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入侵害虫稻水象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稻水象甲原产北美,20世纪70年代初传播到日本,1988年首次在我国唐山市发现,目前其分布范围已扩大到辽宁、吉林、天津、北京、山东、浙江、福建等省市,在疫区造成严重危害,并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本研究对外来人侵种稻水象甲在近十几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就其适应性、预测预报、防治方法等方面作了重点描述。  相似文献   

2.
稻水象甲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最早发现,1988年传入我国,已经扩散至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并有向周边地区蔓延的趋势。为有效地控制其造成的水稻减产,针对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不同水稻种植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水稻稻水象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稻水象甲的防治扑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水象甲是国际上重要防治对象.我区龙湾镇于1994年初次发现,1996年初扩展到4个镇26个行政村,达1.3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65%.1997~1998年,我们围绕省府提出的"封锁控制,分割围歼,逐步压缩,综合治理,限期扑灭"的基本方针,发动农户开展防治和扑灭工作,专治面积达5.5万亩次,兼治4.16万亩次,连续两年通过省稻水象甲专家组的验收,达省定基本扑灭标准.挽回粮食74.24万kg,经济100.97万元.1999~2000年,我们则以兼治为主,配以专治和专业队防治,成功地把虫口密度控制在省定基本扑灭标准内.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稻水象甲的发生,对承德市水稻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影响了水稻产量。为控制疫情传播蔓延,依据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抓好关键时期的三次防治:第一次防治于5月下旬在水稻秧田揭膜后,用5%高效氯氰菊脂1000倍液,防治越冬代成虫,即防治水稻秧田及大沟埂杂草上的稻水象甲成虫,大大压低了本田发生基数,减轻对水稻的初期危害;第二次防治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水稻插秧缓苗后,  相似文献   

6.
7.
安徽省稻水象甲预测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超  刘海燕  方海维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5):203-203,204
稻水象甲是新传入安徽省的一种检疫性害虫,通过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稻水象甲在安徽省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了一套简便有效的监测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8.
稻水象甲是能够严重为害水稻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对稻水象甲的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等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稻水象甲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是检疫性害虫,原产地美洲的天敌本就较少,传播到亚洲后未必随之传入各种捕食、寄生性天敌。其成虫体表被硬甲,不易被天敌捕食或寄生。幼虫隐蔽在泥土中,不易接触到天敌。因此,该害虫的天敌匮乏,生物防治研究进展甚微。近年来,参照与之类似的害虫甘蔗龟Alissonotumspp.生物防治技术[5,6],稻水象甲的生物防治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近年的研究结果。1 稻水象甲生物防治研究现状1 1 稻水象甲的天敌种类一般认为:稻田、沼泽地栖息鸟类、蛙类均可捕食稻水象甲成虫;淡水鱼类既可捕食成虫,又可捕食幼虫;结网型…  相似文献   

10.
稻水象甲是危害我省水稻的一种主要害虫。近年来在我省发生面积逐步上升。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1.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ncrease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functional foods are being gradually embraced by consumers and have a great growth potential. Rice is the main staple food in China.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people's health and in improving public nutrition, and therefore there is an ever-increasing consumer demand for rice for its functional quality.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functional rice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this topic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reed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traditional breeding, induced mutagenesis,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and transgenic engineering in the research of a new generation of functional rice that posses health benefits, therapeutic values, bioreactor properties, and other unique functions. We then point out the prospect of functional ric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development, germplasm innovation, breeding of functional rice by biological technology and the test of active material related functional rice. We conclude that developing and marketing of functional rice is becoming a subject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research and is to be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future.  相似文献   

12.
首先研究了稻水象甲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产卵量.选用13个水稻品种,分别在各供试水稻品种上饲养稻水象甲成虫50d,经对产卵量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稻水象甲的产卵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14.527,df=12,104,p<0.0001),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水象甲产卵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其次,研究了叶片化学成分含量与稻水象甲产卵量的关系.测定13个水稻品种叶片的还原糖、总糖、含水量、可溶性白质、非可溶性蛋白质、总蛋白质、总酚、类黄酮及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品种间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F=18.312,df=12,26,p<0.0001).稻水象甲成虫取食后产卵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的3个品种辽粳294、IR16和T03在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也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表现为水稻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越高,稻水象甲成虫取食该品种后的产卵量越多.  相似文献   

13.
中国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综述了近年有关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栽培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指出目前已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在中国南方多种生态区域作-季稻栽培,产量可达12t/hm^2,生育期130-150d,颖花量5.5-6.0万/m^2,叶面积指数9-10,株高100-110cm,分蘖力偏强,表现出足穗大穗、源库协调、耐肥抗倒的潜在高产优势。通过对超级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光合生产及其分配、分蘖及其成穗、根系生长及其活力、适宜种植区域及其栽培期、超高产途径与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明确了单本稀植、增施氮肥条件下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栽培环境和农艺调控技术。为了充分发挥超级杂交水稻的高产潜力,有必要对其足穗大穗与高结实率相互协调的高产生理机制进行酶学水平、激素水平、甚至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对SRI强化栽培技术措施的优化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水象甲取食选择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稻水象甲取食选择性试验中,水稻品种IR16与抗虫品种T03差异极显著,确定品种IR16为感虫品种。通过测定各品种水稻叶片的物理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研究其与稻水象甲对不同水稻品种取食选择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对叶脉间距小、硅化细胞数目多的品种取食选择性差;对叶片含水量高、可溶性还原糖含量高的品种取食选择性强;叶片总糖、各类蛋白质含量与稻水象甲的取食选择性无关。  相似文献   

15.
2000年稻水象甲大发生原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稻水象甲于1991年传入辽宁省,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检疫有害生物,近年在辽宁省发生危害程度不断加重。截止1999年底,全省已有12个市、46个县(市、区)、374个乡(镇、场)的约30万hm^2水田发生,并呈扩大蔓延趋势。着重论述了2000年稻水象甲大发生危害情况及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统防统治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检疫虫害稻水象甲的为害特点、生活习性和发生消长规律的的分析研究,简要介绍了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香稻成香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不同球孢白僵菌对稻水象甲成虫的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防治稻水象甲优效的生防菌株,利用不同来源的4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分别用0.1%Tween-80无菌水配制成5个不同的孢子浓度(2.0×104个/mL,2.0×105个/mL,2.0×106个/mL,2.0×10 7个/mL,2.0×108个/mL)的菌株对稻水象甲成虫进行室内生物测定.在施茵后5d、7d、10 d、15d分别观察稻水象甲成虫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各菌株的时间效应与浓度效应呈负相关趋势,并筛选出对稻水象甲成虫毒力最强的YS03菌株.该菌株在孢子浓度为2.0×I08个/mL接种处理后,26.C条件下第15天供试成虫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6.55%,显示出对靶标害虫具有较好的毒力,在稻水象甲的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