为30.8%、25.8%和29.9%;在6.0万株/hm2密度下,Iodent株系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GCA)效应JK1101最高(9.55),JK1103最低(-6.85);在7.5万株/hm2密度下,JK1103最高(3.51),JK1102最低(-4.83);在9.0万株/hm2密度下,JK1103最高(3.95),JK1102最低(-5.57).仅丹340×JK1101、JK33×JK1102组合的SCA效应值在3种密度下为正值,分别为9.84、8.72、22.68、6.33、1.49和19.15.Iodent种质株系与Lancaster、改良Reid、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四大类群自交系杂交时单株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同一杂交组合在不同密度下杂种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呈现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Io-dent种质株系间的GCA效应在不同密度下表现不同,单株产量GCA在密度为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时变化趋势相近,呈显著正相关;由Iodent种质株系组配的同一组合SCA效应增减与供试密度增减变化的方向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根据Griffing提出的完全双列杂交法IV,以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种质选育的5个自交系和我国4个分属不同类群的骨干玉米自交系丹340、Mo17、掖478及黄早四,组配出36个杂交组合,研究了CIMMYT种质在高纬度温带地区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方法,分析了不同杂交模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差异,为CIMMYT种质的利用提供理论上的依据。结果表明:组合间各性状的GCA和SCA差异显著;综合植株性状和产量表现,5个供试的CIMMYT材料以铁2805利用潜力最高,其次为铁2812。同时,以铁2805/丹340、铁28012/丹340、铁2805/黄早四、铁2812/黄早四等组合的产量和植株性状特殊配合力综合表现都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利用5个普通玉米自交系和5个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按Grifing方法4模式配制双列杂交组合,分析了杂交F1代籽粒性状的遗传表现和配合力效应。从平均值看,普通玉米较高赖氨酸玉米在籽粒密度、百粒重和穗粒重性状上普遍为高,而籽粒含水量较低。普通玉米和高赖氨酸玉米杂交F1代籽粒性状介于中间,但明显偏向普通玉米。以硬质粒普通玉米作亲本可以改良高赖氨酸玉米籽粒的缺陷。配合力分析表明,同一亲本在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有很大差异,同一籽粒性状在不同亲本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有很大差异。籽粒密度和籽粒含水量在遗传上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穗粒重和百粒重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12.
借鉴杂交玉米育种中的配子选择法,设计了6311S配套恢复系选育的组合判别法研究。试验利用8个亲本恢复系按双列杂交法配制26个单交F1,然后再与两系不育系6311S杂交配制26个三交组合;根据三交组合的表现,筛选出5个现实配合力好的单交F1,分别为测253/CDR22、玉18/绵恢725、绵恢725/9311、绵恢725/紫66、9311/紫66,预计可以从这些组合中选育出6311S的配套恢复系。该方法在恢复系选育的早代进行配合力选择,可提高组合早代的筛选效率,为恢复系的选育提供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选用6个澳大利亚Q型甘蔗品种Q117、Q121、Q138、Q141、Q165、Q170与国内育成的17个亲本选配杂交组合19个,后代群体以ROC22(CK1)和ROC10(CK2)作为双对照,采用家系评价法研究Q型甘蔗品种及选配组合对主要性状锤度、茎径、株高、丛有效茎、蒲心率、丛重和含糖量的遗传力和一般配合力。结果表明:除母本对后代群体丛有效茎和含糖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父本对后代群体含糖量影响差异显著外,母本、父本和组合对后代群体的主要性状影响差异均极显著;Q型品种及选配组合对后代群体茎径和株高的平均遗传力分别达75.49%和69.21%;Q165和Q121无论作为母本还是父本,对后代群体的一般配合力均优于双对照;Q型品种对丛有效茎的一般配合力和选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均优于双对照;Q117和Q138作为母本杂交、Q170作为父本杂交对后代群体丛重和含糖量的一般配合力为正效应;3个组合Q138×云瑞05–458、云瑞05–662×Q170和Q165×云瑞05–282对丛重和含糖量的特殊配合力高于双对照。  相似文献   

14.
四川部分玉米骨干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四川15个玉米骨干自交系及其按Giffing方法4组配的105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通过配合力分析和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RAPD标记、SSR标记的聚类分析,研究供试自交系的配合力表现,杂优类群和杂优模式,并对不同研究方法划分杂优类群的可靠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单株平均产量及其构成性状GCA综合表现较好的自交系有18-599、7327、698-3、S37、48-2,单株产量SCA较高的组合中,自交系18-599和7327组配的杂交组合较多,其余自交系各自有其突出的优良特点,可根据育种要求加以利用;SSR分析可将供试的15个玉米骨干自交系较为合理地划分为4个类群和4个亚群,并发现杂优类群及其组配方式与单株产量的高低存在紧密的联系;三种聚类方法的分析结果,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供试自交系的遗传特性,并且所划杂优类群具有程度不同的合理性,但无论从系谱关系还是从强优势组合方式来看,SSR分析结果更为准确和可靠。  相似文献   

