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类型草坪草的抗寒锻炼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采用电导法测定低温处理下不同类型草坪草电解质透出率的变化,并拟合Logistic方程求冰半致死温度,对草地熟禾和沟叶结草抗寒锻炼过程进行数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2.
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燕麦冰冻半致死温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电导法对8个燕麦品种在不同低温下细胞膜透性改变情况进行研究,然后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值确定冰冻半致死温度(LT_(50))。试验结果:低温处理下,燕麦组织电解质透出率增加呈S形曲线增长,在-4℃~-10℃之间随着温度的下降,燕麦组织电解质透出率有一急剧升高的敏感区域;燕麦品种LT_(50)在-3.3~-8.0之间;品种永久12抗冻性最强,品种Victory其次,品种Athabasca抗冻性最差。  相似文献   

3.
设置不同水分处理,即田间持水量(FC)为80%~90%、50%~60%、20%~30%,探究抗寒锻炼前水分对苜蓿('公农1号'紫花苜蓿)抗寒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与对照组相比,28d干旱处理后苜蓿的叶片变黄、植株变矮,并且随胁迫程度的增加,根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大光化学效率及根水势呈下降趋...  相似文献   

4.
两种草坪草抗寒特性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采用电导法测定抗寒锻炼过程中不同类型草坪草低温处理后电解质透出率的变化,并拟合Logistic方程求出LT50;抗寒锻炼过程中,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早熟禾电解质透出率缓慢升高,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导法对赤霉素(GA3)处理后燕麦膜透性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对10个燕麦品种(系)抗寒性进行比较。两种浓度GA3处理其电解质透出率相对较低。0mg/L浓度与100mg/L、250mg/L浓度处理间差异极显著。GA3使燕麦叶片电解质透出率降低,对燕麦膜透性有稳定作用。不同燕麦品种(系)对GA3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本次实验中GA3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电导率法对5个沙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品种进行了抗寒性鉴定,评价它们的抗寒能力。根据Logistic方程确定它们的低温半致死温度( LT50)介于-4.2癈 至-6.64癈之间,粤农晚橘的LT50最低;结合各品种的田间抗寒性调查结果,表明5个沙糖橘品种抗寒力强弱有较明显的差异,依次为:粤农晚橘、金葵蜜橘、粤橘1号、普通沙糖橘,华丰甜橘,其中粤橘1号和普通沙糖橘的抗寒力相似。  相似文献   

7.
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5期《5个葡萄种群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与其抗寒适应性的关系》(作者张倩等)报道,利用半致死温度(LT50)探讨不同葡萄品种群根系的抗寒适应性和抗寒能力,为将LT50广泛应用于抗寒  相似文献   

8.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几种蜂产品中的活性及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采用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 ,测定了蜂王浆、蜂蛹、蜂蜜、工蜂、荞麦花粉、油菜花粉等6种蜂产品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发现这6种蜂产品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其活性大小依次为 :蜂蛹>蜂王浆>蜂蜜>工蜂>荞麦花粉>油菜花粉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苜蓿叶片离体干旱胁迫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新兰 《草业科学》2008,25(2):77-83
以国内外20个优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离体干旱胁迫下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探讨了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并结合草产量对其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品种在干旱胁迫下草产量高,叶片CAT、POD和SOD活性存有率高.依据上述4项指标,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 20个紫花苜蓿品种分为抗旱性强、较强、中等和弱4个等级.  相似文献   

10.
2013~2017年在海河平原区对35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从生育期、越冬率、枝条数、冬前株高、株高、茎叶比、草产量、饲用品质等方面开展了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海河平原区,随着苜蓿秋眠级数的降低,有返青期提前的趋势,秋眠级越高,返青期越晚;大多数品种第4~6茬开花现象不明显。高秋眠级品种越冬率、单位面积枝条数、干草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1);株高和冬前株高表现相反:秋眠级8级以上苜蓿品种秋播第1年越冬率仅有40%左右,这类品种越冬存在较大风险。相关性分析表明,秋眠级与冬前株高、株高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越冬率、枝条数、CP、RFV极显著负相关(P<0.01),其中越冬率和冬前株高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0、0.86,相关性最强。综合分析在海河平原区适宜秋眠级为3~5级,该试验中适应性较好的苜蓿品种为甘农3号、甘农6号。  相似文献   

