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试验针对35~50 kg杜寒杂交育肥羊进行试验,建立钙、磷、钠、钾、镁净生长需要模型,旨在研究出符合白城地区肉用羊特点的矿物质需要量。结果显示:育肥羊体内矿物质含量与空腹体重(EBW)具有高度相关性,钙、钠、钾、镁净生长需要量(NRG)预测公式分别为:NRG_(Ca)=14.2485×EBW~(-0.457),NRG_p=1.4658×EBW~(-0.0257),NRG_(Na)=1.8547×EBW~(-0.0459),NRG_K=1.789×EBW~(-0.0235)和NRG_(Mg)=0.4579×EBW~(-0.1248)。35~50 kg杜寒杂交公羊矿物质元素钙、磷、钠、钾、镁净生长需要量以空腹体增重(EBG)表示,分别为:10.52~12.35 g/kg EBW、7.75~8.22 g/kg EBW、1.63~1.76 g/kg EBW、1.07~1.31 g/kg EBW、0.34~0.35 g/kg EBW。以体增重(BWG)表示,分别为:8.81~10.24 g/kg SBW、6.49~6.81g/kg SBW、0.90~1.09 g/kg SBW、1.35~1.47 g/kg SBW、0.28~0.29 g/kg SBW。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35~50kg杜泊×晋中绵羊F1代公羔铜(Cu)、铁(Fe)、锰(Mn)、锌(Zn)在体内分布特点及其净需要量。试验选取杜泊×晋中绵羊F1代公羔30只,采用比较屠宰试验,在试验羊平均体重达到35kg时,随机抽取6只进行屠宰,作为初始屠宰组(BL),用于估测试验羊初始体组成;另随机选取6只羊,自由采食并在平均体重达到43kg时屠宰,作为中期屠宰组(M);剩余18只羊分为3个饲喂水平组:自由采食组(AL)、65%限饲组(65%)和40%限饲组(40%),当自由采食组的平均体重达到50kg时,剩余18只羊全部屠宰。屠宰后,分别测定肌肉、脂肪、骨骼、血+内脏、羊皮、羊毛中铜、铁、锰、锌含量,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微量元素在体组织中的分布规律,并预测其净维持及净生长需要量。结果表明,随着体重的增加,公羔骨骼、肌肉生长速度逐渐降低,脂肪生长速度逐渐增加。铜、铁、锰主要分布于内脏(血液)中,分别占体内总含量的86.34%、49.12%、68.65%,锌主要分布于肌肉和骨骼中,分别占体内总含量的42.17%、24.19%。35~50kg杜泊×晋中绵羊F1代公羔铜、铁、锰、锌净维持需要量以空腹体重(EBW)表示分别为0.016、0.281、0.007和0.085mg·kg-1 EBW·d-1,以体重(BW)表示分别为0.013、0.228、0.006和0.069mg·kg-1BW·d-1;净生长需要量以空腹体重(EBW)表示分别为12.61~15.62、77.82~82.55、2.74~3.45和25.36~23.98 mg·kg-1 EBW,以体重(BW)表示分别为10.17~12.75、62.76~67.39、2.21~2.82和20.45~19.57mg·kg-1 BW。本研究中公羔微量元素维持需要量除锌略低外,其他都高于NRC(2007)推荐量;铁、锌净生长需要量与NRC(2007)推荐量接近,而铜、锰需要量较推荐量高。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讨20 ~ 35 kg杜泊×小尾寒羊F1代杂交公羔羊钙、钠、钾、镁生长需要量.采用比较屠宰试验,分别在羔羊体重20、28和35kg时屠宰,测定动物体组织器官的钙、钠、钾、镁含量,建立数学模型对体内矿物质含量变化规律及需要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羔羊在20 ~ 35kg体重阶段,肌肉生长速度较稳定,骨骼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而体内脂肪组织在迅速增加;羔羊体内矿物质含量与空腹体重(EBW)具有高度相关性(R2=0.84 ~0.98),钙、钠、钾、镁净生长需要量(NRG)预测公式分别为NRGca=15.26EBW-0.171,NRGNa=1.67EBW-0.085,NRGK=1.94EBW0.023和NRGMg=0.34EBW0.051.由此可计算得出,杜泊×小尾寒羊F1代羔羊在20~35kg阶段,以空腹体增重(EBG)表示,机体钙、钠、钾、镁的NRG分别为8.56 ~9.36 g/kg EBG、1.15 ~ 1.20 g/kg EBG、2.07~2.09 g/kg EBG和0.39 ~ 0.40 g/kg EBG;以体增重(BWG)表示,分别为7.18~8.18 g/kg BWG、0.96 ~ 1.05 g/kg BWG、1.76~1.81 g/kgBWG和0.34 g/kg BWG.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20~35 kg杜泊×小尾寒羊F1代杂交公羔羊钙、钠、钾、镁生长需要量。