15.
棉花杂交优势来源于基因的显性效应、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上位性效应和质核互作效应。组配优势杂交棉的关键在于优良亲本的选配。加强优良亲本的筛选鉴定、搜集及其配合力测配测选与利用,是提高杂交棉育种效率与效果的关键;以自主筛选创新的特高配合力的亲本材料为父本,育成的杂交棉强优组合"纵ZLTC-3和徐铜3号"已分别通过省级审定定名(苏棉23号)和国家棉花品种区试(拟国审定名‘纵丰收棉3号’),其超亲优势极为明显,是筛选创新并利用优良棉花亲本培育强优势杂交棉品种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6.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茄子配合力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13份不同茄子品种作为试验材料 ,于春大棚中定植 ,在整个生育期间分别进行了耐低温、耐弱光性能测定 ,以及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等项指标的测定 ;对测定结果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全面评价 ,评出综合品质优良的杂种一代 3份 (Z- 0 2 ,Z- 0 9,Z- 0 1) ,评定结果与生产实践完全相符 ,从而证明此方法用于品种选优既简单明了 ,又客观科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8个从不同轮回选择改良轮次玉米群体中选育自交系的育种潜势,为玉米群体的有效改良及育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个群体3个不同轮次改良后代中选育的高代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农艺性状表型鉴定、配合力测定和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态性分析的方法,对这些群体高代选系的育种潜势进行研究。【结果】改良群体高代选系产量和主要构成性状及其GCA表现优于基础群体高代选系,但多数改良群体高代选系株高、穗位高及其GCA都较各自的基础群体高代选系有所增加。不同群体高代选系之间,表型及配合力差异较大,来自同一群体不同基本株的选系之间差异也较大。SSR分析结果表明,改良群体高代选系在自交代数少1代的情况下,其纯合的位点比例与基础群体高代选系相当,与基础群体高代选系相比,改良群体高代选系间遗传差异虽有减小的趋势,但仍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改良群体高代选系P4MSC2-1、P4MSC2-2、P5MSC2-2和P5MSC2-3以及基础群体高代选系P5C0-3,自身产量和主要性状及其GCA表现较好,与测验种所配组合产量较高,有较大的育种利用价值。【结论】群体高代选系的表型和配合力差异来源于不同群体及基本株的差异,从经过改良的群体中选育出的自交系表现更好,用改良群体选系纯合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8.
选用15个CP系列甘蔗亲本与国内育成的21个亲本选配的4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借助R软件对F1群体的株高、茎径、锤度、丛有效茎、丛重、丛含糖量等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力、配合力及经济育种(遗传)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皆表现为表型变异系数(PCV)大于遗传变异系数(GCV),其中丛有效茎、丛重及丛含糖量变异较大,株高、茎径及锤度变异较小;平均遗传力表现为组合最高(42.53%),其次是母本(34.35%),最后是父本(27.07%);除株高、茎径受父本影响大于母本外,其余4个性状皆是受母本影响较大;除组合的锤度、丛有效茎介于双亲之间外,其余4个性状均表现为组合高于双亲;综合一般配合力(GCA)和经济育种值(EBV)分析,表现较好的CP亲本有Ho CP95–988(父母本)、CP72–1210(母本)、CP85–1491(母本)、Ho CP92–648(母本)、CP72–2086(父本)、CP84–1198(父本)、CP93–1382(父本)、CP94–1100(父本);综合特殊配合力(SCA)和经济遗传值(EGV)分析,表现较好的组合有CP72–1210×ROC24、CP85–1491×ROC22、Ho CP92–648×桂糖92–66、福农95–1702×Ho CP95–988、粤糖91–976×Ho CP95–988。  相似文献   

19.
耐热高产玉米品种晋单56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晋单56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耐热高产为主要育种目标,以优势性状互补为原则组配选育亲本,在高温干旱条件下通过扩大选择群体、隔代测定配合力、水旱世代交替等方式选育而成的优良耐热玉米杂交种。山西省区试结果显示,晋单56号2005—2006年平均单产为8 794.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为8 427.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7.1%;一般生产田单产为8 500~10 500 kg/hm2。其能够忍耐连续7 d气温达36℃的高温天气,其他综合农艺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20.
以不同基因型玉米骨干自交系为诱导材料 ,取其生长幼胚或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在分化出的幼苗长到 1~ 2 0cm高时 ,进行抗病加压筛选 ,培养改良自交系。改良自交系提高了原自交系的抗病性。保持了原自交系的农艺性状 ,丰产性好 ,配合力高 ,比原自交系相同组合增产 11 9%~ 18 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