11.
紫花苜蓿高效共生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用10株不同的根瘤菌对4种紫花苜蓿(Mecicago sativa)品种(或品系)进行接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可使紫花苜蓿的生长在各个方面都有显著地提高。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苜蓿其地上部分干重,有效根瘤菌数及总根瘤数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5.8%-997.0%,37.3%-1410.0%和92.6%-1610.2%,差异显著。在各紫花苜蓿和根瘤菌之间存在着互作关系。筛选出了与各紫花苜蓿品种(或品系)最佳共生匹配的根菌,分别是中苜1号:30085,45236:RS:30015,NM006,25132;Vector:30015,45236,25132;WL323:30096,45236,25132.  相似文献   

12.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蚜虫抗性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通过对11个紫花苜蓿品种(系)对以苜蓿斑蚜为主的复合蚜虫种群的田间和室内抗性鉴定研究,田间结果表明:德宝、甘农3号、德福、阿尔冈金、中苜1号、三得利、WL232、X0010属于高抗;室内结果显示:甘农3号、X0010、金黄后、猎人河、中苜1号、陇东、阿尔冈金、德福属于高抗。综合分析表明,苜蓿抗蚜性的性状为数量遗传性状;不同的苜蓿品种对蚜虫的抗性在苗期与成株期有很大的差异;国外育成的抗蚜品种在兰州市的抗性级别基本与国外测定的抗性级别相同或相近。  相似文献   

13.
苜蓿与玉米混贮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林  孙启忠  张慧杰 《草业学报》2011,20(4):202-209
以玉米与苜蓿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贮;通过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找出二者混贮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 1)各混贮处理发酵品质较苜蓿单贮均得到改善,达到优质青贮的目的; 2)玉米与苜蓿3∶7混贮处理CP和Ash含量高于玉米单贮,低于苜蓿单贮,差异显著(P<0.05),而NDF和ADF含量低于玉米单贮,高于苜蓿单贮,差异显著(P<0.05);3)玉米与苜蓿5∶5、7∶3混贮处理pH值较苜蓿单贮显著降低(P<0.05);各混贮处理乳酸占总酸百分比均达到60%以上,乙酸、丙酸占总酸百分比较苜蓿单贮降低,丁酸产生较少; 4)苜蓿青贮后乳酸菌数达到108 cfu/g FM,玉米青贮前后乳酸菌数差异不明显,青贮后各处理大肠杆菌数明显下降。7∶3混贮处理发酵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4.
石油污染对紫花苜蓿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以紫花苜蓿(Mekicago sativa)为材料,观测其对石油污染的耐受性,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石油污染(0、2 500、5 000、7 500 mg/kg)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从而初步了解紫花苜蓿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机制.结果显示,随着石油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加,紫花苜蓿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株高、...  相似文献   

15.
2003—2004年在甘肃酒泉地区研究了疏枝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产量和其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枝对提高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具有明显的作用(P<0.05)。疏枝降低了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提高了花序数/枝条、结荚花序数/枝条和荚果数/结荚花序(P<0.05),但对种子数/荚果和种子质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种子标准发芽试验的结果表明,疏枝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6.
33个苜蓿品种对蓟马的田间抗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33个苜蓿品种对蓟马的抗性,明确苜蓿品种与受害指数、虫口密度,以及苜蓿株高与虫口密度的关系,作者在第2、3茬苜蓿的营养生长期和初花期对单株蓟马虫口密度进行了调查,并对第3茬苜蓿初花期的受害级别、株高进行了调查,用平均受害指数和模糊聚类法比较了苜蓿品种对蓟马的抗性,分析了平均虫口密度与苜蓿株高及受害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苜蓿品种有虫株率均达100%,不同品种单株平均虫口密度范围为3.15~8.55头/株。以受害指数法评价苜蓿品种的抗性,抗性最高的品种为Brarlfa 53HQ,最感虫的品种为5S43;用模糊聚类法得出抗性最强的品种为Baralfa 421Q,感虫的品种包括5S43;虽然两种比较结果有一定的差别,但总体的趋势趋于一致,模糊聚类法考虑的因素较多,能比较全面地评价苜蓿对蓟马的抗性,其评价结果更为可靠。单株虫口密度与受害指数和株高关系表明,它们均存在明显的曲线关系,虫口密度与受害指数的曲线方程分别为y=(-113.2563+53.6489x)/x,与株高的曲线方程为y=x/(-0.0104+0.0230x),经χ2检验,这两个方程的拟合程度均很好。  相似文献   