采用比较屠宰试验,分别在羔羊体重20、28和35 kg时屠宰,测定动物体组织器官的钙、钠、钾、镁含量,建立数学模型对体内矿物质含量变化规律及需要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羔羊在20~35 kg体重阶段,肌肉生长速度较稳定,骨骼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而体内脂肪组织在迅速增加;羔羊体内矿物质含量与空腹体重(EBW)具有高度相关性(R2=0.84~0.98),钙、钠、钾、镁净生长需要量(NRG)预测公式分别为NRGCa=15.26EBW-0.171,NRGNa=1.67EBW-0.085,NRGK=1.94EBW0.023和NRGM g=0.34EBW0.051。由此可计算得出,杜泊×小尾寒羊F1代羔羊在20~35 kg阶段,以空腹体增重(EBG)表示,机体钙、钠、钾、镁的NRG分别为8.56~9.36 g/kg EBG、1.15~1.20 g/kg EBG、2.07~2.09 g/kg EBG和0.39~0.40 g/kg EBG;以体增重(BWG)表示,分别为7.18~8.18 g/kg BWG、0.96~1.05 g/kg BWG、1.76~1.81 g/kgBWG和0.34 g/kg BWG。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35~50 kg道赛特×小尾寒羊杂交公羔钙、磷、钾、钠、镁的维持需要量和净生长需要量。选取(34.54±0.40)kg、6月龄道赛特×小尾寒羊杂交公羔25只分为5组,初期组,中期组,末期100%组、末期60%组、末期40%组(饲喂水平分别为100%、60%、40%),初期组、中期组、末期组分别在羔羊体重为35、43和50 kg时屠宰。测定动物体组织中的钙、磷、钾、钠、镁含量,建立数学模型对矿物质的维持需要量和净生长需要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道寒杂交公羔在35~50 kg体重阶段,钙、磷、钾、钠、镁的维持需要量分别为0.73、0.72、0.32、0.32、0.13 g/d,基于空腹体重(EBW)的净生长需要量分别为13.47~14.00 g/kg EBW、7.18~7.41 g/kg EBW、0.13~0.17 g/kg EBW、1.20~1.73 g/kg EBW、0.45~0.58 g/kg EBW。本研究得出了35~50 kg道赛特×小尾寒羊杂交公羔矿物质维持需要量和净生长需要量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22~42日龄肉鸡铜、铁、锌、锰不同用量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铜、铁、锌、锰含量对22~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和粪中铜、铁、锌、锰排泄量的影响,进而对微量元素的平衡模式进行探讨。选取94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鸡,1~21日龄统一饲喂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16.96、166.66、46.01、60.26 mg/kg的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选用22日龄、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AA肉公鸡900只,随机分为1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中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8、125、40、60 mg/kg,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按照均匀设计原则添加2~8 mg/kg铜、10~35 mg/kg铁、10~40 mg/kg锌、15~60 mg/kg锰组成的14种试验饲粮。测定肉鸡试验期生长性能,并于38~42日龄时采集粪样测定铜、铁、锌、锰含量。结果表明:1)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在NRC推荐量至2倍NRC推荐量范围时,对22~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无显著影响(P0.05)。2)由最优解分析得出,粪中铜排泄量最低为23.11 mg/kg时,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7.15、116.28、82.82、60.95 mg/kg;铁排泄量最低为438.34 mg/kg时,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14.78、116.81、38.15、63.72 mg/kg;锌排泄量最低为102.60 mg/kg时,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7.69、127.40、40.70、133.26 mg/kg;锰排泄量最低为159.37 mg/kg时,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11.07、136.97、46.13、59.05 mg/kg;粪中铜、铁、锌、锰总排泄量最低为218.94 mg/kg时,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7.36、125.74、38.23、62.76 mg/kg。综上所述,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在NRC推荐量至2倍NRC推荐量范围时对22~42日龄肉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粪中铜、铁、锌、锰任一元素的排泄量均受饲粮中其他微量元素添加量的影响,且针对不同元素最低排泄量存在不同的最佳组合;饲粮铜、铁、锌、锰的含量分别为7.36、125.74、38.23、62.76 mg/kg时,能够满足肉鸡微量元素需要量,同时粪中铜、铁、锌、锰总排泄量最小。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540羽体重均匀的1日龄AA肉鸡,采用正交优化设计,试验设9个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通过饲养试验,研究同一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0.4、5.2、10mg/kg)、铁(35、77.5、120mg/kg)、锌(55、87.5、120mg/kg)和锰(72、91、110mg/kg)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铜、铁、锌、锰的不同组合显著影响肉鸡体重、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P0.05)。处理组9日粮(铜10mg/kg,铁120mg/kg,锰91mg/kg,锌55mg/kg)严重影响肉鸡的采食,从而影响其生长;处理7日粮(铜10mg/kg,铁35mg/kg,锰110mg/kg,锌87.5mg/kg)的饲料效率最高;处理1~5的饲料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1)肉鸡饲粮不同铜、铁、锰、锌添加水平显著影响其生产性能;(2)高铜高铁饲粮不利于肉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70~90 kg牦牛犊牛矿物质元素铜、铁、锌的分布规律及营养需要量,采用比较屠宰法,选取21头体质健康、体重[(60.44±4.59) kg]相近的公牦牛犊牛,随机分为3组,试验犊牛分别在平均体重达到73.61、81.96和96.53 kg时屠宰,即初期屠宰组(BL组)、中期屠宰组(M组)和末期屠宰组(F组)。对内脏(含血)、骨骼(含头蹄)、肌肉、脂肪、皮、毛称重并记录数据,测定各组织中矿物质元素铜、铁、锌含量,分析各组犊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矿物质元素体内分布规律,并建立70~90 kg牦牛犊牛矿物质元素铜、铁、锌净生长需要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牦牛犊牛体重增加,宰前活重(SBW)、空腹体重(EBW)、干物质采食量、胴体重、肉重、内脏(含血液)重、毛重均显著增加(P<0.05)。F组的骨重显著高于BL组和M组(P<0.05),M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BL组和F组(P<0.05)。2)铜、铁在内脏(含血)中的占比最高,锌在肌肉中的占比最高,铜、铁、锌在脂肪中占比均较低。3)牦牛犊牛体内铜、铁、锌含量与EBW具有高度相关性,70~90 kg牦牛犊牛铜、铁、锌...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取比较屠宰法测定20~35 kg杜泊羊×湖羊(杜湖)F_1代公羔代常量元素[钙(Ca)、磷(P)、钾(K)、钠(Na)和镁(Mg)]的维持和生长需要量。选择35只杜湖F1代公羔[初体重为(19.20±0.36)kg]作为试验动物。随机选取7只羊,体重达约20 kg时进行屠宰以测定羊体常量元素含量的初始值。再随机选取7只羊,饲喂全混合颗粒饲粮,自由采食(AL),体重达约28 kg时进行屠宰。剩余的21只羊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AL组、70%AL组和40%AL组,每组7只羊。当AL组体重大约为35 kg时,这3组将被屠宰。