17.
硫酸二乙酯诱变苜蓿愈伤组织抗寒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李波  袁成志  陈辉  朱丹 《草业科学》2004,21(5):20-22
对诱导的苜蓿Medicago sativa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浓度的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处理,确定其半致死浓度,在-7℃低温下进行筛选,以获得抗寒性突变体;进行了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等抗寒性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苜蓿愈伤组织经DES处理,DES的半致死浓度为0.3%,愈伤组织的抗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18.
23种紫花苜蓿不同品种及器官间化感活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小勇  孙娟 《草业学报》2012,21(2):83-91
以生菜和小麦为受体,采用琼脂混粉法对23个紫花苜蓿品种不同器官的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3种紫花苜蓿的根、茎、叶3种器官在1 g/L的粉末添加浓度下均不同程度的抑制了生菜和小麦幼苗的生长,且对胚根(或种子根)的抑制作用高于对胚轴(或胚芽鞘)的抑制,受体植物间生菜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小麦。各品种对生菜的综合化感活性相对较高的有WL324、敖汉、甘农1号和甘农4号,对小麦相对较高的有甘农1号、甘农3号、甘农4号和公农1号。各器官间对2种受体植物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差异,但总体上以根的活性最高,叶次之,茎最低。  相似文献   

19.
12个引进苜蓿品种适应性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善  常根柱  周学辉  路远 《草业科学》2011,28(8):1479-1484
摘要:苜蓿王、菲尔兹、金字塔、里奥、辛普劳2000、诺瓦、霍普兰德、多叶苜蓿、大叶苜蓿、Spreador 3、Pick3006和Pick8925是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的优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以国产中兰1号为对照品种,2003年在半干旱区兰州开展引种试验;2008年在半湿润区天水甘谷继续开展适应性试验,同时对营养成分和抗旱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引进的12个苜蓿品种,在半干旱、半湿润区均能正常生长,完成生育周期的全过程,无异常表现,未发现病虫害侵染。各项试验得出,苜蓿王的抗旱性强,鲜草产量在兰州平均达54 207.00 kg/hm2,在甘谷平均达82 883.65 kg/hm2;Pick3006农艺性状仅次于苜蓿王;Spreador 3具叶大、杆中实、抗倒伏等优良特性;对照中兰1号具优质、高产、抗旱特点;建议这4个苜蓿品种在我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苜蓿+玉米间作系统饲料生产潜力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苜蓿+玉米间作模式下营养物质生产能力及其瘤胃可降解养分产量的差异,从而对玉米+苜蓿间作系统饲料生产能力作出合理的评定。试验设苜蓿、玉米行数比分别为2∶2,3∶2,4∶2,5∶2四个间作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其所占间作面积比分别为33%∶67%,43%∶57%,50%∶50%,55%∶45%,玉米、苜蓿单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各处理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产量、养分瘤胃降解率,从而可以对不同间作模式下可降解营养物质产量及总可降解养分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对不同间作系统饲料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苜蓿+玉米间作系统与玉米和苜蓿单作系统相比,提高了单位间作面积总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的产量,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和瘤胃可降解养分产量,具有更高的饲料生产潜力,是一种可行的饲料生产模式,本试验条件下5∶2间作模式表现出最佳的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