屠宰后,测定空腹体(头+足、皮、内脏+血液和胴体)常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在20~35 kg体重阶段,杜湖F1代公羔的钙、磷、钾、钠和镁维持需要量[空腹体重(EBW)为基础]分别为24.01、11.70、3.20、6.60、1.20 mg/kg EBW,生长需要量[空腹体增重(EBW G)为基础]分别为11.55~11.41 g/kg EBW G、5.82~5.77 g/kg EBW G、1.47~1.69 g/kg EBW G、0.42~0.44 g/kg EBW G和0.98~0.88 g/kg EBW G。总之,20~35 kg杜湖F_1代常量元素需要量的确定将有助于此生长阶段合理饲粮的配制,有利于羔羊生长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讨20~35kg杜湖杂交F1代母羔羊常量元素(Ca、P、Na、K和Mg)的净维持和生长需要量。选择35只母羔羊(初体重为(19.2±0.36)kg)用于本试验。随机选取7只羊(起始组BL),在大约20kg时进行屠宰以测定常量元素体成分的初始值。另外7只羊随机选择(中间屠宰组IM),且饲喂全混合颗粒饲粮,自由采食,体重在大约28kg时进行屠宰。剩余的21只羔羊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自由采食组(AL)、70%AL组和40%AL组,每组7只羊。当自由采食组体重大约为35kg时,将这3组羔羊屠宰。屠宰后,测定空腹体常量元素含量(头+足、皮、内脏+血液和胴体)。本研究结果显示,在20~35kg体重阶段,杜湖杂交羊F1代母羔的常量元素净维持需要量分别为每天每千克空腹体重(EBW):22.21 mg钙(Ca)、11.65 mg磷(P)、3.41 mg钠(Na)、6.92 mg钾(K)和1.23mg镁(Mg)。母羔的净生长需要量分别为每千克空腹体增重(EBWG):11.93~11.68g Ca、6.12~5.71g P、1.34~1.24g Na、1.58~1.63g K和0.41~0.36g Mg。20~35kg杜湖F1代母羔羊常量元素净需要量的确定将有助于此生长阶段合理饲粮的配制和羔羊生产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杜泊羊×湖羊(杜湖)杂交F1代母羔羊在4~6月龄生长阶段的蛋白质代谢规律的同时确定其净蛋白质需要量。选取4月龄左右湖羊杂交F1代母羔[(35.68±1.68)kg]42只,结合比较屠宰试验(30只)和消化代谢试验(12只),利用析因法探讨预测维持和生长净蛋白质需要量的方法。比较屠宰试验:正试期第1天随机挑选6只母羔进行屠宰(A屠宰批次,n=6),其余24只羊随机分为自由采食(AL)组(n=12)、低限饲(LR)组(n=6)和高限饲(HR)组(n=6)3组,当AL组羊均重达42 kg时,选取6只进行屠宰(B屠宰批次,n=6),待其余自由采食组羊均重达50 kg时,将AL组、LR组和HR组羊屠宰,分别作为C、D和E屠宰批次(n=6)。消化代谢试验:将12只羊按照比较屠宰试验的设计,分3组(n=4)进行饲喂。预试期7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4~6月龄杜湖杂交F1代母羔的内源性氮损失量为261 mg/kg SBW0.75(SBW为宰前活重),换算为维持净蛋白质需要量为1.63 g/kg SBW0.75。该品种肉羊在35~50 kg体重阶段,平均日增重为100~300 g/d的生长净蛋白质需要量为9.83~25.08 g/d。本试验建立了利用氮沉积量与氮摄入量估测4~6月龄杜湖杂交F1代母羔维持净蛋白质需要量的模型以及体蛋白质含量与排空体重估测生长蛋白质需要量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冀东地区干乳期奶牛基础混合日粮中的铜、铁、锰、锌含量进行测定和盈缺分析,以便为干乳期奶牛日粮配制提供借鉴.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混合日粮中铁、铜、锰和锌含量分别为299.87,14.38,37.70和32.67 mg/kg.其中,铁含量为NRC(2001)报道干乳期奶牛铁需要量的16倍,是其他文献报道需要量的3倍;铜含量达到干乳期奶牛需要量:锰、锌的含量达到NRC(2001)报道干乳期奶牛铁需要量.而低于文献推荐需要量.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夏季高温状态下,在减少矿物质(铜、铁、锰、锌)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对育肥后期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组织矿物质元素沉积和粪便矿物质元素排放的影响。试验共选用360头健康、平均体重为(103.9±0.7)kg的三元(杜×长×大)杂交育肥猪,采用2×2双因素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因素1为饲粮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设计为基础饲粮铜、铁、锌、锰元素含量的100%和80%2个水平;因素2为饲粮包膜半胱胺(半胱胺含量27%)含量,设计为0、1 600 mg/kg(半胱胺含量300 mg/kg)2个水平。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饲粮减少矿物质元素或补充包膜半胱胺对育肥猪后期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减少矿物质元素可显著降低育肥猪肝脏中铬元素的含量及肾脏中钠、钙、铅元素的含量(P0.05),显著升高血清钠元素含量(P0.05);减少矿物质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肝脏中钾元素含量和肾脏中钠、钙、铅、铜元素含量(P0.05或P0.01),并有降低肝脏锰、锌、铬及钙元素和血清中铬和镁元素含量沉积的趋势(0.05≤P0.10),对维持机体各组织中钠元素的稳定有利。3)饲粮中减少矿物质元素或补充包膜半胱胺极显著减少粪便中铅和铜元素的排放量(P0.01);饲粮减少矿物质元素可显著降低粪便中锌元素的排放量(P0.05),极显著升高镁元素的排放量(P0.05);减少矿物质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对粪便中铬元素的排放量有降低趋势(0.05≤P0.10)。由此可见,夏季高温期,在饲粮的铜、铁、锰、锌4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减少20%条件下补充1 600 mg/kg包膜半胱胺,能在不影响育肥猪后期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同时,降低血清、肝脏和肾脏中矿物质元素的沉积,减少粪便铅、铜和铬元素对环境的排放,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在现有饲养模式下的日粮中继续添加铜、锌、铁是否能够提高产奶量和牛奶中铜、铁及锌含量,增加经济效益,试验选择山东省莱芜市某奶牛场体重、胎次、产犊日期与产奶量相同或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35头,分为7组,日粮分3个铜水平(21.5,31.5,41.5 mg/kg)、3个铁水平(336.3,386.3,436.3 mg/kg)和3个锌水平(50.15,90.15,130.15 mg/kg),铜、锌、铁的最低水平为基础日粮(含铜21.5 mg/kg,含铁336.3 mg/kg,含锌50.15 mg/kg),测定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乳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在日粮中铜、铁、锌水平分别为21.5,336.3,50.15 mg/kg时,再提高铜、铁、锌水平不影响乳脂、乳蛋白、乳糖含量(P>0.05),对产奶量也无显著影响(P>0.05)。2)在日粮铜水平为21.5 mg/kg的基础上,随着日粮铜水平的不断提高,乳清Cu-Zn-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41.5 mg/kg日粮铜可以明显提高乳清Cu-Zn-SOD活性;不同日粮铜水平对乳铜、乳锌、乳铁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3)在...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新疆伊犁牧区土壤-牧草-水(溪流)中铁、铜、锰、锌、硒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与相互关系,以评估新疆伊犁夏牧场微量元素的营养生态环境。在伊犁夏牧场卡拉卓恩(南坡)和唐布拉草地(北坡)海拔1400~2999 m垂直带,根据海拔分别采取土壤(n=75)、牧草(n=75)和溪水(n=75)样品,测定其铁、铜、锰、锌和硒含量。结果表明,伊犁夏牧场土壤中铁、铜、锰和锌平均含量分别为15 418.4、32.6、474.5和115.8 mg/kg,牧草中分别为446.0、7.8、85.7和41.9 mg/kg,土壤与牧草铁、铜、锰和锌含量的相关性(R2)分别为0.43、0.82、0.47和0.72,土壤和牧草中铁、铜、锰、锌含量随海拔变化规律不明显;溪水中不含以上4种元素;土壤和牧草中不含硒,溪水含硒极微量。由此说明,伊犁夏牧场铁元素过多,锌、锰基本适宜,铜缺乏,而硒则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16.
24头断奶仔猪用于评估甘氨酸螯合亚铁(Fe-Gly)对组织矿物质水平、粪便矿物质浓度及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根据活体重和来源将仔猪分配到6个处理组。处理组:①对照组(不补充铁);②铁:30mg/kg(Fe-Gly);③铁:60mg/kg(Fe-Gly);④铁:90mg/kg(Fe-Gly);⑤铁:120mg/kg(Fe-Gly);⑥正对照组,铁:120mg/kg(FeSO4)。连续40d补充Fe-Gly:心脏(P0.05)、肝脏(P0.05)、肾脏(P0.05)、脾脏(P0.05)及粪便(P0.01)中铁的浓度增加。以Fe-Gly形式补充0~120mg/kg铁:肝脏和肾脏中铁浓度成线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补充FeSO4增加心脏、肝脏、脾脏和粪便中铁的浓度(P0.05或P0.01)。以FeSO4和Fe-Gly补铁120mg/kg,Fe-Gly组仔猪脾脏中铁浓度增加(P=0.01),粪便中铁浓度略有降低(P=0.09)。过氧化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与补充的Fe-Gly成线性反应趋势。与负对照组相比,以Fe-Gly形式补铁90mg/kg可增加SOD(P=0.02)和SDH(P=0.03)活性。然而,胰腺中矿物质浓度,粪铜、锌、锰浓度以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在各处理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研究伊犁夏牧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绵羊羊毛与血液中铁、铜、锰、锌、硒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变化规律,为夏季放牧绵羊科学补饲微量元素提供依据。选择在新疆伊犁夏牧场卡拉卓恩(南坡)和唐布拉草地(北坡)1 400~2 999 m垂直带放牧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羊毛和血液样品,测定其铁、铜、锰、锌和硒含量,并评估其微量元素的营养生态环境。结果表明,放牧绵羊羊毛铁、铜、锰、锌和硒含量分别为520.70、3.89、30.16、102.64 mg/kg和41.18 μg/kg,其中铜和硒分别低于正常值48.3%和79.7%,而铁高于正常值603.4%;血液中铁、铜、锰、锌和硒含量分别为357.05、4.18、0.25、3.08 mg/L和45.23 μg/L,其中铜、硒分别低于正常值29.9%和73.9%,而铁高于正常值95.5%。羊毛与血液中铁、铜、锰、锌、硒含量均随年龄而增加。不同性别绵羊间血液中锌、硒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2.2 铁 铁的需要量建议为50mg/kg,从现实角度来看,奶牛日粮中并不缺铁,并且常常是过量的。日粮中的铁含量超过100mg/kg也是常见的。过量的铁(>100mg/kg)会对其它矿物质元素的生物利用率产生不利影响,如:降低铜、锌的吸收。据报道铁、铜、锰有协同作用,铁的利用必须有铜的存在。许多情况下,奶牛可从环境中直接摄入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铁和V_A及其互作效应对产蛋鸡胫骨中微量元素铁、铜、锰和锌含量的影响。选用27周龄蛋鸡43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采用3×2(铁×V_A)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试验期8周,分为27~30和31~34周龄两个阶段。日粮铁的添加量分别为0、30和60 mg/kg,V_A的添加量分别为4 000和8 000 IU/kg。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不同水平铁对27~30周龄胫骨锌含量有影响显著(P0.05),对31~34周龄胫骨中铁、锰和锌含量有影响显著(P0.05);日粮V_A添加水平对27~30周龄胫骨铁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V_A对30~34周龄胫骨铁浓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铁和V_A互作效应对27~30周龄胫骨铜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对31~34周龄胫骨铁和锰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结果提示:在蛋鸡常规日粮中添加低剂量的铁和高剂量的V_A可获得较理想的胫骨矿物质元素沉积。  相似文献   

20.
不同铜、铁、锌水平对仔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76头杜×(大×长)体重19-20kg的仔猪,随机分成8组,每组22头。通过饲养试验,研究不同铜、铁、锌水平对仔猪生产性能和粪便铜、铁、锌排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铜250mg·kg-1、铁38mg·kg-1、锌138mg·kg-1对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效果最好;粪便铜排泄量随着日粮铜水平提高而成倍增加,铁、锌排泄量呈缓慢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